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是音樂創作的時代主題 歌曲要講好中國故事

2021-01-09 央廣網

原標題:築夢新時代

「我們一起奮進接力,讓我們一起播種希望耕耘土地。我們自信,我們前行,看中華兒女走向新的天地。」看過電影《厲害了,我的國》的人,對電影主題曲《新的天地》的旋律一定不陌生。隨著影片的熱映,音樂的旋律在越來越多人耳畔縈繞。「燃爆了!唱出了我們的心聲。」有網友這樣評價這首歌。配上電影絢麗壯美的畫面,歌曲無疑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首歌曲也是第五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之一。

中國夢是音樂創作的時代主題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在諸多文藝形式中,音樂在感染力和傳播力方面,無疑具有獨特的優勢。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早在五四運動之際,蔡元培先生就提出:「音樂為一種助文化之利器。」

每個時代都有讓人難忘的旋律和歌聲。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階段,都不乏引領時代潮流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愛我中華》《春天的故事》等。「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新的時代需要傳唱經過歲月淘洗的經典歌曲,新的時代更呼喚反映時代主題的新歌曲。只有唱出時代主題的音樂,才有可能成為時代之聲。

黨的十八大以來,奮力實現中國夢成為時代的主題。廣大音樂工作者保持群眾立場,自覺主動寫人民生活、唱人間歡樂,把中國夢作為創作主題,把千千萬萬普通人追夢圓夢的思想情感轉化為一個個生動樂段,讓奮進中的人民從音樂中聽到自己的心聲。

從2013年至今,中宣部等開展的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推廣活動,已經走過5年,共遴選推介了130餘首優秀音樂作品。這些歌曲,不僅唱響在各種文藝晚會的舞臺上,唱響在為邊遠山區送歡樂的文藝志願者口中,還成為了人們的手機鈴聲,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廣場舞曲目,深入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中也包括對音樂審美的需要。

在世界音樂寶庫中,不乏溫潤人們心靈的優秀音樂作品。冼星海1939年創作的《二月裡來》,讓聽者仿佛可以嗅到解放區泥土的芳香和新鮮的空氣。印尼的克桑1940年創作的《梭羅河》,表達了他對家鄉和祖國的無限熱愛,在國外的印尼僑民聽聞此歌,常起思鄉之情。

抗戰期間,冼星海提出「必須加強中國作風、中國氣派,成為老百姓的東西」,走音樂民族化之路。他認為借鑑西方作曲技法與發揚民族形式是辯證統一的,「研究世界各國的民族形式是必要的,尤其是他們的樂理及前進的思想,可以幫助我們發揚本國的民族形式」。

近些年,中國的音樂市場發展迅速,引人注目。無論是模仿外來綜藝的《中國好聲音》,還是自主研發的《中國好歌曲》,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音樂的發展。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流行相融合,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音樂研究機構方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先後成立了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音樂文化高等研究院。為中國樂派音樂的發展注入強大支撐力。

為弘揚時代精神注入活力

音樂只有與人民同在,才能獲得無窮的力量、煥發蓬勃的生機。人民群眾是藝術的欣賞者與評判者,只有將音樂之美與人民滿意相結合,才能創造出新的時代經典。毋庸諱言,受到新媒體迅猛發展的影響,人們的娛樂方式日趨多元化。一部音樂作品要想在傳播上達到人們耳熟能詳的效果,已經不那麼容易。音樂市場要逐步培育,聽眾也需要引導,對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和藝術性較強的音樂作品,人民群眾接受起來也有一個逐步熟悉與喜愛的過程。

多樣的新媒體方式也為主旋律歌曲的傳播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途徑。5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的傳播就受益於此。5年來,130多首歌曲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平臺定時循環播放或點擊播放,讓人們逐漸熟悉起來。通過《光明日報》等紙媒開闢專欄,介紹歌曲背後創作的故事,讓人們對這些歌曲有了更為立體而深入的認識。各地文化館和各種群眾文藝團隊組織多種多樣的文藝活動,讓中國夢歌曲落地生根。5批中國夢歌曲歷時5年持續傳播,為弘揚時代精神不斷注入新活力。

音樂不僅關乎審美,還關乎價值觀的塑造與角逐。尤其在當今世界,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通過影視、文學、音樂、動漫等文藝作品強勢輸出他們的價值觀,試圖影響其他國家的青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採用先進的音樂表現技法、製作手段,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尤其是被青年一代接受並喜愛的作品,更是每一位音樂工作者不得不認真對待的問題。

音樂學者黃敏學認為,18世紀的歐洲,曾掀起過一場「中國文化熱」,中國音樂也順勢走出國門,被西方作曲家融入創作之中。從表面上看,中國音樂元素似乎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傳播與認同,甚至為西方晚期浪漫主義、印象派乃至現代派音樂風格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鑑。但不容忽視的是,西方音樂家用中國音樂元素傳達的卻是「歐洲夢」「美國夢」的核心價值觀,他們對中國音樂也僅是抱有一種獵奇的心態。在新的時代,中國音樂應從創作內容、數位化轉型、投融資、傳播推廣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實現全方位的轉型,這也是新的時代所賦予音樂中國夢的精神內涵。

歌曲要講好中國故事

講中國故事是時代命題,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使命。中國夢歌曲是馬克思主義藝術理論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播與表達上,中國夢歌曲要注意宏大敘事與具體而微的辯證關係,以接地氣的表達方式,傳達廣大群眾的訴求和理想。如《我的要求不算高》《小夢想大夢想》,以民謠等形式,融入RAP等現代音樂元素,將個人夢想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通俗易懂地揭示出民族復興與個人價值實現息息相關的辯證關係。

如果說首批「中國夢」主題創作歌曲主要著眼於對中國夢的宏觀闡釋,那麼從第二批開始,歌曲逐漸以更為多樣的藝術形式,既展現出社會各階層對中國夢的企盼,也從現實生活各方面抒發了中華兒女在實現中國夢偉大實踐中的壯志豪情。

新的曲式風格,新的表達方式,讓主旋律音樂增添了更多的親和力和互動感。「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萬水千山,最美中國道路。」《不忘初心》讓人們重溫革命先輩用理想信念丈量的偉大遠徵。「你的鮮血告訴我,過去的犧牲,正是為了今天的時代。」《假如今天你還在》讓和平年代的人們對為新中國成立拋灑熱血的烈士心存敬意。《坐上高鐵去北京》以鮮明的搖滾風格,傳達出老百姓對國家富強的自豪,「眺望我的錦繡前程,坐上了高鐵去北京,去圓我的中國夢」。《強軍戰歌》以鏗鏘有力的節奏,彰顯人民軍隊「不懼強敵敢較量,為祖國決勝疆場」的優良傳統。《我夢最美》抒發出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的追夢情懷,「神州圓夢,好夢共追」。《少年中國夢》貼近少年兒童學習生活,更以「少年的夢融進中國夢,中國夢也有我們的力量」,唱出他們為實現中國夢而時刻準備著的遠大志向。

中國夢歌曲順應時代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巧妙融入歌中。《美麗中國》《最美是你》《擔當之歌》《孝和中國》《六尺巷》《中華好家風》《父子》《搭把手》《老百姓的愛》等歌曲,就是對「富強、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和諧、公正」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音樂化闡釋與解讀。《海峽月光曲》則藝術性地表達出對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企盼——「美麗的夢想伴月圓」。

在新時代,中國夢歌曲不僅要讓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還需要加強對海外市場的傳播與輸出,從頂層設計、民族文化品牌等角度展開對中國音樂海外傳播的研究。如今,《時間都去哪兒了》等歌曲不僅在世界華人圈引發很大共鳴,許多外國朋友也被這些歌曲所感染。在美國、法國等國家「生活二十年不知道為何活著」的外籍歌手金小魚,以一曲《感謝你中國》傳達出中國精神對資本主義社會青少年思想觀念與人生價值的重塑,「因為你千萬個小感動,讓我明白了永恆」,正是對中國夢歌曲走向世界的完美詮釋。

在全球化背景下和網際網路時代,中國夢歌曲是國家形象的代表,是民族精神的載體。中國夢歌曲必須講好中國故事,才能傳之久遠。同時,我們也要發展鞏固音樂本土市場,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走民族化道路,弘揚中華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這也是發揮文藝作品引領風尚、溫潤心靈作用的必由之路。

(本報記者 郭超)

相關焦點

  • 蜀韻飛歌唱中國——「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集即將出版發行
    蜀韻飛歌唱中國——「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集即將出版發行!此次以「中國夢」為主題的徵集活動匯聚了省內外音樂創作骨幹力量,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精心創作,把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匯在藝術語言、藝術情感中,融匯在藝術形象的塑造中,以巧妙的藝術性和強烈的感染力展現中國夢的精神內涵,謳歌中國夢、闡釋中國夢、唱響中國夢。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公布
    核心閱讀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標識,積累了豐富的曲目,迄今為止已經是當代音樂標誌性、導向性、代表性的作品  今年20首入選歌曲,更加突出創新,更敏銳地捕捉時代特徵,具有鮮明的主題性、突出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近日公布,20首聲樂作品名列榜單。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匯聚時代精神 唱響人民心聲
    《你笑起來真好看》MV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近日公布,20首聲樂作品名列榜單。自2014年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開展這一主題性歌曲活動以來,「中國夢」的時代旋律迅速流傳,成為現象級音樂文化。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作品欣賞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徵集推廣活動自2014年開啟以來,優秀作品不斷湧現,《光榮與夢想》《時間都去哪兒了》等歌曲深受人們喜愛。近期,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發布,《堅信愛會贏》《青春的起點》《國旗之下》《赤子》等20首入選歌曲,從各個角度表達出了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祝福,對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發布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近日,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發布,《武漢伢》《堅信愛會贏》《青春的起點》《你笑起來真好看》《赤子》等20首歌曲入選。在這些歌曲中,既蘊含抗疫、脫貧致富等時代主題,也有青春、親情等永恆話題。
  • 《人民是天》入選「中國夢」新創作歌曲
    來源:北京日報 《人民是天》入選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作曲家王黎光:這首歌是我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北京日報記者 韓軒「人民是天,這是你的誓言。人民是天,血脈緊緊相連。」近日,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名單公布,由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作曲,詞作家冀楚忱作詞,歌唱家雷佳演唱的《人民是天》入選。說起創作這首歌的故事,王黎光說,這是他內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展播(七):《年畫》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展播(七):《年畫》 2021-01-05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緊貼人民的情感去創作——訪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原標題:緊貼人民的情感去創作——訪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春風十萬裡》詞作者石順義「一聲布穀啼,春風十萬裡/枝頭桃花紅,陌上楊柳綠/這方才播種,那邊又開犁/燕子飛來了,銜來滿嘴泥」,歌曲一開始,我從春天說起,為整個歌曲做了一個鋪墊,確立一個音樂形象。接著是「春風十萬裡,十萬好消息/春天是一幅溫馨的畫,綠油油鋪滿人們心底/春天是一個多彩的夢,蓬勃勃灑滿中華大地」,從「春天」主題鋪展開,講我們國家向上向好的形勢。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出爐 四川兩首歌曲入選
    原標題: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出爐   「母親啊,我聽見/谷穗堆,風在吹/星星在,家的北」四川大涼山音樂人吉胡這一首抒情色彩比較濃的民謠音樂,以「長子」視角描述一個彝族男子的成長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 【中國夢主題新創歌曲】以音樂走進英雄的精神世界
    2017年金磚國家電影節閉幕式主題曲《在一起》;2016—2017「一帶一路」全球推廣主題曲《Pursuing the Common Dream》;2017—2019央視《魅力中國城》三季主題曲;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目錄的戰疫公益歌曲《人間星河》;入選第二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的《同心逐夢》……這些風格各異的作品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歌曲發布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徵集推廣活動自2014年開啟以來,優秀作品不斷湧現,《光榮與夢想》《時間都去哪兒了》等歌曲深受人們喜愛。近期,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發布,《堅信愛會贏》《青春的起點》《國旗之下》《赤子》等20首入選歌曲,從各個角度表達出了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祝福,對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 黑龍江省歌曲《祖國在我心中》入選「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nbsp&nbsp&nbsp&nbsp東北網10月10日訊(記者 許諾)日前,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電總局共同主辦的第七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正式發布,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監製、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製作和推送的歌曲《祖國在我心中》成功入選,成為20首入選歌曲之一,為祖國生日獻上了一份最真摯、最動人的禮物
  •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聽到花兒就想家》
    「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匯聚了全國音樂創作骨幹力量  謳歌中國夢  闡釋中國夢  唱響中國夢  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  精心創作  把理念和價值觀念  融匯在藝術語言  藝術情感中  融匯在藝術形象的塑造中  以巧妙的藝術性  和強烈的感染力  展現中國夢的精神內涵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的歌曲是  《聽到花兒就想家》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入圍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
    自2014年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開展這一主題性歌曲活動以來,「中國夢」的時代旋律迅速流傳,成為現象級音樂文化。「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標識,積累了豐富的曲目,在近些年的專業性文藝表演和群眾性文藝活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迄今為止已經是當代音樂標誌性、導向性、代表性的作品。今年20首入選歌曲,更加突出創新,更敏銳地捕捉時代特徵,在重要的時間節點發聲,用歌曲把時代強音表達出來、傳唱開來。入圍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是李昕融,李凱稠,樊桐舟一家三口帶給我們的治癒歌曲。
  • ...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入選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近日,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發布,共20首緊扣時代脈搏的原創作品入選。其中,由廣東音樂人創作的《親愛的中國》《此生最愛是梨園》等歌曲入選。入選的20首作品中,既有令人動容的抗疫歌曲《武漢伢》《堅信愛會贏》《平凡英雄》;有反映生活進步、歌頌中國人民脫貧攻堅信心和決心的歌曲《起大梁》《春風十萬裡》《錦繡小康》《人民是天》《大涼山上卡沙沙》《石榴紅了》《邊塞喜訊》《赤子》,還有一批朗朗上口、充滿青春律動的歌曲如《你笑起來真好看》《青春的起點》等……這些易於傳播的新創作歌曲
  • 葉小綱:用音樂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他自覺肩負起了推動音樂塑造中國文化自信的使命。在這位音樂家眼中,音樂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葉小綱接受了半月談記者的專訪。 「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2019年1月15日晚,作為中國交響樂作品回顧展演暨第六屆中國交響音樂季北京音樂會的重頭戲,葉小綱創作的第五交響樂《魯迅》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這部交響史詩是「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扶持作品,凝結了葉小綱多年的心血。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堅信愛會贏粵語版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堅信愛會贏粵語版 2020-11-13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巴南區認真做好第四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宣傳推廣工作
    {"title":"巴南區認真做好第四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宣傳推廣工作", "url":"/county/bananqu/bananquxinwen/2017-06-16/361814.html", "image":"",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361814
  • 唱出國家榮光 唱出百姓安康——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歌曲綜述
    」主題新創作歌曲徵集推廣活動自2014年開啟以來,優秀作品不斷湧現,《光榮與夢想》《時間都去哪兒了》等歌曲深受人們喜愛。近期,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發布,《堅信愛會贏》《青春的起點》《國旗之下》《赤子》等20首入選歌曲,從各個角度表達出了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祝福,對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演藝界齊唱《堅信愛會贏》  今年年初疫情暴發後,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從醫護人員和物資馳援武漢,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落成使用,創下了一個個奇蹟。
  • 王錚亮《時間都去哪兒了》當選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原標題:王錚亮《時間都去哪兒了》當選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王錚亮   中國經濟網娛樂訊 據央視新聞聯播報導,歌手王錚亮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選為第二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   此次王錚亮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選「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充分表明了王錚亮這首歌極高的社會認同度。同時,從今年開始王錚亮這首《時間都去哪兒了》的名字,一直佔據各大網站熱搜的榜首,還先後被書籍、電影、電視劇、舞臺劇等廣泛運用,成為2014年全國最熱門的句式之一。馬年春晚讓《時間都去哪兒了》一炮而紅,同時這首歌所包含的深意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