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虛白的「大陸新武俠」代表作:「小人物武俠」在現實中浮沉

2021-02-08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楊虛白的武俠小說《揮戈》出版,被稱為「大陸新武俠」時期的代表作品、是一種「小人物武俠」。所謂「小人物武俠」,均是微觀入眼,從小處見俠義,如此一來,俠客的形象不再模糊,而成了實實在在、血肉俱全的人。武俠小說突破類型困局,需要回歸人性。

胡月

《揮戈》封面

談到創作動機,楊虛白說,因為生活中的自己,受到方方面面的約束,無法達到理想狀態,也無更多餘力去推動改善這個世界,因此迫切需要構思一個道德完美的英雄,替自己去體驗和行動;但同時,如果只是敘述這個道德完美的英雄成功改變了世界,又淪為粗淺的爽文。這個矛盾反應到作品上,則是主人公和他所處社會的衝突與割裂,十分形象地替作者提出了他對社會的疑問。

在《揮戈》第一部分《吳村之戰》中,主人公因不滿宗族在匪徒入侵時拋棄個體,而與之決裂,選擇獨力復仇;第二部分《風神鎮》,主人公向來奉朝廷律法為圭臬,卻發現律法中對善惡的區分,與自己秉持的標準有巨大衝突;第三部分《南京的殘夜》中,主人公的未婚妻被權貴如草芥般摧殘致死,並因此牽連出海盜、鹽商與整個官僚體系勾結的證據,他無力合法解決問題,不得不手刃各大勢力的首酋;第四部分《尋找吳戈》,主人公看清農民起義者為反抗而反抗,對於未來的建設一片迷茫,脫不了朝代更替的死循環;第五部分《煙月京華如夢寐》中,主人公通過朝臣、巨富接觸到皇權陰霾下的貪腐、賣官體系,徹底對現實世界感到絕望,最終放逐自己。

提及武俠小說,甚至大部分塑造英雄的類型文學,楊虛白說,中國傳統的文學、戲曲,大體離不開各樣形式的明君、清官、大俠。他認為,這代表中國傳統價值體系中,人格是不完整的。映射到武俠小說中,英雄似乎必須是偉岸的、無私的,但偉岸無私的英雄只具備神性,往往不具備人性的真正光芒。明君、清官和大俠作為「高能量者」,往往不會對文化、制度、價值觀和社會體系展開反思。然而也正是這種人格缺失帶來的悲劇性,反而放大了普通個體的人性光芒,他們受到壓抑後選擇叛逆,便為新武俠提供了突破口。

楊虛白認為,未來的武俠小說,需要沉下來,好好打磨,文筆向巨著靠攏,故事能引起閱讀衝動,思想上回歸人性,去填補傳統價值體系裡人格的缺失。

(原標題:「小人物武俠」回歸人性)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秋寒江南》十六年一覺,「大陸新武俠」夢猶未醒
    早晚大家會發現,「大陸新武俠」是財富,尤其對影視改編來說。因為,大陸新武俠裡,除了迷人的「武俠」之外,還有「新」和「大陸」。《秋寒江南》改編自「大陸新武俠」代表作家庹政的同名原著,離開豆瓣兩年半之後,為這名自己喜歡的作家回來詐屍。
  • 《今古傳奇·武俠版》中的精短武俠與經典長篇
    聲明:此篇文章不具有任何權威性質,所選的文章也都是本人比較喜歡的作家和作品,只是為了把「大陸新武俠」將近二十年來出現的好的傳統武俠作品分享給更多喜歡武俠的人
  • 從《聽雪樓》改編失利,說大陸新武俠改編的問題
    2004年《今古傳奇·武俠版》與著名武俠評論家西南大學韓雲波教授共同提出「大陸新武俠」概念。2001-2010年「大陸新武俠興盛期」。部分內容參考了「大陸新武俠的軌跡」、「論21世紀大陸新武俠」、「『後金庸』武俠小說創新的發生學邏輯理路」等文章。
  • 為什麼曾經轟轟烈烈的大陸新武俠如今徹底衰落了
    十幾年過去了,大陸新武俠的那批作家,早已經湮沒不聞,一如曾經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夜宴》,也無多少人再重溫了,所謂的「大陸新武俠」,變成了一個笑話。當一大批玄幻、盜墓小說來勢洶洶且早已經影視化的時候,大陸新武俠幾乎沒有任何的影視化,只有去年的一部評價不是很高的,滄月的《聽雪樓》。曾經承載我們青春的,大陸新武俠,並沒有能復興武俠,更多的人說的是,武俠已死了。
  • 《刺客信條 大明風雲》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武俠
    育碧大中華區品牌經理鬱欣明、著名奇幻武俠作家燕壘生、機核網內容主編白廣大出席了本次活動,以「新武俠,夢無涯」為主題,共同見證一個新的刺客紀元的開啟。活動現場他回憶自己所處年代,正是趕上《書劍恩仇錄》《萍蹤俠影》在大陸正式出版的時候,而在那之前只有以《三俠五義》為代表的舊武俠,還沒有新派武俠。他看的第一本新武俠小說是借閱了同學的《書劍恩仇錄》,但對方要求第二天歸還並且只給了下半部,即便這樣他也花了一晚上就讀完且意猶未盡,從此正式步入 「新武俠世界」。
  • 夏烈 | 網絡武俠小說十八年
    』起,進一步發展為當下尚未結束的大陸新武俠,為『後金庸時代』。」與「網絡武俠」交叉重疊又有所不同的另一個學術名詞是「大陸新武俠」。除了廣義的大陸新武俠可以延伸到馮驥才《神鞭》、餘華《鮮血梅花》、聶雲嵐《玉嬌龍》、王佔君《白衣俠女》、柳溪《大盜燕子李三傳奇》、馮育楠《津門大俠霍元甲》等文本外,狹義的大陸新武俠的作者群其實就是「網絡武俠」的早期作者群。這之間概念的提出和選用,除了學者們闡釋上的偏好外,還透露著當時作為支持力量的媒介性質和話語權歸屬。
  • 新笑傲江湖公布陣容 新人演員打造青春武俠
    2018年2月6日,青春武俠劇《新笑傲江湖》公布第一組人物海報。在海報中,角色以「武俠招式」的狀態出現,整體色彩也比較明亮,意在強調《新笑傲江湖》的青春感。三位演員都是新人,挑戰經典的角色,自然壓力不小。丁冠森曾經在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中,飾演歐小洋,在電影《青禾南高》中,飾演阿屁,有一些作品的積累。丁禹兮和陳汛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新笑傲江湖》。該劇導演金琛,2016年指導電視劇《麻雀》,收穫了更高的影響力。2018年即將播出的《新笑傲江湖》是他渴望的全新爆發。
  • 厭倦了劍3的武俠劇情?《新神魔大陸》魔幻劇情更加震撼
    以前小編也是武俠遊戲的忠實粉絲,不過這麼多年,是有太多的優秀武俠作品存在,就比如的大獲成功的劍3,但是武俠故事終究只有那麼多,而且看得多了之后里面的很多套路劇情就能猜到,導致劇情方面就很難吸引到我們。而和武俠不同的西方魔幻大作少之又少,想要體驗全新的劇情還是得要花心思去多找上一找小編也是找尋了好久,終於發現了這麼一款手遊,走的魔幻故事路線,但是一點都不落俗套,其故事構建既複雜又極具邏輯性,讓人充滿了探索的欲望。這就是小編今天想為大家推薦的——《新神魔大陸》手遊。
  • 本周新遊開測五十三彈 武俠也基情
    時間過的飛快,小編還是覺得根本沒有好好浪一下就到了上班了咧~不過好在小編帶來了本周新遊推薦來慰問哦,小夥伴們還是收拾好心態繼續到新遊中好好繼續釋放你的激情吧~這次介紹的遊戲有不少來自經典武俠,像什麼《倚天屠龍記》啊、《東方不敗》啊,喜歡武俠題材的玩家絕對是有福了,當然還有其他的精彩遊戲,速速來看看吧!
  • 《一夢江湖》等武俠遊戲成國產主流?新神魔大陸打破傳統觀念!
    在現在的遊戲市場中,大家對於國產MMORPG遊戲的印象根深蒂固,像是《一夢江湖》、《劍網三》等東方武俠題材的遊戲似乎成了國產MMORPG類型的主流,不過隨著武俠題材的遊戲越來越多,很多網友表示國產MMORPG遊戲跳不出武俠題材的圈子,更是很難推出經典西方魔幻題材的遊戲。
  • 為何大陸新武俠寫不好武俠?
    第三個原因是,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以及《中國大歷史》中,採用西方的社會分段法把中國歷史分為了三段帝國時期,就是大家熟悉的秦漢「第一帝國」、隋唐「第二帝國」、明清「第三帝國」,中間的魏晉南北朝和五代遼宋金都是過渡時期。這三個帝國時期的社會結構完全不同,秦漢是豪強地主時期,早期的豪強地主憑藉的是軍功和功勳,後期則是莊園豪強,土地兼併嚴重,引發了黃巾起義。
  • 武俠遊戲中的藥物在現實中真實存在嗎?
    即便你明知「在虛擬的故事中尋找真實感的人腦袋一定有問題」,也難免在激烈的戰鬥中邊嗑藥邊發散思維:武俠遊戲中的藥物,在現實中真實存在嗎?武俠遊戲脫胎於武俠小說,又尤其受金古黃梁溫五大家的影響,像金庸作品中提到的藥物,就經常連名字帶效果被照搬進遊戲。
  • 《武俠》:一部人物刻畫入木三分的武俠電影
    2020-11-17 09:51:41 來源: 迅影者 舉報   中國武俠文化可謂是深入人心
  • 功夫武俠電影90年:邵氏武俠,李小龍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經典
    值得一提的是,關德興的《黃飛鴻》系列不同於《火燒紅蓮寺》的重視魔幻特效,影片已經開始回到現實本身,一切的打鬥都合乎現實在這一時期,兵器交接、輕功這些武俠小說中出現的情節也派上了用場,比如飛鏢、接暗器這些武器的使用就讓整部帶有濃厚的武俠味;場景上諸如客棧、竹林、酒樓也讓觀眾進入武俠的世界中。
  • 功夫武俠電影90年:邵氏武俠,李小龍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經典
    其中關德興可以說用一輩子都在闡述黃飛鴻的形象,演繹他心中的大俠人物。值得一提的是,關德興的《黃飛鴻》系列不同於《火燒紅蓮寺》的重視魔幻特效,影片已經開始回到現實本身,一切的打鬥都合乎現實。而諸如影片中出現的舞獅等場景也成了後來黃飛鴻系列的一個主要元素。在那個時期,懲強扶弱,行俠仗義是武俠電影的一貫主題。
  • 金庸武俠人物「穿越」,是怎樣的體驗?
    真人秀也借著勢頭佔據各大衛視黃金時間,這幾日刷到一檔節目——《咱們穿越吧》,講的是魏晉南北朝的事情,與我寫作不謀而合。一看是武俠類,小宇宙就爆炸起來,點著我的雌(xiong)性荷爾蒙。不過,說到武俠,腦子裡一票都是金庸小說裡的人物,郭靖、黃蓉、楊過、令狐衝、韋小寶……等一大波人物畫面襲來。由於電視劇版本的演繹,我們心中的角色也大相逕庭,畢竟各有所長。
  • 中國武俠:浪潮中湧動,浪潮中退去
    轉眼七年過去了,我們沒能迎來武俠電影的第二春,甚至是在百花齊放的院線電影中,再以難見中國武俠電影——最具民族性和文化精神的中國武俠電影,走向了創造的低谷期。它還是沒能逃過時代與命運的洪流。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在各大武俠小說以及影視劇作品中,「俠士」的出現以及人物設定,大多以匡扶正義,懲惡揚善,濟富濟貧等品格立身。
  • 金庸:歷史人物與武俠人物
    義氣在中國社會中是相當重要的品德,外國人和親朋好友講LOVE,中國人講情之外,還講義,所以要有情有義,單單有情是不行的。做生意談不成,沒關係,彼此之間的「義」還是在的,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武俠小說不管任何情況,這個「義」是始終維持的,歷史人物或武俠人物,「義」都是很重要的批評標準。外國人問我,「俠」的定義是什麼?
  • 新武俠劇:「功夫」的底色仍是家國大義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是,不同於以往對武俠經典的反覆翻拍,由網絡小說改編或原創的新武俠題材作品紛紛湧現,如《月上重火》《暮白首》《錦繡南歌》《少年遊之一寸相思》《俠探簡不知》等,在各播出平臺上獲得了不錯的收視效果。這批新武俠劇集中湧現,給陷入同質化怪圈的古裝劇創作帶來了一派新鮮氣象,但依然在表現形式和內容方面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 爆款IP 《神州奇俠》:武俠宗師溫瑞安代表作
    /勵志/古裝形式:長篇小說一句話故事武俠宗師溫瑞安代表作之一,富有正義感的浣花劍派少主蕭秋水,與一幫兄弟捲入腥風血雨的江湖兩大勢力紛爭,機緣巧合得到千年功力,成為一代大俠,卻不得不忘情棄愛。 人物小傳蕭秋水:男,浣花劍派少主,正義感十足,在經歷了朋友背叛,家人慘死,愛人別離後成為一代大俠,卻終於明白了大俠只不過是一介武夫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