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時值「中國情人節」之稱的七夕佳節。
對中國電影市場而言,更是令人振奮的一天,中國電影的票房達到了復工以來的最高潮。
8月26日消息,貓眼專業版顯示,8月25日七夕節當天,全國單日票房破5億,創下影院復工後全國單日票房最高紀錄。
圖源:貓眼專業版
從票房分布看,當天新上的愛情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拿下了2.64億,排名第一;近期影片中的「扛把子」《八佰》緊隨其後收入1. 86億;同樣是今天上映的兩部新片《蕎麥瘋長》和《小婦人》則分別收入3600萬和1100萬,排名三、四位。
影院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七夕的市場表現比想像中好,這得益於《八佰》和《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等新片的陸續上映,希望接下來會有更多新片上映。
由姚婷婷執導,江志強監製,李鴻其、李一桐主演的奇幻愛情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選在七夕當天全國上映。8月24日,該片映前1天首映日預售票房破1億,創影院復工後預售票房紀錄,成為復工後首映日預售最高影片。
圖源: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官微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也成為七夕最大的「黑馬」,8月25日該片拿下2.64億票房,也打破《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七夕當天的2.52億的單片票房記錄。
截至8月26日0分,全國影院票房已達到5.076億,這不僅創下了今年單日票房記錄,而且已非常接近於去年七夕節當天的全國票房收入,這一成績在當前50%上座率限制的情況下,屬實難得。
根據貓眼數據顯示,2019年的七夕節票房為5.69億,2018年的七夕節票房僅為4.70億,由此看來,七夕節檔的同時期對比,今年的票房已經回到了復工前的水平,甚至比復工前的一些日子還要好。
圖源:貓眼專業版
5億票房這個數據幾乎能夠說明觀眾的觀影熱情和對影院的信心已經恢復。不過與高漲的觀影需求相對應的是,七夕當日上映的兩部愛情電影,口碑都並不算好。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的豆瓣評分為5.1,另一部七夕上映的國產新片《蕎麥瘋長》則僅有4.7。兩部電影此前都曾定檔今年的情人節檔,延期到七夕放映,也有著非常明確的主打受眾群體和影片定位。
七夕之後,前一天票排片佔比在51%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再度退居《八佰》之後,這樣的影片更像是應景的「一錘子買賣」,後繼乏力。
圖源:豆瓣電影
除了單日5億的票房記錄,另一個振奮的消息是,《八佰》票房突破10億。
七夕節當天,上映五天的《八佰》依然表現強勁,儘管與七夕節的「愛情」主題有差距,但還是佔據了22%左右的排片,而且上座率和場均人次均大於同期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商業巨製,《八佰》自定檔便引發強烈關注,8月25日,《八佰》單日票房達1.9億,累計票房突破11.58億元。成為2020年首部票房10億的電影,也是中國影史上第75部達成票房10億成績的電影。
圖片來自官方微博
8月24日,清華大學教授尹鴻曾在微博表示,「一周前我預測《八佰》10億起步,完全可以衝擊20億,不少人覺得我過於樂觀,現在看來應該不成問題了……其實,這部電影與大家習慣的常態電影還是不盡相同的,它在技術上和視聽美學上的傑出,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還是有理解門檻。能有這樣的市場成績,值得欣慰。各地推出的文化和電影的優惠券還會助推一把。我一直以為,好的電影和好的觀眾會是互相促進的。」
圖源:貓眼電影
截止發稿,《八佰》票房已經突破12億,貓眼預測《八佰》票房將達到30.51億元,如果預測成真,這一成績將一舉超越《中國機長》的29億票房,排上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的前十。
圖源:貓眼電影
電影《八佰》猶如一針強心劑,首周票房1.02億美元,不僅拿下了當周全球票房冠軍,同時也成為2020年全球開畫票房第一名,擊敗了《刺蝟索尼克》1.01億美元的全球開畫成績。
不僅如此,影片還憑藉周末3天多達7000萬美元的票房,擊敗了《絕地戰警3》5800萬美元北美開畫票房,一躍成為2020年單片單區周末票房新高。
福布斯、彭博社、好萊塢報導者等外媒都在關注《八佰》的票房成績,「上周末全球最大的票房來自中國。」
美國《綜藝》雜誌專門報導了該片的大賣,並稱碾壓眾多好萊塢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被打得無還手之力,還有在北美創造高票房的《魔法精靈》,「這些影片票房成績遠遠落後於《八佰》」。
彭博社報導,在《八佰》票房締造2020全球開畫票房新紀錄後,IMAX公司的股價於周一暴漲10%,達到疫情出現後的最高水平。影片上周在中國的650塊IMAX銀幕取得750萬美元的收入。
現在,《八佰》首周破億(美元)的優異票房表現開始刷屏外網媒體和票房推主,《好萊塢報導者》預測《八佰》中國票房有望達3.5-4.5億美元(24.2-31.1億元)。
圖源:推特截圖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到有效遏制,人們已經重新走進電影院。美國《紐約時報》24日感嘆:在曾經的疫情「震中」中國,生活看起來開始恢復正常。
「中國本地新冠病毒傳播已近乎是零……在上海,許多社區的餐廳、酒吧擠滿人群;在北京,成千上萬的學生重返校園準備秋季開學;在8個月前暴發新冠疫情的武漢,如今水上公園和夜市人頭攢動,像以前一樣熙熙攘攘。美國與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當前仍在竭力控制新冠疫情大流行,但最近幾周中國很多地方的生活已經變得很正常了。」《紐約時報》開篇這樣描述道。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與大流行初期景象相比,現在已經截然不同。」報導稱,中國在疫情初期還是「震中」,政府實施了全面封鎖,人們嚴格遵循社交隔離措施。當時武漢的街道時常空無一人。但經過數月的出行限制與大規模的檢測後,中國本地新冠病毒傳播已近乎是零。截至周日(23日),中國已經連續第七天沒有報告本地新增病例。
當前,許多中國的城市重新開始辦起了大型活動。山東青島按計劃舉辦了啤酒節,上海舉辦了一場電競大會。歷經「76天」封城的武漢人的生活也早已回歸正軌,開始與親朋好友聚會。
17日,西方四大通訊社之一的法新社(AFP)用「武漢風潮(Wuhan Wave)」報導了「回歸正常生活的武漢人。」英國《衛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西方主流媒體接連轉載。
當天,「#Wuhan」衝進推特美國區熱搜榜前10。
從「武漢病毒」到「武漢風潮」 法新社推特截圖
法新社稱,「周末,數千人在武漢參加水上公園的派對狂歡,新冠疫情去年最先在這座城市出現,當武漢逐漸回歸正常生活,人們迫不及待地奔赴派對。」「在武漢經歷76天的封城後,這座水上公園於6月重開,當地媒體稱該公園將入場人數控制在正常容量的50%,還為女性提供半價優惠。」
該社記者瑞秋·布朗迪(Rachel Blundy)在推特上感嘆「2020真是奇幻的一年……武漢都開派對了。病毒?啥病毒?」
法新社記者瑞秋·布朗迪推特截圖
正如外媒報導的那樣,中國已經開始恢復正常生活,而電影市場正是中國開始恢復正常生活的一個縮影。
7月20日,全國影院正式復工,經歷了略顯黯淡的暑期檔之後,電影市場正逐漸提振信心,定檔新片和觀眾數量不斷增多。
據貓眼專業版,截至8月25日,全國影院復工數量已有9344,全國復工率達到82.35%,影院復工以來全國總票房已超20億元。
圖源:貓眼專業版
業內人士表示,導演諾蘭的經典代表作《盜夢空間》8月28日重映以及他的新片《信條》9月4日上映,都將助推電影市場前更進一步。
9月10日,北野武的經典作品《菊次郎的夏天》和國產動畫電影《新愚公移山》將與國內觀眾見面;一天後,復工後的首部喜劇新片《我的女友是機器人》將映,該片由包貝爾、辛芷蕾、魏翔等出演,講述機器人初一受命來拯救處在危險中的方元,卻因奇奇怪怪的腦迴路和超能力導致歡笑不斷的故事。
還有9月18日上映的《鄰裡美好的一天》,影片由湯姆·漢克斯主演,講述美國著名電視主持人弗雷德·羅傑斯先生和記者羅伊德·沃格爾之間的友情故事。18日當天,還有紀實電影《藍色防線》,首次以戰地紀實的形式,真實記錄了中國軍人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的日常。
而一個月之後,熱鬧的國慶檔即將來襲,作為影院復工後第一個大型檔期,今年國慶檔駐紮了多部大片,有「青春版合伙人」的《一點就到家》、眾星雲集的《我和我的家鄉》,原定於2020年春節上映的《奪冠》、《姜子牙》兩部重量級影片也加入競爭。
這些影片,無疑還會為日漸回暖的電影市場再添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