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哥聊情感,圖片來自網絡)
|文/龐鳳山
01
有人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愛情的天平加上金錢的砝碼,就會失去幸福的平衡;買賣婚姻成交的時候,往往就是愛情悲劇的開始。
好的婚姻原本不該附加太多的條件,太過現實的婚姻,會讓人的內心感受不到溫情,而可能更多是冰冷。
所以,兩個人選擇在一起,要保持頭腦清醒,要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是感情還是利益?是衝動還是交換?不要讓自己因為一時衝動,而選錯了愛的對象。
很多時候,感情和婚姻也是一種平衡,當兩個人在感情不對等的情況下,時間久了以後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尤其是對女性來說,多一點謹慎,少一些盲從,是婚前必做的功課。女人是容易感情用事的,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讓自己嫁錯了人,愛錯了對象,等到後悔時可能就晚了。
婚姻是女人的二次投胎,關乎一輩子的幸福,別太感情用事,也別太自以為是,最好多去追問一下自己真實的內心,想好了再做決定。
現實生活裡,最好的感情是兩情相悅,最好的夫妻是心心相印,最好的婚姻是彼此恩愛,如果是靠單方面的愛建立的婚姻,感情面臨的風險就會變大,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畢竟,無論是感情也好,還是婚姻也好,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而需要兩個人來共同成就和成全。
女人想要擁有一樁比較幸福美滿的姻緣,選擇很重要,在這一點上往往選擇大於努力,選對了人,幸福一輩子;嫁錯了人,很可能痛苦過一生。
02
在電視劇《我的父親母親》當中,女主翠花因為深愛上來自己老家插隊的知青陳志,於是,主動大膽的追求對方,雖然心滿意足的得到了自己愛慕的男人,也為了這個男人和這個家付出很大的犧牲,可是到最後,她得到的是什麼呢?又真的幸福嗎?
事實證明,她當初選擇嫁給陳志,完全是一種錯誤的選擇,她雖然對陳志充滿了愛慕之情,可陳志只是把她的感情當作一種交換條件,為了爭取返城名額上大學,不得不答應和她在一起。
這樣的兩個人在感情上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她們之間靠翠花一個人用熱烈的愛能夠支撐多久呢?
在此過程中,翠花愛陳志真的愛得好辛苦,她和陳志訂婚之後,陳志去上大學,翠花作為一個還沒過門的媳婦,就心甘情願的承擔起照顧陳志癱瘓在床的父親,每天幫助老人翻身換洗衣服,甚至是端屎端尿,做到了任勞任怨。
而且,為了給陳志的父親弄清歷史不公正對待問題,還老人一個清白,她一個女孩子家獨自一人出去跑了半個月,去了幾個地方去找當年的知情人了解情況,一路上忍飢挨餓,甚至在住旅店時差點被不懷好意的店老闆給欺負。
翠花為了自己的愛情理想,為了那個叫陳志的男人,不計得失的付出,受了很多委屈,做出了很多犧牲,這一切都是源於她心中的那份愛情的力量。
可是,此時的翠花並不清楚自己已經愛錯了人,她愛的人根本就不愛她。
雖然對於她的付出,陳志銘記在心,也知感恩,但是恩情永遠也替代不了愛情,恩情和愛情原本就是兩碼事。
所以,最後翠花為自己當初並不明智的感情,付出了代價,她雖然得到了陳志這個人,但始終得不到他的心,在陳志心裡,他更在乎和喜歡的是葉秀蘿。
當翠花完全明白了陳志的心思之後,她終於讓自己冷靜了下來,她知道自己此時最好的選擇只有一種,那就是選擇放手,放愛一條生路,讓自己愛的人去找他真正愛的人!
03
翠花的感情經歷告訴我們,女人無論再怎麼愛一個男人,也不要讓自己為愛衝動嫁錯人,嫁錯人的後果,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很多時候,費力去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和去努力接受一個自己不愛的人一樣的痛苦。
人世間最好的感情,莫過於兩情相悅,你情我願,這是最完美的感情狀態。然而,這樣的感情需要足夠的幸運才行,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這份幸運。
當自己愛的人不愛自己時,到底應該怎麼辦?
翠花的最後選擇是主動放手,雖然不舍也不情願,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感情這種東西不能夠勉強,也不能強人所難。
尤其是你真的愛一個人,你一定希望他每天過得開心幸福,當他和你在一起並不開心,也並不快樂時,你豈不是也很痛苦。
為此,翠花不再強留陳志,選擇了與他分手,給他自由,然後決定和那個當初自己年輕時不愛的唐大哥在一起。
只有那個唐大哥,才是真心愛翠花的,從始至終都愛。
就這樣,兜兜轉轉繞了一大圈之後,翠花的感情歸宿,最後居然又回到了原點,回到了她當初不愛也不看好的那個男人身邊。
生活有時就是這樣的殘酷,感情更是如此,而且很可能隨時會上演戲劇性的結局。這雖然是電視劇裡的劇情,但也是現實當中需要我們做出的反思和自省。
女人這輩子最怕的就是愛錯了人,嫁錯了愛的對象,女怕嫁錯郎不是隨便說說那麼淺顯,真的嫁錯之後,會有多痛苦,也只有自己內心最清楚。
所以,對於每一個女性來說,一定要在婚前睜大眼,不要因愛誤入歧途,一旦嫁錯了人之後,不是選擇將錯就錯,最好的選擇只有這一種:那便是像翠花那樣在痛定思痛之後,痛下決心,放過彼此,給愛一條出路,今生做不成白頭偕老的伴侶,還可以繼續做朋友,甚至是做親人,這也不見得就不是最好的選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