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演奏】箏元校長MV獨奏《地厚天高》

2021-02-07 箏元文化藝術古箏學院

《地厚天高》是由中央少年廣播合唱團演唱的歌曲,用作動畫片《藍貓淘氣三千問》的主題曲。天真爛漫,歡快活潑,由箏元校長改編後這首樂曲更添幾分俏皮可愛,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箏元藝術古箏文化學院院長劉箏元,青年古箏演奏家、教育家。2017年中央音樂學院授予劉箏元青年古箏演奏家殊榮。2015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碩士學位。2014年劉箏元被載入中華民樂名人錄。2010年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學士學位。2014年榮獲中央音樂學院高級資格認證教師證書。2015年榮獲中國民族器樂學會高級資格認證教師證書。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遼寧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國際國內各大重要賽事專業評委。中國民族樂器考級辦古箏專業評委。師從於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周望教授。瀋陽音樂學院古箏演奏家、教育家楊娜妮、劉娜教授。在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學習中,師從於著名古箏演奏家袁莎、滕春江教授深受各位大師的言傳身教。多次與中國著名演奏家王中山同臺演奏。並與中央民族樂團古箏首席古箏演奏家張璐多次交流演出。中國古箏網專欄劉箏元示範視頻、曲譜、向全國示範。演奏家劉箏元女士其演奏風格古樸典雅大氣,深受國內國外古箏專業學習者、愛好者的喜愛和好評。其教學豐富多彩,獨樹一幟。開創古箏教學多元化,系統精準紮實的一整套教學體系。從教十幾年,學員遍及全國各地以及海外。考入各大音樂學院古箏專業以及高等學府高水平藝術團古箏演奏優秀演員培養人才。被譽為古箏演奏示範,古箏教學示範導師。

劉箏元多年的教學經驗的積累,成功出版了箏元古箏教程,已陸續出版了五冊古箏專業教程。並成功舉辦了多場大型專場音樂會,得到了諸多業界同仁的認可,同時劉箏元女士獲得中國古箏網教育基地的認可, 她創作的百人合奏《小蘋果》被中國古箏網教學基地作為示範,向全國推廣。2012年榮獲山城藝苑女群英藝術家專刊報導。2014年箏元古箏榮獲國際古箏教育研究會教學示範基地。2015年箏元古箏榮獲中國優秀藝術特長生教學示範基地。2015年箏元校長出版《中華音樂人物》古箏專輯史冊文獻,中華傳統樂會理事。2015獲得北京大學國學國樂認證證書;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遼寧省兒童音樂學會會員。多年來擔任民族樂器評委,榮獲國際國內優秀指導教師獎。

 了解奇葩藝術!點擊「閱讀原文」關注!

相關焦點

  • 【箏元藝術出品·電視篇】觀箏明星劉依函精品MV
    一個人的獨奏舞臺,美輪美奐的大自然風光,大有演奏家的大家風範。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古箏的獨特魅力是內在,情濃卻不會熾烈如火,憂傷卻不消沉。清幽中寄著深情,給人高雅的精神支撐。新年音樂會我有幸演出了《荷塘月色》,很美的曲子哦…………箏元校長
  • 【箏元藝術出品第七期】箏童 劉依函 外景MV視頻
    2015年初,在《2015箏元古箏新年音樂會》表演合奏《山間小路》;2015年6月,參加《美麗校園-亞洲青少年藝術盛典》遼寧賽區選拔賽中,榮獲民樂類古箏組合專業少兒C組金獎,參賽曲目《採茶撲蝶》;2015年九月參加《2015箏元古箏金秋音樂會》,合奏《媽媽的吻》;2016年初,參加《2016箏元古箏師生音樂會》,合奏《荷塘月色》……感謝照相組
  • 箏壇金童《劉樂古箏獨奏專場音樂會》登陸貴陽
    箏壇金童《劉樂古箏獨奏專場音樂會》登陸貴陽 由焦金海教授改編成古箏獨奏曲後,廣為流傳深受箏人喜愛。   四、光影如歌劉樂編曲   樂曲運用多種傳統古箏演奏技巧,結合流行通俗音樂和聲及即興的演奏手法,將大陸及港臺多首耳熟能詳的經典影視劇主題音樂串聯起來並加以發展,通過極具魅力的古箏音樂的演繹,將一幕幕記憶中經典的光影畫面展現在你的眼前。
  • 箏童央央·日本箏演奏家川村あつみ與你分享 「箏」的古今中外!
    中國箏與日本箏分別是如何演變成的?3. 中國箏有21弦,日本箏有幾弦?4. 日本箏的外形是怎樣的?5. 日本箏演奏的指甲是也跟中國箏一樣嗎?6. 兩種箏的音色,演奏方式等有什麼區別呢?.2015年「青樂杯」首屆兩岸三地青少年古箏比賽 專業少年組 金獎第一名。2017年榮獲「傅成賢紀念獎學金」。2018年6月 榮獲國家教育部主辦的「2018全國職業院校(彈撥樂器)技能大賽」一等獎第一名。13歲出版發行個人首張古箏獨奏專輯《無境》。16歲發行《豆蔻年華》央央古箏獨奏音樂會專輯。
  • 縱觀箏史 笑彈唐韻——唐箏漫談
    縱觀箏史  笑彈唐韻——唐箏漫談
  • 日本箏演奏《Shape of You》,網友熱議古箏與日本箏的區別!
    下面這個演奏視頻你看過嗎?來自日本箏演奏的一曲《Shape of You》視頻0:55分處加入現代音樂,音樂效果直接驚豔!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可攜式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屬彈撥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箏碼)、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 探析箏曲《行者》的演奏技巧與音樂特點
    © 點擊上方,聆聽最美音樂摘要:《行者》是魏軍先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創作箏曲。該曲採用西安鼓樂中《婆羅門引》的音樂內容,從音樂風格、調式調性與曲式結構上都與傳統箏曲大相逕庭。通過對《行者》的演奏特點和音樂特點兩方面進行剖析,希望能夠為《行者》以後的演奏與理論研究提供借鑑與幫助。並對當今社會古箏的發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 【箏講】彈不好《高山流水》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學古箏的
    曾舉辦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開設曲目精講大師班。並受邀錄製不同風格的作曲家古箏新作,應邀出訪國內各個地區和香港,臺灣,日本、美國等地進行各類文化演出。直播時間:8月13日11:00~12:00平臺:人人講-古箏人線上學院內容:精講浙江箏曲《高山流水》費用:49元在線直播,永久免費回放。
  • 開票|劉詩純「箏的世界 無所不能」跨界古箏音樂會北京站
    本場音樂會致力於讓觀眾感受最真實的"中國味道"的古箏音樂,更近距離、更真切地體驗到演奏家優美嫻熟的演奏技術和唯美大氣的音樂感染力。在音樂會中,女神和優秀演奏者的精彩演繹,唯美而震撼,趣味而勵志,讓孩子和家長通過一場音樂會生動地了解中國民族樂器古箏。
  • 葉雨潔古箏獨奏音樂會
    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中國器樂演奏(古箏表演)方向,師從於著名古箏教育家李柯教授。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古箏獨奏、協奏音樂會及師生音樂會,曾受法國文化部邀請參加「多性化音樂即興創作項目」,在法國巴黎舉辦三場「多性化音樂即興演奏音樂會」。以及參加瑞典卡爾斯塔德大學孔子學院主辦的「中國節活動」,並在瑞典Jngesund音樂學院舉辦「古箏與聲樂——中國古詩詞即興吟唱」專場音樂會。
  • 日本箏的結構介紹與類別,日本古箏流派介紹
    (koto)即日本箏,日語寫法日語原文箏假名そう、こと平文式羅馬字Sō, Koto,日本箏琴弦以尼龍製作,音色柔和,可以根據適用場合的不同分為樂箏和俗箏,前者多用於演奏雅樂,後者多用於民間音樂的演奏,定調有黃鐘調等六種。
  • 雲聚箏鳴 —— 2020中美線上古箏音樂會直播預告
    中國目前最活躍的專業古箏團體翡翠箏團也將聯手西雅圖王晶古箏藝術中心的學員們為大家帶來專業的精彩演出!2020年的疫情肆意,美國還居家令階段,大部分音樂會視頻是雲端精分製作。為了表達對中國音樂及文化的執著與熱愛,海外學員們參與,並且非常榮幸能和專業的箏團和藝術家們合作。在這樣的一個特殊時期,音樂家們共同聯手用最美妙的音樂,打造出一場寄予希望曙光的跨年音樂會送給全球各地的箏樂愛好者們。
  • 日本箏曾是尺八的絕配
    日本箏的長度大約180cm,有十三根弦,弦由十三個可移動的琴柱架著,演奏者可根據需要移動琴柱的位置來調音。演奏時以拇指、食指、中指戴上撥子撥動琴弦來演奏。東漢應劭《風俗演義》曰:謹按《禮·樂記》:「箏,五弦築身也」,據此,最初的箏為五弦。三國時期,古箏完成了由竹製共鳴體轉變為木製的過程,由於琴體的增寬和加長,已出現張十二弦的箏(《三國志·魏書》)。
  • 【箏功夫】基本功課堂(一)箏史概述
    在一些東漢文人作品中,也往往讚揚箏的演奏,如古辭《善哉行》有「以何忘憂,彈箏酒歌」之句;張衡《南都賦》有「彈箏吹笙,更為新聲」之句;更有候瑾《箏賦》說:「享祀祖宗,酬酢嘉賓,移風易俗,混同人倫,莫有尚於箏者矣。」儘管這些褒詞,難免有溢美之處,但離事實也不會太遠,因為當時的箏,已非當年「五弦築身」那樣簡陋了,而已變形如瑟,具有一定表現能力,成為人們喜聞樂見。
  • 何芸——古箏獨奏音樂會
    本科期間就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場個人獨奏音樂會,獲得一致好評。受邀赴國內外各地進行音樂會演出與交流,如日本、馬來西亞、北京、香港、上海、昆明、廈門等多地。與國內外各地音樂人進行跨界合作,如電子音樂、搖滾音樂等等,在2016年加入了sweet monster樂隊,同時,作為獨立藝術家受邀法國夏至音樂節演出。
  • 中國潮箏:對當今潮州風格箏曲創作的思考——兼談潮州箏曲分類及部分箏曲釋要(作者:韓建勇)
    其樂器組合、演奏技巧、樂曲結構、變奏手法等都具有特定章法和美學依據。弦詩曲目豐富,以十大套曲最著名,包括重六調五套《昭君怨》、《寒鴉戲水》、《小桃紅》、《黃鸝詞》、《月兒高》,輕六調五套《大八板》、《平沙落雁》、《鳳求凰》、《玉連環》、《錦上添花》。十大套都是六十八板,由頭板、閃板(拷打)和三板組成,結構工整嚴謹,段落層次分明。演奏時,幾個段落連綴成套,速度由慢至中再到快,漸次發展。
  • 潮汕問箏記
    ,結合田野考察中訪談、學習、演奏等實踐所得,敘述了潮州、汕頭兩地三位「箏人」對樂器收藏、古譜整理、樂器改良、演奏等方面的貢獻與見解。因為《蘇文賢先生傳譜》中明確指明了箏、琵琶正線、反線的調高分別為F 調、C 調,以及演奏古箏時的轉調方法。1955年出版的《廣東音樂》6中的弦詩樂(書中載「弦歌」)譜均為F 調。1982年中國音樂學院黎英海在《潮州音樂的調變化發展》7一文中,將潮州民間樂團演奏的《寒鴉戲水》以五線譜記譜,記為F 調。1985 年汕頭潮樂音樂研究室編纂的《潮州樂曲選集》8將十大套曲目都定為F 調。
  • 地厚天高慈母愛
    對聯專輯點評:這個出句「地厚天高慈母愛」是將兩種愛凝結到了一起,一種是世上的母愛,還有一種是聖母對人類的愛,前者是鋪墊,後者是升華,將慈母深厚的愛意表達出來。從這兩個對句也可以看出,我們再應對時,不一定以情對情,以景對情更可以將情表達得更深,就如出句中的「地厚天高」一樣,來表達母愛的深厚。「風平浪靜聖子恩」、「僕歡主悅聖嬰來」、「前行後仿善兒尊」這三個對句是從聖子及孝子方面來應對的。「風平浪靜聖子恩」是指耶穌平息風浪那一段聖經,其實也可以引申為耶穌救世,是耶穌為這個世界帶來了愛與希望。
  • 2017.7.16 黃筠舒古箏獨奏音樂會 | 演繹古箏與她的故事
    在美國我都努力參加了很多當地的社區活動,課堂演講和獨奏表演,想要讓當地人多了解中國傳統音樂,多了解古箏音樂。作為演奏者,在每一次演出結束後,能得到聽眾們給出的反饋,我都會很感激。很多小朋友們會很安靜的坐在琴跟前,昂著頭,一動不動地聽你彈,會小心翼翼地問你他們能不能摸一摸琴弦;年輕人會讚嘆這個樂器太酷了,你太酷了;長輩會站在遠處等著大部分觀眾走完,然後再走上前告訴你,他們有多享受。
  • 巴赫這首作品完美地發揮了兩件獨奏樂器的歌唱性和表情性丨解讀《d小調二重協奏曲》的演奏
    巴赫所創作的《d小調小提琴二重協奏曲》創新在於:用以進行「競奏」的並不在於獨奏樂器與協奏樂隊之間,而是以兩個獨奏小提琴之間的競奏為重點,樂隊部分僅起著一種和聲伴奏的作用,完美地發揮了兩件獨奏樂器的歌唱性和表情性。《d小調小提琴二重協奏曲》堪稱合奏協奏曲的經典之作。 德國作曲家約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n Sobastian Bach 1685-17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