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5日電(袁秀月)16日,亞洲影視周將在北京啟動,約300位嘉賓將匯聚於此。同時,亞洲影視周的重要內容——電影大師對話也將召開。陳凱歌、山田洋次、阿米爾·汗、陳道明、章子怡等14位知名影人將共話亞洲電影。
導演陳凱歌。主辦方供圖
「電影大師對話」是一個專為亞洲影人提供的交流平臺。對話將由中國導演賈樟柯擔任主持人,來自中國、日本、伊朗、印度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14位知名影人作為嘉賓參與對話。他們將分別圍繞「亞洲電影與文化傳承」、「亞洲電影與文明互鑑」為話題進行討論。
參與「亞洲電影與文化傳承」的6位嘉賓分別是中國導演陳凱歌、日本導演山田洋次、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俄羅斯導演費多爾·邦達爾丘克、印度演員阿米爾·汗以及越南導演陳英雄。
中國觀眾對陳凱歌都不陌生,他是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邊走邊唱》《霸王別姬》《和你在一起》《妖貓傳》等都在國內獲得好評。
資料圖:山田洋次。中新社發 侯宇 攝
山田洋次是日本電影界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他的早期作品有《寅次郎的故事》《遠山的呼喚》《學校》《黃昏清兵衛》和《武士的一分》。有媒體評價,他擅長喜劇和反映普通平民生活的影片的創作,是一個道盡日本人心事的電影大師。
來自伊朗的馬基德·馬基迪不僅是導演,還兼任編劇、製片人。他執導的《小鞋子》曾獲得第21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美洲大獎。他與中國的緣分也不淺,曾應邀執導展現北京的宣傳短片《飛揚的五環》,還曾擔任「天壇獎」評委。
費多爾·邦達爾丘克是俄羅斯「戰爭派」導演、製片人、演員。他執導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曾是有史以來票房最佳的俄羅斯影片。
資料圖:阿·米爾汗。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提起熟悉的印度演員,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阿·米爾汗,他也被稱為印度國寶級演員。同時,他還是導演、製片人。他主演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我滴個神啊!》、《地球上的星星》以及《摔跤吧!爸爸》都在中國備受歡迎。
陳英雄是法籍越南裔著名導演。他的故事長片處女作《青木瓜之味》曾獲199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執導的《三輪車夫》曾獲1995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有人評價他是越南電影的一面旗幟,用自己獨特的鏡頭影像向觀眾展示了一個柔美與殘酷並存的越南。
「亞洲電影與文明互鑑」環節將聚焦如何在全球化的語境下,通過電影實踐來維護文明的多樣性。
資料圖:陳道明。中新社發 韋亮 攝
參與討論的7位嘉賓,分別是中國演員陳道明、中國演員章子怡、日本導演瀧田洋二郎、俄羅斯導演謝爾蓋·波德洛夫、泰國導演普拉奇亞·平克堯、哈薩克斯坦導演埃米爾·拜扎辛。
作為演員,陳道明和章子怡都有不少經典之作。陳道明的《歸來》《唐山大地震》《英雄》《建黨偉業》《康熙王朝》《圍城》都頗受好評。章子怡的《臥虎藏龍》《我的父親母親》《十面埋伏》《2046》《藝伎回憶錄》《一代宗師》等,則讓她拿下不少「最佳女演員」獎項。
瀧田洋二郎是日本著名電影導演、編劇,他執導了多部話題作品,包括《搶錢家族》《陰陽師》《棒球夥伴》等。有人評價他對生死題材愛不釋手,其作品《入殮師》曾獲得第8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並在世界範圍內獲得超過103座獎項。
謝爾蓋·波德羅夫是俄羅斯最具國際聲望的導演之一。他執導的《高加索俘虜》和《蒙古王》都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其作品《熊之吻》也曾入圍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入殮師》海報
作為泰國的動作片導演,普拉奇亞·平克堯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進軍電影界。他擅長拍攝真人功夫影片,其作品《拳霸》、《冬蔭功》、《女拳霸》將泰拳的威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埃米爾·拜扎辛是哈薩克斯坦新銳導演、演員,他的首部劇情長片《青春殘酷練習曲》便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提名。
記者獲悉,亞洲影視周還有電影板塊,即「2019亞洲電影展」。影展設置了6個單元,展映期間,將有來自亞洲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60餘部電影佳作,在各地的14家影院進行200餘場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