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三體》獲得雨果獎已經過去三年多,當年背著雙肩背鋼水壺參加科幻聚會的理科直男大劉也從《三體》改編影視劇的泥潭中走出,應對自己的著作改編變得成熟了起來,但我相信他的標準仍在。在《流浪地球》的電影中,大劉親自監製並客串了一名角色,我們都在期待的科幻電影元年,隨著這次的《流浪地球》出世似乎變得近在眼前了。
這部電影確實將中國科幻電影帶到了宇宙之上、星辰之間,填補了空缺了許久的科幻/災難大片的空白。而郭帆導演非常聰明,不僅知道孔二狗的無限預算拍《三體》只是誇誇其談,連大劉中短篇的劇情架構和內核也不可能一口吃下,小心翼翼地選取了龐大流浪地球計劃的一個特殊時間點編了一個原創的故事。在逃逸時代經過木星時地球推動器故障導致地球沒有足夠逃逸木星引力的動力,最終會被木星引力俘獲導致人類滅亡的背景。主角們自然是要去拯救地球的,所以最後的呈現是一個主旋律的災難拯救片子,整體觀感類似於氣候災難片《後天》加上將外星人換成星際災難的《獨立日》。星際級別災難的背景是個相當刁鑽的切入點,使得其中本該是《戰狼》一般的國家主旋律表達一定觀感上擴展到了全人類的層面,削減了民粹感,進而像吳京《戰狼》型的表演也顯得不那麼亮眼。
雖然在電影中我們無緣看到剎車時代的永夜永晝,加速逃逸時代每次經過近日點的氦閃危機的震撼場景,也無法看到5000個被人類放逐的冰雕矗立,人們高唱我的太陽迎接太陽突發氦閃的殘酷景象。但是一萬多個地球發動機推動地球和地球逐漸被木星俘墜入希洛極限的壯麗場景仍然讓人體驗到人的渺小。
小說中把這個過程描述為五個階段。第一,剎車時代,便是開動分布在全地球設置好的地球推動器,借用他的力量使得地球停止自轉。第二,逃逸時代,全力開動地球的推動器,使得地球突破逃逸速度,離開太陽系。第三,流浪時代,加速推動地球駛向人馬座。第四,後流浪時代,停止地球推動器,並且恢復地球自轉,使得地球逐漸靠近人馬座恆星。第五,新太陽時代,地球成功進入比鄰恆星的軌道,人們重新進入新的太陽星系,人類文明得以恢復。這樣的五個階段橫跨2500年,經歷一百代人完成。 即使在小說中也僅僅描寫了一代人的經歷,而電影的原創故事更是一代人在浩瀚星際遠徵中的一次意外,這次意外連地球本身都太過脆弱渺小,更不要說普通的人類了。反過來正是渺小人類的精神集合,才制定了跨越如此龐大時空的流浪地球計劃,才能造出一萬多個行星級別的發動機推著地球尋找新的家園,這正是人類精神中最虛無縹緲的推動力「希望」體現出的詞語「奇蹟」。
流浪地球不僅體現出了大劉磅礴的想像力,還體現出了一種屬於東方的資源集中和故土留戀,我們不是要造出高科技的飛船逃離而是要帶著地球一起走,這種對家園的留戀在後面的《三體》中也多有呈現,同樣面對外星人「光粒」打擊造成太陽爆發,大多數人都放棄了飛船派逃離而選擇了掩體派固守,看書的我們只是擁有上帝視角,在其中的人類才是我們本身,而程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代表,我們有多恨她,就有多恨自己。
而行星發動機和木星災難的視覺化呈現給了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後來想起則是曾經看過的日本動畫《飛躍巔峰》系列,在作為深受我們中國文化影像並發揚的友鄰,也已經有了《攻殼機動隊》等一系列散發著東方氣質的科幻作品。不論《飛躍巔峰》還是電影《流浪地球》都不能算嚴格意義的硬科幻,但其中的資源集中和故土留戀則是作品共通的氣質。
《飛躍巔峰》(トップをねらえ)系列兩部,是由日本動畫公司GAINAX分別在1988和2004年發售的動畫作品。其中系列第一部獲得第21回星雲獎(日本、多媒體部門),被譽為御宅向OVA的金字塔。《飛躍巔峰》正是由後來鼎鼎大名的《EVA》監督庵野秀明在1988年製作的6話OVA作品,兩部作品講述了在跨越近一萬年的時間中,少年少女們駕駛著機器人以宇宙為舞臺(主要角色為少女),與名為宇宙怪獸的不知名外星生命體鬥爭,並最終成功守護地球、並使人類免於滅絕的故事。由於1985年在GAINAX推出的《王立宇宙軍》過於硬核觀眾不是很買帳而賠本的GAINAX不得不做一些民眾喜聞樂見的美少女殺必死元素。儘管前面確實充滿了美少女殺必死和姐姐百合,但鬼才庵野秀明仍然靠後半程的主題立意讓《飛躍巔峰》站在了一流作品的水準,然而熊熊燃燒的經費還是讓最後一集變成了黑白(也成就了經典)(還是賠本了…)。
(大神級別的staff)
由於日本地緣文化的影響,在很多作品中都體現出它們的末世情結。在《飛躍巔峰》中,地球面臨來自銀河系中心的數以萬億計的宇宙怪獸,傾盡所有資源打造了一支龐大的星際艦隊和幾臺集合所有先進技術的Buster machine守護自己的家園。最後利用了縮小三萬分之一的木星製造了小型黑洞縮退彈,和長距離空間跳躍技術(WARP)摧毀了宇宙怪獸的巢穴,而兩位駕駛地球最終兵器Gunbuster的少女高屋法子和天野和美則由於受黑洞引力臨界視界的時間流逝變化影響,在12000年後才返回地球。
而地球級別的行星推進器則在《飛躍巔峰2》中登場,作用則是……作為質量兵器砸向宇宙怪獸(高屋法子:這幫不孝子孫!)。故事發生在接近一代女主返回地球前十幾年,由於在第一部中人類損失太過慘烈造成很多技術遺失,而且殘存的宇宙怪獸依然存在不小的威脅,在接下來的12000年裡人類的技術遠不如12000年前,探索空間也被封鎖在太陽系內。天真的機器人女孩諾諾(ノノ)一步步覺醒了自己的力量,作為法子時代人類保存的地球最終防衛力量的Buster machine NO.7,阻止了人類犧牲地球、與宇宙怪獸同歸於盡的計劃,又一次將人類從滅絕的邊緣拯救回來。
作為三維空間的生物,人類通過已知維度(空間)和已知不可逆的高一維度(時間)來感知自身的存在,而時間和空間的跨度描繪也正是作品中屬於人類的史詩感。宏大的流浪地球計劃總共花費2500年一百代人類帶著地球脫離太陽系泊入比鄰星的軌道,飛躍巔峰則是經過了12000年。
當年和法子一起作戰的榮格和法子約定如果她們平安回來,她一定會對她們說 「歡迎回家」。後來榮格做了地球大總統,在自己短暫的一生中沒有等到法子她們的歸來,於是帶著自己的思念製造了法子時代最後的Buster machine諾諾。沉睡了的諾諾和地球人雖然不記得當年拯救地球的英雄的名字,卻記得她的存在。傳承了12000年的記憶雖然已變得模糊卻未曾磨滅。
(諾諾的偶像是成為諾諾莉莉ノノリリ,法子讀音則是ノリコ)
《飛躍巔峰》中由於Gunbuster具有次光速作戰能力使得相對時間變慢,在與每次與宇宙怪獸交戰後回歸地球都要承受地球上摯友和至親的加速老去甚至離別。在最後一戰時離開地球時摯友已經垂垂老矣,法子和和美開著Gunbuster完成木星質量坍縮後急速脫離,由於產生了類似黑洞邊緣的事件視界效應(在《星際穿越》中諾蘭溫和地展現了時間效應)對於她們來說時間只過了幾十分鐘,而地球則已經過了12000年,這種時間流逝造成的巨大孤獨感令人無比悲傷。正當法子覺得地球過去12000年早已物是人非,甚至地球人都可能滅絕的時候,地球上亮起了燈光。《飛躍巔峰2》至此和《飛躍巔峰》形成了最高級的最終話互文,感動不已。
這時的地球連日本都沒有,日語可能都失傳了(オカエリナサイ的イ反了哈哈),但是在探知法子她們脫離的引力波後,地球人沒有忘記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記憶,為他們的英雄亮起了故鄉的燈歡迎她們。而我相信如果流浪地球計劃在2500年後順利進入比鄰星軌道,後人們也會記得他們的祖先是如何在絕望中找尋希望,創造奇蹟的。跨越了2500年的流浪地球計劃和跨越12000年的記憶本身就是奇蹟。
「前進三!」
「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我想我應該見過神,如果神也有願望的話,會對什麼許願呢?我一直都在等待著這個夜晚,無論如何都想與她相見,告訴她,那個一直笑容滿面的你的故事,要問為什麼的話,要問為什麼的話……因為你所崇拜的那個傳說中的女孩——諾諾莉莉,今晚就要回來了!」
【2500年後,歡迎到家】
【12000年後,歡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