年內成立三家70億投資平臺,國際投資巨頭GIC牽手融創

2020-12-26 房天下

布局中國房地產市場20年, GIC收穫了眾多合作夥伴。今年GIC再度擴大了自己的「朋友圈」,攜手融創成立房地產投資平臺。

撰文/ 廖凱

編輯/ 盧泳志 

12月14日,融創官微以一篇短文的形式,低調宣布了融創與GIC籤訂的投資協議。

根據投資協議,融創與GIC共同成立了總規模為70億人民幣的房地產投資平臺,此次合作,融創與GIC分布持有合資平臺51%和49%的股權。主要專注於投資中國一、二線核心城市的高端住宅項目。

這也意味著,GIC認可了融創的高端住宅項目的優勢,計劃與其在未來共同打造高端住宅項目。

GIC執行長林昭傑曾在9月份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疫情帶來了醫療保健、在線服務等顯而易見的投資機會外,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等行業同樣存在大量資本需求。

01

70億投資平臺布局高端住宅

2003年,從天津高端物業項目打造開局的融創,在高端住宅領域已經深耕近二十年,並且形成了多個品牌。據了解,融創目前擁有現代譜系、中式譜系兩大典型產品序列,其中包括壹號院系、府系、桃花源系、雅頌繫等多條產品線

截至2020年上半年,融創80%的土地儲備都位於一二線城市,此次謀劃的一二線城市的高端住宅布局,也符合其發展趨勢。

融創內部人士對風雲地產界表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合作,所以他們也簡單的發了一個消息,並未做過多描述。

風雲地產界注意到,11月北京和上海豪宅市場,成交趨勢不斷走高。高品質產品的住宅需求呈現局部火熱的狀態,上海曾出現豪宅項目認籌率超過400%的現象。

GIC旨在通過設立合資平臺,藉助融創在高端住宅開發領域的深耕和布局實力,投資中國住宅市場,於雙方而言,似乎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對風雲地產界表示,這表明了GIC對中國市場的看好,尤其是高端市場,對於房企來講,可以快速獲得資金,是一種變現融資,雙方各取所需。

02

復刻投資模式,重倉中國樓市

在牽手融創之前, 今年GIC曾和兩家房企合作,共同成立了投資平臺。

今年8月,GIC與仁恆置地旗下的投資集團籤訂了投資協議,成立總規模為70億元投資平臺,共同投資中國住宅發展項目,仁恆置地與GIC分別佔合作計劃下項目的51%和49%的的股權。

9月,GIC又與旭輝集團籤訂了投資協議,同樣是成立了70億元投資平臺,將合作開發位於中國長三角區域的主要城市住宅項目,旭輝集團與GIC分別出資51%與49%。

粗略計算,GIC今年通過投資佔股49%的形式,與旭輝集團、仁恆置地和融創的投資平臺合作,投資金額就已超過百億元

有分析人士向華爾街見聞指出,這個投資平臺的性質,應該是一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房企融資收緊、三道紅線的融資壓力下,與此前債權融資不同,是進行的真股權融資。這也意味著,開發商要分享更多的利潤給融資方。

風雲地產界注意到,GIC今年對於中國樓市投資不止於此,其在長租公寓和商業地產上,同樣發力投資布局。

2020年1月,GIC與旭輝領寓設立長租公寓投資平臺,規模為5.7億美元,計劃未來4年內投資一二線城市的優質長租公寓項目。

LG雙子座大廈

2月,GIC又斥資1.37萬億韓元,折合約人民幣80.46億元,購入位於北京建國門外的LG 雙子座大廈。

回顧2020年,GIC不僅與旭輝領寓、仁恆置地、旭輝集團、融創等公司陸續開展合作,也增持萬科、投資認購了華潤萬象生活,一直在投資布局中國房地產市場。

03

投資巨頭GIC的地產邏輯

實際上,國際投資巨頭GIC早已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摸爬滾打20餘年。

成立於1981年的GIC,是新加坡最大的國際投資機構,負責管理新加坡政府大部分海外資產,成立之初由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親自擔任董事會主席。

1995年,GIC進入中國市場,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發起股東之一。1999年開始投資地產項目,算是最早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海外基金之一。

當時,GIC發現上海市中心的地產機遇,與香港西方海內公司協作開發了西方巴黎、西方劍橋和西方曼哈頓三個高檔公寓項目,獲得超30億元的銷售收入。

此後,GIC又在北京接連買下幾座商廈,獲得不少收益。隨著中國樓市的快速發展,GIC改變投資戰略,聚焦國內房企。

2003年,GIC以9.8%的持股量成為首創置業的二股東。隨後與首創置業在北京、重慶、成都等多個城市的項目開展合作。在北京與首創置業合作的地標建築緣溪堂、和平大道、A-Z TOWN的項目,在2008年逆勢上揚,創造了當時的銷售神話。

2014年,GIC與萬科開始合作,一起在成都打造了「魅力之城」的項目。次年1月,GIC又與萬科開展了深度合作,雙方共同投資1億美元,建立了「萬科星地產投資有限公司」,各佔50%的股份。

王石在2016年對外表示,與新加坡的GIC建立了合資公司,合作非常愉快。GIC100%委託萬科在管理,沒有派任何人,甚至只要投資項目不超過10億人民幣,管理團隊就可以定,到董事會備案就可以。

過去20餘年,GIC的合作夥伴囊括了首創置業、萬科、金茂、仁恆置地、大悅城、龍湖、盛煦地產、旭輝集團,算上近日新添的地產巨頭融創,已經建立起了龐大的地產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投資界24h|42歲王慧文宣布退休;高瓴158億重倉光伏巨頭;思派健康...
    閱讀全文 剛剛,高瓴資本158億重倉光伏巨頭隆基股份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12月20日晚,光伏巨頭隆基股份(SH:601012) 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12月19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通知,李春安與高瓴資本於2020年12月19日籤署了《關於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
  • 星巴克&紅杉中國先行嘗試投資業務 成立投資公司星苒(上海)
    而在真正布局「數位化」與「商業化」前,雙方最終選擇在投資業務上先行嘗試。   天眼查App顯示,星苒(上海)投資合夥企業於9月8日註冊成立,兩大股東分別為上海星巴克咖啡經營有限公司和深圳紅杉安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經營範圍則包括創業投資和投資管理,紅杉擔任這一主體的執行事務合伙人。   當然,這並不是星巴克第一次嘗試與一線投資機構共同從事投資業務。
  • 三大紅線壓頂,融創飲了一杯豪宅的酒
    精品形象飽受質疑 12月14日,融創中國(1918.HK)發布消息稱,公司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下稱「GIC」)籤訂投資協議,雙方共同成立總規模為70億元的房地產投資平臺,這一平臺將專注投資中國一、二線核心城市的高端住宅項目,融創中國與GIC分別持有合資平臺51%和49%的股權。
  • 投資界24h|軟銀通過願景基金向自如投資10億美元;商業史上最著名的...
    報導稱,這是該基金的最後一筆交易,在兩年內花費了大約800億美元之後,它保留了其剩餘資金的一部分,用於其投資組合公司的後續投資。除此之外,軟銀還領投了貝殼找房的15億美元融資。其中,軟銀投資10億美元,另外5億由高瓴資本、騰訊控股、紅杉資本出資。交易貝殼找房估值140億美元。報導稱,這筆交易是軟銀希望通過第二種新手段進行的第一筆交易,軟銀希望將成為第二筆願景基金。
  • 紅杉中國和星巴克共同成立投資公司,準備一起做投資
    國際消費品巨頭與中國投資機構屢屢聯手,瞄準消費品牌升級新機會 記者 |婁曉晶根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紅杉中國和星巴克共同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星苒(上海)投資合夥企業。天眼查APP顯示,該公司的兩大股東分別為上海星巴克咖啡經營有限公司和深圳紅杉安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其中,深圳紅杉安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該公司執行事務合伙人。在2020年4月27日,紅杉中國曾通過官方公眾號宣布與星巴克達成戰略合作。
  • 谷歌、愛奇藝投資,曾和百度牽手,這家10億美元直播「小巨頭」還是...
    以下是觸手直播成立後的融資歷程: 2016年4月,C輪20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未公開 2016年12月,C+輪4億元融資,投資方:GGV紀源資本、順為資本領投,啟明創投、沸點資本等跟投 2018年1月,D輪1.2億美元融資,投資方:谷歌領投,啟明創投、
  • 海底撈要做量化投資?背後投資平臺早已是紅杉、景林等多家機構LP
    招聘啟事顯示,公司當前聚集了一批量化投資領域內的專家和精英,團隊成員均畢業於海內外知名院校,具備國際知名公募、私募、券商、期貨、保險資管的從業經驗,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有豐富實操經驗的「寬客」。業內人士曾表示,國內市場是量化投資的沃土。海悅量化投資背後:海底撈旗下投資平臺,與多家明星機構合作天眼查資料顯示,海悅量化投資的全稱為北京海悅量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5月9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苟軼群,經營範圍包括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諮詢。
  • 瘋狂押注遊戲,放棄影視文娛,2020年七大巨頭文娛投資圖譜
    在不同尋常的2020年,還有哪些文娛公司被看好?哪些賽道仍在被巨頭加注? 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梳理了2020年全年騰訊、阿里、字節跳動、B站、快手、小米、百度在文娛領域的投資事件。近年來,它們一直都在重點投入文娛行業。 2020年,7家巨頭在文娛領域共投了111家公司。
  • 「大佬」投資了哪些賽道?9月投融市場全解析
    在今年新經濟公司上市的風潮中,伴隨獨角獸一同成長起來的「推手」華興資本迎勢而上,根據招股書,目前,華興資本有投資銀行、投資管理和華菁證券三塊主要業務方向,投資銀行業務佔70%以上營收。 另外,風波不斷的樂視在本月又迎來了新變動,從樂視易主到孫宏斌「妖股」言論,樂視與融創的恩怨便難以釐清。
  • 沒有巨頭投資的世界會更好嗎?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中國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已成為公認的行業TOP 3,市值一路攀高,但就在一年前,這三家都只剩一口氣吊著。 挺過了這一關,蔚來汽車的市值現在是4900億元,超過了車企中的奔馳、寶馬等巨頭,在全球排名第四。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曾有三個最缺錢的時點:2018年B輪,2018年年底,2019年下半年。2019年末,理想汽車被傳出股東退出的消息。母公司車和家註冊資本由9.15億元降低為6.82億元,降幅25%,有媒體爆料是其17個股東退出。
  • 投資界24h|「新榮耀」股東突變;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成立;美團...
    根據要求,交易交割取決於協議約定的交割條件,目前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閱讀全文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正式成立,目標規模500億投資界(ID:pedaily2012)11月18日消息,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
  • 融創物業近期新增投資2家企業 涉信息諮詢服務
    觀點地產網訊:1月13日,天眼查消息顯示,融創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上海融樊物業諮詢服務有限公司。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融樊物業成立於2021年1月12日,註冊資本為1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楊曼。經營範圍為信息諮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諮詢服務)。
  • 星巴克、開市客等國際巨頭集中投資蘇州 中國成為世界資本首選地
    全球品牌五十強、全球咖啡烘焙與零售商巨頭星巴克,在美國以外布局的最大一筆生產性戰略投資,3月13日籤約落地蘇州崑山,首期投資高達9億人民幣打造千億級咖啡產業鏈。
  • 解局|融創接盤嘉興六旗樂園的各方「暗戰」
    早在2015年9月,山水文園與六旗集團在浙江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宣布將在嘉興市海鹽縣打造山水六旗國際度假區,並承諾投資300億元。根據當時的協議,項目將於2016年開工、2019年開園。另一邊,2014年前後,六旗集團的發展步伐逐步放緩。一方面,全球主題公園當中,排名前三的迪士尼集團、默林娛樂集團、環球影城娛樂集團佔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2011年,當迪士尼集團遊客量達到1.21億人次時,六旗集團遊客量僅有2340萬人次。
  • 星巴克中國涉足投資,年增500家新店,能阻止在華營收下滑嗎?
    在星巴克中國與風險投資機構紅杉中國宣布達成合作五個月後,一家由雙方參與成立的投資公司浮出水面。天眼查App顯示,星苒(上海)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於9月8日在上海成立,經營範圍為「一般項目:創業投資;投資管理」。
  • 八大網際網路巨頭2019投資全圖譜 看2020風口在哪兒!
    截至2019年12月26日,今年一共有336家創業公司關閉。與此同時,除了共同參與的投資外,阿里、騰訊、百度、小米、京東、字節跳動、美團、滴滴八大網際網路巨頭2019年一共投資了419家創業公司。   截至2019年12月26日,今年一共有336家創業公司關閉。
  • 海底撈來了:進軍量化投資 在清華招實習生!網友:做了投資 火鍋打折...
    原來,這家名不見經傳的投資公司,是大名鼎鼎的火鍋界巨頭海底撈旗下的量化投資平臺。近兩年,量化投資迎來高光時刻:在2018年單邊下跌的市場環境中,量化投資一枝獨秀,跑贏市場上大多數策略;剛剛過去的2019年,量化策略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收益。海底撈此時招兵買馬,發力布局量化投資,看起來正合時宜。
  • 谷歌愛奇藝投資、曾和百度牽手 觸手直播還是沒撐住
    谷歌、愛奇藝投資,曾和百度牽手,這家10億美元「小巨頭」還是沒撐住  還記得不久前,王思聰因熊貓互娛破產拍賣周邊產品上了熱搜。如今,又有一家遊戲直播平臺經歷著和熊貓直播相似的命運。  以下是觸手直播成立後的融資歷程:  2016年4月,C輪20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未公開  2016年12月,C+輪4億元融資,投資方:GGV紀源資本、順為資本領投,啟明創投、沸點資本等跟投  2018年1月,D輪1.2億美元融資,投資方:谷歌領投,啟明創投、愛奇藝跟投  記者注意到,啟信寶信息顯示,今年5月18日,上海楚手文化註冊成立
  • 創新工場成立5年投資清單:100家所投公司詳解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開復聊到了生病期間發生的事情和自己對人生的感悟。而此次返京也意味著李開復正式回歸創新工場。那麼,李開復離開的日子,創新工場發展的如何呢?李開復透露,創新工場成立的5年裡,累計投資了150家公司,其中近20家公司估值在1億美元以上。「我們很自豪,未來還會更好。創新工場目標成為中國最好早期投資機構之一,甚至成為世界最好早期投資機構之一。」
  • 騰訊投資環球音樂 網易雲音樂牽手滾石 在線音樂平臺暗戰繼續
    就在同一天,網易雲音樂宣布和滾石唱片牽手,達成戰略合作。不久前,阿里宣布與太合音樂集團達成合作,此前,阿里還曾重金投資網易雲音樂。一方面,中國在線音樂平臺的你爭我奪仍在持續,但格局已經趨於固化。另一方面,傳統唱片公司和新興在線音樂平臺正在共同進化,合作不僅限於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