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全球史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中國網12月10日訊 12月10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全球史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全球史研究院確立「教學型」、「研究型」、「開放型」和「國際化」的發展定位。李雪濤教授擔任研究院院長。
全球史研究院的成立,是北京外國語大學落實國家教育綜合治理改革的具體措施之一。北京外國語大學作為一所外語專門院校,近年來一直積極謀劃學科發展,除新增外語專業及相關研究機構外,相繼成立國際商學院、國際關係學院、法學院、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藝術研究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等院系,開設外交學、國際政治、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法、智慧財產權法、國際新聞與傳播等相關專業,踐行通識教育理念,開拓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培養跨專業的複合型人才。全球史研究院的成立,正是為了服務學校這一整體發展目標。
李雪濤教授擔任研究院院長。據介紹,全球史研究院涵蓋歷史學門類下的兩個一級學科,設立學術委員會和學術諮詢委員會,包括「世界史系」和「中國史系」兩個專業,一個基礎教研室、一個項目中心和一個多語種全球史研究數據與文獻中心。
作為一級學科的「世界史」下設有「史學理論與外國史學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現代史」、「世界地區與國別史」、「世界通史與專門史」等幾方面內容,而全球史研究院的重點放在「全球化史」上,一方面這是國際研究熱點所在,另一方面這是只有掌握外語,通過翻譯和交流才能做好的專業。「中國史」方面,全球史研究院主要關注「近代以來的中國與世界」,包括「概念史」、「中西之間的知識遷移」、「世界語境下的中國近代史」等內容,通過大量原始檔案資料的深入研究,拓展中國史研究的領域,豐富其研究內容。近年來,在德國克虜伯歷史檔案館(Historisches Archiv Krupp)、瑞士的巴色拉傳教會檔案館(Archiv der Bassler Mission)等地方,發現大量相關資料,證實了這一領域的研究前景。而對於懂外語的學者而言,如果將外語與歷史學訓練結合起來,可以快速進入這一領域並取得相應成就。「項目部」主要協調各類項目的申報和管理,採取商業化管理模式,整合校內相關資源,在已有的基礎之上引導校內相關教師申請項目並進行有效管理,建立北外語言之外的橫向學科聯繫。「多語種全球史資料庫及文獻中心」的目的是整合相關資源,充分發揮北外的多語種優勢,將研究院打造成國際學者進行全球史研究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