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慧
你相不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是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的。有些人不是一路人連相遇的機會都沒有,而有些人雖然得以相見,但是註定有緣無分。
《流金歲月》裡面的蔣南孫和章安仁兩個人就是如此。有相遇的緣分,但是註定不可能在一起。
章安仁是一個很踏實可靠的人,他勤奮踏實,努力是他身上最顯著的標籤。他對南孫更是好到沒話說,可是感情真的不是對你好就可以的。
當然如果你們兩個人只是一段不在乎結果的校園戀情,就只管享受你們在一起的甜蜜就好。
可是如果你們真的想要走到最後,那麼需要考量的東西真的很多。或許你們會看不起那些所謂的地位,條件,家庭環境,可是決定能不能走到最後呢恰恰是這些你最看不起的東西。
蔣南孫和章安仁兩個人看起來金童玉女,走到一起非常般配,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也很深刻,章安仁真的對蔣南孫很好,蔣南孫也很維護章安仁,甚至為了他和父親鬧翻,可是他們兩個人的結局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可能在一起。
章安仁不夠自信,愛得卑微
章安仁心底是一個不自信的人,這樣的不自信在蔣南孫面前更加暴露了出來。
給南孫小姨住宅改民宿,他對於自己的設計沒有自信,話語中皆是誠惶誠恐。
他說自己是第一次做這樣的設計,南孫小姨長年在國外見多識廣的,怕他看不上。其實他在專業上已經足夠優秀,但是因為在這段感情裡的不自信,加重了他對自己專業的懷疑。
章安仁是真的對蔣南孫很好,南孫自己也說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人愛她如章安仁,可是朱一句話把章安仁的表現概括了出來。她說章安仁就像是蔣南孫的貼身保姆。
情侶之間的相處模式應該是兩個人互相照顧,是一種和諧的相互付出,而不是在別人眼中是不平等的關係,這種評論也可以側面反應出章安仁在南孫面前的卑微。
南孫父親邀請章安仁回家吃飯,其意圖是為了讓他把房子賣了,南孫直接拒絕,章安仁卻有心利用這個機會搞好關係,章安仁說為了長遠考慮,眼前低聲下氣一點也無妨,南孫說不知道什麼叫低聲下氣。南孫這樣的公主大概從骨子裡就學不會低聲下氣四個字。
兩個人成長背景和生活習慣不同
對於有些人來說,你拼盡全力擁有的東西,可能只是別人的起點而已。
章安仁和蔣南孫兩個人之間的家庭環境很不一樣,章安仁年紀輕輕就有了房子,按理說這在年輕人當中已經很好了,可是他也只能買得起浦東外環的房子。
而這些是他拼盡全力得到的,卻是南孫從小到大最不缺的。
家庭環境直接影響的是兩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
蔣南孫可以把很貴重的小提琴毀壞,而章安仁卻連搬家時都要把很多東西精打細算,南孫眼中沒用的東西他都捨不得扔,要帶回來給家裡人。
南孫帶章安仁回家參加家宴,更是把兩個人的不同昭然若揭,章安仁就像是突然間闖入了一個根本不適合自己的地方,渾身的不自在和這個地方格格不入。
他不知道吃醉蟹要配點黃酒,還問南孫什麼時候開始喝酒了,他主動給南孫倒酒,卻被告知等奶奶入座才能動手。他以為這麼大一桌子菜是特意為他準備的,卻是南孫家的日常。
他和南孫註定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兩個人對體面和幸福的需求不同
兩個人關於體面和幸福有過一段討論。
南孫說「我們家看著體面,也不見得比菜市場阿姨幸福。」
章安仁說「你就是過得太幸福了,一直擁有著幸福,所以才不知道沒有幸福的苦。有些家庭既不體面,也不幸福。」
南孫說「那我先要幸福,再要體面。」
從小被寵到大,不缺體面也不缺幸福的南孫,沒有過過沒有體面的日子,當然不會對所謂的體面有想法。擁有著幸福的人也會忽略掉幸福。
南孫是有資本做一個公主的。從小被父親當成公主一樣培養,所以才有了她骨子裡的驕傲。
而這些是章安仁沒有的,他大概就是他口中說的那個既不體面也不幸福的人,兩個人擁有的東西不一樣,需求也會不一樣。
有些感情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尤其是對於家境比較懸殊的家庭來說,更是如此。
家庭不太好的那一個,骨子裡存在著的自卑不是對方一句「你喜歡的人喜歡你就好了,何必在乎別的人喜歡你」就能夠消除掉的。
那份不自信會一直存在他的心頭,也會一直橫亙在你們兩個人中間。
他和你的家庭會格格不入,你的家庭也不可能接受他。
南孫和章安仁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即使彼此相愛,也不可能走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