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正式離開皇馬了,這些天總是會回想起5年前的一個片段——
當時貝爾在對陣萊萬特的比賽中打破球荒,隨後他捂著耳朵狂奔到角旗杆區域並狠狠踹了一腳,這是對伯納烏球迷多日刺耳噓聲的一種回應。那年他26歲。
如今,很難在貝爾身上看到昔日的這種氣質。儘管他球星級別的能力、意識、經驗都還在,但心氣這種東西卻很難拾起,人無再少年。貝爾留下諸多經典片段,帶著多座獎盃重返倫敦,作為皇馬球迷,雖為他可惜,但其實遺憾並不多。
C羅、本澤馬和貝爾組成的三叉戟在2013-14賽季所向披靡,聯手攻入63球,BBC組合或許是安切洛蒂執教皇馬時代最傑出的作品。義大利教練在保留前場三人進攻火力的同時,又要避免後場防守在轉換時出現問題,下了不少功夫。雖然右路並非是最能發揮貝爾威力的區域,但他還是向一切戰術安排妥協。
BBC組合中,貝爾是防守任務最重的一個。皇馬低位防守時通常會切換為442陣型,這時就需要貝爾回撤到中場協防,甚至在某些時刻貝爾要扮演第五後衛的角色,從而保證防線的寬度,避免肋部區域被對手利用。皇馬在後場搶回球權後,貝爾又是反擊的推進點,他習慣帶球從後場一路衝到前場,隨後通過左腳連線穿插的C羅。
貝爾在右路的往返跑動次數非常多,雖然他轉會費是隊內最高,卻甘當綠葉,將自己的能力服務於整體。2013-14賽季衝刺期, C羅膝蓋意外受傷,貝爾扛起進攻重任,在國王杯決賽上演「外線超車」絕殺巴薩,留下經典的代表作,其與生俱來的速度與爆發力更是讓整個足壇都為之震撼。
2014年歐冠決賽上的馬德裡德比,C羅雖首發但礙於膝傷難以充分發力,貝爾是皇馬進攻端最有威脅的球員。加時賽第110分鐘,迪馬利亞的射門被庫爾圖瓦擋出,跟上的貝爾高高躍起頭球補射得分,幫助皇馬反超比分,他如願為皇馬贏得了隊史第十座歐冠獎盃。
貝爾在皇馬的處子賽季可謂用驚豔來形容,他也具備了在新賽季為自己爭取更多戰術地位的資本,然而貝爾的團隊卻選擇了最糟糕的一種處理方式——越過主教練,直接去找弗洛倫蒂諾談話。這一舉動直接惹怒了安切洛蒂,後者覺得貝爾不尊重自己,越級打報告是一方面,更多是貝爾的位置牽一髮而動全身,安切洛蒂很難短時間內改變自己已打磨好的戰術體系。
那個賽季皇馬四大皆空,安切洛蒂下課。接替他的人是貝尼特斯,一位真正欣賞貝爾、想以貝爾為核心打造球隊的主教練。貝尼特斯有理想,更有能力,但也相當固執,痴迷於戰術板上的東西而忽視了球員們的情緒。對比和更衣室打成一片的安切洛蒂,貝尼特斯想用強硬手段打壓卻適得其反,這些矛盾在國家德比上爆發,皇馬0-5不敵巴薩。
貝特尼斯僅執教皇馬半個賽季便黯然下課,他給予貝爾的戰術核心地位、更多的開火權等等,隨著齊達內的上任,一切都淪為泡影。
齊達內執教皇馬初期,還是非常看重貝爾的,只不過他沒有像貝尼特斯一樣嘗試對貝爾的位置進行改造,而是恢復安切洛蒂時期常用的433陣型,讓BBC三人回到了各自熟悉的位置。他的當務之急是讓動蕩中的皇馬重回正軌,若繼續在賽季中期搞戰術實驗,無疑會讓球隊離獎盃更遠。
齊達內幾乎是每位皇馬球員的偶像,他迅速徵服了更衣室,讓球隊更加團結:2015-16賽季中後期,皇馬內部沒有任何不和諧的聲音傳出來。貝爾也完全聽從於齊達內的安排,重回右路,兢兢業業,不遺餘力地參與每一次防守。
賽季衝刺期,貝爾的競技狀態也恢復到了過往巔峰時期的水準,他在歐冠半決賽對陣曼城的次回合比賽中製造費爾南多烏龍球,皇馬因此再次晉級歐冠決賽。貝爾完全贏得了齊達內的信任,他在歐冠決賽上的發揮也非常亮眼——拉莫斯的進球正是通過貝爾頭球後蹭攻入的。而在最後的點球大戰中,貝爾體能完全透支,基本跑不起來了,但他仍然堅持主罰點球,拖著一條疲憊的腿騙過奧布拉克,皇馬再次擊敗馬競贏得第11座歐冠獎盃。
貝爾將絕佳狀態一直延續到了法國歐洲杯,他帶領威爾斯一路晉級到半決賽,但最終還是被擁有C羅的葡萄牙淘汰。
雖然無緣決賽,但貝爾在歐洲杯上的收穫是巨大的,最關鍵的一點是他向齊達內和皇馬證明了自己,只要球隊能以他為核心去組織進攻,照樣能取得勝利。尤其對於進攻辦法不多的球隊,貝爾的價值就更為關鍵,一是在反擊時利用空間的能力,二是遠射能力,這都是貝爾的強項。
貝爾在皇馬這7年,個人榮譽一片空白,只有2016年憑藉俱樂部和國家隊出色表現入圍歐洲最佳球員最終三人名單,那年贏家是歐冠&歐洲杯雙料冠軍得主C羅,他和格裡茲曼都是陪跑者,但第3名的成績也是對貝爾最好的認可了。當時很多人都覺得,貝爾遲早會奪得金球獎。但事與願違,那是貝爾唯一一次最接近C羅的機會。此後,他再也沒有出現在任何頂級榮譽的頒獎典禮上。
現在仍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是齊達內心太狠,貝爾才淪落到今天無球可踢、只能租借回老東家的地步。這個觀點當然是片面的,客觀原因的確存在,但貝爾更多是自身原因居多。
貝爾的比目魚肌眾所周知,這些年大小傷病不斷,但他時運不濟並非體現在傷病上,而是因為傷病錯失了皇馬歐冠三連冠時期一次極為重要的戰術變革。
2017年4月,貝爾在傷病還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主動請纓參加國家德比,但他在下半場再次受傷,直接導致賽季報銷。無奈之下,齊達內只能在球隊中尋找貝爾的替身,表現出色的伊斯科逐漸贏得了齊達內的信任。但伊斯科和貝爾的特點完全不同,他並不擅長在右路用速度衝擊對手,更習慣利用精細的技術梳理進攻。因此齊達內將陣型調整為4312,讓伊斯科在三名後腰身前、兩名前鋒身後的區域串聯球隊的進攻,扮演自由人角色,效果非常不錯,皇馬一舉奪得2016-17賽季西甲和歐冠兩座獎盃。
這次變陣的成功,讓齊達內意識到,即使球隊沒有貝爾也能贏得冠軍,進攻甚至比貝爾在的時候還要流暢。而正是從那個賽季開始,在C羅與貝爾之間,本澤馬與貝爾之間,盧卡斯-巴斯克斯、阿森西奧與貝爾之間,齊達內都傾向於信任前者。
甚至貝爾本人在反覆的傷病中也開始懷疑自己:即使他已經百分百康復,但在比賽中仍然不敢發力,總是擔憂傷病又一次到來。久而久之,貝爾的速度和銳利都大不如從前。更重要的一點是,貝爾在齊達內的4312陣型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逐漸成為邊緣角色。直到2018年皇馬對陣利物浦的歐冠決賽,坐在替補席的貝爾始終憋著一股氣,他知道自己要爆發了。
比賽第61分鐘,齊達內用貝爾換下伊斯科。122秒後,貝爾接馬塞洛斜傳球上演驚天倒勾破門,這是歐冠決賽歷史上最精彩的進球之一。但這一切還未結束,比賽最後時刻,貝爾又在距球門28米以外的地方用左腳轟出質量極高的遠射,造成卡利烏斯脫手漏進球門,皇馬最終3-1擊敗利物浦,創造了連續3年奪得歐冠冠軍的傲人紀錄。
毫無疑問,貝爾是皇馬擊敗利物浦的最大功臣,他也用行動回擊了齊達內。如果不是貝爾超神發揮,那場比賽皇馬很有可能被利物浦翻盤,就算贏也不會輕鬆。憑藉這2粒進球,弗洛倫蒂諾再次重燃對貝爾的希望。那年夏天,齊達內主動辭職,C羅轉會尤文,皇馬也沒有對應引進新的射手,這一切都是在為貝爾成為新的進攻核心鋪路。
但在洛佩特吉執教時期,貝爾狀態起伏不定,沒有抓住機會徹底鎖定核心地位。後來索拉裡上任後,貝爾一度被按在替補席,這位阿根廷教練更喜歡在右路使用攻守兼備、跑動能力強的巴斯克斯。
30歲的貝爾個人能力大幅度下滑,多年的傷病使他身體素質大不如從前,長時間不打高強度的比賽,貝爾的狀態也難以保持。二進宮的齊達內有了更多底氣,他選擇忽視貝爾,兩人幾乎沒有任何交流。
這一次在貝爾和齊達內之間,弗洛倫蒂諾終於支持了後者。
齊達內不信任貝爾是多年來疊加起來的矛盾,一方面,齊達內的戰術體系中沒有貝爾的位置,他非常看重前鋒的有球能力,對比之下他更信任阿扎爾、本澤馬、阿森西奧這樣的球員。如果只考慮邊路衝擊力的話,他的選擇也是維尼修斯和羅德裡戈,不是貝爾。
另一方面,在齊達內看來,即使球隊沒有貝爾,對整體實力也幾乎沒有影響,他依舊能率隊奪得冠軍,反而貝爾巨額年薪給皇馬財政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作為主帥,齊達內需要為球隊成績負責,貝爾不是第一個有實力但卻進不了首發的球員,像莫拉塔、J羅、科瓦契奇、塞瓦略斯這樣的好球員也都得不到齊達內的青睞。
皇馬陣容實力太強,各種類型的球員應有盡有,不可能所有人都是主力,必然會有人被淘汰,這和主教練用人思路、戰術布置有直接關係,說齊達內因為私人恩怨冷藏貝爾的,實屬「陰謀論」了。
在皇馬的這些年,貝爾幾乎每一天都在壓力中生存。身價與薪資是他戴在他頭上的金箍,象徵著巨星的使命感,而球迷的噓聲、媒體的議論都像是在念經。貝爾不像C羅那樣具備超強的心理素質,他無法說服自己去正面應對這些壓力,將心思都放在訓練上,反而愈發對足球失望——相比訓練,他寧願多打一場高爾夫。
貝爾離開皇馬,走出安適的圈子,對他而言不僅僅是有球可踢了,他還能收穫更多閱歷豐富自己的認知。相信終有一天,貝爾會摘下金箍,重新飛馳在賽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