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英雄秋瑾,第一位為「女權革命」犧牲的鬥士,死後卻無人收屍

2021-01-08 景塵文史檔案館

秋瑾是中國第一位提出「男女平等」的現代女性,1904年秋瑾去日本留學,她穿著男裝騎著馬,做著男兒幹的事情,一心向著「女權主義」革命運動。1907年秋瑾被胡道南出賣,經歷4個多小時的激戰,她與徐錫麟等人一同英勇就義。

秋瑾出生在舊社會封建時代,從小得到良好教育,培養了一定的文化素養,父親對她的培養也很開放寬鬆。但她還是沒能逃脫封建女性的悲慘命運,她從小就要裹小腳,長大以後還要嫁給不喜歡的人,在每一個人生的重大選擇上從來沒有自主選擇權。

她的丈夫從來不了解她的思想,也不花時間琢磨她的心思,只會從頭到尾地反對她的革命運動。但秋瑾還是一腔熱血紮根在革命和女權運動當中,1904年秋瑾不顧一家人反對孤身前往日本,與魯迅,黃興等人一起探討女權,商議革命救國方法。

秋瑾回國後,國內的革命力量還沒有發展起來了,於是她主動成為革命的先鋒隊員。她積極主動籌辦《中國女報》,缺少啟動資金就四處借錢,為了不連累家人就主動與之劃清界限。終於1907年1月14日,《中國女報》發表了第一篇「女權文章」,立刻引起巨大社會反響。

後來,秋瑾在浙江紹興結識一群光復會成員,她們一同組織革命運動,反對落後的清政府,與徐錫麟一起安慶起義。當革命運動正如火如荼進行時,卻遭到紹興紳士胡道南的出賣,一群革命志士就此被捕,後不幸全部犧牲。

而秋瑾本來是有機會的逃脫的,胡道南背叛後立刻有人回來傳信,而秋瑾的意思是「革命只有流血才會成功」,靠著不畏犧牲的勇氣,秋瑾的熱血灑在了女權運動中,她的視死如歸永遠激勵著下一代人奮鬥。

只可惜,這位英勇的「女權先鋒」犧牲後,卻沒有人敢為她來收屍。封建勢力的眼睛永遠盯著革命志士,那無情的槍口時刻瞄準了革命鬥士。秋瑾的同胞戰士們只能默默流淚,獨自緬懷傷心,後來終於想方設法地將遺體帶走。這下,秋瑾終於得到安葬。

秋瑾真不愧為中國最出色的女人,她一邊推崇女權運動,一邊宣傳革命運動,參加一些連男人都不敢參加的「推翻清朝」運動。而這其中最為艱難的是,秋瑾是以一位女性的身份參加,這才是最鳳毛麟角的。

在傳統的婚姻中,長久以來的「男尊女卑」毒害著老百姓的思想,女性一直處於卑賤的地位。男子社會不允許女性擁有自己的人格,不允許擁有自己的事業,只能依附男子,輔佐男子。可秋瑾卻是開創了「女性做主」的先河,用獨立自主的姿態面對世人,她理所應當為「中國第一個現代女性」。

她像真正的一個旗手,開創女權先河,所有後面的女性在跟著她走!

相關焦點

  • 秋瑾死後無人收屍:兒子成富商,女兒是飛行員,兄妹皆死於腦溢血
    1907年1月14日,《中國女報》創刊,秋瑾創作文章,提倡女權主義,宣傳革命思想。 再後來,秋瑾輾轉回到紹興,結識了一大批光復會成員,並且為了反抗當時的清政府朝廷,與徐錫麟一起參加了安慶起義,經歷了4個多小時的激戰,被清兵圍剿,起義失敗,徐錫麟等人被捕了,從容就義。
  • 秋瑾犧牲後無人敢收屍,兒女被人偷偷收養,兒子長大後成湖南富商
    於是,為了為黎民百姓做出一點貢獻,秋瑾毅然投身於革命,開始了抗爭之路。她在為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努力的同時,還一直心繫著女子的權益。她終日為女權奔走宣傳,想要為女性在那個灰暗的社會中爭取一絲權益。公開革命的秋瑾成為了清政府通緝的對象。秋瑾32歲的時候,因為叛徒的背叛,她的行蹤洩露被清政府得知了,於是,清政府出動兵力將秋瑾拘捕了起來,同年,清政府為了殺一儆百,將秋瑾處決了。
  • 秋瑾就義無人收屍,她子女過得怎樣?兒子身價百萬,女兒更特殊
    雖然說在一般人看來,那些投身於革命的有志之士大多數都是男性,但實際上,在愛國主義的運動當中,也不乏一些女英雄的存在。提到女俠秋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近代中國發展的進程中,她所表現出的英勇無畏也打動了無數的中國百姓,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卻在就義後面臨著無人收屍的慘烈局面。在當時的那個年代中,秋瑾究竟經歷過怎樣非人的折磨?而在去世之後,她的子女又過上了什麼樣的生活呢?
  • 秋瑾犧牲時僅32歲,留下一對兒女寄人籬下,兒子後來成湖南首富!
    1875年,秋瑾生於福建雲霄一個官宦世家,父親官至湖南郴州知州。家中風氣較為開化,秋瑾自小與兄長一同上私塾,好文史,能詩詞,15歲時又學會了騎馬射箭,曾自號為「鑑湖女俠」,堪稱文武全才。有人評價她為「此身若為男子,定當為國破賊!」雖然秋瑾不是男子,但她確實以身殉國,為革命、為國家傾盡所有。
  • 【等你來,閱讀◆閱美】鑑湖女俠千古巾幗英雄,聽聽秋瑾的故事...
    秋瑾雖非女性獻身中國革命的首例,但卻是第一位引發社會強烈反響的女烈士。 她一生都在為伸張女權而奮鬥,在為革命建國而努力,把婦女運動與排滿的革命運動結合在一起。秋瑾主要成就在我國的封建社會中,婦女沒有任何地位,任人宰割。封建中的政權,神權,族權,夫權將她們緊緊圍住。
  • 民族英雄秋瑾: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犧牲後竟然沒人敢去替她收屍
    談到秋瑾,我們該想到哪一句呢?像辛亥女傑,民族英雄,女權運動的先驅等等,可以說秋瑾是我們近代中國真正的民主革命志士。王廷鈞是湘潭富商「義源當鋪」掌柜王子臣的兒子,絕對是本地富商中的佼佼者,與秋瑾的婚姻無疑是門當戶對,丈夫王廷鈞其實還是很有學問的,他的工作除了打理家務活外,還會教書育人,這方面還是令秋瑾十分滿意的,因此婚後兩人的確相親相愛。那麼為什麼秋瑾要革命呢?
  • 秋瑾,一個從容就義的菇涼
    秋瑾,辛亥女傑,自號「鑑湖女俠」,就義時年僅32歲。1907年7月6日,111年前的今天,秋瑾與徐錫麟相約在安慶起義,事敗不去,雲「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以行動實現加入「同盟會」時許下的諾言:「危局如斯敢惜身?願將生命作犧牲。
  • 秋瑾犧牲屍體無人敢收,只留下孩子被人收養
    回國後,她積極宣傳民主思想與女權思想,還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籌辦報紙,她的行為在當時的中國人看來就是天方夜譚,一個女子竟如此大膽,不在家看孩子做飯安分守己,整日想著「大逆不道」之事,但作為一名擁有新思想的革命者,又豈會懼怕世俗的流言蜚語,她依舊堅持自己的信仰,並為之努力。
  • 秋瑾遭清廷迫害後,好友吳芝瑛冒死為其收屍,並幫她實現生前遺願
    只是秋瑾剛剛就義那會,由於她是「亂黨」,清廷表示前去為其收屍者,同樣視為亂黨處理,因此無人敢去為其收屍。秋瑾的丈夫王廷鈞雖然對其情深義重,但卻遠在湖南雙峰,那時候交通不便,很顯然不能夠在第一時間趕到,尤其王廷鈞一聽到秋瑾去世消息,很快就病倒了,難以遠行,婆家的人很難趕到。
  • 辛亥女傑秋瑾的罕見照片,圖5與中山先生保鏢同出鏡,圖6獄中供詞
    秋瑾,被譽為辛亥女傑,是第一批為推翻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圖上這張照片,大家估計都很熟悉,它被收錄在中學語文教材中,給學生時代的我們留下了很深印象。秋瑾生於1875年,祖籍浙江紹興市,出生於福建省雲霄縣城紫陽書院。
  • 秋瑾被嚴刑酷打後慘死,屍體卻無人敢收,如今兩個孩子都是棟梁
    清朝覆滅之後,為了尋求國家的出路許多有志青年投身到革命運動中去,為中國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革命事業不是掛在嘴上就能實現的,每一個革命兒女在革命過程中,都需要與敵人作鬥爭,還需要冒著生命危險執行任務,為革命事業犧牲的烈士不在少數,秋瑾就是其中一位。
  • 電影《直到黎明》隆重開機,重現鑑湖女俠秋瑾短暫而絢爛的革命人生
    秋瑾是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她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更是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誰說女子不如男,這位心繫天下、面對強權竭力為黎民百姓爭取平等權利的女性終於揭開神秘的面紗。
  • 秋瑾死時年僅32,屍體無人敢收,兒子逃過一劫,後來還成大富豪!
    秋瑾死時年僅32,屍體無人敢收,兒子逃過一劫,後來還成大富豪!相信大家在初高中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魯迅大師寫的文章的,那時候魯迅最開始是學醫的,又是正值革命年間,或許是看到了那時候的中國人的麻木不仁,轉變而去寫文章了!想著說如果寫文章的話能夠讓天下的人清醒一點。
  • 秋瑾遇害沒人敢收屍,孩子怎麼了?兒子成了當地最富有的人
    即使到了清末腐敗末期,也湧現出許多傑出的女性,其中以女俠女秋瑾最為著名。很多人知道她的故事,但她的孩子卻鮮為人知。1907年7月6日,推翻清朝的安慶起義失敗,秋瑾被招供。七月十日,同伴勸她離開紹興避難。她堅持只有流血犧牲革命才會成功,毅然主動留下。14日,清軍包圍秋瑾的大同學堂,將其逮捕。
  • 那位清廷槍決的女權主義者
    王見秋瑾生得秀美端莊,聰慧可愛,就託媒人為兒子王廷鈞提親。秋瑾雖然打心底不願意接受這莊封建婚姻,但父命難違,1896年,21歲的秋瑾就這樣嫁入了豪門。古往今來這是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好事,她就這麼容易得到了,不得不讓人感嘆投胎也是一門技術活。而秋瑾卻不為之著迷,為之所動。婚後她受不了這種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日子。
  • 中國歷史上十大巾幗英雄,你最佩服誰?
    周恩來總理曾稱頌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四、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李淵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武將柴紹為妻。這位柴紹在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謀略出眾,善於以少勝多,消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勞。消滅唐朝最後一個對手梁師都他還是主將。
  • 魯迅在日本做了什麼事,讓秋瑾大怒,聲稱要親手殺了他
    秋瑾,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革命女俠,雖為女子,卻性格狂放豪烈,素慕歷史上為國奔走為民捨生的國士俠客,遍訪名師,習武健身,結交綠林豪傑
  • 2019.9.12 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注音版)
    作者通過對自己八年婚後生活的回顧和內心世界的自我解剖,表達了作者衝破家庭牢籠、投身革命的決心和匡世救國的凌雲壯志,彰顯了這位「鑑湖女俠」「巾幗英雄」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