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經歷過種種磨難的,楊千嬅也是。
她剛進圈子時,家人非常的反對,當時的她還沒大紅大紫,還沒有人為她寫一首歌曲,甚至可能連名字也會被埋沒在人海裡,她的家人對她說:這個行業不穩定,看上去是風光,但卻是一個染缸。
她家人當時一直不理她,她依舊沒有選擇放棄,她曾對家人說過:三年,如果還不能出名,就回去繼續當護士。
她參加比賽時,認識了很多人,她不可能會退縮。
為了能在娛樂圈出頭,她什麼活都幹過,洗過盤子當過助唱還給人當過背景板。
那時她缺錢,還有了很多的煩惱。
當然她肯定是運氣是最好的。
楊千嬅唱了很多年的歌。
1995年,楊千嬅剛入行,沒多長時間就發了首專,還有林夕和黃偉文寫的歌,直接就是白金銷量,比一期出道的陳奕迅都強。
而黃偉文對楊千嬅是真的好,還給她作詞曲,還會請她吃飯逛街。
在2000年,楊千嬅進入影圈,而黃偉文也陪著一起,就這樣我們就看到了他一心的追求女主這樣的戲份,後來的兩部電影也是一樣的套路。
黃偉文還說過:要是楊千嬅的影片,哪怕沒酬勞我也願意演。
在2001楊千嬅又發了一張新專,而林夕的《姐妹》是主打,黃偉文的《野孩子》也是熱門。
都說,林夕的歌是把自己投到楊千嬅的身上,而黃偉文的則是全力的把楊千嬅挖掘出來,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讓楊千嬅自己走出來。
在2005年的楊千嬅出了專輯《單身》,《超齡》是黃偉文最用心寫的歌,只有這首最像楊千嬅當時的心情,她失戀沒有多久,事業也受到波及。
楊千嬅也覺得這首是主打,但是唱片公司的老闆覺得這首歌不太行,它就是一首安慰朋友的歌,於是就把這首歌排第三了,本來沒有宣傳的歌,一下大火。
黃偉文覺得太不公平,就回想到以前幫楊千嬅寫歌時的心情,有一句就是:你這麼珍惜我,以前都未聽講過。
黃偉文說:我有點懷疑楊小姐根本不喜歡我寫的這些歌詞,很多謝謝的話感覺就是客套,雖然不喜歡但還是一直在用,這可能就是最偉大的理解吧,而我真的盡力了。
兩位才子眼裡的楊千嬅是兩種人,一種深愛到沒有藥可救了,一種歷經磨難不願服輸。
之後黃偉文寫出《最佳損友》給陳奕迅唱,曾喜愛楊千嬅才華,到了今天不想在消耗自己了。
這不是一個原因,還有很多事也證明他們的關係淡下來了。
之後這首歌紅遍國內外。
他們兩人從選秀時就認識,陳奕迅介紹過自己後楊千嬅也接著把自己介紹了。
陳奕迅獲得了冠軍,楊千嬅是季軍,兩人進了同家唱片公司,成了師兄妹,後來兩人互生了好感,快要交往時,楊千嬅被派去國外學習進修音樂。
後來陳奕迅認識現在的妻子,等楊千嬅回國時一切都變了,從此兩人成為知己。
後來楊千嬅獲得了獎項時,她在臺上唱歌時哭了,可能是激動吧,沒想到這麼快就獲得這樣的成績。
那個當年冷落她的家人漸漸接受她了,在她入行五年後,家人用行動表示支持,第一次出現在她的演唱會。
結語:楊千嬅從出道不容易到現在一家幸福恩愛,有一個愛自己寵自己的丈夫,她是多麼的幸運,她的歌寫的都是她這一生的故事,仔細聽你就會很有感慨,也希望楊千嬅以後能帶來更多好聽的歌,好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