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應採兒在微博曬出一組jasper下廚的照片,並配文道:「媽咪不需要你會下棋、會畫畫、會彈琴!但是希望你……會做飯這靠譜吧?」。
看上去,小小春做起飯來有模有樣,相當專心。粉絲、網友一邊表達對遠離螢屏的Jasper的思念之情,一邊稱讚應採兒有些「另類」的育兒方式,當然還有不少網友調侃陳小春和採兒這對搞怪夫妻其實不會做飯~
採兒特別的育兒方式之所以會得到大家認可,更多的是因為很多中國家長的育兒理念也在慢慢隨著時代而轉變。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多才多藝,有時候卻忽略了通過類似於「做家務」這樣的方式來培養一個高情商的寶寶~
現實生活中,出於疼愛和安全原因,不捨得讓孩子做家務,還會擔心他們做不好給我們添亂……
其實看似簡單無趣的「家務」,卻能夠給寶寶帶來一生的財富~
01 培養寶寶學習能力
很多家長覺得家務瑣碎無趣,還會佔用學習時間,其實每天交給寶寶一個力所能及的小任務,並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反而還會培養寶寶的學習能力。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過調查,結果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整整27倍。
02 培養寶寶獨立生活能力
在很多歐美國家,讓孩子從小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幾乎是共識。精英教育從來都不是只局限在課內學習,家庭生活中的鍛鍊能帶給孩子更多。
一直以來,中國孩子總被貼上「不獨立」、「巨嬰」、「動手能力差」這樣的標籤,國外小朋友也不是天生就具備這些能力,獨立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慢慢養成的。
03 培養寶寶責任心
我們常常發現,老一輩總是詬病年輕一代缺乏責任心,曾經的80後、90後,現在的95後,還有即將步入社會的00後。試想一下,連家務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好,步入社會,我們的孩子只會通過經歷更多的挫折來彌補成長道路上的缺憾。
家庭生活中,增加寶寶的參與感,可以讓他們學會去為家人、為家庭付出。他們只有付出了,才能夠珍惜家人的付出和勞動,才能逐漸地培養起責任感。
暖萌的Jasper在之前的《爸爸去哪兒5》中用自己的高情商俘獲了觀眾的心,很多粉絲都在討論如何培養一個如此暖萌的寶寶,採兒用行動告訴我們,答案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