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3月份熱映的《蝙超》的最終全球票房收益為8.68億美元,破10億美元無望。而漫威出品的《美隊3》目前全球總票房已達到9.409億,僅用10天就超過《蝙超》全球總票房。華納和DC公司聯手炮製的這個電影大招,為什麼就不敵漫威的《美隊3》呢?
這是超級英雄電影最好的時代。據統計,從2014年到2020年,共有20多部超級英雄電影登上銀幕,每年至少有三部,漫威、DC、20世紀福斯、索尼都在紛紛布局自己的電影宇宙。
被寄予厚望的DC年度大作,製作成本高達2.5億美元的《蝙蝠俠大戰超:正義黎明》全球票房未能突破10億美元,而目前正在熱映中的《美國隊長3:內戰》仍將持續發力,全面趕超《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的全球總票房已成定局。從各個方面來看,華納好DC的倉促布局,或許早早就給這場超級英雄電影競賽埋下了隱患。
左起分別是:《X戰警》《奇異博士》《自殺小隊》《美隊3》《蝙超》《死侍》
先從口碑方面來對比,《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的爛番茄已經跌至29%,排名靠前的一條評語這樣形容本片:「扎克施耐德這場無聊的災難把你打得毫無知覺。」再看看其他媒體對本片的評價:
「大戰的劇情非常混亂,整部電影也像是一款超長預告片,為了之後的《正義聯盟》鋪路,當然電影的視覺效果一級棒,尤其是打鬥的鏡頭,光與影交織,格鬥簡潔有力。」——《Indiewire》 Eric Kohn
「雖然蝙蝠俠和超人對戰完成了粉絲們的心願,但是電影中秒殺他們的是開掛的神奇女俠。」——《滾石》Peter Travers
而漫威的《美國隊長3:內戰》幾乎好評如潮,在先期的試映後,影評人和媒體人對影片讚譽有加:
Mike Sampson:《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太棒了,比以前的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都要好,我試著不去把它和超蝙進行對比,但這太難了,美隊3成功了,因為它做到了超蝙沒做到的事情:有趣。
Steven Weintrau:《美隊3》最精彩的戰鬥場景絕對是爆炸級別的,正如你們想的那樣,蜘蛛俠大出風頭,第二的,大概是蟻人吧。
漫威電影宇宙布局已經8年的時間,電影觀眾的基礎顯然更好
漫威在這些年創造的價值和成績有目共睹,在電影票房,電影宇宙的概念等方面創造了驚人的成績,而這一切的發生不過短短8年間。不過這8年時間對比華納不到4年的電影布局時間來看,還是挺長的。至少觀眾在看了《美隊1》、《美隊2》、《復聯2》等一系列作品之後,會很有興趣看《美隊3》。
回首2008年,《鋼鐵俠》第一部的橫空出世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漫威和深陷低谷的小羅伯特唐尼,這部電影是漫威成功的基石,也體現了發展戰略的正確性以及眼光的長遠,《鋼鐵俠》成功之後,漫威開始加速構建自己的電影宇宙,蓄勢待發。
而另一邊的DC在當時似乎還沒有預料到鄰居漫威會崛起的如此迅速,況且諾蘭打造的《蝙蝠俠》系列讓超級英雄電影達到了之前從未有過的深度和嚴肅性,甚至不像是超級英雄電影的面貌,三部《蝙蝠俠》成為影迷心中的神作,也讓諾蘭封神,一躍成為好萊塢最有價值和導演之一,但《蝙蝠俠》系列的成功卻並未對DC起到什麼太大作用,在幾年後反而成為DC的羈絆,甚至一度導致其創作上束手束腳的境地。
多少人再也不想接受希斯·萊傑以外的小丑
2012年5月的《復仇者聯盟》是漫威真正發力的時刻,第一階段的單人英雄鋪墊的力量終於在這部影片中集中爆發,全球爆收15.2億美元,坐擁全球票房總榜第四名。
2014年10月16日,蓄勢已久的DC再也按捺不住了,華納影業宣布,將在2016~2020年的未來五年內,陸續推出《蝙超》、《海王》、《閃電俠》、《神奇女俠》等10部DC漫畫改編的電影作品,而此時的漫威早已進入了電影宇宙的第二階段。
所以DC電影宇宙從布局上來講,錯過了趕超漫威宇宙構建的黃金時間,讓全球觀眾逐漸熟知一個英雄需要時間,尤其是鋪墊一個英雄團隊,每一部單人英雄電影都是一個孵化的過程,由於錯過了這樣的時機,DC只能選擇在《超人:鋼鐵之軀》後上映的重要布局之作《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同時擠進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三位巨頭,同時還引出了海王、閃電俠、鋼骨。
在電影宇宙的第二部作品中就引入這麼多角色,對於電影創作來說是非常冒險的,也是DC的無奈之舉,因為已經沒有時間用單人電影繼續鋪墊宇宙了,而且電影在高度風格,嚴肅,黑暗的路上也漸行漸遠,在籠絡更多受眾和討好大眾之間選擇了前者,造成了影片在漫迷心中地位很高,但在大眾和評論界口碑撲街的局面。
《蝙超》這次沒能取得想像中的成功,還是很可惜的
看得出DC正在努力跳脫出諾蘭的影響,並未試圖深入挖掘故事中種種社會和政治問題,以全面布局和建立世界觀為重,但不可否認的是,諾蘭的《蝙蝠俠》在影迷心中造成的影像已經成為了某種潛意識,那就是要深度,也有普通觀眾會以漫威的娛樂性標準來看待《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而影片明顯在娛樂性上也不及漫威,《美國隊長3:內戰》在口碑和票房上的全勝又再一次讓DC陷入窘境。
DC試著儘量不受漫威布局策略的影響,於是在電視劇的開發和宇宙構件上嘗試分開敘述,建立多重宇宙,電影和電視劇宇宙各自獨立,儘量減少創作上的束縛,索性,《閃電俠》《綠箭俠》等DC劇集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始,電視劇宇宙正在健康的發展並開始互相聯動了起來。
而漫威方面,雖然《神盾局特工》目前已更新到了第三季,但漫威高層曾表示對這套劇集的製作並不是非常滿意。從影迷角度來說,劇集與電影宇宙的有效聯動讓他們痴迷其中,曾幾何時,找梗,挖彩蛋成了看電影的一大樂趣。但漫威將電影和電視宇宙打通的策略,在劇作上導致的束縛性也已初露端倪了。
綜上所述,導致DC電影宇宙處於被漫威壓制局面的原因其實已相當清晰。
其一,是未能提早形成構建電影宇宙的規劃,讓漫威搶佔先機,並通過多部漫威風格的超級英雄電影在觀眾心中樹立了一種超級英雄電影應有的樣子,能否接受DC的風格變得相對困難。
其二,諾蘭《蝙蝠俠》系列的成功以及帶來的影響成為DC電影宇宙揮之不去的陰影。
其三,作為漫改電影,究竟是要討好漫迷還是貼近觀眾?從《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來看,作品本身還是更傾向於前者,但似乎也是一種試探性的調整,也許會根據這次的情況在接下來的《X特遣隊》與《神奇女俠》中再度調整,增添更多娛樂性甚至是一直欠缺的笑點。
《X特遣隊》的風格偏喜劇,DC電影宇宙有望扳回一城
其四,影片基調嚴肅,黑暗,風格寫實,與漫威的明亮,鮮豔恰好相反,再加之影片過於冗長,甚至成為很多非漫迷(路人)觀眾的一場「噩夢」。
最後,DC依然會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加入構建自己的電影宇宙,作為DC和漫威都喜歡的影迷,仍然對DC未來的作品抱有希望和信心,希望DC能在以上提到的四個方面進行合適的調整,因為華納也不想自己的電影只是拍給漫迷的吧,而是拍給大眾的,拍給影迷的,必要的妥協還是需要的,只要能讓DC電影宇宙變得更好。
2016~2020年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檔期表(僅供參考)
作者:電影玩家羅眾
時光網出品
↑↑↑長按二維碼,或掃描指紋即可關注時光網
求評論!求吐槽!求嘚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推薦文章
《耐撕偵探》坎城首映紅毯
高司令&孔雀電眼迷人 羅素克勞全程忙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