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去看電影《魔童降世》時,流了很多眼淚。二次去電影院看的時候多了幾分理想主義,更多的是觀察身邊人的表現。看這部片子第三次了,是在家裡,也就是昨天,可我卻看得出片子背後的一絲「意味深長」。
最新改版的哪吒形象是非常自黑的,儘管大家都說這個設計太醜了,它的「人設」卻是非常深刻的。不論男女,都認為他是個令人愉快的孩子。這樣性格不羈的人也是天命所為,紛紛同情,倒倒倒倒有些後悔莫及,更有不少為人父母者,甚至不乏自責者:原本都是好孩子,但自己家教方式卻可圈可點。
還有不少孩子抱著自己老媽的腰,撒嬌地說:媽,看看人家父母是多麼體諒自己孩子的小心思啊!家話裡有幾分真摯,可孩子們,卻是話中之情,只能意會不能傳。
作者不顧一切地進行假設和嘗試。要是換一個怎麼樣?要是哪吒這樣的娃兒在百姓家中或海底龍宮裡出生呢?
首先要說的是出生於平民家庭。大部分的人都會被別人家活活打死或投入到死牢中。大概一般人家都無法抵擋得住超級搗蛋小孩的「打攪」。連家裡人的母親也是心胸狹隘,也都對兒子情有獨鍾,可卻擋不住天災人禍,即使在孩子惹來的禍之後,也是難以平息的後果。
又說說龍宮裡誕生的「哪吒」。被天庭壓制的龍王一家人,想必是想讓孩子出人頭地,為自己的家庭討回公道,而對於這樣一個愛惹麻煩的孩子,估計還沒等他為自己的家庭做什麼貢獻,就已經驚動了天庭,甚至可能已經給全家人帶來危險。
這說明了魔童和靈珠都是如何生存的以及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對於李靖來說,不管出生在自己家裡的是靈珠還是魔童,不管是天仙還是凡人,這一家的人都有足夠的能力將自己的孩子打造成棟梁之才。
有些人說,這不就是李靖父母要教育的嗎?錯誤,教育哪吒成功,不只是教育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哪吒的父母,是一個更有底氣的人。他們已經足夠為他們的孩子們提供一個「空間」。身為大師,太乙真人同樣功不可沒。也就是,作為現代父母,不會因為一齣戲就自責,認為自己娃有「靈珠轉世」的本事,因為自己的「不稱職」才導致孩子的「魔童」。不用這麼想,畢竟一整天也沒幾個「李靖」了,我們平日也很難找到「太乙真人」這樣願意為自己的學生買單的老師。
更要擦亮雙眼,增強心靈抵抗力,做孩子的榜樣,做一個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人。
說到比較,不要了吧?不對比,不傷害。對於學習,歸根結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而非奴隸。對於怎樣評價《魔童降世》,眼含熱淚地告訴自己「盡力而為,知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