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親情故事《和聲》:特殊的「母愛」感人至深

2020-12-18 思安瑣記

《和聲》

提到"母愛",我們會想到什麼?幼年蹣跚時母親的愛護、青春叛逆時母親的叮嚀、成年遠走後母親的掛念、無助迷茫時母親的鼓勵、寂寞孤單時母親的陪伴等等。"母愛"的話題,訴說不盡。《和聲》是一部韓國親情電影,講述了特殊群體"女囚"與子女之前掙扎又複雜的"母子親情",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感動之餘,讓我們對"母愛"又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

一、不同維度的"母子"羈絆

《和聲》

1. 母親貞慧貞慧常年遭受家暴,與丈夫扭打中失手將其殺害,獲罪入獄。貞慧在獄中產子,誕下兒子敏宇。依據韓國刑法規定,女囚若在監獄生產,可在獄中撫養孩子滿18個月,而後將孩子送出。貞慧珍惜著與敏宇的每一天,不僅是貞慧,與貞慧同寢的室友、監獄中的其他女囚還有監獄警察等辦公人員,都盡力為這個新生兒營造著溫暖舒適的氛圍。

與敏宇分離的日子越來越近,貞慧心中多有不舍。一天,她突發奇想,向獄長提出組建合唱團的想法。當然,組建合唱團不僅為了豐富女囚的生活,她還存有一點"私心",她向獄長提出,如果合唱團創辦成功,希望能夠獲批一天與敏宇外出的機會,幸運的是獄長同意了。於是,完全沒有唱歌天分和合唱經驗的貞慧,為了"特赦"的機會,努力籌辦合唱團。

母親貞慧的羈絆是相遇與分別,面對天真懵懂的嬰兒,母親心中滿是不舍與虧欠。

2.音樂老師文玉文玉是一位音樂學院的教授,年輕時目睹了丈夫與自己的朋友出軌,一怒之下開車將其殺害,因故意殺害而獲罪。因為自己的衝動,文玉與一雙兒女從此分別。孩子們一直無法原諒她,也幾乎不來看望她。她日夜牽掛孩子們,但女兒對她積怨已深,無法釋懷。"你要像在地獄一樣痛苦地活著"女兒絕望冰冷的話深深刺痛著文玉的心。

文玉是貞慧的室友,也是一位老者,對待她們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女兒。文玉每天都在懺悔過往,尋得內心的寧靜,她將自己的"母愛"分給了其他孩子們。後來,韓國恢復了廢止13年的死刑,文玉臨終前與子女和解,從容走向人生終點。

母親文玉的羈絆是懺悔和愧疚,兒女因為自己的錯誤一生背負著"汙點"痛苦艱難地生存著,母親日夜無盡的自責久久無法平復。

3.女兒宥美宥美本是一名花季少女,就讀於音樂學院,前途朗朗。然而,不幸卻降臨於這個苦命的姑娘,自小遭受繼父虐待,一次反抗中不幸將繼父殺害。宥美的入獄,也將其美好的前途葬送,失去了生活希望的她,多次在獄中自我傷害,身體與心靈都已千瘡百孔。母親每次來看望她,她都拒絕見面,在窗戶中遠遠望著母親離去的背影,宥美心如刀割但卻無法面對。

女兒宥美的羈絆是怨恨和懊悔。她怨恨母親嫁給繼父造成的生活悲劇,又懊悔自己地失手,將一切美好斷送,更讓母女之間築起了無法逾越的鴻溝。

4.其他母親、女兒監獄中的女囚們,也都承受著與親人分別的思念和牽掛。比如貞慧的室友花子,服刑期間,與兩個女兒無法相見,只能通過布偶娃娃的錄音聽一聽孩子們的聲音,通過照片想像著她們現實中的樣子。更是在即將與孩子們見面的時候,緊張地含淚嘀咕,不知孩子們還認不認得自己,忐忑、焦慮和愧疚無數情感交織疊加。還有另一個室友胖妹,得知宥美拒絕與母親見面時,更是指責其不惜福,自己想見親人都見不到,更是道出了心中無數辛酸。

心痛的母親與懵懂的嬰孩、懺悔的母親與冷漠的子女、絕望的女兒與自責的母親等等,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中展現了無數"母子"親情的縮影,醞釀著複雜、辛酸、掙扎的情緒。

二、"母愛"的無私與奉獻

《和聲》

1."無私":"小勳,可不可以抱一下"貞慧最終選擇將敏宇交予陌生人寄養,獄警建議她再考慮看看要不要找親戚進行撫養,這樣以後還有機會再見,她卻覺得犯錯的母親再無顏面與孩子相認。合唱團越來越成功,她獲得了"特赦",但那一天也是和敏宇分別的日子。母子分離,傷心欲絕,一邊是"無顏再見",一邊是"萬般不舍",貞慧最終選擇了放手。

4年後,合唱團作為特殊嘉賓參加全國女子合唱比賽,並且有機會與親屬見面。表演尾聲,幼兒合唱團加入她們的表演,一個熟悉的孩童牽住了貞慧的手,純真的眼神、天真的笑容、天籟的童聲還有手背上與"敏宇"相同的那顆痣。貞慧握住小朋友的手,"和你見面的那天我會銘記於心"伴隨著感人至深的歌詞,貞慧含淚完成了演出。"敏宇"的養父母帶他來與貞慧見面,貞慧感激不盡,但她堅守承諾,並未相認。"小勳,可不可以抱一下"如今在她面前的已經不再是屬於自己"敏宇",屬於自由世界的"小勳"有著更加美好的未來。

從貞慧的角色出發,展現"母愛"的無私。面對子女的未來和幸福,母親甚至放棄了自己身為人母的最後一點"私心",在這個特殊背景下,母愛之無私被更多地呈現。

2."奉獻":"只有你笑了,你的子女也才會笑"音樂老師文玉是監獄中的長者,她像母親一樣愛護著年輕的"孩子們"。

音樂對於文玉來說既是聖潔的又是痛苦的,音樂與她的人生悲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故而她多年也不曾再接觸"音樂"。但是為了滿足貞慧的心願,她重新拿起了指揮棒、重新觸碰琴鍵,認真組織合唱團,在她的指導下,合唱團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和關注,最終作為特別嘉賓走向全國女子合唱比賽。

宥美是寢室中年紀最小的"孩子",儘管一開始宥美與其他人相處得劍拔弩張,但文玉一直用寬容的態度接納她、安慰她。並且在面對宥美不爭氣地自暴自棄時,像母親一樣嚴厲地批評她、喚醒她。文玉與宥美一同彈著鋼琴,猶如安慰女兒一般,安慰宥美"心很累吧,既然這樣為何不在剩下的時間裡笑著活下去"。最終文玉將宥美冰冷破碎的內心暖化,宥美成為了合唱團的高音主力,並逐漸重拾生活的信心。

與敏宇分離後,貞慧失去了一切的希望,終日鬱鬱寡歡、以淚洗面。文玉對她說"只有你笑了,你的子女也才會笑"。這也許也是文玉能一路支撐自己走到現在的一句心聲,她在冰冷的鐵窗內用自己的"母愛"照顧著其他的"孩子",用另一種方式寄託對子女的思念,為子女祈禱。

恢復死刑後,文玉終將要面對現實。對於她來講,這是一份救贖,終要對自己的罪行負責。幸運的是,文玉的子女在她生命的尾聲與其釋懷,一生的遺憾得以圓滿。臨刑前,文玉被獄警帶出,女囚們透過鐵窗目送其遠去,一起和聲唱起關於"母親"的童謠,為其送行。"媽媽去工作的路途中,長滿白色梔子花,穿過山丘,媽媽走到了我面前",伴隨歌聲,文玉走向人生終點。

從文玉的角色出發展現"母愛"的奉獻。無論是對一草一木,還是對自己的子女或者人,母親用海納百川的胸懷,承載一切、接納一切、暖化一切、感染一切。

三、情感冥思

《和聲》

1.關於特殊"親情"的人文關懷影片中,特殊群體詮釋了特殊的"母愛",母親與子女的感情也更為複雜、糾結。當女囚身著白裙,合唱出美妙歌曲時,那歌聲仿佛變得更加輕盈和感人,白裙更體現了"母愛"主題的聖潔和美好。演出前,因"偷竊"烏龍,節目險些夭折。面對被"有色眼鏡"質疑和指責時,女子監獄的警官為她們做出了人格擔保。這份擔保是對那些冷漠歧視態度的諷刺更是對努力"改過"的女囚們的尊重和肯定。她們曾經犯錯,但是在重新尋找自我的路上,肯定和寬容尤為重要。

遼寧電視臺曾播出過一期名為《陽光下的紅雨傘》的紀實節目,講述了一位女囚臨刑前監獄為其安排了一場特殊的"母女"相見。女囚被養父母撫養長大,未曾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監獄警官竭盡所能終於為其尋找到親生母親,前往刑場的途中,告訴她揮著紅雨傘的就是她的家人,年邁的是父母,年輕的是兄弟姐妹。這份人文關懷更體現著對"母子親情"的尊重。

"母子"本就在分離的路上漸行漸遠,而對於這些特殊群體的終極關懷,最動人的便是滿足其為人子、為人母的最終願望。"母親"、"子女"的身份無高低之分,以"人本"理念出發,寄託對"母子親情"本真的情懷,讓人性之光得以升華。

2."母愛"的情感核心反映"母愛"主題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數不勝數。其中大多數,我們看到的便是"母愛"情感的核心,即無私奉獻。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榮耀,都來自於母親"。高爾基曾在《母親》一書中,描述了一位為支持兒子的信仰事業而奉獻生命的偉大母親,展現了特殊年代背景條件下,母親為代表的一代人對孩子、對時代做出的無私奉獻。

史鐵生也曾在《我與地壇》中描寫母愛的偉大,母親面對殘疾兒子內心雖然經歷無盡掙扎,但是卻從沒要求阻攔過兒子拖著病體前往地壇,即使兒子在途中遭遇風險與意外,她也甘願獨自去承擔這帶來的痛苦,因為她知道,地壇是兒子的靈魂淨土。她不願將自己的情感綁架為兒子的負擔,自己一人承受壓力和恐懼,圓滿兒子的心願足以。

無論是哪類作品,建構的或者紀實的,都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最柔軟的地方留下觸感,那是共鳴的人類情感,對"母愛"最深的敬意。

四、結語

《和聲》

現實中,越來越多人成年後離開父母,獨自遠行。在我們獨行的歲月裡,請別忘記,家中還有一份最原始的牽掛和惦念。還記得年幼時那雙呵護我們成長的雙手嗎,還記得青春時那份當時想要逃離現在卻懷念的嘮叨嗎,還記得長大後母親牽掛的電話和信件嗎?

也許每個人的境況不同,對"母親"的感情也不盡相同。甚至,有些人此刻正在與家人出於爭執的階段。不妨讓我們放下當下的情緒,回憶更多的美好,母親與孩子的聯結中有著太多的情感寄託,數不盡的愛、數不盡的惦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親情面前,又有誰能說得清"對"與"錯"呢。母親們的前半生傾注心血,後半生更是託付所有。無論身處何方,請多記得她們的辛苦和操勞,多給她們一些關懷和問候。

母親用一生創作著關於"愛"的和聲,聽,多美好。

相關焦點

  • 母愛親情電視劇溫暖螢屏
    ■ 直擊看點 □本報記者 陳巨慧 實習生 趙望玥母親節來臨之際,主打母愛親情牌的電視劇溫暖螢屏。《古村女人》《滿秋》《婆婆也是媽》等電視劇從不同的角度演繹感人至深的母愛。《古村女人》演繹為承諾苦守一生的悲情母親被譽為「贛版愛情」的現代農村長篇電視劇《古村女人》5月12日在山東衛視溫情獻映。
  • 社影空間 | 那聖潔的母愛,評韓國電影《和聲》
    明知道韓國電影會很煽情,但仍然有不少看過電影《和聲》的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當老教授文玉微笑著走向刑場的時候,觀眾的心底都會湧出一陣悲涼;當女囚們在舞臺上深情演唱的時候,沒有哪個觀眾能夠忍住激動的淚水。《和聲》講的是女犯人貞慧在獄中生下兒子敏宇,小敏宇就像上帝派來的小天使,讓獄中的女人在圍牆之內品味久違的溫情,並在監獄裡組建了合唱團的故事。
  • 十部最催淚電視劇,你看過幾部?
    十部最催淚電視劇,你看過幾部?壓抑太久,需要發洩,冷漠太久,需要溫暖,情感堆積,於心於身都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一部讓人感動到淚如雨下的電視劇,對觀眾而言,不啻是一場解救心靈困境的及時雨,給人宣洩的藉口,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吧!
  • 日本最催淚的10部電影,全都感人至深,讓人哭到不行!
    雖然日本電影題材豐富,各種類型的影片百花齊放,但是有一部分日本電影情感細膩、催淚感人,能觸動觀眾的內心,不刻意煽情,卻足以讓人淚流滿面。不過有時候哭也是一種解壓的方式,反而比看喜劇更加治癒心靈。今天就為大家推薦10部日本催淚電影,看看能否騙走你的眼淚吧。
  • 催淚感人電影《媽媽,我想你 》,獻給天下所有偉大的母親
    家是永遠的歸宿,而母愛是永恆的港灣,5月10號是一個感恩母親的節日,小編在此祝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提起母親,小編想到了前段時間熱播的一部質樸又感人的母子情電影《媽媽,我想你》,該片由曹穎、馬伯全領銜主演,曾在98年主持過《萬家燈火》和千禧年《綜藝大觀》的曹穎,再一次地出現在大屏幕上,雖然即將知命之年,但歲月的紅塵並沒有鎖住她的魅力,女主曹穎第一次飾演母親這個角色,演技可圈可點;而馬伯全飾演蘇美琪兒子林曉宇,是三個孩子中的哥哥,表現很煽情,是一位催淚暖男
  • 最紅的4部韓國電影,讓我們明白母愛的偉大,親情和友情的珍貴
    最紅的4部韓國電影,讓我們明白母愛的偉大,親情和友情的珍貴!這些《和聲》女人由於各自的生活經驗不同,進入了死囚牢房>《詩》講述了一個女生被六個男同學多次強姦,最後自殺的故事不對,它講的是一個女生被六個男同學強暴最後自殺的故事,除了美子,全世界都在看這個故事。《密陽》中的李滄東講演方式更加激昂激昂,像那種不忍逼視的痛楚,讓人沒有勇氣再看一遍,而《詩》中的敘述方式則更加含蓄,也更加深邃。最紅的4部韓國電影,讓我們明白母愛的偉大,親情和友情的珍貴!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
  • 和聲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他們一直嘗試著用電影來揭露這個社會黑暗中的現象,也會用感人的故事在這冷漠的國度中增添一抹溫和的色彩。今天介紹的這部電影,就是堪比《七號房的禮物》的催淚電影——《和聲》《和聲》圍繞兩個主題展開——親情、音樂雖然與《七號房的禮物》的故事背景相似——都是發生在監獄裡,也都是講述犯人與自己的孩子之間的故事。
  • 6部催淚影片讀懂母愛
    我們再次為你盤點6部催淚又溫暖人心的影片。01《伯德小姐》影片講述處於青春期的少女克裡斯汀·麥克弗森的成長曆程。電影用喜劇外觀包裝悲情故事,讓觀眾在笑淚交織中收穫感動。當年邁的菲洛米娜了解到兒子不平凡的一生和鮮為人知的秘密,她選擇默默地以特殊的形式陪伴他。母愛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 親情催淚小故事50篇,史上最催淚的親情故事
    親情催淚小故事50篇,史上最催淚的親情故事  親情故事1  愛是早晨陽光拂面,親情是午夜月光如水
  • 《左手親情右手愛》開播 上演"親情錯位"催淚戲
    故事裡充滿了各種「錯」——錯位、錯失、錯愕,但卻因為獨特而精巧的劇情,被稱為「錯落有致」的催淚大戲。張佳寧與黃明網易娛樂10月30日報導  由北京中聯華盟文化傳媒投資有限公司出品的《左手親情右手愛》於10月30日在福建電視臺開播。
  • 推薦10部催淚韓國電影,從頭到尾哭到讓你懷疑人生
    獲得大量的死忠粉絲,今天我就聊聊韓國10部催淚扎心電影。哭到讓你懷疑人生。1、《悲傷電影》該片於2005年上映。由鄭雨盛、車太賢、李己雨、金石源等聯袂出演。催淚指數4顆心,是由四個平行推進的故事組成從拳擊陪練河錫(車太賢 飾)厭倦了做人肉沙袋的飯碗。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找到一份新的職業——分手代理。
  • 母親節到了:盤點十大感人至深母愛歌曲
    母愛的偉大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深刻體會到的;歌頌母愛的歌曲還是很多的,但不是每一首都能真正打動內心的,成為經典的。母親節到來之際,讓我們共同聆聽這十首歌曲帶給我們的雋永感動吧。》,由二炮文工團青年獨唱演員耿為華首唱,並在耿為華的建議下,將《母愛深深》正式更名為更具感染力的《母親》。
  • 韓國電影《結婚禮服》:詮釋偉大的母愛
    本片講述一段感人至深的母女情:單親媽媽高雲(宋允兒 飾)帶著女兒素雅(金香奇 飾)一起生活。身為婚紗設計師的她忙於事業,疏於對素雅的照顧。所以素雅一方面性格獨立,但另一方面卻相當不合群甚至稍顯乖戾。 高雲在查出絕症之後,抓緊所剩不多的時間為素雅打算。
  • 母親節將至,6部催淚影片讀懂母愛
    我們再次為你盤點6部催淚又溫暖人心的影片。 《伯德小姐》 電影用喜劇外觀包裝悲情故事,讓觀眾在笑淚交織中收穫感動。當年邁的菲洛米娜了解到兒子不平凡的一生和鮮為人知的秘密,她選擇默默地以特殊的形式陪伴他。母愛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遊子吟》
  • 《一個母親的復仇》不只是高能復仇,母愛詮釋:別碰我女兒!
    除了溫柔母親的高智商復仇大快人心,片中感人至深的母愛更引發了網友熱議。女性觀眾對該片表達了熱烈期待:「復仇只是母愛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而這種情感不分國界,這種主題的電影讓人十分期待。」  在印度充滿封建色彩的種姓制度下,對女性的限制與歧視時常見諸報端,雖然觀眾身處不同的社會環境,但母愛的情感卻是共通的。
  • 【華夏佳片有約】 電影《和聲》
    本期《佳片有約》將帶你聆聽這動人的《和聲》,去感受音樂的神奇魅力,去體會母愛的無私偉大。請別忘了在剛過的那個特殊的節日,獻上你對母親最誠摯的感恩和祝福。電影講述了韓國一所女子監獄裡的動人故事。雖然影片開頭就埋下了即將分離的憂傷基調,但有別於《肖申克的救贖》和《綠裡奇蹟》等監獄題材電影的沉重嘆息,《和聲》綻放出的是《放牛班的春天》那樣充滿希望的哼唱。
  • 盤點中國催淚親情片的N種招式
    其實,所有親情皆如此。很多導演都抓住親情這個人類的軟肋作為電影的主題,將它化作最有力量的浪潮,試圖衝擊每個人的心房,陳可辛也不例外。我們將《親愛的》放置於15部"催淚大片"之列,試比較中國親情片的各種催淚效果,看看哪一部讓你淚崩不已。1.
  • 【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的10大韓國催淚電影
    雖然司法的不公正也是電影探討的話題之一,但冤案加親情才是雙重催淚保障,監獄裡的故事更感人是因為,所謂的壞人們也展現出了可愛善良的一面。《7號房的禮物》把自己標榜成喜劇片其實是一個巨坑,因為電影到了後半部分會讓觀眾被煽情得措手不及。無論我們怎麼吐槽韓式催淚片的套路,但是真的很有效,也確實很感人,很多人看完甚至表示會哭得喘不過氣來。3.
  • 2020最催淚親情劇TOP7推薦!《以家人之名》笑中帶淚
    除了愛情劇之外,近年越來越多暖心家庭親情劇口碑居高不下~尤其在《以家人之名》、《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等劇播出後,更是掀起一波親情劇風潮!以下就推薦7部2020必看催淚家庭劇,讓你看完滿滿感動!>2020年初播出的《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也是今年必看催淚暖心親情劇之一!
  • 《德求》:這部關於親情的電影十分催淚!
    《德求》:這部關於親情的電影十分催淚!親情,是影視作品中永遠都不會忽略的元素,在那些講述親情的故事中,也許大家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對於每個人來說,親情都是必不可少的,而那些來自家庭與親人的溫暖,往往是最能夠觸動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