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達創傳導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轉爐煉鋼測溫光譜晶片

2020-12-27 河北新聞網

唐山達創傳導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轉爐煉鋼測溫光譜晶片

將為冶金行業轉爐測溫領域帶來技術革命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楊歡)近日,走進位於唐山高新區的唐山達創傳導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技術人員正在對用於轉爐煉鋼測溫的光譜成像晶片進行測試。「光譜晶片具有光譜識別度高、實時傳輸等優勢,為全球領先水平,對實現鋼鐵產業自動化具有重要意義。」唐山達創傳導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任毅恆表示。

為滿足鋼鐵行業自動化系統及設備裝置的技術創新需求,近年來,唐山高新區管委會助力達創傳導與清華大學展開深度合作,共同進行應用於轉爐煉鋼測溫的光譜成像晶片技術的研發。目前,光譜晶片已經研發完成,正處於光譜實驗測試階段。據了解,基於爐口火焰光譜的轉爐煉鋼終點控制是一種新興的轉爐監測方法。光譜晶片根據火焰光譜的強度、譜型等信息,建立相應的模型,可以得到吹煉過程中熔池鋼水溫度和碳含量,實現實時監測。晶片投入使用後,在提高鋼水質量、縮短冶煉周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將為冶金行業轉爐測溫領域帶來技術革命。據介紹,目前我國轉爐煉鋼終點控制領域市場規模為80億元。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擬新建轉爐25座,轉爐容量從100噸到230噸不等,產能達到6145萬噸。依託達創傳導在研發、人才、產業資源等方面的優勢,該研發項目可迅速實現產業化,屆時,光譜晶片作為達創繼散熱領域後又一新的重要業務板塊,將為河鋼唐鋼轉型升級,實現智能製造和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河北唐山高新區:科技創新「不斷鏈」 產城融合「不斷線」
    日前,總投資3億元的唐山郵政綜合電商物流園區項目、總投資1.1億元的華潤三九醫藥生產配套廠區項目先後成功籤約;唐山達創傳導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的轉爐煉鋼測溫光譜晶片進入光譜實驗測試階段,投入使用後將為冶金行業轉爐測溫領域帶來技術革命;「唐山市高校機器人教育實踐基地」和「唐山市中小學機器人教育實踐基地」的揭牌,開啟了全市機器人領域產學研創新模式
  • 晶華微羅偉紹:紅外測溫晶片出貨達2000萬顆,看好醫療和工業市場
    晶華微是一家致力於高性能、高品質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及銷售的公司,在今年初以來的抗疫產品中表現突出,其紅外測溫晶片出貨達2000萬顆。展會現場,杭州晶華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技術總監羅偉紹接受電子發燒友網專訪,暢談半導體廠商如何抗擊疫情以及如何在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下做好自主創新等。
  • 90後團隊唐山創業推出「中國智造」 _綜合新聞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達創」是英文「dastrong」的音譯,取此名寓意為「強者」,他們說團隊專注於新型導熱散熱技術的研發,就是要做這一領域的強者。  達創研發出世界領先的超薄散熱產品。記者 付衛崢 攝  達創團隊的骨幹成員曾在美國一流大學就讀。在大學期間,他們發明了電磁振動葉片式散熱裝置。
  • 5G大煉鋼鐵,癥結在哪?
    同時,國內企業在5G晶片方面的自研進度,考慮到一些產品標準凍結時間的早晚和產品迭代能力等情況,我國產品導入到市場的時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鞍鋼集團作為冶金這一重點行業的典型代表,其煉鋼廠是如何將5G與智慧煉鋼系統進行深度融合?雷鋒網了解到,煉鋼廠的工作環境是很複雜的,轉爐廠房及設備高達六十多米,工作溫度高達1700多攝氏度,灰塵特別大,現場到處都是傳感器等各種的工業布線,這對設備的防塵、防幹擾,以及在高熱的環境下穩定地工作提出一系列的挑戰。
  • 唐山確定停產的唐銀、建龍、新寶泰、軋一、榮程特鋼的前世今生
    唐銀公司煉鐵產能248萬噸,煉鋼產能248萬噸,擁有集燒結、煉鐵、煉鋼、連鑄、連軋及相應配套公輔設施於一體,有1080m3高爐一座,550m3、750 m3高爐各一座,120噸煉鋼轉爐兩座,高速線材生產線二條,棒材生產線以及帶鋼生產線各一條。 根據2018年底的唐山市鋼鐵規劃,唐山不鏽和唐銀搬遷至曹妃甸。
  • 唐山13家鋼企搬遷正式啟動!(附:搬遷地詳請)
    1、天柱鋼鐵、華西鋼鐵、天津榮程集團唐山特種鋼等3家鋼企將整合搬遷至海港經濟開發區據記者獲悉,2019年4月10日下午,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舉行重點項目籤約儀式,天柱鋼鐵、華西鋼鐵、天順煤焦化工3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200億元,區領導黃玉剛、趙書田、莫輝出席籤約儀式。
  • 唐山新寶泰鋼鐵有限公司產能出讓方案公示
    生意社01月14日訊   按照《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和《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要求,現將唐山新寶泰鋼鐵有限公司產能出讓方案予以公示,歡迎社會公眾進行監督。公示期為2020年1月13日至2020年2月12日。
  • 150t轉爐幹法除塵系統洩爆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轉爐洩爆是幹法除塵系統常見的病害之一。其不僅影響轉爐的除塵質量,更對工業煉鋼的效率提升具有重大影響。本文在分析150t轉爐幹法除塵系統內容的基礎上,就其洩爆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指出具體的洩爆防治措施。以期有利於工業除塵系統洩爆防治質量的提升,進而促進150t轉爐煉鋼生產能力的不斷發展。
  • 太重造國內最大轉爐傾動熱負荷試車一次成功
    新年伊始,從寶鋼湛江鋼鐵煉鋼廠傳來喜訊,太重齒輪傳動分公司生產的350噸轉爐傾動熱負荷試車一次成功。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轉爐煉鋼成套設備。該設備總高12米,總長16米,單個部件重約300噸,總重1100噸,能夠助力用戶項目實現年產量360萬噸。
  • 復工復產|晶華微電子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檢測核心紅外測溫晶片供應
    > 晶華微電子自主研發的紅外測溫晶片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經過15年辛勤耕耘,在紅外測溫領域開發了LCD/LED測溫槍及測溫模塊等多種不同類型的技術方案,積累了豐富的市場案例。 目前,晶華微電子是國內紅外測溫領域極少數擁有晶片研發及成熟方案開發能力的IC設計公司,依靠晶華微多功能、高集成度的紅外測溫晶片,可節省大量外圍器件,紅外測溫方案穩定性、性價比遠超海外同類公司。
  • 一文讀懂紅外熱像儀龍頭睿創微納:科創板「業績王」測溫暴增545倍
    國防尖端技術必須做到自主可控,近十年來,以睿創微納為代表的中國紅外企業投入重兵研發,攻克了紅外晶片核心技術。我國軍用紅外熱像裝備處於快速增長階段,紅外設備已裝配在無人機光電吊艙、飛彈、飛機、坦克裝甲車、艦船、火箭炮、單兵瞄具等多種武器裝備中,國內市場總容量或達300億元以上。
  • 清華導學故事 | 阿荼誕生記:機械系劉辛軍團隊測溫機器人研發紀實
    六月以來,校園裡常會響起「請測溫」的聲音,等待開學的學生在返校介紹視頻或節目中也會看到阿荼機器人的身影。享受阿荼提供的便利測溫服務的你不一定知道,這款測溫機器人是清華大學機械系劉辛軍教授團隊的科研攻關成果,它身上的每個器件都凝聚著團隊師生五個月來努力奮戰的汗水和服務社會的熱忱。
  • 「唐山十年新變化」成果展示系列之科技工作
    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總數達105家(國家級24家);省級農業科技園區12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5家(國家級3家)。科技平臺建設有序推進。市級以上科技研發平臺(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達276家,其中省級63家,居全省第二位。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加快。
  • 唐山金馬鋼鐵搬遷內蒙!270萬噸精品鋼項目奠基!
    唐山金馬鋼鐵搬遷內蒙!270萬噸精品鋼項目奠基!北極星大氣網訊:2020年6月16日,赤峰中唐特鋼270萬噸精品鋼項目舉行奠基典禮!中冶設備總院黨委書記、董事長費利東出席籤約儀式,總經理王彤、唐山金馬鋼鐵集團副董事長馬得紅代表雙方籤約。之前報導,2019年4月由唐山金馬鋼鐵集團總投資125億元的鋼鐵基地建設及產能置換項目落戶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該項目位於汐子固廢園區,佔地3200畝,計劃打造年產300萬噸精品鋼鐵基地,建設德豐焦化產能置換180萬噸焦炭及聯產30萬噸甲醇、10萬噸液氨項目。
  • 華山論劍,各大鋼廠燒結機、高爐、轉爐排行榜
    廣東韶鋼松山股份有限公司8號3200m3高爐 河鋼集團唐鋼公司4號3200 m3高爐 創先爐: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4號3200 m3高爐 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3200 m3高爐 河鋼集團邯鋼公司邯寶煉鋼廠
  • 天鐵熱軋 180 t 復吹轉爐冶煉低磷鋼水的研究
    [摘 要] 針對天津天鐵冶金集團熱軋板有限公司入爐鐵水磷含量高、轉爐生產低磷鋼種偏多的現狀,結合熱軋轉爐煉鋼生產實際工藝和轉爐鋼水脫磷的機理,優化了轉爐吹煉製度,造渣制度和溫度制度等影響轉爐脫磷的關鍵工藝參數,轉爐冶煉終點磷含量控制在了合格範圍內。
  • 2019年國內最牛的燒結機、高爐、轉爐!
    廣東韶鋼松山股份有限公司8號3200m3高爐河鋼集團唐鋼公司4號3200 m3高爐創先爐: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4號3200m3高爐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3200 m3高爐河鋼集團邯鋼公司邯寶煉鋼廠
  • 人工智慧嗅覺晶片將在合肥研發
    人工智慧嗅覺晶片研發落戶合肥   20日下午,合肥經開區珠江路邊的中國聲谷·經開信創產業園內,8家代表企業與合肥經開區管委會及相關部門、企業籤約,正式入駐該園區。   同時,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也入駐該產業園,項目包括內存晶片、器件,該公司研發生產的第一款國產內存已於今年上市;正在申請科創板上市的龍迅半導體(合肥)股份有限公司,高速數據傳輸等晶片的研發生產項目入駐該產業園。   此外,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還發現,復旦合肥先進技術研究院的人工嗅覺傳感器項目,也籤約入駐該產業園。
  • 原子光譜與生物技術 「百家爭鳴」—2020分子光譜會議分會場一
    (相關報導:《院士領銜 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成都開幕》、《前沿光譜技術分享——2020分子光譜會議首日下午乾貨不斷》)11月1日,大會進入分會報告環節,組委會精心安排了5個分會場,共8個主題的分會報告,包括:原子光譜新技術及應用、光譜生物技術及應用、拉曼光譜新技術及應用、紅外光譜技術及應用
  • 清華大學人工智慧晶片 自行車_清華 數模混合ai晶片 - CSDN
    根據大會安排,8月8日在『機器人前沿專場』上,清華大學研究員,優必選人形機器人首席科學家趙明國教授做了題為《基於計算的智慧機器人控制》主題演講。在他看來,無人駕駛自行車的實現過程需要滿足三種基本功能:其中,對應的三種算法需求可以全部交由晶片來完成。趙明國教授稱,他們在無人駕駛自行車中內置了「天機晶片」,實現了駕駛路徑識別、障礙物識別、語音導航、運動控制等多種功能。這款晶片是去年清華大學施路平教授團隊重磅發布的一款類腦晶片。它可以同時實現三種不同算法,而且是動態的,可定義,可重新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