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需要美國政客放棄顛覆中國的幻想,放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21-01-07 中國網推薦

中國網評論員 蔣新宇

2020年即將過去,讓人們印象最為深刻的事件就是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並且這場百年一遇的疫情給國際社會帶來了巨大衝擊。而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關係,也伴隨著疫情的發展跌至建交以來最低谷。

不過,新冠疫情並非中美關係跌至谷底的根本原因,其只是美國個別政客用來反華的道具之一。疫情暴發以來,這些政客以霸權主義打擊中美關係的基礎;以保護主義摧毀中美經貿關係的穩定;以「麥卡錫主義」試圖讓中美徹底脫鉤……但隨著白宮即將易主,這一切似乎迎來了轉機。能否抓住這一轉機進而修復中美關係,取決於美國新一屆政府的對華政策能否校正航向、排除幹擾,回歸客觀理性。

校正航向是中美關係修復的前提。近年來,美方對中美關係的認知存在方向性錯誤。中國向來都秉持 「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來推動中美關係,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國外交的基本遵循。中國從不幹涉別國內政、不謀求勢力範圍,這些反映在中國的外交實踐中,全世界有目共睹。但美個別政客卻將中國視為美國「頭號威脅」,將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合理行動和主張渲染為「中國威脅」,並在戰略上全方位圍堵中國。美國這種對華焦慮和敵對心理,如不加以克制,中美關係必然無法重回正軌。

排除幹擾是中美關係實現健康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美國個別政客頻繁在涉臺、涉港等事關中國主權問題上進行無理幹涉,嚴重幹擾中美關係大局。對中國而言,主權問題不可談判,這是中國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一條紅線。美國在主權問題上挑戰中國,只會遭到中國的堅決反制,中美關係的健康穩定更無從談起。排除幹擾的最佳方式是聚焦合作,控制分歧。中美建交40多年來,雙方利益已深度交融,中美合作將有利於兩國和世界。中美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巨大的合作空間,雙方關係的好壞也直接關乎兩國人民利益。聚焦合作還是加劇矛盾?解鈴還須繫鈴人,能否排除幹擾關鍵取決於美方態度。

回歸客觀和理性意味著美方需放棄帶有嚴重意識形態偏見的對華政策。一直以來,美方個別政客因意識形態偏見對中國形成刻板印象,企圖通過攻擊、抹黑中國共產黨的方式,對中國進行所謂的「和平演變」,這種行為顯然與中美建交的初衷背道而馳,美方須儘早放棄「改造中國」這一不切實際的幻想。中美在意識形態上的確存在差異,但差異並非只能走向敵對。中國文化提倡「美美與共」,世界各國的歷史脈絡和發展歷程不盡相同,各國選擇不同的政治制度是歷史必然,也是本國人民的選擇。把對華政策定位在改造甚至顛覆上,是美國個別政客的政治妄想,在現實中不但不切實際,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嶄新的2021年即將到來,中美關係發展的曲線迎來關鍵節點,是觸底反彈還是繼續下沉,考驗著新一屆美國政府的格局。新冠疫情對世界的衝擊仍在持續,美國客觀、理性的對華政策有利於穩定世界預期,中美兩國的良性互動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期待。未來,在抗擊疫情、經濟復甦、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中亟待中美與世界各國攜手應對,重建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戰略框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迫切。我們期待並相信美國的對華政策遲早會回歸客觀和理性。(責任編輯:樂水 唐華 蔡曉娟)

相關焦點

  • 王毅:試圖改造顛覆中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會撞上南牆
    各國都更加清醒意識到,應對全球性挑戰必須加強國際協調與合作,尤其需要大國為此發揮表率作用。但是,由於美方在一系列問題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利益,致使中美關係呈現螺旋式下滑,跌入建交41年來的低點。這一局面不符合中美兩國人民利益,也不利於國際社會攜手共克時艱。2020年可能是國際秩序和國際關係受到損害最大的一年。
  • 王毅:美國若試圖改造顛覆中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會撞南牆
    美國的執政者如果試圖把對華政策目標定位為改造甚至顛覆中國,不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必將撞上南牆。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方願視美方的需要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雙方也可在診療經驗、防護物資生產、疫苗研製分發等方面加強合作,同時發揮各自優勢,支持第三國抗擊疫情,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貢獻。應對氣候變化是雙方又一個重要合作點。中國堅定奉行新發展理念,大力建設生態文明,致力於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 王毅:美若試圖改造顛覆中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會撞南牆
    美國的執政者如果試圖把對華政策目標定位為改造甚至顛覆中國,不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必將撞上南牆。  校正航向 排除幹擾 實現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同美國亞洲協會視頻交流致辭
  • 肖磊: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麼問題來了,未來如果在不動武的情況下,在南海要比拼持久的開發和管理,哪個國家可以耗得過中國?中國有必要主動尋求戰爭嗎?如果中國不主動尋求戰爭,那誰願意在南海主動跟中國開戰呢?  可能大家覺得說這些東西,似乎都是老調重彈,但我要跟大家表達的是,基於這些邏輯,美國就無法把中國逼成蘇聯,從而被「肢解」。
  • 中國院士完成了美國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雷射陀螺奠基人」已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高伯龍——中國「雷射陀螺奠基人」,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頂住巨大的壓力和質疑,在無數次失敗後推倒從頭再來,提出了中國在全球專有的雷射陀螺理論,並最終將理論畢其功於一役終究變成了現實
  • 張思南:美國政客不會放棄插手香港事務,我們不要抱有幻想
    美國《華爾街日報》上周四刊文指,科魯茲在反對「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的同時,著力推動其提出的所謂「SHAME法案」。該法案聲稱要「對中國新疆境內負責計劃生育的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這一法案和所謂「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相比,在對華施壓方面沒有任何衝突,最大的區別或者說是唯一的區別,也許就是後者是由眾議院內的民主黨議員所提出。
  • 放棄「九二共識」?中國國民黨「不可能的任務」……
    要國民黨完全揚棄「九二共識」,已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中國國民黨兩岸論述核心的「九二共識」面臨檢討,曾兩次在改革委員會內部討論,但內容百花齊放,無法聚焦。與會人士透露,「九二共識」不會被揚棄,但改革委員會將補強國民黨兩岸論述。
  • 《柏林空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向來是我們的特長
    美國著名影星湯姆.魯斯連拍六集的電影《碟中碟》英文原名是:Mission : impossible ,直譯過來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實早在1946年時美國人就已經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是德國人拍攝的電影《柏林空投》講述的真實故事。
  • 認清形勢,放棄幻想
    所以在17年畢業後經歷的迷茫、無法抉擇、兜兜轉轉以及那些貫穿其中的消極情緒,無以面對和付諸的信心底氣,在多少個現實衝突打擊後,終於認清了一些形勢,放棄了一些幻想。最簡單直白的不就是放眼當下,抓住現有。能在自己的領地裡存留享受的資源並持續得到供給,才能得到一份直面現實的安全感。
  • 知道中國不好惹之後,西方多國放棄追隨美國,英國也不敢提索賠
    全球疫情爆發以後,很多國家在美國的帶領下紛紛甩鍋中國。從最開始的對新冠病毒的命名,到後來的組團向中國索賠;從最開始的中國信息不透明及時論,到後來的病毒源頭調查論。西方的那些閒的發慌的政客們似乎不把病毒蔓延的責任推到中國的身上,就不願罷休。
  • 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做到了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大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
  • 中國女排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原標題:中國女排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昨晚,2019世界女排聯賽總決賽小組賽中,中國隊3比1完勝義大利隊。中國女排完成了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南京進行的2019年世界女排聯賽總決賽A組最後一輪比賽中,以替補陣容出戰的中國隊3比1力挫主力領銜的世錦賽亞軍義大利隊。中國女排在比賽中表現出來的不服輸勁頭又一次感染了廣大球迷。 與首戰對陣土耳其隊的比賽相比,中國女排此役的首發陣容進行了調整,二傳手姚迪、主攻手劉曉彤和劉晏含、副攻手鄭益昕和王媛媛、接應龔翔宇和自由人倪非凡先發出場。
  • ...前局長:中國五天內完成900萬人檢測,這在美國是「不可能的任務」
    當地時間10月13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局長斯科特·戈特利布博士,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採訪時表示,美國可能永遠也做不到像中國那樣嚴格有效的檢疫措施,但是美國仍需要擴大和改進新冠病毒檢測和對密切接觸者的跟蹤,以便更好地控制疫情。
  • 《一夢江湖》七夕尋緣怎麼放棄任務 七夕尋緣放棄任務方法分享
    導 讀 一夢江湖七夕尋緣玩家需要打開任務然後點擊任務圈紅圈的地方,召喚出界面,點擊放棄即可。
  • 《非凡》魏晨堅持完成任務 雙手凍僵仍不放棄
    即使搭檔黎明一直在旁邊勸他放棄,魏晨卻仍然堅持不懈,一直到最後凍僵了雙手,讓人心疼不已!視頻一開始,魏晨便直言,「到最後的時候,我的手指已經打不過來彎了,那個狀態其實蠻恐怖的!」從視頻中可以看出,這輪比賽中的其他五組搭檔均已離開,魏晨卻在凍僵手指的情況下仍不放棄,足以看出魏晨在此關卡中的坎坷遭遇。
  • 蓬佩奧心懷鬼胎掀開美國老底,勸拜登放棄幻想,一切都能說得通了
    ,更是被歐巴馬一方拿來當做攻擊川普的武器,佩洛西更是明裡暗裡都在表示川普是個瘋子,美國會在這位喜怒無常又任性總統統治下被破壞。 川普形象被拜登團隊塑造成了只會博取關注度、任性總統,雖然川普這一邊也火力全開攻擊了拜登,但是面對這三個有著豐富從政經驗的政客,川普還是輸了。
  • 美國「酸」了?中國用了5天就實現美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讓美國博士感嘆::「中國能夠成功地避免疫情再次爆發,在美國就做不到這樣。我們沒有這項能力。」即便是政府給予足夠的人力物力,美也不可能會像中國做的那樣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根據美國戈特利布博士所說,當美國開始出現疫情時,因為檢測措施的不足,所以我們完全不了解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到底是怎麼樣的,導致了在家隔離基本上已經是唯一的有效的減緩疫情傳播速度的手段了。
  • 《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他認為,印度和巴基斯坦不應該走和解之路,而應該對抗到底。為了表達這種訴求此人堅決反對印巴互換戰俘,為此不惜衝自己人下手。 男主角的父親是一名準將,某次為了保護更大的領導被大魔王打死,臨死前他告訴男主角:我其實還有一個兒子,你要幫我找到他。 同時,男主角也接到了大領導安排的任務:以學生的身份潛入某所大學,去保護大領導的女兒。
  • 發明ATM,一項「不可能的任務」是怎麼完成的
    完成一個看似無法完成的宏大任務,需要三種素質:鍥而不捨、循序漸進、待時而動。
  • 美國幻想的破滅與亂港「國際線」的終局猜想
    有關分析認為,普遍押注可能的執政黨,還是想貼靠美國利益以美國政客為香港代言人、綁在美國戰車上充當炮灰,這種押注的方式會有時刻被美國以更大利益出賣的風險;妄圖植根基層美國草根階層,利用大眾化的移民力量去影響美國決策,只要看看「黑人之死」、「國會山騷亂」,美國處理國內「民主問題」的方式就知道實現難度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