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劇院】豫劇《張娘娘傳奇》 楚淑珍等主演 羅雲導演

2021-02-08 大鼎豫劇

羅雲,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導演。曾歷任河南省越調劇團、河南省曲劇團、河南省豫劇一團副團長兼導演。現任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導演。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劇協理事、中國導演學會會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理事、中華戲曲影視藝術中心常務理事、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理事、中華河南豫劇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原根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河南省戲曲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導演學會會長。河南省文化廳藝術創作中心特約導演,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師範學院文學院兼職教授。

羅雲與申鳳梅大師在長城(1965年)

羅雲自1964年從事導演工作至今,導演過160多部舞臺劇目;眾多大型文藝、戲曲晚會;參加了多部電視劇、電視文藝晚會的導演工作;參與劇本創作5部、改編和移植劇本6部;發表近300篇導演理論和戲劇評論文章,2002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40萬字的著作《藝耕集》;201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60萬字《戲曲藝術散論》(上、下卷)和《羅雲印譜》。多年來獲得了眾多國家級和省級的各種獎項。

一、導演的舞臺劇目:主要有越調:《明鏡記》《收姜維》《楊門女將》《紅娘子》《舌戰群儒》《諸葛亮出山》《江姐》《蝶戀花》《洪湖赤衛隊》《簡貼恨》《無佞府》《盛世君臣》《智審荀俯案》;豫劇:《陳世美喊冤》《粉黛冤家》《寶蓮燈》《真假駙馬》《寔聖堂》《刑名師爺》《銀河灣》《孔尚任》《狀元戍邊》《劉邦與蕭何》《桃花扇》《夕陽清照》《大唐遺事》《張娘娘傳奇》《李香君》《三打金枝》《徐九經還鄉記》《韓玉娘》《七星劍》、新版《秦雪梅》、新版《打金枝》、新版《玉堂春》、《金麒麟》;臺灣豫劇:《武后與婉兒》《豫韻臺灣情》《慈禧與珍妃》;曲劇:《香壺案》《羅衫血淚》《陰沉木》《鐵筆千秋》、新版《紅娘》;蒲劇《瓊玉公主》;平調落子《七品芝麻官後傳》;道情《前進路上》《王鈍》;柳琴戲《王三善與蘇三》;山東梆子《雙面人生》《仇親》;少兒歌劇《雞毛信》等。

與著名劇作家、戲曲理論家馬少波先生

其中:

1、為越調大師申鳳梅執導21部戲:《明鏡記》《智收姜維》《舌戰群儒》《諸葛亮出山》《楊門女將》《槐樹莊》《江姐》《梅園春》《未出嫁的母親》《焦裕祿》《車奔正道》《我們的好書記》《紅大娘》《杏花營》《洪湖赤衛隊》《紅燈記》《智取威虎山》《龍江頌》《沙家浜》《杜娟山》《蝶戀花》。

2、為豫劇表演藝術家虎美玲執導7部戲:《粉黛冤家》《寶蓮燈》《虎美玲折子戲專場》《花木蘭》《大祭樁》《抬花轎》《豫韻流芳——虎美玲從藝五十年》。

3、為臺灣豫劇皇后王海玲執導三部年度大戲:《武后與婉兒》《豫韻臺灣情》《慈禧與珍妃》。

4、進京演出的戲有14部:《明鏡記》《舌戰群儒》《龍江頌·閘上風雲》(河南省越調劇團);《粉黛冤家》《虎美玲折子戲專場》《豫韻流芳——虎美玲從藝五十年》(鄭州市豫劇院);《破洪州》(江蘇省豐縣小鳳凰梆劇團);《孔尚任》(山東省濟寧市豫劇團);《寔聖堂》(平頂山平煤集團公司豫劇團);《金不換折子戲專場》(鶴壁市豫劇團);新版《秦雪梅》(河南省豫劇二團);《慈禧與珍妃》(臺灣豫劇團、河南省豫劇二團聯合演出);《七星劍》(漯河市豫劇團);《王三善與蘇三》(永城市柳琴戲劇團)。

5、在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戲有14部:《明鏡記》《智收姜維》《花木蘭》《豫韻流芳——虎美玲從藝五十年》《張娘娘傳奇》新版《秦雪梅》《湖塗盆砸鍋》《陳世美喊冤》《銀河灣》《徐九經還鄉記》《三打金枝》《七星劍》;曲劇電視劇《陳三兩》、十八集電視劇《常香玉》

6、發行光碟的戲有23部:《明鏡記》《智收姜維》《舌戰群儒》《諸葛亮出山》《粉黛冤家》《寶蓮燈》《真假駙馬》《簡帖恨》《三娘教子》《王惠藝術集錦》《夕陽清照》《古槐案》《女媧》《紅娘子》《大唐遺事》《雞毛信》《陳世美喊冤》《武后與婉兒》《豫韻臺灣情》《慈禧與珍妃》徐九經還鄉記》《三打金枝》,《紀念越調大師申鳳梅逝世十周年戲曲晚會》。

二、執導的大型文藝、戲曲晚會:主要有 「河南省首屆越調演員電視大賽」「河南省首屆曲劇演員電視大賽」「中國豫劇十大名旦選拔賽決賽」「紀念人民藝術家常香玉逝世一周年大型文藝晚會」「紀念越調大師申鳳梅逝世十周年大型戲曲晚會」「慶祝河南省文聯成立50周年《歲月如歌》文藝晚會」「晉冀魯豫四省電臺95』春節文藝晚會」「河南省人民廣播電臺97』春節文藝晚會」「2011中秋戲曲晚會暨中國戲曲名家演唱會」「素韻梅香-紀念豫劇大師陳素真先生誕辰100周年祥符調品嘗會(兩場)」等任總導演。「紀念毛主席誕辰100周年河南戲曲名家演唱會」「高潔聲腔藝術演唱會」任導演。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送戲下鄉舉辦的《盛世菊苑情》戲曲晚會任舞臺導演,中國劇協、青島電視臺聯合錄製的電視專題片《中國戲曲集錦——豫劇》(兩集)任導演。

三、執導的影視片:戲曲電影《智收姜維》任戲曲導演,電視戲曲片《糊塗盆砸鍋》任戲曲導演,18集電視劇《常香玉》和4集電視劇《黑色的5·13》任副導演,8集曲劇電視劇《陳三兩》任導演。

四、作為河南電視臺《梨園春》欄目的開創者和主要導演之一,從1994年10月7日開播第一期《梨園春》戲曲晚會,至今已參加250多期執導600多個節目 。其中主要有「北京戲曲周」「蘭州之行」「臺灣之行」「巴西,委內瑞拉之行」「香玉杯二十年慶典」「常派藝術專場」「馬金鳳戲曲專場」,以及毛愛蓮、朱超倫、海連池、潘永長、虎美玲、孟祥禮等藝術家的戲曲專場,和省會8個劇團參加《梨園春》比賽—鄭州市曲劇團專場以及《梨園春》舉辦的臺灣豫劇團專場晚會等。參加策劃、導演河南電視臺1992年3月8日進行首次直播的《七彩虹》欄目。參加河南電視臺及鄭州等電視臺1987年至2007年間的近20臺春節晚會的導演工作。

五、獲得獎項

〈一〉國家級獎:

1、為河南電視臺執導電視戲曲豫劇《糊塗盆砸鍋》(戲曲導演),1989年獲第四屆全國電視戲曲「攀枝花獎」一等獎和《電視月刊》中南六省區1988年度優秀戲曲電視劇項目獎。

2、為河南電視臺執導十八集電視連續劇《常香玉》(副導演),獲1992年度中南六省「金帆獎」,廣電部第12屆「飛天獎」,中宣部92年度「五個一」工程獎。

3、為河南廣播電臺執導的「』95晉冀魯豫四省電臺春節電視文藝晚會」(總導演),獲中國廣播獎1994年度廣播文藝晚會類三等獎。

4、為平頂山礦務局豫劇團(平煤集團豫劇團前身)導演的大型古裝戲《寔聖堂》(導演),1996年獲第四屆中國「映山紅」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導演一等獎。

5、為河南電視臺導演的「』97春節文藝晚會」(導演、合作),獲全國第十一屆電視文藝「星光獎」二等獎。

6、越調《智收姜維》(導演),1999年10月被中央電視臺評為「中國戲曲百部精品庫」一等獎。2009年獲第二屆「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節」金獎。

7、2001年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河南代表團的《中原風》(導演、合作)獲創作銀獎、演出金獎。其中的豫劇新唱《金秋的祝福》獲二等獎。

8、為鄭州市少兒歌劇團導演的少兒歌劇《雞毛信》(導演)1997年獲廣電部廣播劇評比二等獎,2002年8月獲第三屆全國歌劇(音樂劇)觀摩演出「集體表演獎」、「評委會少兒歌劇特別獎」。

9、臺灣豫劇《武后與婉兒》(導演)獲臺灣2003年「金鐘獎」入圍獎。

羅雲與臺灣豫劇團王海玲

10、為平煤集團豫劇團導演的大型歷史劇《大唐遺事》(導演),2005年獲第八屆中國「映山紅」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導演一等獎。

11、臺灣豫劇《慈禧與珍妃》(導演)獲2008年臺灣「金鐘獎」。

12、執導的劇目演員奪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

(1)為鄭州市豫劇院二團執導的豫劇《粉黛冤家》、《虎美玲折子戲專場》,虎美玲於1990年以此劇獲得了第7 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2)為河南省平煤集團豫劇團執導的豫劇《寔聖堂》,顏永江於1999年以此劇獲得了第1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3)為河南省鶴壁市豫劇團執導的《金不換折子戲專場》,金不換於2000年以此劇獲得了第1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4)為山東省濟寧市豫劇團執導的《李新花折子戲專場》、豫劇《桃花扇》,李新花於2003年以此劇獲得了第2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5)為河南省豫劇院二團執導的新版豫劇《秦雪梅》,田敏於2007年以此劇獲得了第2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6)為河南省商丘市豫劇院執導的新版豫劇《大祭樁》,陳新琴於2009年以此劇獲得了第 2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二〉省級獎:

1、豫劇《粉黛冤家》1988年獲河南省第二屆戲劇大賽銅獎(金獎空缺)、優秀導演獎。

2、為朝川礦務局豫劇團執導的大型現代戲《追女記》,1989年獲河南省企業文藝調演優秀獎。

3、懷梆戲《古槐案》1990年獲河南省第三屆戲劇大賽百花獎。

4、蒲劇《瓊玉公主》獲1990年山西省振興蒲劇調演劇本、導演、音樂、舞美、演員等九項大獎。

5、為南街村文工團執導的大型現代戲《豐碑》,1992年破例參加河南省第四屆戲劇大賽,獲特別獎。

6、為河南人民廣播電臺執導的小品《罵街》,1992年參加河北省人民廣播電臺展演獲優秀小品獎。

7、少兒歌劇《雞毛信》1996年獲河南省第六屆戲劇大賽特別獎、1997年獲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

8、豫劇《刑名師爺》1998年獲河南省第七屆戲劇大賽演出銀獎、導演獎、舞美獎、服裝獎、燈光獎。

9、豫劇現代戲《銀河灣》1998年獲河南省第七屆戲劇大賽演出銀獎、優秀導演獎、音樂作曲獎、表演獎、組織獎,又獲河南省第四屆「五個一工程獎」。

10、豫劇《孔尚任》1998獲山東省第六屆文化藝術節演出一等獎、導演一等獎 等11項大獎。又獲山東省第五屆「五個一工程獎」。

11、豫劇《寔聖堂》1998獲河南省第四屆「五個一工程獎」。

12、豫劇《狀元戍邊》2000年獲安徽省第六屆藝術節演出一等獎、導演特別獎。

13、豫劇《劉邦與蕭何》2000年獲河南省第八屆戲劇大賽演出金獎、優秀導演獎。

14、越調《簡帖恨》2000年獲河南省第八屆戲劇大賽演出銀獎、導演獎。

15、曲劇《陰沉木》2000年獲河南省第八屆戲劇大賽演出銀牌獎、導演獎。

16、豫劇《夕陽清照》(編劇合作、導演),2004年獲安徽省第七屆藝術節戲劇調演演出一等獎、編劇一等獎、導演一等獎。

17、小品《一媳三婆》(改編),2004年獲河南電視臺《梨園春》小品評比一等獎。

18、為安徽省淮北市豫劇團改編、導演的小戲曲《空谷幽蘭》,2005年獲安徽省小戲、小品大賽導演一等獎。

19、豫劇現代戲《國魂》,2005年獲河南省第十屆戲劇大賽文華演出獎。

20、豫劇《張娘娘傳奇》獲2006年河南省縣級文藝團體戲劇大賽演出金獎、優秀導演獎。

21、越調《無佞府》2008年獲第三屆黃河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導演獎。

22、豫劇《李香君》,2008年獲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河南文華大獎、文華導演獎。

23、豫劇現代戲《礦山情》2010年獲第九屆安徽藝術界劇目二等獎,2011年又獲第二屆中國豫劇節劇目獎。

24、豫劇《徐九經還鄉記》2010年獲第四屆黃河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導演獎。2011年又獲河南省第十二屆戲劇大賽河南文華大獎。

25、越調《盛世君臣》2011年獲河南省第十二屆戲劇大賽河南文華劇目獎、文華導演獎。

26、新版曲劇《紅娘》2011年獲河南省第十二屆戲劇大賽河南文華演出獎。2012年又獲第五屆黃河戲劇節銀獎。

27、柳琴戲《王三善與蘇三》2012年獲第五屆黃河戲劇節金獎第一名、優秀導演獎。

28、新版豫劇《打金枝》2014年獲第三屆中國豫劇節劇目獎。

29、豫劇小戲曲《中秋之夜》2014年獲安徽省小戲、折子戲調演優秀劇目獎。

30、新版豫劇《玉堂春》2014年獲河南省第十三屆戲劇大賽文華優秀劇目獎、文華導演獎。

31、豫劇《七星劍》2017年獲河南省第十四屆戲劇大賽(省市級院團組)河南文華大獎、文華劇作獎、文華導演獎、文華音樂創作獎、文華舞臺美術獎、文華表演獎。

32、道情《王鈍》2017年獲河南省第十四屆戲劇大賽(縣區級院團組)河南文華大獎、文華導演獎、文華音樂創作獎、文華舞臺美術獎、文華表演獎。

33、電視文藝晚會獲獎:

(1)、河南電視臺首播第三期《梨園春》戲曲晚會(撰稿,導演合作),1994年獲河南省首屆電視文藝「大河獎」二等獎。

(2)、河南國慶45周年文藝晚會《金秋頌》(導演 合作)1994年獲河南省首屆電視文藝「大河獎」二等獎。

(3)、95年晉冀魯豫四省電臺春節電視文藝晚會(總導演), 獲河南省廣播文藝一等獎、河南省第二屆電視文藝「大河獎」特別獎。

(4)、95年河南電視臺春節文藝晚會(導演 合作), 獲河南省第二屆電視文藝「大河獎」一等獎。

(5)、96年河南電視臺春節文藝晚會(導演 合作), 獲首屆河南省電視文藝「牡丹獎」一等獎。

(6)、97年河南電視臺春節文藝晚會(導演 合作), 獲河南省第二屆電視文藝「牡丹獎」一等獎。

〈三〉 地市級獎:

(1)1981年為周口地區越調劇團(省越調前身)編劇(與人合作)、導演的《舌戰群儒》獲周口地區專業劇團自編劇目匯演一等獎、劇本二等獎。

(2)1988年,為鄭州市豫劇二團執導大型歷史故事劇《粉黛冤家》參加鄭州市第四屆自創劇目匯演,榮獲優秀劇目獎、導演一等獎。

(3)2000年,為鞏義市豫劇團導演新編大型歷史劇《金麒麟》,參加鄭州市首屆優秀劇目匯演,獲優秀演出獎、優秀導演獎。

(4)2017年為襄城縣越調劇團導演的越調《智審荀俯案》獲許昌市第七屆戲劇大賽組織一等獎、劇目一等獎、個人一等獎。是這次大賽獲得獎項類別最多的劇目。

(5)2017年為濟南市山東梆子劇團導演的山東梆子《仇親》獲第七屆「泉荷獎」濟南市新劇目評比展演優秀劇目獎、導演一等獎第一名。羅雲與臺灣豫劇皇太后張岫雲(中)、豫劇皇后王海玲

六、三次赴臺:2002年應邀赴臺為臺灣豫劇團執導了大型歷史故事劇《武后與婉兒》,在臺北戲劇院上演,引起轟動,入圍2003年臺灣「金鐘獎」。2003年二次赴臺,為慶祝豫劇在臺50年,導演描寫臺灣豫劇故事的大型舞臺劇《豫韻臺灣情》,在高雄、臺北演出獲得成功。2007年三次赴臺為臺灣豫劇團執導年度大戲《慈禧與珍妃》轟動臺灣島,創十年來票房最高,獲2008年臺灣「金鐘獎」殊榮。2008年6月參加迎奧運「海峽兩岸藝術周」到北京、新疆、鄭州巡演《慈禧與珍妃》均受到好評。在臺期間曾到臺灣大學、臺師大、臺灣藝術大學、中國政治大學、中國文化大學、臺灣銘傳大學、高雄師範大學等高校講學。

七、劇本創作:改編劇本《寶蓮燈》《楓葉紅了的時候》《女巡按》,移植劇本《真假駙馬》(均上演)。創作劇本《夕陽清照》(與人合作)榮獲第七屆安徽省藝術節編劇一等獎,《舌戰群儒》(與人合作)榮獲1981年周口地區自編劇目會演編劇二等獎,《瓊玉公主》(與人合作)榮獲1990年山西省振興蒲劇調演優秀劇本獎,《香火夢》(與人合作)榮獲1991年濮陽市戲劇調演優秀劇本獎,《深谷幽蘭》(與人合作)榮獲2005年安徽省小戲小品大賽編劇一等獎,《一婆三媳》(改編)參加河南電視臺《梨園春》小戲年終評比一等獎。

八、發表文章、著作:在《中國戲劇》《人民音樂》《戲劇藝術》《中國演員》《戲劇電影報》《工人日報》《上海戲劇》《遼寧戲劇》、湖北《戲劇家》、安徽《黃梅戲藝術》、《四川戲劇》、山東《戲劇叢刊》、《河南戲劇》《地方戲藝術》《東方藝術》《魅力中國》《河南戲劇家》《河南日報》《鄭州晚報》等30多家國家級和省市級報刊上發表近300篇90多萬字的導演理論和戲劇評論文章。2002年,中國戲曲出版社出版發行了40多萬字的河南戲劇家叢書《藝耕集》。2014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二本書《戲劇藝術散論》(上下卷)和《羅雲印譜》。

其中:「淡妝濃抹總相宜—喜看馬蘭扮演的張玉良形象」發表於《黃梅戲藝術》1985年第二期(後被選入人民大學《戲曲研究》1986年第3 期「索引」)。

「我省戲劇多樣化局面的勃興—試論戲劇大賽的導演藝術」發表於《地方戲藝術》1986年第1期(後被選入人民大學《戲曲研究》1987年第2期「索引」)。

「在借鑑與參照中實現戲曲的選擇和創新—豫劇《粉黛冤家》導演的思考與嘗試」發表於《地方戲藝術》1989年第1期。後選入人民大學1989年7期《戲曲研究》。

「越調《七擒孟獲》的當代審美視角」發表於《中國戲劇》1993年第4期。(選入人民大學《戲曲研究》1993年5期「索引」)。

「論曲劇《五福臨門》的導演藝術」發表於《地方戲藝術》1993年第3期。(選入人民大學《戲曲研究》1993年11期「索引」)

「師徒情—記申鳳梅向馬連良先生學藝」發表於中國戲曲學院院刊《戲曲藝術》1995年第4期(收入「三百年戲曲史話叢書」)。

「論楊蘭春的藝術世界」發表於2002年5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楊蘭春戲曲語言藝術論》;2003年9月入選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戲劇選《探索集》。

「生命的禮讚—淺析《鍘刀下的紅梅》導演藝術」發表於《河南戲劇家》2008年第4期;《東方藝術》2008年第8期。此文於2010年10月榮獲首屆「黃河戲劇獎·理論評論獎」二等獎。2013年5月選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編輯的《王紅麗表演藝術研討論集》。

「談桑派的藝術特色」發表於北京《中國演員》2010年8月戲曲藝術片《桃花庵》特輯;《河南戲劇》2011年第3期。此文於2012年5月榮獲第二屆「黃河戲劇獎·理論評論獎」二等獎。

「新版曲劇《紅娘》導演詮釋」發表於《東方藝術》2011年7月。此文榮獲第二屆中國曲劇藝術節論文三等獎。

「文化背景下的河南戲曲導演藝術」發表於《東方藝術》2012年7月。2013年5月榮獲第27屆「田漢戲劇獎·論文」二等獎。

九、有關評論:《中國戲劇》《河南戲劇》《地方戲藝術》《鄭州晚報》《蘭州晚報》《南腔北調》《東方藝術》載文介紹了藝術成就。      

2014年,河南戲劇家協會、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河南省戲曲學會、河南省導演學會聯合為其舉辦了「導演羅雲從藝60年藝術研討會」,河南文化網、大河網、河南政府網、鳳凰網、鄭州豫劇院網等都做了報導和轉載。 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戲曲採風」欄目;河南廣播電視臺的《梨園頻道》、《新聞頻道》的「健康達人秀」及「文化財富」欄目;進步出品-戲曲出版網大象融媒人文地理紀錄頻道「戲曲人物誌」;河南省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的中原看戲網「戲裡戲外」;「戲緣」;《經濟新聞周刊》等都採訪介紹了他的藝術人生和藝術成就。《中國當代文學、藝術、新聞人才傳集》、《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戲劇、電影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豫劇大辭典》、《豫劇藝術總匯》、《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中華專家大辭典》、《中華當代科技專家大辭典》(河南卷)、《世界藝術家名人錄》、《中國戲劇大辭典》均有傳。石家莊市第四十中學教育集團·裕華求實中學1703班的同學們表演的《收姜維》,榮獲本屆校園戲曲文化節金獎第一名的好成績

相關焦點

  • 【大眾劇院】河南豫劇三團《強扭的瓜不甜》盛紅林辛艾等主演
    【大眾劇院】河南豫劇三團《強扭的瓜不甜》辛艾盛紅林等主演現代豫劇《強扭的瓜不甜不甜》劇情簡介:    爹索彩禮要「戴套套」;    妮兒為自由要「解拷拷」;    招招對道道.    所以,有哩哭、有哩笑、有哩絕食要上吊.
  • 【大眾劇院】豫劇、上黨梆子《吳漢殺妻》共賞
    【大眾劇院】豫劇《收吳漢(吳漢殺妻)》上 謝慶軍等主演【大眾劇院】豫劇《收吳漢(吳漢殺妻)》中 謝慶軍等主演【大眾劇院】豫劇《收吳漢(吳漢殺妻)》下 謝慶軍等主演豫劇《收吳漢》,又名《亂潼關》。東漢時期故事。
  • 【大眾劇院】辛艾陳清華主演豫劇《倔公公與犟媳婦》好看,精彩!
    點擊標題下的藍字關注「大鼎豫劇」,每天免費為您提供經典戲劇、曲藝、新聞軼事及深度哲文,為您的生活增光添彩。【大眾劇院】辛艾陳清華主演豫劇《倔公公與犟媳婦》好看,精彩!辛艾出身於梨園世家,她的父親曾是河南省豫劇一團著名武生演員辛玉祥,其姑媽辛玉蘭(崔派關門弟子張曉霞之母)是香玉劇社早期學員,後隨崔蘭田大師來安陽與崔蘭田、崔蘭玉等長期同臺演出,因辛玉蘭與崔蘭田是姨表姐妹,所以從輩分上來說辛艾是崔蘭田大師的侄女。
  • 【大眾劇院】豫劇電影《金雞引風》李金枝常通玉等主演
    【大眾劇院】豫劇電影《金雞引風》李金枝等主演·······················································       豫劇現代戲《金雞引鳳》又名《三全其美》,由青年表演藝術家常派優秀傳人李金枝主演,黃河音像出版社1984
  • 【大眾劇院】豫劇《當代孝子》全劇 張豔萍 張海龍主演
    【大眾劇院】現代豫劇《當代孝子》全劇 張豔萍 張海龍等主演··························································       現代豫劇《當代孝子
  • 出彩河南──豫劇《薄姬》進京展演
    豫劇《薄姬》由編劇司花枝,導演趙魯生、張建偉,音樂設計郭永傑、王海軍,舞美設計柯楊、袁雷等主創。楚淑珍領銜主演(飾薄姬),主要演員有韋新榮、劉宏許、仝玉潔、範真真、田永召、楊亞朋等。繡花女傳奇》先後榮獲國家和省級戲劇大賽導演獎。
  • 【大眾劇院】豫劇全場戲《王魁負桂英》曹紅 曹華等主演
    豫劇全場戲《王魁負桂英》全劇 「姐妹花」曹紅 曹華等主演 齊魯音樂藝術學院演出··························································································豫劇《王魁負桂英》劇情簡介:豫劇《王魁負桂英》說的是宋朝年間
  • 豫劇《七星劍》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今明兩晚精彩呈現
    本次會演匯集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1臺劇節目,漯河市豫劇團創作的《七星劍》將代表河南省唯一一臺劇目參加會演,於7月17日-18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向祖國獻禮,向人民匯報。《七星劍》(編劇李古娥,導演羅雲、宋洋,武打導演松巖)是漯河市豫劇團依託自身強大實力、龐大團隊,舉全團之力,以大陣容、大場面,推出的愛國主義主題劇目,自2017年創排以來,獨具一格的文武大戲立刻引起關注,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認可和好評。《七星劍》取材於楊家將的故事,由王素君先生親傳弟子、生旦兩門抱演員楊文麗領銜主演。
  • 豫劇名家金不換出演 國家一級導演沈斌執導 豫劇舞臺劇《大石巖》免費領票啦!
    由國家一級演員金不換出演國家一級導演沈斌執導的豫劇舞臺劇《大石巖》將於2020年12月4日在鄭州河南省人民會堂精彩上演!百姓文化雲當然會有免費戲票送給大家!!! 01.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院長金不換主演
  • 國家大劇院將開演李樹建「忠孝節義」豫劇四部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豫劇「關公」北京首秀,大漢蘇武精神如何與時代同行,9月20日~26日,「守正創新——豫劇人李樹建『忠孝節義』四部曲暨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晉京獻禮演出」,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 豫劇人李樹建登臺國家大劇院 上演「忠孝節義」四部曲
    備受矚目的豫劇「關公」京城首秀,天雷如何劈死不孝男?大漢蘇武精神如何與時代同行?「守正創新——豫劇人李樹建『忠孝節義』四部曲暨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晉京獻禮演出」於9月20日一26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看豫劇「程嬰」如何對傳統文化故事進行最時尚的表達。
  • 【名家專輯】 豫劇《打金枝 》全劇 劉忠河等主演
    【大眾劇院】 豫劇《打金枝 》全劇  劉忠河等主演 來源:騰訊視頻(alex)豫劇《三打金枝》全劇 劉忠河等主演·························································豫劇《打金枝 》劇情簡介:   講述的是唐代宗李豫將四女兒昇平公主許配給汾陽王郭子儀六子郭瞹為妻
  • 《皓衣行》導演曬殺青照惹爭議!羅雲熙生圖狀態差,陳瑤疲憊顯老
    歷經5個多月的拍攝,由羅雲熙、陳飛宇主演的電視劇《皓衣行》終於在昨天正式殺青,因為該劇開拍以來,官方一直都沒有發過物料,包括海報、定妝照等,粉絲一直都頗有怨言,然後昨晚導演何澍培突然發博曬了一組主演們的殺青照,本來以為粉絲們應該會很高興,但誰知這條微博發出後,導演被羅雲熙粉絲罵到刪博。
  • 從豫劇演員到影視演員,曾因不夠醜被導演拒絕,出演之後成經典
    在戲曲方面張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他16歲的那年,他主演的豫劇《三岔口》獲得了全省戲劇匯演表演一等獎和「優秀青年演員」稱號。 如果他能夠堅持在豫劇方面發展,也許今日張立已經是「名滿河南」,成為家喻戶曉的豫劇表演藝術家了。但是在之後,張立做了一個新的選擇,他認為自己在豫劇表演方面潛質不夠,更適合去做一個幕後工作人員。因此,張立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臺前表演,轉而學習導演專業。畢業之後,張立很順利地被分配到了河南豫劇一團。這是一個群星薈萃的團體,豫劇大師常香玉曾任該團團長。
  • 豫劇祥符調大電影《三上轎》浙江橫店正式開機!
    △田冠軍△金麗麗△王雪鵬簡短而隆重的開機儀式上,電影總出品人兼導演田冠軍發表了開機致辭,並向大家介紹了劇組的主要演職人員。導演王雪鵬,領銜主演金麗麗,主演李振乾,馬剛良,張蘭珍,祁秋娥,張帥,楊歷明,邵林藝,董淵博等劇組成員參加了開機儀式。△開機儀式花絮即將被搬上銀幕的大型豫劇傳統戲《三上轎》是豫劇皇后陳素真的代表劇目之一,同時,也是豫劇經典劇目。
  • 梨園英華競風流 導演表演雙開花
    梨園英華競風流 導演表演雙開花——豫見·建英--表·導演作品匯報暨收徒儀式圓滿成功梨園英華競風流 導演表演雙開花。1月20日上午,著名表·導演藝術家丁建英「遇見•建英——表•導演作品匯報暨收徒儀式」在河南省兒童影劇院舉行,12位來自不同地區的演員和導演在相關領導、專家及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下,拜入丁建英先生門下。
  • 正月十二金不換主演豫劇《七品芝麻官》
    為豐富全縣人民群眾節日期間文化生活,繁榮傳統文化,2018年清河縣一月一劇公益活動在清河大劇院繼續開展,本月由泰山菸酒公益助演的元宵節豫劇
  • 一月一劇豫劇《三娘教子》即將在大劇院開幕!
    由清河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清河縣光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主辦,河南省安陽市豫劇團演出的經典豫劇《三娘教子》將於7月27日(農曆六月二十五)亮相清河大劇院。《三娘教子》經典豫劇劇情介紹:明代晉商薛廣因家庭不和,在愛子過完周歲生日之後,遠赴江南鎮江販米。適逢倭寇入侵,派薛義返鄉送銀後,便棄商從戎。不想薛義侵吞財物,逃往太原,納妻生子,並編造出薛廣軍中遇難的謊言。薛家聞訊,長妻張氏、妾劉氏丟棄其不滿5歲的孩子依哥,席捲家財,另嫁了富貴人家。三房夫人王春娥與義僕薛保擔起撫養和教育依哥的重任。
  • 豫劇新編歷史劇《灞陵橋》:新視角詮釋仁德與忠義
    10月17日晚,大型豫劇新編歷史劇《灞陵橋》在石家莊大劇院精彩上演。圖為演出現場。 牛二亮攝河北新聞網10月17日訊(牛二亮)「終於看到完整的《灞陵橋》了,從這齣戲在開幕式亮相就惦記上了!」今晚,由河南許昌市戲曲藝術發展中心演出的大型豫劇新編歷史劇《灞陵橋》在石家莊大劇院精彩上演,坐在觀眾席的石家莊市民程女士難掩興奮之情。《灞陵橋》共7場戲,講述了曹操勸留不住攜嫂尋兄的關羽,二人在灞陵橋惜別的故事。該劇氣勢恢宏,臺前幕後演職人員更多達130餘人。
  • 弘揚自力更生精神 新創豫劇《重上太行山》在鄭首演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實習生 杜淑慧 文/圖) 繼豫劇現代戲《村官李天成》《焦裕祿》《重渡溝》等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後,河南豫劇院三團又推出一部唱響時代主旋律、弘揚社會正能量的作品——豫劇現代戲《重上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