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穗、拋帽、愛心餐,武漢學院舉行雲畢業典禮

2020-11-30 網易新聞

(原標題:撥穗、拋帽、愛心餐,武漢學院舉行雲畢業典禮)

武漢學院2020屆"雲畢業典禮"順利舉行

6月22日,武漢學院各地連線,舉辦了一場簡潔溫馨的"雲畢業典禮"。往年畢業典禮上有的環節——授勳、表彰、撥穗、演講、拋帽、合影,今年都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一一呈現,送給畢業生一個不留遺憾的畢業季。武漢學院創辦人陳一丹發表"雲畢業演講",寄語同學們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始終秉持赤誠之心;並正式發布武漢學院校歌《明校歌》 ,為畢業生以及整個武院送上鼓勵。

久違的母校 不變的溫暖

"想吃食堂了就回來,楚園漢園永遠為你開放"、"畢業以後沒了宿管,也要記得早點回家"……畢業季的校園,掛起了滿載甜言蜜語和美好祝福的展板橫幅。這些都讓返校學生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

為了給特殊的2020屆畢業生加油打氣,武漢學院準備了暖心的"特殊待遇":一下火車,就有省客集團大巴從火車站往返接送;進了校門,就可以領取返校愛心包,內含口罩和消毒液各一、餐票三張,讓學生和陪同家長都有一日三餐免費的愛心畢業餐,其中更包括端午節粽子;畢業生還會收到一張把全班照片和學士服無縫地合成在一起的"雲合影",彌補了無法和同學一起穿學士服合照的遺憾。

藝術與傳媒學院畢業生沈夢圓6月20日返回母校,見到了久違的老師和同學們,也從大家的話語和祝福中感受到不變的溫暖。她說:"半年多沒回學校了,疫情期間總開玩笑說,從沒這麼想回來上課過,沒想到再回來已經要告別了。能在畢業前回來一趟,再次感受到母校的關心和支持,是很珍貴的回憶。遺憾沒能和每一個同學們好好告別,我們約好了等疫情過去,一定要回來再見。"

線上+線下 儀式感十足的"雲畢業典禮"

武漢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在劉熾平報告廳舉行,共有134名畢業生代表出席。他們戴著口罩隔位就坐,和超過1.1萬名線上觀看直播的畢業生和其家人、校領導和嘉賓們,完成了這個充滿歷史感,又不乏儀式感的"最後一節課"。

典禮中,武漢學院創辦人、校董會主席陳一丹為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教授管理委員會主席、會計與金融教授劉勁遠程頒發梅花鹿榮譽勳章;武漢學院校長李忠雲教授頒發了寶藍榮譽勳章,由國際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先生獲得。兩位勳章獲得者都熱心教育事業,滿懷公益熱情,關注武漢學院發展。劉勁教授帶領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項目眾多企業家一同在武漢學院搭建了開拓師生視野、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公益平臺,李垂誼先生高度認同武漢學院的全人發展理念,來校傾情演奏、為學生傳道解惑,更為典禮上發布的校歌伴奏。

副校長周承早教授揭曉寶藍榮譽勳章獲得者——國際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教授管理委員會主席、會計與金融教授劉勁獲遠程頒發武漢學院梅花鹿榮譽勳章

而歷來最受學生歡迎的畢業典禮環節——撥穗和拋帽則由134名畢業生代表全校三千餘名畢業生完成。"雖然沒有往年的狂歡熱鬧,但是戴著口罩完成撥穗和拋帽,是參與和見證了歷史。"法學院畢業生代表周大為說:"這樣一場儀式,更有紀念意義,也特別感動。"

表彰、撥穗、演講、拋帽、合影——儀式感和歷史感十足的武漢學院"雲畢業典禮"

畢業典禮直播線上互動更加熱鬧。"畢業快樂"、"後會有期"、"前程似錦"……評論區各種美好的祝福刷屏,有畢業生留言:"獨一無二的畢業典禮,終身難忘!"有家長留言:"見證了女兒畢業,祝福!"校董吳漢東也留言寄語,祝福年輕學子成長成才:"今天桃李,未來希望;社會中堅,國家棟梁。"

陳一丹寄語應屆學子:世界在變,何處?何如?

在這場特殊的畢業典禮上,武漢學院創辦人、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通過視頻連線發表了演講。對於疫情下的畢業生,陳一丹認為這是一節人生大課。"世界在變,天地在變,不變的是我們的內心。"陳一丹認為,雖然現在幾乎沒有評論對2020年是樂觀的,但面對危機與轉機並存的未來,理性思考更為重要,激勵學子們做好準備。"例如,中國經濟數位化會因為疫情而加速,線上線下多元和深度的融合勢不可擋。關注這裡的機會,做好這裡的規劃,也許就抓住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未來。"陳一丹分享道。

歷史啟示篤行遠。這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面對重大挫折。陳一丹引述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的話說道:"人類是獨一無二的,是命運的創造者,而不是命運的產物",勉勵"不平凡"的2020畢業生,秉持一片赤誠之心對己對人對社會,對過去對現在對未來。(演講全文後附)

武漢學院創辦人陳一丹先生畢業典禮演講勉勵學子

最重磅的畢業禮 武漢學院校歌首發

最讓師生們驚喜的莫過於典禮上正式發布的武漢學院校歌。這首《明校歌》由陳一丹先生作詞,音樂家黃學揚先生作曲,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先生大提琴伴奏並製作英譯版,鋼琴家兼音樂指揮家約翰內斯·德布斯(Johannes Debus)先生鋼琴伴奏,共花了3年時間完成。這不僅是給2020屆畢業生的畢業禮,更是對所有武院人的勉勵。陳一丹表示,"畢業典禮上發布校歌,就是要在這個特殊時期,為大家獻上一場精彩演出,為武漢學院的師生們打氣!"

《明校歌》的首次亮相,由二十餘名學生傾情演唱,其中包括幾名國際留學生。疫情原因,學生們無法相聚,分別在全國各地完成錄製,最後合成了校歌的演唱視頻。

據悉,武漢學院將秉承校訓和校歌的精神,以及公益辦學的教育理念,推出公益學分制度,要求在校生必須修滿方可畢業。此舉鼓勵年輕學子求學需知識和實踐並重,更應謹記社會責任與擔當,是全人發展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度將於2020年9月開學時正式推行。

武漢學院2020屆學位授予儀式由134位學生代表全校3000餘名畢業生完成

武漢學院校長李忠雲教授致辭

畢業生代表發言

附:演講稿摘要

陳一丹:世界在變,何處?何如?

——寄語"2020畢業生"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藉助網際網路,今天我們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舉行"雲"畢業典禮。"網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想起了我們學校的"知己教學樓",由騰訊早期創始團隊成員吳宵光先生捐贈。原文古詩的這一句,正是他在二十一年前開發出來的社交工具——QQ的使用標語,應在今天的畢業典禮上,更讓我們的心彼此相連。

新冠病毒疫情,全世界受到了極大影響,而我們學校所處的武漢,一度是風暴的中心。那段時間,師生們的健康和平安,一直是我們首要關心和牽掛的。值得欣慰的是,大家都完完整整地歸來了,沒有一個人落下。

截至目前,武漢學院師生感染確診12例,排除疑似9例,感染者已經全部康復。過去幾個月,學校為了抗擊疫情,學校領導管理班子和教職員工,管控有力,不懈努力。武漢學院停課不停學,按照校歷安排如期正常開展線上教學,在線授課教師397人,在線學習學生13003人。廣大教職工克服多種困難,堅守崗位,確保了正常的教學秩序,體現了武漢學院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疫情期間,師生志願者有登記記錄的346名,分散各地服務當地,武漢學院師生的表現可謂可圈可點。會計專業大三學生郭嶽確診新冠肺炎後,做到了教科書式的自我隔離38天,隔離期間堅持學習考研,並在治癒後獻血救人,他說"生命是第一位的,有能力就要去幫助別人。"信息工程學院軟體工程1702班學生劉智威,在感染康復後前往金銀潭醫院捐獻血漿參與救人,成為該捐獻點最年輕的血漿捐獻者。他說"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哪怕能幫上一個人,我就滿足了"。還有更多未被人所知的故事,還是更多的師生們,給身邊的家人親友和不相識的人,給學校和社區帶去默默的支持。

武漢學院的每一位老師、每一位教職員工,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家長,共同渡過了這一波疫情,為大家鼓掌!也讓我們繼續保持謹慎應對。

這次疫情,世界就像被按下了暫停鍵,和很多人一樣,我也宅在家裡多時,曾一度寫下了這首小詩:

《新冠病毒肆全球》

大疫忽襲臨漢境,封阻馳赴救國災。

省臺港澳紛紛染,罩洗宅隔戶戶乖。

猶憫蔓延歐美重,何堪席捲亞非哀。

初聞我處疾不復,尚惦他方泰再來。

這次疫情,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這一屆畢業生,原本的學習生活秩序受到衝擊,當前又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這一屆畢業生,經歷一堂人生大課,在風暴中更深刻地了解社會了解世界,直面自己發掘自己。越是迷霧中,越是要堅定信心,在迷霧中看方向、找方法,探索前行。

一、熱點紛飛靜觀察

在中國的文化習慣裡,整數年總是被賦予特殊的意義。2020,本來是很多長期規劃的關鍵時間點,比如實現全面小康社會、人均GDP翻兩番、全面消滅絕對貧困。人們在努力工作生活的同時,原本對這樣一個整整齊齊的年份帶有一份期待的想像。

實際上,現在幾乎沒有評論對2020是樂觀的。在我看來,社會原本體系和秩序的確受到了衝擊,全球所付出的成本巨大,但是面對短期的大幅震蕩,情緒化的反應可以理解,理性思考更為需要。全球化真的已經走到盡頭了嗎?其實大部分的變動是阻尼運動,情況會穩定下來,就看變動會多深?穩定在哪裡?過一段時間回頭看當時的評論,也許相當多是悲觀過頭的。全球化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達到頂點,之後就一直處於恢復元氣的階段。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大流行病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造成重創,各國凸顯被動。剛上任的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卡門·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說疫情為全球化的棺材釘上最後一顆釘子 (Covid-19 is like the last nail in the coffin of globalization)。

我們嘗試從數據上看。全球化的衡量指標之一,全球貿易佔全球GDP的比重,在2007年達到歷史高點60.9%,2008年金融危機跌下來到52.4%,之後兩年V形反彈,2010年又回到60.5%的高水平,2018年這一數字是59.5%。

另一個指標,跨國公司海外收入佔總收入比重表現更為穩定。標普500所有成分股的 海外收入佔比 在2008年達到峰值47.9%,也就是說接近一半的收入來自本土以外的其他國家市場。這一指標之後一直在46%到47%之間震蕩,到2014年又再次回到47.8%的高水平。2016年這一指標顯著回落後,2018年的數字是42.9%。

有研究顯示,跨境貿易中一半的交易是跨國企業在各國分支機構之間的交易。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全球供應鏈的強大存在和影響力。即便如很多經濟學家所說的,因為疫情的影響,全球供應鏈會縮短,演化為區域供應鏈。但實際上全球供應鏈,大部分本來也就是區域化的,歐盟國家互為最大貿易夥伴,同在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也是如此,東亞三國和東南亞國家之間的貿易對區域內國家舉足輕重,自由貿易區談判也在按計劃進行。

早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是這樣了,全球形成了相互依存的關係。疫情的衝擊與民粹主義在不同國家的興起相疊加,確實顯著增加了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經濟發展也面臨較大的現實困境,全球化進程調整會落在,如何擯除不合適的地方,如何保留合適的地方,如何發展新的地方,也不排除有些地方作深度調整,這些是在變化的。這讓我想起了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的說法:疫情過後,本世紀前期的"超級全球化"會結束,全球貿易和跨境投資難以見到前20年的快速膨脹;但溫和的全球化不會結束。

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讓我們看到了現有模式下全球供應鏈的不足之處,但這些不足並不是說供應鏈過長,以致於停飛停航造成調度不暢和管理困難。恰恰相反,是以降本增效為目標的全球供應鏈管理過於激進,只有經濟效益目的,把庫存視為敵人,不留冗餘空間,造成在疫情爆發初期全球醫療防護物品大短缺,這些是必須正視和需要改進的。進入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多年後回頭看,全球供應鏈的韌性也許比我們現在估計的更為強大和持久。

二、未來變化做準備

疫情中,留在家裡的各國人民展現出驚人的創造力。雲綜藝、雲聚會、雲蹦迪、雲旅遊,萬物皆可雲;居家辦公,居家上課,居家健身,居家購物,一切皆可宅。這有原來生活模式被阻隔的無奈一面,也有人類需求不斷適應變化的創造性一面。

除了消遣,數位化技術在應對疫情方面展現出很大的潛力和能量。疫情開始階段,做CT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診斷方法。新冠肺炎患者需要至少每5天做一次,非常費時費力。人工智慧開發出新算法,可以在兩秒內根據CT片做初步診斷,可把算法植入CT機和新開發的便攜CT機。

外賣、到家、行動支付等在線平臺與線下的社區商業布局互通,為封閉期間的老百姓日常生活提供關鍵支持。這些在過去十年間發展出來的毛細血管,成為中國社會在疫情流行高峰期維持生機的關鍵一招。社交媒體開通在線問診、發熱門診地圖、疫情闢謠專區,提供第一手資訊。覺得不舒服,要不要去看醫生?先問問手機裡的健康評估機器人。小區內是否有確診病例?就看看手機裡的疫情地圖。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穩定,企業幫扶、經濟重啟、復產復工成為重要課題。各家平臺的健康碼上線,協助跨區域人口流動,幫助關鍵勞動力返城,讓企業有人可產、有工可復。在線會議、協同辦公成為疫情期間各家企業維持運轉的重要手段。

我身邊的同事朋友甚至向我抱怨,疫情期間大小線上會議不斷,從早9點到晚9點,甚至比在辦公室上班還要忙,後來發現居然有些習慣了。在線教育不僅在疫情中支撐了校內校外的學習,疫情後也幫助小中大學復學複課。由有資質的老師進行學歷教育的課堂教學,這也是網際網路科技第一次真正進入中國教育體系最核心的部分。

中國經濟的整體數位化因為疫情而加速,線上線下多元和深度的融合漸成為不可擋的趨勢。關注這裡的機會,做好這裡的規劃,也許就抓住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未來。

三、歷史啟示篤行遠

現在,全球疫情已開始在不同地方出現轉機,比如東亞、大洋洲,但遠未結束,尤其是全面復工復產復學、社會活動和國際交往逐步恢復正常後的防控。疫情終究會過去,當下全球科學家都在攜手加緊研製疫苗,人類一定有辦法找到戰勝疫情的辦法。疫情暴露了社會短板,這也是查缺補漏的機遇。十七世紀,工業革命早期的英國人均預期壽命不過35歲,現在,這個指標翻了一倍還多,18個月就可以量產高標準的疫苗。陣痛過後,社會的公共衛生習慣將會極大提高,全球的公共衛生體系將會在合作發展中健全,相信人類整體將得到更大的健康保障。

不僅這次全球疫情,其實跨國界的議題和事務,比如全球氣候問題、國際反恐問題等,以及涉及全球公共利益的資源共享與分工,無論提前主動預防還是危機被動防禦,都是離不開全球化合作的。

歷史是一面鏡子。這不是人類第一次面對重大挫折,回望過去一百年,人類碰到的大風大浪不計其數,社會依然在螺旋式上升。正如著名的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αριστερ? Στα?ρο? Σταυριαν??)在其著作《全球通史》裡寫道:人類是獨一無二的,是命運的創造者,而不是命運的產物。

然而,科技的發展讓很多科學家和善良的人們,產生了美好的期望,卻與實際存在的社會問題、社會衝突和國際爭端存在很大差距,並且差距在不斷擴大。斯塔夫裡阿諾斯深刻地指出:科技變革通常還是被接受和受歡迎的,因為它一般都能提高生活水平;然而文化變革則是令人恐慌和遭到抵制的,因為它威脅到傳統的、令人舒適的社會標準和實踐。這種二分法在整個歷史中一直都很流行,結果也就形成了在我們自己創造的科技風暴中社會的停滯。他說,雖然歷史學家們沒有魔法師的水晶球,但是他們能比較確定地預測到,21世紀既不是烏託邦,也不是地獄,而是一個擁有各種可能性的世紀。

人類的未來,不僅依靠大腦,更加依靠心靈。大變局的時代,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我們應當做些什麼?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畢業禮,希望裡面有你們可以找尋的答案。

這個畢業禮,不僅是給這一屆畢業生的,也是屬於所有武院人的,它就是武漢學院的校歌——《明校歌》。三年前,我開始落筆為武漢學院校歌作詞,幾易其稿,多番修改,聽取意見,一直斟酌,總希望更能準確到位地表達我們的大學精神。疫情期間,校歌開始進行譜曲,今年4月8日,適逢武漢這座英雄城市解封,香港作曲家黃學揚先生發來了校歌的第一版旋律,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先生根據校歌旋律定稿了英譯版並大提琴伴奏,由鋼琴家兼音樂指揮家約翰內斯·德布斯(Johannes Debus)先生鋼琴伴奏。

疫情期間,《明校歌》的誕生,匯集了武漢、深圳、香港、柏林四地的國際合作與努力。

為了《明校歌》的首次亮相,學校遴選了二十餘位同學,其中還包括幾名國際留學生,他們在家或宿舍裡先熟習曲譜,由學校的專業聲樂教師組織線上輔導,再各自錄音合成了校歌的演唱版本。他們傾情演唱,就是要在這個特殊時期,為大家獻上這場精彩演出,為武漢學院的師生們打氣!

世界在變,天地在變,不變的是我們的內心。同學們,願大家秉持一片赤誠之心,對己對人對社會;願大家秉持一片赤誠之心,對過去對現在對未來。

畢業了,你們是不平凡的"2020畢業生"!

祝福大家!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主會場校長撥穗 家中父母正冠……北航碩博生今日「雲畢業」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1個主會場,26個分會場,在校由校長、老師撥穗,在家中由父母正冠……今日(1月16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2021學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隆重進行。由於疫情防控形勢,該校為學生們舉行了一場「雲畢業」典禮,各學院、課題組、實驗室師生在線上觀看。
  • 特殊時期的高校畢業典禮:線上線下相結合,「雲畢業」創意多
    武漢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 圖片來源 武漢大學6月18日上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為2020屆學生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線上畢業典禮。據該校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這場線上畢業典禮通過直播,在線送別2242名中外學生,6萬人在線觀看。
  • 2020年抖音畢業季報告出爐:雲畢業典禮特色多
    受疫情影響,今年全國多所高校舉行了'雲畢業典禮'。日前發布的《2020年畢業季抖音數據報告》顯示,截至目前,有17.5萬人通過抖音特效穿上「學士服」參加雲畢業典禮,有超291萬人在抖音發布畢業視頻,累計獲贊超6.7億次。
  • 80餘所高校參與調查:雲上畢業典禮最遺憾的是什麼?
    萬餘名畢業生則通過華中科技大學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收看線上畢業典禮。▼6月20日,江城雨潤,珞珈山青,武漢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如約舉行。這是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以畢業生線上觀禮為主,660位畢業生代表線下參加,現場與5G直播同步進行。15000名應屆畢業生千裡共「雲端」,參加專屬於自己的青春盛典。
  • 這所高校承諾:今後可返校參加任何一年的畢業典禮!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雲畢業典禮僅10名學生到場受疫情影響,近日,湖北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為2020屆畢業生舉行了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僅10名左右學生到場。典禮採用線下錄播的方式舉行,包括唱國歌、代表致辭等環節。
  • 哈爾濱音樂學院畢業季「雲啟幕」 唱響畢業之歌
    東北網6月28日訊(記者 許諾)日前,哈爾濱音樂學院舉行2020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典禮採用「線上+線下」方式舉行,通過「雲典禮」為畢業生們送上祝福。為獲得學位的畢業生代表撥穗正冠。精心準備的畢業禮。
  • 特殊畢業季,很多高校將畢業典禮改到了「雲端」,由父母完成撥穗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是最早籌備畢業典禮的高校之一,留守學校的老師精心安排活動流程,布置室外大操場的場地,萬事俱備,只欠畢業生返校,但疫情卻比學生提前到來。學校只好將計劃好的典禮臨時改成室內的小型儀式,精心製作好的大型裝飾板包裝都沒有拆,時隔半個月仍孤單地立在操場上。
  • 雲畢業致青春 各大高校舉行畢業典禮
    ,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少高校都舉辦了別出心裁的「雲畢業典禮」,用這種特殊但飽含深情的方式送別畢業生,祝福他們開啟人生新的篇章。今天上午,在中國藥科大學的千人禮堂,德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教授正在向今天畢業的數千名學生送上寄語祝福,學校專門邀請了7月2號當天和11月16號校慶日當天過生日的幾位畢業生作為代表,上臺接受由校長親自頒發的畢業證書,並撥穗正冠授予學位。中國藥科大學本科畢業生王瑞說,就覺得很溫暖,因為是二十二歲的生日,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生日,也感受到了母校的溫暖和體貼。
  • 東華大學為2020屆畢業生舉行雲畢業典禮
    這是您送我新生報到時的『大活』」、「我參加的『十大歌手』比賽就是在錦繡會堂舉行的」、「那幢紅樓可是文物保護建築,以後校友返校打卡地,就她啦!」6月30日,東華大學為2020屆畢業生舉行雲畢業典禮,未能到校的畢業生和親友們通過「5G+VR」360°全景沉浸式直播、移動直播、圖片直播及校園巡遊等方式,共同見證這場特殊的畢業典禮,驪歌迴響,心致遠方。
  • 武大畢業生「雲」聚珞珈 使命擔當成畢業典禮熱詞
    來源標題:武大畢業生「雲」聚珞珈 20日上午,小雨淅瀝,歌聲如海。武漢大學在「九一二」操場舉行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線上線下同時進行,660名畢業生代表穿雨衣戴口罩在操場上接受校領導的撥穗正冠,15000名畢業生則通過觀看5G直播方式,共同見證自己的畢業盛典。「時光遊走如風 ,偶爾不見終點,如果能知道青春,就只剩這些日子,你我會不會,更珍惜每道晚風……」上午9時,一首武大學子創作的畢業歌拉開了2020屆武漢大學畢業典禮。
  • 化學元素畢業照、自助畢業典禮……今年,他們這樣畢業
    不過,高校紛紛出招,「雲畢業照」、「雲典禮」、「自助畢業」等新奇的畢業儀式開始出現,別樣的畢業故事,正在發生……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上海師範大學將以學院為單位分4批次陸續舉辦18場院級畢業典禮,為五千畢業生現場送別。上海師大供圖想哭想笑又羨慕 「雲畢業照」你pick哪一款?
  • 2020年畢業季:什麼樣的畢業典禮獲贊最多?最火的畢業視頻是哪個?
    圖說:《2020年畢業季抖音數據報告》出爐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受疫情影響,今年全國多所高校舉行了「雲畢業典禮」。有17.5萬人通過抖音特效穿上「學士服」參加雲畢業典禮,有超291萬人在抖音發布畢業視頻,累計獲贊超6.7億次……這些數據來自昨天發布的《2020年畢業季抖音數據報告》。該報告還顯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十所高校是今年畢業季抖音最火的高校。雲畢業的形式各具特色:在遊戲裡辦畢業典禮、機器人「代領」畢業證、雲畢業晚會、家長替校長為畢業生撥穗等。
  • 肇慶學院2020屆「雲」畢業典禮順利舉行
    肇慶學院2020屆「雲」畢業典禮順利舉行 2020-06-25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協和學院隆重舉行2017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星槎橋那頭藏著協和的故事,成長的故事怎會輕易忘記……」又是一年畢業季,一曲改編的MV《學府南路的日子》唱響在協和學院2017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的現場,感動得不少學子紅了眼圈。學院隆重舉行2017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葉曉暉/攝
  • 中國教育新聞網報導學院為每一位畢業生定製一套學位服
    6月29日,中國教育新聞網以《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為每一位畢業生定製一套學位服》為題,報導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為每一位畢業生定製一套學位服,明年畢業典禮為2020屆畢業生開設專門通道。原文轉載如下:作者:龍超凡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訊(記者 龍超凡 通訊員 林響 )6月27日,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2020屆學生「雲畢業典禮暨學士學位授予儀式」舉行。院長張華榮鄭重承諾:學院將在明年的畢業典禮,為有意願返回母校的2020屆畢業生開設專門通道,屆時歡迎畢業生再次「回家」。
  • 畢業答辯「雲上見」:「雲畢業」,一樣有儀式感
    徐培欽攝(人民圖片) 徐 駿作(新華社發) 機器人替身參加畢業典禮、「雲畢業照」腦洞大開、行李「在線打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高校師生亮出「十八般武藝」,以科技、創意賦能畢業儀式,「雲畢業」成為熱議話題。
  • 特別的禮給飛雲踏海的你 東華大學為2020屆畢業生舉行雲畢業典禮
    這是您送我新生報到時的『大活』」、「我參加的『十大歌手』比賽就是在錦繡會堂舉行的」、「那幢紅樓可是文物保護建築,以後校友返校打卡地,就她啦!」今天,東華大學為2020屆畢業生舉行雲畢業典禮,未能到校的畢業生和親友們通過「5G+VR」360°全景沉浸式直播、移動直播、圖片直播及校園巡遊等方式,共同見證這場特殊的畢業典禮,驪歌迴響,心致遠方。
  • 華中大畢業典禮太燃了
    原創 捨不得你的 華中科技大學緊握最初的夢想奔跑在青春路上雲中同歌,今生同行今天,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在光谷體育館舉行因疫情影響這次的畢業典禮有點不一樣6月21日,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在光谷體育館舉行。畢業生們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共聚「雲端典禮」,共享榮耀時刻。畢業典禮現場視頻「青春執筆寫芳華,奮鬥為硯譜新篇,信仰著墨書擔當,世界為紙繪前程。」畢業視頻《揚帆逐夢》中,一幀幀畫面、一張張笑臉、一句句叮囑、一段段誓言,定格了華中大學子成長路上的拼搏與收穫。
  • 17名湖北籍畢業生因故不能返校參加畢業典禮 四川一高校把授位儀式...
    四川農業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黨委副書記張強為畢業生授予學位證書撥穗、授位、祝福……昨日下午,在漢口後湖一家酒店20樓會議室,一場特殊的學位授予儀式簡單而莊重地舉行。為了讓因疫情等原因不能返校的畢業生,也能在同一天擁有畢業典禮,四川農業大學校領導帶隊跨越千裡,從成都專程趕到武漢,為17名湖北籍畢業生授予學位。
  • 打造雲端畢業盛宴 助力東華大學2020畢業典禮
    6月30日,東華大學藉助騰訊樂享平臺,為2020屆畢業生舉辦了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受疫情影響,很多學子無法返校,東華大學選擇通過雲端舉行本次畢業典禮,並藉助騰訊樂享平臺全程直播,讓不能現場參加的畢業生不留遺憾。典禮當天,超過6000人次東華學子通過樂享平臺觀看了畢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