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日本之間也的確有很大的淵源,在歷史上,該國一直都在不斷向我國發起挑釁,而且總是在覬覦我國的土地。近代以來,我國與日本之間最大的兩次戰役就是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前者輸的很慘,使得我國丟失了很多的財寶和土地,因此也讓日本在這其中獲得了很大的利益,而在抗日戰爭當中,我國真正崛起了,所以給日本帶來了很大的拖延過程。雖然我國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失,但也並沒有讓日本得到太多的好處。
無論是哪一次的戰役,日本都給我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正是如此,才讓很多人都對日本有很大的仇視情緒,但是在這個時候,也讓很多人產生了一個疑問,日本當年侵略中國領土,他們哪來的底氣?其實地圖倒過來後就能看到其中的原因。眾所周知,每個國家都有本國的世界地圖設計方式,雖然各個板塊都不會變動位置,但是各個國家不會輕易把本國放在邊角的位置,一方面看起來特別不方便,而且也顯得本國特別沒有地位,所以基本上大部分國家都是直接會把本國的位置放到地圖的中心。
我國在繪製世界地圖的時候,就把我國放在了靠近中心的位置,而且地圖的最重要就是太平洋,而一些西方國家在繪製的時候,最中心的位置則是大西洋。因此通過這種方式,也能讓本國民眾更容易去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也就有了比較獨特的繪圖過程。該國在繪製世界地圖的時候,把我們平時習慣看的地圖完全給翻了過來,也就是直接在原來的基礎上逆時針旋轉了若干角度。
其實在整體的面積對比上,我國的國土面積遠遠超過日本。不過在日本對整個世界地圖進行變換之後,就會顯得該國的地理位置特別優越,那麼日本為何會選擇侵略我國呢?其實從地理形勢上就可以看得出,在他們的地圖當中,本國的群島和琉球群島共同形成了一個英文字母C的形狀,基本上就是一個包圍的形式。在這種獨特的地理形勢之下,該國的最北端和最南端都是離大陸特別近的。在這樣的影響之下,日本海似乎就已經成為了該國的內海。
為了能夠實現更大的包圍,所以日本自古以來都想要通過侵略其他國家來完善這樣的一個地理位置。其實在我國的歷史當中,日本侵略的路線大部分都是從朝鮮半島開始的,從唐朝的時候,兩國就已經在白江口爆發了海戰,之後又在其他朝代爆發過戰爭,而在古代我國的實力的確比較強悍,多次都將敵軍給擊退了,只不過到近代的時候,日軍的整體實力得到了提升,才從朝鮮一路北上,通過打開東北三省,展開了進步侵略我國的計劃,這些都足以證明日本的野心很大。
由此可見,日本之所以會侵略我國,也是因為地理位置方面的一些特點,才有這種決定的。通過這種方式,也就使得該國逐漸展現出了更強大的水準。從古代開始,日本就有了這樣的侵略想法,一直延續到近代,該國才真正使得這種做法逐漸被完成。不過,在我國人民的英勇抵抗之下,日本的偉大宏圖沒能夠得到繼續,因此這也就使得該國沒有真正像計劃中的那樣,逐步去展開更進一步的侵略過程,反而使得日本在當時成為了戰敗國,而且一直都會受到不少國家的壓制。現如今,很多國家都會特別牴觸日本,從而防範該國再次展開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