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古稱「虔州」,章江、貢江二水交匯於此,「章」「貢」二字加上「虔」字中的一個「文」字,就組合成一個「贛」字。兩江匯聚而成的贛江,哺育著人傑地靈的江西大地。「贛」因此成為江西的簡稱。
贛這個字,本身就是兩江匯流產生的,而江西本身就有濃厚的兼容並蓄的文化,這註定了江西,對多樣化的新興技術融入江西的數位化會報以積極的態度。
為加快新基建的發展,今年江西發布了《江西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著力實施數位技術創新行動、數字產業化提升行動、產業數位化轉型行動、新業態新模式培育行動、數位化治理推進行動、產業生態體系優化行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制度供給創新行動八大行動,加快構建全省數字經濟生態體系。
在2020江西鯤鵬生態夥伴大會上,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亦斌在《搶抓新基建機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的主題演講中表示,江西省將搶抓新基建這一重大機遇,集中力量,整合資源,把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作為加快江西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推手,大力推進江西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江西的目標是,到2022年,江西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得到提高,「物聯江西」、「智聯江西」加快建設,部分領域走在全國前列。而華為的鯤鵬產業,立足於多樣性計算的思考,拉開了變革傳統計算產業格局的序幕,這也給數字江西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提高江西數位化的「加速度」
2015年,江西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成立,作為當時江西唯一的「數字經濟示範區」和「大數據產業基地」,逐步拉開了整個江西數字經濟的序幕。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江西數字產業營收近6000億元,全省數字經濟領域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約3萬家,智能製造「萬千百十」工程目標提前實現,累計上雲企業達到1.6萬家;截至今年4月初,江西累計開通5G基站4374個。這些令人欣慰的數字背後,就是江西為數字經濟建設所做出的努力。
江西的目標是,到2022年底,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26%以上,達到1.5萬億元以上,力爭成為全國移動物聯網示範應用的標杆區、全國產業數位化轉型的先行區、全國數字終端製造的集聚區、全國數位化治理應用的示範區、世界級虛擬實境(VR)中心,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事實上,江西的數字經濟基礎深厚,江西不僅是全國唯一承擔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試點示範的省份,還在全國大數據、物聯網、VR/AR產業均佔有一席之地。但也存在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偏小、產業數位化轉型不快的問題。
為了提高整個江西走向數位化的加速度,江西一直與華為鯤鵬保持了長期的溝通和協作,希望共同成立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中心,依託創新中心,打造江西省鯤鵬計算產業園,建立鯤鵬產業聯盟。
我們知道,從2019年至今,鯤鵬計算產業生態得到了迅速的生長,聚集了大量頂級科技生態的中堅力量,從作業系統、中間件到應用軟體均群起而響應。圍繞鯤鵬的核心技術,鯤鵬計算生態將立足中國,面向全球,打造開放的鯤鵬計算產業生態。
這勢必會幫助江西,構建起基於鯤鵬計算的數字經濟「底座」,為江西的新基建賦能。
硬體、軟體到人才,全省「一盤棋」
為了加快推動產業鏈轉型升級、做優做強做大,江西省對重點產業鏈,採取了鏈長制,實施「一鏈一策」,為進一步打造高質量鯤鵬計算產業鏈奠定了基礎。
目前江西的鯤鵬產業布局,通過「1+N」的模式,基於省會南昌一個中心,輻射N個地市,形成了全省「一盤棋」。
首先,在硬體生態方面,江西正積極引進鯤鵬等國內領先技術架構,構建軟硬體生態體系,吸引華為等國內龍頭企業及其配套生產企業落戶江西、打造「龍頭帶動、集群協作」產業發展格局。江西計劃打造基於鯤鵬生態的硬體製造基地,到2022年,培育1個高端整機產品品牌,培育2-3家鯤鵬產業龍頭企業,在上饒形成年產30萬臺基於鯤鵬架構的伺服器和PC機生產能力,致力打造成為覆蓋江西市場、華東及中部地區的信息產業研發生產基地。
同方計算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偉表示,「同方已經為鯤鵬計算產業,設立專用生產線、專用工程實驗室、專用高溫間、專用測試環境以及定製化的專屬生產工藝流程。江西可控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生產基地擁有計算機、伺服器30萬臺(套)生產能力,將致力打造成為覆蓋江西市場、輻射華東及中部地區的信息產業研發生產基地。」
第二,在軟體生態方面,江西也在加快構建鯤鵬等產業生態體系,加快培育和引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作業系統、資料庫、大數據平臺等基礎軟體企業。並圍繞江西的重點行業、引入、培育、孵化一批行業應用軟體企業,推進行業應用軟體遷移、適配、開發。
而從華為的角度,華為也在不斷將基礎軟體的能力開放出來,例如在作業系統層面,華為將伺服器作業系統openEuler進行了開源;在軟體層面,為了開發者在鯤鵬計算平臺上簡單、高效地進行軟體開發或遷移,華為提供了鯤鵬開發套件,包含編譯器和工具集。同時,在資料庫方面,華為也開源了GaussDB OLTP 單機版資料庫,也就是openGauss。華為希望通過開源和開放,幫助國內的計算產業發構建基礎軟體的生態。
第三,在人才生態方面,江西將加快江西鯤鵬計算產業創新人才培養,在院校組建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與有關高校共建「1+X」鯤鵬專業方向,引入鯤鵬計算產業體系的教學與實踐課程,聯合鯤鵬生態合作夥伴協作開發處理器、作業系統、資料庫等教學套件,形成完善的鯤鵬計算產業人才培養體系。
本次大會上,華為分別與江西理工大學、江西軟體職業技術大學、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四所高校達成合作,華為與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共建的華為雲學院鯤鵬中心也正式揭牌成立,結合高校的教學特色針對性地培養ICT、VR、鯤鵬計算等領域的數位化人才。
不難發現,通過全省「一盤棋」的構建,江西已經從硬體生態、軟體生態到人才生態,做到了完善產業布局,聚合產業共識,共建產業生態,實現江西鯤鵬計算產業高質量發展。
鯤鵬與新基建在江西融匯
我們知道,今年特殊的內外部環境,產生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對當前市場環境的影響較大。尤其在今年的疫情當中,數位化像是一把標尺,衡量了同樣條件下,城市的防疫抗疫能力和治理程度,也驗證了數位化技術對地方經濟轉型的重要作用。
從廣義上看,新基建是雲、數、智新興技術作為基礎設施的重新定位,但實際上新基建要做的是新興技術與行業需求的結合。作為千行百業走向數位化的基礎,新基建也需要它的「基建」或者說底座,而鯤鵬計算產業應運而生,恰恰可以作為新基建的「底座」。
對有志於數字經濟穩健成長的江西來說,新基建也是一次重大的產業升級的新機遇,華為鯤鵬處理器可以為新基建提供算力資源,圍繞鯤鵬構建的生態體系,也會成為「新基建」發展的重要抓手。
據了解,目前鯤鵬計算產業在江西的生態落地也非常順利,在江西已對接ISV 48家,對接解決方案60個,其中33個解決方案完成鯤鵬測試,22個解決方案獲得鯤鵬認證。同時,在行業落地方面,數字政府、安平、金融、運營商等重點行業,集中資源,優先支持落地標杆項目,很快即可實現規模化。
新基建像是一條奔湧向海的江流,而鯤鵬計算產業則像是一條為其提供養分和動力的支流,兩江交匯,形成了江西支撐各行業數位化進程的「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