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83年前南京城被日寇攻陷,30多萬同胞慘遭屠殺,這座城市變成了人間地獄,
然而,對於這場反人類大屠殺,今天西方主流媒體跟以往一樣,保持迴避態度,這並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而是在用政治立場取代人類最基本的情感和道德。
西方最重要的網絡社交平臺之一推特,12月13日忙著刪除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圖片和視頻,還對許多中文用戶進行限制或者封號,理由是些史料「無端血腥」,違反了推特的管理規則。
而這些資料大部分都是國際公認的歷史圖片,包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公開證據,比如南京大屠殺「百人斬」劊子手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獸行罪證的日本新聞報導截圖。
推特居然接受不了,推特是個未成年小孩嗎?那又怎麼解釋它任憑色情、暴力、兇殺圖片和文字泛濫?
更惡劣的是,推特當天一邊封殺「南京大屠殺」的信息,一邊縱容日本右翼分子,發表大量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反人類言論。
推特可謂「立場鮮明」,過濾什麼?呈現什麼?對信息傳播的操縱非常「在行」,難道這就叫「獨立媒體,新聞自由」?
日軍殺人獸行的照片不能出現,那藝術作品呢?
旅美畫家李自健油畫《南京大屠殺》也被限制了,理由是「內容敏感」。
推特的「雙標」嘴臉,在去年香港「反修例風波」時就已展現無遺,這次,它們選擇跟惡魔站在一起,這就是西方掛在嘴裡的「捍衛人類文明」。
今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推特當天立刻封殺了一批發布「蘇聯紅軍插旗柏林國會大廈」的帳號,理由是「違反關於危險人物或組織的社區規定」。
多麼言論自由的推特?我們連起來看看:
封殺「南京大屠殺照片」,藉口是「無端血腥」;
封殺「南京大屠殺油畫」,藉口是「內容敏感」;
封殺「解放柏林照片」,藉口是「危險人物或組織」;
還有去年封殺「挺港警」的信息,藉口更是五花八門。
封殺、封殺、封殺……一切它不喜歡的信息都要封殺。
推特只是西方「雙標」的一個典型而已,這種「雙標」輿論,不但模糊了西方社會對日本人歷史罪行的認知,也影響了國內一些網民對「南京大屠殺」的立場,更不要說那些美粉精日了。
青年漫畫家@烏合麒麟 為「國家公祭日」創作了一副藝術作品,那些美粉精日就急得跳腳了,正面攻擊,它們是不敢了,但總要陰陽怪氣一番。
有說他把「中日關係」畫壞了、有說他「蹭熱度」的、有說他「傳遞仇恨」的……這些極少數敗類,不去譴責日本,反過來指責銘記歷史的網友,這份孝心留點給它們爹媽不好嗎?
還有人又搬弄起「中國人要理性,要客觀,要反思」那一套。
什麼是理性?不忘歷史,愛國前行,難道不是理性?
什麼是客觀?屍山血海,白紙黑字,難道不是客觀?
什麼是反思?祭鬼拜魔,篡改歷史,該反思的難道不是日本人?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南京大屠殺」的刻意迴避,動機是企圖顛覆二戰史觀,破壞戰後秩序。
日本是G7集團成員,是西方陣營重要成員,為了眼前的地緣政治利益,美國不惜顛倒是非,縱容罪惡,美國的態度又決定著西方盟友的態度。
美國總統不願參加北京九三閱兵,不願參加莫斯科反法西斯衛國戰爭紀念,卻寧可突破歷史跑到廣島看什麼和平公園,信息還不夠明顯嗎?
他對得起犧牲在太平洋戰爭中的美國大兵?對得起羅斯福?對得起杜魯門?
在歐洲,對於二戰,有一個簡簡單單的公式:法西斯=集中營=屠殺猶太人。
絕口不提集中營最初是納粹為迫害德國共產黨和左翼人士而修建的,它們就像擺放積木一樣對待歷史,把自己不喜歡的那一塊輕輕抽去,但這樣的「歷史」,是早晚會坍塌的。
而西方又擁有全球絕大多數話語權,當扭曲的二戰史觀得到長期傳播後,安倍晉三就敢去珍珠港「慰靈」,日本媒體就敢要求美國為兩顆原子彈道歉,就敢為「南京大屠殺」翻案。
有的人甚至會被弄糊塗,到底誰是受害者?誰是施害者?
「臺獨勢力」公然為侵華日軍以及幫兇們洗地,幌子是「轉型正義,和解寬容」,正與邪,在島上就這樣被這幫數典忘祖的反人類勢力所顛倒。
這些將「民主」天天掛在嘴上的 ,只會比法西斯更狠,它們要把歷史倒轉過來,以證明它們分裂國家罪行的合法性。
美國反華政客則給它們打氣加油,仿佛「開羅宣言」、「雅爾達會議」、「波斯坦公告」只是小劇場裡的廉價情景劇,這一份份莊重的歷史協議反而成了西方顛覆二戰史觀的障礙。
「美國駐丹麥大使館」年初發推:美軍士兵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推特不刪除,美國也不道歉,西方主流媒體也不駁斥。所以,今天它們對「南京大屠殺」無動於衷,也是「合乎邏輯」的態度。
它們想復活並縱容日本軍國主義,重新培育一片法西斯土壤,矛頭所指十分明顯。而日本對歷史罪行死不悔改的態度,又迎合了這種險惡用心,雙方一拍即合。
這一切,更加可以證明中國設立「國家公祭日」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為了警示每一代中國人要銘記歷史,也是對二戰正確史觀的捍衛。
「南京大屠殺」是血淋淋的歷史,不是誰能用鍵盤就能抹去的。
推特等西方網絡平臺「雙標」醜行,更是在提醒我們,在這種國際輿論環境下,銘記歷史也是一場鬥爭。警鐘長鳴,絕沒有任何鬆懈的餘地。
惡搞歷史者必被歷史惡搞,顛覆歷史者必被歷史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