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華為、OPPO、小米激戰臺灣 砸巨資營銷不手軟

2021-02-07 PCB資訊


【PCB信息網】訊  臺灣媒體報導,在臺灣地區,新年跨年的一眼瞬間都是「它們」!


內地手機品牌廠華為、OPPO、小米啟動銀彈攻勢,除延攬代言人、跨年贊助外,更鎖定人潮匯聚的必經之路,如捷運大型轉運站和戶外廣告牆,豪砸千萬元(新臺幣,下同),力推新品形象。


產業人士透露,內地品牌廠口袋深,加上產品設計力積累,在單一系統廠預算上看1億元大有人在,更喊出3年內搶進臺灣前10大排名的積極目標。



內地手機品牌廠祭出銀彈廣告行銷,從旅客每天必經過、日均進出驚人的捷運站開始。陳俐妏攝


近2年內地手機品牌崛起,在海外練兵均有不錯成績。華為、OPPO明年成長目標分別上看1.7億部、1.4億部,挾海外市場氣勢,已一改過去僅把在臺灣地區的銷售當成試水溫的跳板,捨棄線上和高CP值的策略,以華為Mate 9 Pro旗艦款開價上看2.6萬元新臺幣為例,就是要挑戰蘋果防線。


產業人士指出,「內地廠商產品價格和策略調整是玩真的,砸錢行銷不手軟,在一片不景氣中的確殺出一條路。」

華為找來本土天王伍佰拍攝臺灣味的P9產品廣告。資料照片


小米華為卡位積極


華為、OPPO、小米去年下半年起,不約而同在臺北捷運站燈箱大打品牌或產品廣告,看準的就是臺北市捷運驚人人潮日均量,特別是搭上跨年商機強強滾的板南線。 

捷運燈箱月花500萬新臺幣

廣告代理商透露,過去運動品牌adidas、微軟、華碩、宏碁在捷運打廣告不稀奇,但去年下半年起,內地品牌廠鎖定以旅客日均進出逾10萬人次的忠孝復興站搶進,月臺上的長條篇幅廣告有小米和華碩對槓,而轉搭文湖線的通道,華為以本土天王伍佰搶進。

廣告代理商說,捷運廣告要價不菲,採分線競標,以OPPO進駐的捷運臺北車站廣告來看,燈箱價格從20萬到45萬元不等,如有圓柱、特殊造型,要價更上看45~55萬元,製作費另計,且打廣告的客戶還得大站配著小站點,每月花個500萬元起跳不在少數。

去年華為臺灣高層換將後,為更接地氣,找來本土天王伍佰拍攝臺灣味的P9產品廣告,創逾10萬人次的點閱率,讓臺灣一線品牌廠坦言,操作很成功。


華為去年底贊助新北聖誕城市集,聖誕城演唱會中大型電子看板牆直接做成Mate手機形狀,招牌花朵LOGO也後制在電視轉播中。


華為預計在2017年首季在板南線沿線還有相關廣告設計,強調精準行銷。 



OPPO贊助市政晚會


2016年大黑馬OPPO,廣告鋪天蓋地,進駐臺北車站的是特殊造型廣告,3立柱6面牆,就在板南線和淡水信義轉接通道上,相當醒目。2017年跨年OPPO直接進攻一級戰區市政府廣場,除贊助晚會外,倒數的電視牆、電視廣告破口也可看到OPPO 的Logo。

過往強打線上飢餓行銷的小米,則卡位臺北忠孝復興站和市府站,更贊助HBL高中籃球聯賽,也攜手德誼數位,已在高雄設置小米專賣店,為線下銷售拼下去。


來源:蘋果日報   


相關焦點

  • 華為小米和OV手機品牌2020年應該得多少分
    華為品牌影響力和技術仍然有優勢,但外部環境給華為帶來的壓力不言而喻。我們還看到了小米的進取,oppo的躊躇以及 vivo的奮發。   華為小米和OV,這四家手機品牌2020年應該得多少分?   華為:面對全球壓制仍然表現不俗   華為的遭遇不是個例,而是大環境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壓制。
  • 為什麼不推薦購買oppo r11(5大方面,全方位分析)
    我接下來從6大方面說明,不推薦購買oppor11的理由:1.京東的銷量很低(大眾的眼睛有時候是雪亮的) 在京東上,目前oppo r11有1.2w+的評論,小米6有6.2w+,榮耀9有1.8w+的評論。這其中oppo r11的的銷量最低,這還是在oppo r11 不限購的情況下達成的。
  • 華為無奈,也玩起了小米丟棄的饑渴營銷模式
    日前筆者從某電商平臺發現華為mate40 RS保時捷版提供的服務顯示需要預約抽籤,這意味著消費者不僅需要預約,即使預約成功了還要抽籤才能看運氣是否有機會買到,這營銷模式倒是頗有當年小米的饑渴營銷模式啊。
  • 華為小米它們不香嗎?
    如今雖然有不少朋友會選擇在網上進行購買,因為畢竟網上可以領到不少優惠券,但是同樣願意選擇去實體店購買手機的朋友也同樣不少,畢竟這樣畢竟簡單粗暴嘛,最主要的還是這樣可以直接上手體驗,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有不少朋友在實體店購機時雖說都會經過不斷比對,但是在這之後卻總是陰差陽錯的就選擇了oppo或者是vivo的手機,按理說,OV手機除了拍攝和快充這兩個方面,OV的其他短板還是比較多的,比如運行度不夠流暢
  • 華為「千億營銷」?對比華為和小米銷管費,正確解讀1000億
    對比華為和小米銷管費,正確解讀1000億 「華為研發費用1015億很多是吧,但是營銷費竟然達到 最近聽到不少華為「千億營銷」的論調,往往講道理擺事實落了下風,就轉移話題,來一句「華為千億營銷惹不起」,自以為佔了上風就悻悻離去。
  • 2000元內遊戲手機推薦:華為、小米、oppo對比,好難選!
    2020年10月已至,各大活動商場爭搶的事情,現在各大手機廠商也即將推出新的旗艦手機,重磅手機,比如我們期待已久的蘋果iPhone12,華為mate40等,一旦發布自然會引起移動手機行業的熱點,但是新機不是一般人可以買到,要麼難搶要麼價格貴,不適合。今天,八鬥給大家推薦幾款千元手機,特別適合學生黨,玩遊戲看劇不愁。
  • OPPO買斷關鍵詞,P40未發先輸,「廣告王」華為吃了廣告啞巴虧
    對於手機品牌來說,打廣告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營銷方式,華為最近幾年在廣告方面投入了大量成本,比如在線下經常可以看到一副非常大的華為手機宣傳海報,而線上邀請了眾多明星代言中端手機。總之華為為了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手機品牌的「廣告王」,「廣告王」華為早已經打入搜索領域,比如搜索友商手機,然而搜索結果頂部顯示的卻是華為手機,甚至是搜索手機技術關鍵詞,華為手機也會出現在搜索結果的最上方。如今華為已經成為線下廣告量第一、線下廣告量第一、搜索廣告量第一,簡而言之華為更像是花費巨資買斷了廣告。
  • 華為命運大轉折!榮耀和小米七年的纏鬥,相愛相殺
    當年任正非拍著桌子,吹鬍子瞪眼說「我華為不造手機」。後來呢,華為賣起手機也就算了,怎麼還弄出個榮耀也賣手機啊?這和雷軍有極大的關係。2011年小米手機橫空出世,雷軍卻也背了個騙子的罵名。他以投資為名多次和魅族老闆黃章探討手機業務問題。這小米手機推出之後黃章才後知後覺,自己的大本營都被友軍包抄了。
  • 華為與oppo怎麼一鍵換機?
    最低68元 華為與oppo怎麼一鍵換機?目前華為手機要比國內幾個牌子銷量要好,比如一部分oppo手機用戶就換成了華為手機,當大家換機後,需要把手機中的個人資料搬到華為手機中,那麼舊手機中的數據如何遷移到新手機中呢。下面小編就來詳細介紹一下oppo手機把資料搬到華為手機的方法,有需要的小夥伴趕緊來瞧一瞧。
  • vivo,opp全面圍攻之下,小米手機輸掉性價比後,還剩下什麼?
    說起手機性價比,所有人幾乎都會想起的品牌就是小米,而且也只有小米,但是自從2019年來,小米開始不再是性價比之王了,其性價比王冠被oppo和vivo摘走,每當小米發布一款手機時,vivo和oppo或者兩家旗下子品牌總有一款更具性價比和誠意的手機來正面硬槓,那麼當小米不再具備性價比的時候,還有什麼能吸引住用戶呢
  • 再滑的「牛奶屏」,也挽救不了OPPO被消費者拋棄的命運
    江湖老劉認為OPPO這次儘管料堆得不錯,但在這樣的市場大環境下衝擊高端市場,消費者恐怕難以認可其高價策略,大多數消費者看到這個售價,可能更加會選擇蘋果華為,價格低一點還有同樣配置的小米。性價比低自身能力短板OPPO想要進入高端手機市場,研發、品牌缺一不可,與iPhone、華為、小米三家巨頭相比,oppo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 為何OPPO高管如此看重Find X3,擠進高端市場真的如此重要嗎?
    真正能夠在用戶心理高端旗艦機有oppo名字的手機,目前還沒有形成影響力,至少目前說起高端機三星蘋果和華為依然是響噹噹的,而其他的手機廠商在高端機沒有啥名聲,小米則是有了一些苗頭
  • 2019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排行 華為小米OPPO躋身前五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銷量排行中,國產品牌華為小米OPPO躋身前五,共計佔據32%的市場份額,其中華為憑藉2億3850萬臺成功超越蘋果佔據全球第二。2019年對於手機行業依然處於寒冬,市場的逐漸飽和使得銷量增速出現下滑,但國產品牌憑藉本土化優勢在我國佔據了絕大部分份額,並深入全球不同國家與地區進行精細化營銷,銷量表現搶眼,全球市場份額中表現搶眼,華為佔據第二,小米與OPPO分列第四第五。
  • 小米的2021勢不可擋,華為不解開禁錮,誰來當對手
    而2020年的第三季度,小米的國外營收超越了中國營收。這對於手機企業而言,簡直就是一個奇蹟。華為ov都沒有做到。小米總是能夠接地氣,在每一個國家都混得風生水起。這樣的小米值得點讚。而國外的很多人也開始喊小米真香。所以這些都證明了一點,手機的性價比還是搶奪市場的第一利器。美國瘋狂打壓華為,力度空前的大,堅持時間也長。華為都熬不過晶片之痛。
  • 【熱點】小米臺灣作假?一次更像炒作的公關危機
    日前,小米臺灣搶購數量造假的信息被傳得沸沸揚揚,一些媒體,自媒體紛紛轉發。而小米官方解釋是網上公告總計2.8萬臺紅米手機,實際搶購資格數再加上1750個F碼,總計29970臺,只比公告數少了30臺,雙方的差異是對F碼的理解不同。二、搶購事件的實質無論對F碼如何理解,其實對小米公司無關緊要。12.3萬人民幣的罰款,對小米公司來說也就九牛一毛。
  • 蘋果、三星歐洲市場佔比下滑,華為最為嚴重,小米成功為華為奪回
    中國小米科技有望在深圳華為技術遭全面禁運後受惠,圖為小米高雄左營專賣店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美國川普政府2020年8月17日全面緊縮華為禁令,從採購端到IC設計廠商當作第三方進行供應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與服務給深圳華為,都要經過美國商務部批准、放行才能與其進行業務往來,華為手機面臨存亡之秋。
  • 珠峰信號吊打華為榮耀,小米這是要教華為做通信了嗎?
    作為靠通信起家的華為,信號方面一直無敵手,這下竟然被小米手機吊打,看起來,離小米教華為做通信已經不遠了。然而,實際上,小米的這次宣傳很有貓膩。第一,榮耀5G手機是本次中國登山隊紀念首登珠峰60周年唯一官方合作夥伴手機。
  • 小米再添一員猛將,華為「爵士」之父加入小米!
    相信大家都記得,在金立倒下後不久,去年盧偉冰就加入了小米。對於這個人,很多網友都不看好他,為什麼小米要把這個人給收了進來呢,甚至雷軍還讓盧偉冰是管理紅米手機,真是讓想不通。但是現在看來,不得不佩服雷軍的眼光,在盧偉冰管理下的紅米手機,如今越做越強大,銷量暴增。
  • OPPO買斷華為P40搜索關鍵詞,「廣告王」華為終於吃了啞巴虧
    其實和大家認為的有點不太一樣,手機品牌中只要做高端品牌或者說想要做高端品牌的,這些品牌都離不開打廣告。廣告營銷是建立手機品牌高端形象的一個方式,而且是必須的方式。目前國產手機中打廣告最厲害的品牌應該是OPPO和華為手機,曾經華為成為一度最厲害的打廣告品牌。最近兩年華為手機穩固自己高端品牌形象,在廣告營銷上也花了巨大的成本。
  • 「打壓」小米,超越華為!曾經的三線手機品牌竟然逆襲成為中國第一?
    這樣的簡單粗暴的廣告文案上來說,他們的營銷是真的抓住了客戶當下對手機需求上的痛點,再把這個痛點放大,才能更讓人印象深刻。而且不但是品牌,機子的功能,更讓其他手機商家眼紅的是,就連沒有去過實體店看過真機的顧客,都能清晰的叫出產品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