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郭德綱相聲的觀眾,都知道老郭每次在演出結束前總愛介紹一下當天參加演出的徒弟們,便於讓觀眾們對當天演出的演員們進行了解,加深印象。
大家也注意到,每次說到高峰的搭檔,郭德綱總是這樣介紹,這是我的愛徒欒雲平。
清華高材生,因酷愛相聲走入德雲社
大學畢業後,欒雲平每天在大街上發廣告,空餘時間通過收音機聽相聲,後來聽說德雲社的招生信息,喜歡相聲的欒雲平就去報名。
對於這次報名的經歷,後來郭德綱在一次訪談節目中調侃,收了這麼多徒弟,欒雲平是唯一一個在剛見到郭德綱的時候就問「咱倆誰給誰錢」的徒弟。
當時這個問題讓老郭覺得這孩子太耿直了,很喜歡。而欒雲平自己的解釋是如果我給師父錢,這個道理可以講得通,因為跟人家學藝嘛,交學費是應該的;如果說師父給自己錢,這個也說得通,因為自己來也是在德雲社幹活嘛。
正是因為欒雲平的耿直和高學歷,讓老郭決定收下他,畢竟當時的德雲社,學歷普遍不高,老郭需要這樣高學歷的人。
欒雲平當年進德雲社的時候,是在自己最好的年華,又是以那麼高的學歷。那時候他能進德雲社學習相聲,說明他是真心的喜愛這一行。
幫助恩師進行德雲社改制,艱辛卻沒有退縮
以前,德雲社的運作模式是傳統的,以郭德綱為核心,通過同門師徒之情來互相綁定,「三年學徒、兩年效力」這種傳統相聲行業的規矩是德雲社內部的主要運作機制。
而後來的打人事件及何雲偉、李菁的退出,讓老郭意識到家族式管理的缺陷性和危害性。他需要通過內部改制來重新完善管理制度,也需要相應的管理人員,對改制後的德雲社進行管理。所以他選中了欒雲平進行人員管理和表演場次安排。
經過高層協商,德雲社將全部演員劃分為5個級別4個演出隊,演員收入將與上座率直接掛鈎。這次改革所重新籤訂的合同最後成為了郭德綱、曹雲金關係破裂的導火索。曹雲金更是藉此打出清君側的名頭。
其實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德雲社的下午場是三點開始,根據欒雲平之前安排好了節目單,演員也都在後臺準備上臺演出了。
而曹雲金在兩點的時候來到劇場要求演出,作為欒雲平能怎麼辦?所以欒雲平以節目單已經安排好了為由,沒有讓曹雲金上臺演出,這就是曹雲金口中德雲社禁演他的真相。
儘管當時的改革困難重重,非議眾多,但是欒雲平沒有退縮,始終堅定的站在恩師郭德綱身邊,陪著老郭從最難的時候走了過來。
得到恩師器重,輔佐恩師管理德雲社兢兢業業
如今的欒雲平已經是德雲社的副總了,作為老郭的左膀右臂,在德雲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在德雲社負責演員們的演出安排和人員調動,連老師郭德綱都說,這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演員演出的安排是很費精力也很得罪人的,因為演出收入是和演出安排掛鈎的,這裡面的平衡點不好把握。
他知道不好幹,但是他還是接下來了,而且一幹就是很多年,多年的辛苦沒有白費,作為德雲一隊的隊長,還擔任德雲社傳習社的教學任務,可以說德雲社所有演員從學藝到登臺演出,欒雲平的管理面面俱到。這也說明老郭是真的信任他。
如今的德雲社,張雲雷,孟鶴堂,嶽雲鵬,張鶴倫,張九齡等眾多年輕相聲演員的出現,可謂百花齊放。
看著欒雲平輔佐郭德綱把德雲社做強做大,如今又陪著少班主郭麒麟成長,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無二心,這就是郭德綱信任和愛護他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