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藍近來神情恍惚,看任天堂直面會時總會念叨「這次總該有了吧」,看完之後卻總是面帶失落,「又沒有……」。
我知道他在想什麼,我當然知道。
他早在3月的時候就興高採烈地告訴我了 —— 任天堂Switch的官網上有太鼓達人的Logo,Switch上肯定會有一作太鼓達人的。
Switch日文官網的截圖但至今Switch版的太鼓還沒有新消息,倒是PS4上的太鼓達人已經賣了。
10月26日,《太鼓達人 合奏咚咚咚!》登陸PS4,中文版同步發售。對於這位太鼓粉絲來說,這本是一件普大喜奔的好事。
但他沒有 PS4。
作為一個真正的粉絲……
向藍是一個有Switch的資深《太鼓達人》玩家。「是首發購入Switch,」他特別補上一句。
他是那種會興致勃勃給你講解私棒,並且挑戰裡譜面魔王難度的《太鼓達人》玩家。
所謂私棒,就是和街機公用的鼓棒相對的,自帶的鼓棒。傳說真正的玩家,為了避免公棒過度磨損的問題,以及為了保證手感一致,都會自帶鼓棒。
「公棒那不是磨損過度,那就是兩根擀麵杖!例如振棒等進階技巧,沒有一副趁手的私棒是做不出來的,」向藍馬上補充道。
這是太鼓達人官方比賽的棒他說的振棒,是一種連打技巧,用私棒才容易打出來。具體操作是用虎口輕輕夾住鼓棒向鼓面上甩,利用鼓棒與鼓面之間的震動打出普通連打難以打出的連打數。這樣可以在連打的時候儘可能得高分。
向藍自 PS2 時代接觸太鼓,後常跑去街機廳打鼓,自此成為街機太鼓的死忠。
聊到當年街機廳的往事,他亦是神採飛揚,略帶自豪地把自己形容為「街機廳的異類」。格鬥遊戲的機臺前人永遠更多,但他就是獨愛音遊,也結識了奇妙的緣分,比如遇上自己的直系學長,比如帶著女……這段內容被至今還是單身狗的我靜音了,你們什麼也沒聽到。
學生時代為了省點錢,他們也利用過一切能利用的方法,比方說復活連打。
所謂的復活連打,就是說如果第一首曲子fail了,可以通過連打吃掉所有的食物來復活,這樣一共能打三首歌;要是第二首曲子fail的話,就直接遊戲結束了。所以通常要練新曲時,要麼放在第一首,要麼放在最後一首。
為了挑戰自我,除了魔王鼓面之外他們還有另一種玩法:雙鼓。雙鼓就是同時打兩面鼓,如果兩面鼓譜面相同那考驗的只是手速,要是不同那就絕了,賊嗨!
圖片來自網絡,和本文受訪者並無關係向藍也玩過 PSP 和 3DS 上的太鼓,也為看譜嘗試過 PC 端的民間版本。有了 iPad 版的太鼓之後他綁了信用卡,那些6刀一個的曲包基本上都沒錯過。
但打鼓這個事嘛,體驗最好的還是街機。那不僅僅是一個遊戲平臺,還是他表演的舞臺,決鬥的場地。手感太差的掌機版基本就是聽個節奏,iOS版值得稱道的優勢也僅有歌曲的更新速度而已。
「這遊戲我玩街機為主。這兩年街機沒落了,才很久不去街機廳了,」向藍看著天空,嘆了口氣,「是真的沒落了。」
「太鼓街機從12亞以後也再沒有官方代理了,機器舊了壞了也沒人修了。」
所謂「12亞」,就是《太鼓之達人12代亞洲版》。是萬代南夢宮在日版《太鼓の達人12》的基礎上為亞洲市場專門開發的街機版本,於2009年推出,可以說就是面向中文市場的。遺憾的是,這是第二款專為中文市場打造的《太鼓達人》街機,也是最後一款。
「我從前以為會是山寨殺死了正版,然而並不是,最後都死了,誰也沒留下來。大概還是娛樂方式變了吧,」向藍的語氣裡有一種過來人的滄桑感,「音遊機臺又貴又不賺錢,街機廳更喜歡擺划算的老虎機捕魚抓娃娃吧。」
他的臉上閃過一絲苦笑。
「從前可以為了一個遊戲廳獨有的版本跑去河東萬達,那兒離我家打車45分鐘。現在也懶了,沒有那股熱情了。」
「依稀記得2014年的時候大悅城裡還有一臺日版13,那是我到目前為止玩到過最新的街機太鼓了。想想也蠻有趣的,一臺日本的太鼓街機,遠渡重洋到中國,沒有官方代理,一切維護升級都要靠玩家自己想辦法。」
圖片來自網絡,並不是大悅城孤獨的那臺談起這臺街機,向藍仿佛談起了自己多年的好友一般。
「好多年過去了,我再也沒有去大悅城看望過它,不知道它現在怎麼樣了。」
不知道現在這臺來自日本的太鼓街機,是在想念遙遠家鄉的同伴,還是在想念那群熱情的玩家。可惜市場經濟的規律從不講情面,在「12亞」之後,《太鼓達人》的13和14都沒有推出亞洲版。直到2014年,採用了新筐體的《新太鼓達人》才開始在臺灣運營。
雖然《新太鼓達人》的營運範圍逐漸增加到香港、泰國、馬來西亞、韓國以及巴西等國家,但始終沒有來到中國大陸。新作的機臺周期性變更曲目,可玩性更加豐富,不過咱大陸玩家再也沒有這個福氣了。
「在哪個平臺都能打好,但反饋不一樣。街機不僅是娛樂還有社交,適合battle。掌機和平板都手感稀爛,不管是按鍵還是觸控螢幕,都沒好到哪裡去。有反饋力度的鼓和摁玻璃能一樣嘛?」向藍吐槽道。
「我記憶中的街機廳是非常 Fantasy 的地方。環繞在機臺前的人們切磋技巧、流連駐足,氣氛好得一塌糊塗,不像現在的玩家活得那麼孤獨。」
「大約是那個年代的街機廳少年也已經不再年輕了。」
說完這句話,他把手裡的水杯輕輕放在桌面上,水面輕微的振動久久沒有停止。
家用機版的太鼓,體驗上是比街機縮水一點,價格上總體來說友好不少。在街機越來越難玩到的今天,當個替代品也不錯,值得推薦給各類新手或者老手(家用機太鼓可做練習,你知道還有廠商做家用機版柏青嫂給人練習的麼…)。
「家用機更適合親子互動,有合作模式,」向藍說道。對他而言,家用機版算是街機的一種補充。10月底,PS4版的《太鼓達人 合奏咚咚咚!》發售了,向藍變得更加不淡定。
「要不是我上個月不知怎麼地就花了一萬多,我現在已經連PS4 Pro加外設鼓一塊兒買了!」
我說那要是鼓的手感不好呢?
「手感差就自己研究第三方的鼓或者民間改造,不然還能算真老玩家麼?」
《太鼓達人》在 PS2 上出了10作,從初代到七代目,這也是向藍的入門平臺(至於為什麼7代有10作,是因為其中還有一作北美版和兩作動畫版)。
雖然《太鼓達人》之後也在 PSP 和 PSV 上出過幾作,但這系列在近十年來明顯和任天堂的關係要更好一些。從 NDS、Wii、3DS 一直到 Wii U,《太鼓達人》都沒有缺席。
與此同時,PS3卻慘遭跳過,這更讓姍姍來遲的PS4版《太鼓達人》顯得意義非凡。
向藍歷數完太鼓達人家用機版的歷史,又一次表達了這回沒法玩到PS4版的遺憾。但他看來並不需要我的安慰,因為他已經找到了在Switch上玩到太鼓的辦法。
「Switch現在其實是可以強行玩太鼓曲的,因為《Deemo》和《太鼓達人》搞了個合作,」向藍說道。
但我倒是想問他:你買Switch上的《Deemo》了嗎?聽完他這麼倔強的堅持,我把「我買一份吧,有機會來遠程合奏啊」這句話又咽了回去。
原本這篇文章可能就到此為止了,但就在我倆聊完沒過幾天,我正在寫這篇東西的時候,向藍突然告訴我,他已經買好PS4了。
其實這次PS4版的《太鼓達人 合奏咚咚咚!》最重要的特性應該就是這個網絡對戰吧,因為之前太鼓登陸的平臺都沒有這麼好的網絡功能。這次,太鼓玩家不僅可以本地合奏,遠程在線合奏(通過分享遊玩),還能和好友的存檔合奏。
我不知道向藍是不是被這個功能所打動,但對於已不在同一個城市的我倆,這確實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了。
如果他能看到這些文字的話,我只想跟他說:之前沒玩過幾次太鼓,到合奏的時候,可別說我太菜了帶不動啊。
微信內搜索VGTIME2015
關注「遊戲時光VGtime」
長按圖片下載遊戲時光App,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