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現在的申報進度怎麼樣?」「今天情況怎麼樣?有什麼困難嗎?」徐文海是一家備戰新三板精選層的北京企業的董秘,前段時間,他經常收到這樣的微信或電話,詢問方是被他一直稱為「金融局的老師」——雖然因為疫情從未當面見過。徐文海不知道的是,在整個新三板精選層備戰中,他口中的「金融局的老師」們——確切地說,他們是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下稱「北京金融監管局」)的工作人員——每天對接的是近百個微信工作群。今年6月以來(截至7月21日),北京金融監管局官網「金融工作動態」推送了97條消息,其中21條、接近四分之一推送的消息是直接關於新三板或精選層的。事實上,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落地之際,北京作為新三板的發源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抓緊推動新三板改革落地,支持更多在京優質企業進軍資本市場,推動企業首批進入精選層並公開發行。北京具體做了哪些工作?在全國「進入精選層首批企業數量」等方面拿到多個「第一」,是如何做到的?北京的備戰又是如何「度過」疫情這段特殊時期的?未來北京為推動新三板改革、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又將推動哪些政策措施?北京的努力方向是什麼?新京報記者專訪了北京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妍。「北京驚豔」背後的「北京服務」:擁有獨角獸企業數量全球第二新京報:在「進入精選層首批企業數量」、「已輔導備案企業數量」等方面,北京已經實現了多個「第一」。北京是如何做到的?北京的優勢在哪?李妍:截至7月26日,全國已輔導備案企業190家,北京29家;全國股轉公司已受理71家企業申請,北京11家;全國股轉公司掛牌委員會審議通過32家,全部獲證監會核准,北京6家。北京申報新三板精選層企業在輔導驗收、受理、審議通過及核准數量等方面均居全國第一。北京拿到多項第一,是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實力體現。中國最好的學科近1/2集中在北京,「兩院」院士佔全國1/2,國家重點實驗室佔全國1/3,研發經費投入佔GDP的比重將近6%,位列全國第一。北京拿到多項第一,是北京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綜合成果。在《財富》雜誌公布的中國城市商業環境排名中,北京從第三位躍升至第一位;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的全球排名從上期的第78位,躍升至第46位,一次性提升32位,已經成為營商環境最佳的城市。北京拿到多項第一,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離不開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各區、各部門的通力協作,離不開大家的辛勤付出,也離不開企業和中介機構自身的不懈努力。這既是我們取得成績的關鍵因素,也是我們的優勢所在。新京報:到今年5月10日,北京在累計掛牌公司方面已經居全國首位。如何發揮新三板在北京市的地域聚集效應?李妍:北京作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人才智力資源密集,一直是高科技企業創新創業的高地。在北鬥衛星應用、高鐵材料、人工智慧、醫藥研發等領域,北京企業都取得了突破性成績。北京孕育和孵化了眾多優質的科創企業,經統計,北京每天產生200多個創新型企業,獨角獸企業數量佔全國1/2,全球排名第二。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新三板是服務民營中小企業的主陣地,發揮好新三板融資功能,既能夠促進我市科技研究成果快速孵化,也能夠吸引更多的創新型企業來京發展。我們在關注精選層發展的同時,也要對基礎層與創新層同等重視,更好地發揮新三板在北京的地域聚集效應,引導我市優質企業藉助新三板各層功能,實現更好更快發展。新京報:去年北京首批5家企業登陸科創板時擬募資近130億元居全國首位;今年新三板精選層由北京企業組成的「北京軍團」也在全國實現多個第一。在這些「北京驚豔」的背後起推動支撐作用的「北京服務」是什麼?李妍:「北京軍團」的亮眼表現,首先得益於企業自身質量過硬,從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北京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完善上市服務體系的成功。具體到科創板、新三板精選層的「北京服務」,我認為,高層推動、堅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是「北京服務」的首要因素;高效協同、有序運轉的工作機制是「北京服務」的制度保證;持之以恆、永不放棄的工作作風是「北京服務」的關鍵力量;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是「北京服務」的基本前提;自主創新、蓬勃興起的企業資源是「北京服務」的重要基礎。支撐「北京速度」的「專班」和「戰時」工作機制新京報:北京「新三板工作專班」是何時正式成立的?平時工作是如何運轉的?李妍:我們借鑑科創板的成功經驗,於2019年12月組建了「新三板工作專班」(下稱「專班」)。專班由分管市領導作為召集人,專班辦公室設在市金融監管局,組成部門涉及27家相關委辦局及16區政府。新三板改革規則出臺前,專班積極聯繫監管部門、調研專業研究機構,討論新三板改革方向與精選層掛牌標準;依託「鑽石指數」六維模型評估企業科創屬性,發掘優質企業,提前儲備企業資源。規則出臺後,專班做好培訓與宣傳工作,引導企業申報新三板精選層;實時開展工作協調和信息交互,接件即辦、未訴先辦,及時反饋和解決企業申報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每日通報新三板改革落地進展,截至7月25日,專班已編發簡報97期,協調解決了企業遇到的各類問題65項。新京報:企業在申請過程出現問題和狀況,北京專班會給予怎樣具體的幫助和協調?李妍:專班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快速收集快速解決各區企業在申報精選層過程中遇到的需要政府方面協調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建立了「企業金融服務快速響應機制」,對於接收到的企業問題快速分析,明確涉及的區及部門,由相應區及部門快速掌握具體情況,一事一議進行協調,在依法合規的情況下快速處理解決相關問題。涉及國家部委的,由對應部門儘快溝通完成。新京報:進入精選層首批企業數量方面,北京已經全國領跑。為何要啟動「戰時」工作機制?李妍:這個我要糾正一下,北京精選層首批企業數量全國領跑,不是「戰時」工作機制啟動的基礎,而是「戰時」工作機制努力的結果。在新三板改革正式宣布之前,北京「戰時」工作機制啟動。這幾個月來,我們在疫情的影響下堅守崗位,充分發揮公職人員責任意識,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才有了6月、7月大家看到的捷報連傳。接下來,我們將在繼續發揚「戰時」工作機制優勢的基礎上,鞏固「常態化」工作機制,打造「戰時+常態化」的結合,更好地為企業掛牌新三板服務。千家儲備規模!合格機構投資者有望擴軍新京報:據悉,北京金融監管局草擬了一份關於進一步支持新三板發展的若干措施。請「劇透」一下這份專項支持政策?李妍:根據市領導批示精神,為進一步加大我市優質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工作力度,鼓勵優質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規範發展、做大做強,我局在廣泛徵求市場意見、吸取專家建議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北京市進一步支持新三板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溝通協調、建立企業資源庫、搭建綜合服務平臺、加大服務力度、建立中介機構激勵機制、推動設立新三板企業基金等方面為企業切實提供支持保障,為企業登陸新三板發展保駕護航。新京報:在扶持北京本地企業申請精選層等方面,北京還將有哪些後續措施?李妍: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北京的金融服務工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我市企業融資發展進一步給予支持。我們將通過「鑽石指數」篩選、各區各園區推薦、中介機構挖掘等途徑,迅速做大掛牌後備企業儲備庫,爭取3-5年內形成1000家新三板精選層本地掛牌企業儲備庫。我們也將進一步加強與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溝通,爭取銀行理財、保險資管、企業年金、養老金、公募基金、QFII等成為新三板市場合格機構投資者,加強合格投資者的引進和培育。我們還將在鞏固此輪新三板改革成果的基礎上,探索新三板深化改革方向,向證監會爭取相關政策支持,進一步明確新三板服務民營中小企業主陣地、支持自主創新大平臺定位、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資本市場國際化新窗口的重要定位,明確新三板「全國性證券交易所」的法律地位。新京報:新三板改革或精選層的開板,對北京和北京的中小企業意味著什麼?又能帶來什麼?李妍:精選層的開板,對北京乃至全國的中小企業,都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新三板是服務民營中小企業的主陣地,是支持自主創新的大平臺,是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也是資本市場國際化的新窗口。此次新三板改革打通了場內場外市場的通道,企業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已經與在滬深交易所上市沒有實質性差別,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可靠選擇,標誌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新三板改革對北京也是一件大事。新三板起源於北京。作為北京唯一一家國家級證券交易場所,新三板改革成功落地,在提升新三板自身定位的同時,也進一步優化了北京的營商環境,是補齊首都金融市場短板的重要契機,能夠幫助我們以首善標準做好北京的金融服務工作。當備戰遭遇新冠疫情 實現「雲監管」「雲驗收」新京報:疫情期間,北京是如何組織協調、推進新三板精選層「備戰」工作保障的?李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確實對全國乃至全世界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國內疫情最嚴重的2-3月,剛好是新三板改革工作啟動的時間,使我們備戰新三板精選層工作面臨極大挑戰。我們及時對接與新三板相關的工作安排,了解改革落地的具體時間表,成立「疫情防控專班」,統籌協調疫情防控工作;主動溝通全國股轉公司和北京證監局,探索線上申報和視頻驗收的工作模式,以現場抽查方式替代原有現場考試,讓掛牌企業少跑腿,實現線上「雲監管」「雲驗收」,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首家完成輔導備案、首家新三板申報、首家新三板受理;迅速調研北京企業與金融機構,召開線上培訓幫助企業了解三板改革,指導企業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復工復產,積極準備申報材料。根據市領導指示,我局聯合市證監局和全國股轉公司、津冀兩地金融局,建立了工作協同機制,在信息溝通、政策支持、企業挖掘等方面加強合作,支持更多京津冀企業到新三板掛牌,更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新京報:在整個北京「備戰新三板」的過程中,有哪些事情給您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李妍:在「備戰新三板」的過程中,有很多事情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市領導多次專題協調相關事項、赴證監會溝通新三板改革發展進程;我局多次赴證監會、全國股轉公司調研,協調有關問題。其次是證監部門的大力支持,北京證監局在疫情期間率先探索建立線上申報和視頻驗收的工作模式,以現場抽查方式替代原有現場考試,實現線上「雲監管」「雲驗收」,才有了穎泰生物的全國首家受理、首家過會、首家發行的優異成績;才有了殷圖網聯一個月內完成從受理到最終核准全過程的「北京速度」。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我們自己的同志們辛苦認真的工作態度,經常因為一件需要協調的事情、一份需要報送的文稿在辦公室加班到深夜,保證企業申報進程順利。當然,企業與中介機構自身的努力和取得成功後的喜悅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樣的笑臉,也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我要感謝企業對我們的認可,我們也將繼續努力,發揚工作機制特點,持續服務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新京報記者 黃鑫宇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