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人間的孩子
與一個精靈手拉手,走向荒野和河流
這個世界哭聲太多了,你不懂
Come away,O human child!
To the waters and the wild.
With a fairy,hand in hand,
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
愛爾蘭有最溫柔的歌謠,和最溫柔的海。也許這正是一段古老文明的延續。在極美的動畫背後,《海洋之歌》所吟誦的依然是葉芝的詩、是喬伊斯的小說裡歌頌的同樣的文明、同樣的愛和夢想。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愛爾蘭動畫電影《海洋之歌》,一幅幅畫面就像在清水裡漏進一滴墨水,充盈著靈動感又不失靜態的優雅,讓觀影者的心就這麼隨著音樂與劇情蕩漾開去。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唯美畫風,據說是全手繪,充滿了神秘的愛爾蘭風情,每一個畫面都美得像一幅畫。
漩渦水母烏雲石像、古牧犬助攻、貓頭鷹奶奶、都柏林Molly Malone雕像、精靈遷徙橙色極光...各種充滿童趣的意象,也會開啟孩子的無限想像力~
這是一部適合大人和孩子觀看的「海洋童話」,相信每個人看完這部電影,都會收穫匪淺。
《海洋之歌》的故事取材於歐洲神話,講述了兩個孩子的冒險傳奇。
在一個風景如畫的海中小島,燈塔裡的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小男孩本和懷有身孕的母親布羅娜渡過了最後一個快樂而難忘的夜晚。不久後,母親義無反顧奔向大海,只為讓妹妹西爾莎順利出生。
本因為母親的離開怪罪西爾莎,對她很不友善。爸爸始終沉浸在失去妻子的悲傷中,對兩個孩子無暇顧及。
妹妹西爾莎已經六歲了,仍然不會說話。在一個夜晚,西爾莎發現了媽媽藏在箱子裡的一件衣服,穿上它,竟躍入海洋化身為一隻白海豹,但在變回人形後差點溺水。
不明真相的奶奶擔心孩子會溺亡在海中,認為生活在海島上對他們沒有好處,於是強制性地把兄妹倆帶到了城市。
兄妹倆無法適應城市的生活,他們在街道遊走的時候,意外遭遇了三個奇怪的小精靈。
精靈告訴他們,本和西爾莎的媽媽是傳說中的海豹女,西爾莎繼承了母親的血統,她是一個海豹精靈。精靈族現在正在面臨著一場滅頂之災,只有西爾莎的歌聲能夠拯救精靈們。而且如果不回到小島,找到傳說中的海豹精靈的衣服,西爾莎自己也會死。
本想盡辦法要帶著西爾莎回到海島,在回去的路上,他發現,所有那些媽媽曾經講過的故事:精靈、貓頭鷹女巫、變成石頭的巨人……都是真的!
貓頭鷹女巫瑪查原本也是一個精靈,被變成石頭的巨人是瑪查的兒子,他因為經歷了巨大的痛苦終日悲傷慟哭不止。
瑪查不忍兒子承受這樣的痛苦,就吸走了兒子的情緒,把他變成了石頭。
此後,這成為瑪查的使命,將別人的感情取走,放入瓶中。
失去了情感的精靈們也像她的兒子一樣變成了石頭,活的精靈已經所剩無幾。
如果西爾莎不能穿上海豹衣唱出那支精靈之歌,精靈族可能就此滅絕,包括她自己也會變成石頭。
在哥哥的陪伴和幫助下,經過了重重歷險,西爾莎終於穿上了海豹衣,唱出了精靈之歌,拯救了所有的精靈。
最後西爾莎選擇了做一個平凡的人類,與父親和哥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精靈們——包括瑪查——都獲得了安寧和幸福。
「愛與成長」的思考貫穿整部電影,影片通過小男孩本和巨人麥克利爾兩組家庭的悲劇,映射出現實生活中的親子關係矛盾,也給所有觀影的父母親上了深刻的一堂課。
故事裡的主要親子關係有兩對,第一對是巨人麥克·利爾和她母親——貓頭鷹女巫瑪查,第二對是小男主本的父親和奶奶。仔細對比,這兩對母子無論從外形、經歷還是心理特徵上,都極為相似。
下圖左畫是被母親變為山石的麥克·利爾,右畫是本的父親側影,兩個人都因為失去了自己深愛的人而痛苦消沉,一蹶不振,在母親的強勢地幹預下,人生並沒有變得更好。
再上幾組本的奶奶與貓頭鷹女巫瑪查的對比圖。從外型上,兩人長得都像貓頭鷹,睜著一雙在黑暗裡也洞悉一切的眼睛監管著自己的兒女。
兩人經典的臺詞皆是:「I know what’s best for you」,同樣有著極強的控制欲,以自作主張的強硬態度幹涉兒女生活。正如現今很多固執家長的口頭禪:我害過你嗎,媽媽這麼多年吃的鹽比你走的路還多,不聽話就等著吃虧吧!
做父母的,習慣以自我為中心,蠻橫專制地改變孩子的人生意願,這樣真的好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貓頭鷹女巫瑪查不會正視與妥善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只能逃避和壓抑痛苦,將自我麻痺作為解放出路。
在兒子麥克利爾受到重大打擊後,不忍看他悲傷逆流成海,瑪查如法炮製,用逃避處理問題,認為這是保護兒子的方式,然後讓他變成了一座毫無知覺的石頭島。
當本衝上女巫家的閣樓營救妹妹時,西爾莎的頭髮已經變成了灰色,軀幹也變成了石頭,但是女巫卻說:
「你看她現在多平靜,我帶走了她心中的各種顧慮和牽掛,現在她就是一個單純的孩子,沒有麻煩,沒有憂愁。」
是,她是沒有憂愁了,但是失去負面情緒的同時也失去了正面情緒。
當一個人不會哭的時候他也不會笑,失去情感就等於失去生命力。
無獨有偶,奶奶迫使本搬家時,本態度堅決的反抗,「我不跟你走,你不能逼我」,奶奶氣從中來,以同樣的「I know what’s best for you!」解決了所有問題。
奶奶是真心愛他們,每年都會準時來給孩子們慶祝生日。她看著兒子沉溺在悲傷裡,對孫子孫女無暇顧及,才會堅決的要帶上兄妹倆去城市,最後導致了孩子們離家出走。
貓頭鷹女巫和奶奶就像很多現實中的父母一樣,不是不愛,只是沒有掌握好方法。不理解孩子的情緒就選擇無視它們,或者用家長的權威強行鎮壓,自以為是對孩子們好,殊不知這樣只會激化或疏遠親子關係,更重要的是會毀了一些敏感型孩子的人格發展。
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只會導致孩子的情緒無法疏導,他們只能封閉自己的感覺通道,逐漸變得沉默壓抑,也許最終會成為和石頭一樣冰冷的存在。
如果可能,我們何不學著去收斂自己的情緒,收起自己的專制與固執,收起自己的冷漠與批判,多去關懷孩子的成長點滴,讓他們在健康的家庭環境長大。
金沃斯在線英語作為唯一一家擁有亞洲學生教學經驗的北美外教的英語學習平臺,北美研發團隊聯合世界頂級出版商Cenveo,開發了包含近100種遊戲的動畫教材,採用「夥伴合作式小班課」的上課模式,固定外教學期制學習,讓孩子在互動中快樂學習。
看看金沃斯外教分享與孩子教學中的快樂,就知道他們有多專業了。
打開電腦,連線北美,給孩子一次學好英語的機會。點擊「閱讀原文」,就可以免費獲得價值288元的外教體驗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