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說的玩中學,真的靠譜嗎?

2021-02-16 兩個爸爸愛評測

各位爸媽好,昨天可能我說的話題有點重,有位媽媽留言說看完果斷決定不要二胎了,嚇得我趕緊勸她按計劃進行。孩子有個兄弟姐妹挺好的,老二照豬養就好了。

房子啥的都是身外之物,擁有的就是最好的安排。孩子只要用心雞,家庭的作用是大於學校的作用的。

今天我決定說個輕鬆點的話題,這個話題大家也一定不想錯過:如何讓雞娃變得快樂高效。

「寓教於樂」是一個我們從小聽到大的成語,但是誰曾經在學習過程中,體會過特別的快樂嗎?我相信只有少數人在上了大學以後,研究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的時候,才有過這樣的感受。

小時候大概都盼著音體美老師不生病,主課老師少來佔用自習時間講課。總之,大部分人不愛上主課。

所以為什麼近年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這麼流行,就是因為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是「知易行難」。

學習哪有玩遊戲開心啊,無論是線下的捉迷藏、丟沙包,還是後來的任天堂、街機、電腦、手機遊戲,都可以讓我們覺得幾小時一下子就過去了,從來不討厭。

說到底,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只分為「需要做」和「想要做」的兩種,需要做的事情每個人都十分了解,想要做的事情,大家仔細回憶一下,其實大部分都有「玩」的元素。

「想要」玩,這和我們「人」的生理構造有關:

大腦在快樂的時候,會分泌多巴胺,讓我們做事情更專注、有效力。遊戲之所以讓很多人上癮,是因為會有很多正向的即時反饋,不停的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

除了少數特別自律,可以真頭懸梁錐刺股的牛人,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抗拒多巴胺的誘惑。

大部分普通人與其追求極端的自律,不如想辦法讓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變成「想要做」的事情,這個過程現在有個很新的術語,叫「遊戲化」——gamification。

說白了,就是我和石頭爸都很推崇的「玩中學」。核心原理,就是通過一系列的設計,把需要孩子學習,變成孩子想要學習,讓雞娃變成一個和諧、快樂的過程。

但如果我現在跟大家說,看完這篇文章,立刻就能開心的雞出牛蛙,讓娃學的欲罷不能,那是胡扯。


玩中學絕不是雞娃的萬能藥劑,它是內驅力的培養皿。

讓學習變得快樂是個過程,娃學的越開心,就能學會的越多;學會的越多,就會被老師和周圍人認可,變成內化的動力,激勵娃以後更努力的去學。周而復始,形成一個正向螺旋,卻並不是一蹴而就。

學霸之所以一直是學霸,就是因為他們通過最初的努力,進入了這個正向向上的螺旋,這時候就算學習本身真的很辛苦,他們也不會覺得難過,積累十多年,就逐漸成了學霸體質。

「學渣」則正好相反,一直在得不到認可和找不到學習樂趣之間掙扎,時間一天天荒廢。我想通過玩中學幫大家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在最初就娃找到學習的樂趣,更快進入正向的學霸螺旋。

從理論上來說,「遊戲化」和通過玩中學,是兩件事情:

遊戲化指的是學習的內容本身不變,但是在安排如何學習這件事情上,用上很多遊戲設計的思路。

比如打怪升級和及時獎勵,讓娃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停的感受到興奮和刺激,從而堅持下去。這個思路,就像我們在控制體重過程中,一旦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獎勵自己追一集劇類似。

玩中學,則要求更加高一些。是通過教具、玩具、App、做遊戲本身,把學習的內容融入到遊戲中,讓娃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就學到了。

比如最早我們學打字的時候,就有過一些打怪的電腦遊戲,要求我們必須迅速拼出單詞才能攻擊對方。

說到遊戲,我還蠻專業的。大家知道我是學法律出身,我的研究生論文,寫的就是遊戲行業的法律問題,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調研,不僅知道遊戲好玩,還對其背後的各種原理、機制,尤其是心理學上對人的刺激,特別的了解。

這兩者有時候不是很容易區分,但因為我們不是研究理論的學者,沒有必要整清楚,接下來我就用「寓教於樂」或者「玩學結合」來指代這兩者,不再做區分了。

大家回憶一下,是不是每天雞娃的時候,不知不覺的把小時候老師教我們的一套技術:

先自己讀(放原聲),然後帶著讀,先讀詞,再讀句子,讀好了再回答問題,回頭再複習。

這套流程無比正確,卻並不有趣。小時候我們不喜歡,現在娃本質上也是不喜歡的。不僅是英語,數學也一樣:

無非是先教數字,再教簡單的加減法,平時在生活中不停的提醒,讓娃數數、做加減法。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我們不是老師,更不是我們想像中特別棒的寓教於樂的老師。

我相信,很多爸媽,都希望自己能夠化身影視劇裡、AI課裡、優質幼兒園\學校裡風趣幽默的老師,帶著娃輕輕鬆鬆的就把知識學了。結果不小心,最後還是變成了吼娃怪。

沒辦法,肯定不是娃的錯(自己生的),也不是我們的錯,成為一個優秀的老師,是非常困難的,需要多年專業的訓練和經驗。

那你們要問,你說了這麼多,有啥用?好就好在,至少學齡前這個階段,我們還是很幸運的有不少有趣的手段,可以在不需優秀老師的情況下,讓娃學的像玩遊戲一樣的。

其實之前我就寫過好幾篇文,推薦了一些不錯的寓教於樂的App和網站,比如:

另外這幾個早教網站,也都是把早教內容,做成了遊戲。

在評測早教機的文章裡,我試用了Funbook、優彼、悟寶三個早教機,其實還試過幾個其他的「小X」早教機器人,其實大都換湯不換藥。

優彼是偏課程主線內容的,放了不少很正經的學習內容進去,另外還有個特別設計,就是這個很像算盤的據說以數理邏輯為特色的操作盤。

悟寶這個其實是個小型學習平板,加上一個毛茸茸的玩具,小朋友應該會蠻喜歡。

但我認為以上兩個的內容都是自行研製的,我個人更喜歡開放式的平臺,會有更多好的內容進來。所以都不太推薦,包括市面上各種小X機器人、學習機,性價比都一般。

反而是Funbook,我倒是覺得是個很有想法的產品。

總的來說,論內容,上面幾個網站和App比早教機會好一些,內容更加開放、優質,尤其是Khan Kids,絕對是神器。

隔壁島國也有不少優秀的學習App,特別娛樂,可惜我們用不了:

但是凡是線上資源,帶屏幕的,就會涉及到視力保護和上癮的問題。這也是我最近幾個月寫App、網站越來越少的原因,也更願意去推薦一些列印紙、閃卡。

畢竟我們眼中的教育發達國家:英美加、北歐、日本等國家,娃在學齡前都是要以接觸大自然為主的。很少有所謂先進國外理念,會倡導像我們一樣的很早就給娃磨耳朵、上各種教材。

但我們沒辦法,想給娃啟蒙英語,必須走這條路。不過讀繪本這一點全世界是一致的,清一色的推崇。

通過線下的教具、玩具實現類似線上學玩結合的效果,和線上App、網站比起來,優點是不言而喻的:更真實、更有親子互動性、沒有上癮傷眼睛的顧慮。

雖然也有不方便的地方:購買、收納、攜帶都相對不方便,不容易選到理想的款。

比如這套軌道,雖然大家都知道能鍛鍊娃的動手、空間思維、解決問題能力, 但真正搞起來還是不太容易的:

最近我給Emma買了一套高頻詞卡,畢竟前面已經給大家宣傳過高頻詞的重要性了。

這套六合一的教具,有卡片、表格、小遊戲、閱讀冊子,還挺全面的。有雞的部分,也有不少通過遊戲可以學知識的設計,還有不少教家長如何通過做遊戲雞高頻詞的部分,算是玩學結合的一個小例子。

鍛鍊動手能力,學習基礎機械、電學知識的stem玩具。

(鍛鍊邏輯能力的重力迷宮)

都是不錯的寓教於樂的玩具,此外,樂高也出了不少各個類型的玩具\教具,用樂高的方式呈現:

機關書\圖畫書也是一類非常棒的玩中學素材,畢竟學齡前的娃還耐不住性子,圖畫、機關越多,越容易讓他們讀進去,比如去年給大家推薦過的BabyAll:

現在的機關書可以搭出一個小汽車,Emma都可以坐進去玩。

還有石頭爸上周推薦給大家的熊津數學圖畫書,也是一套非常好的玩中學素材。

他送了我一套,但Emma才多大,根本用不上。所以男人送禮很隨意這件事,對誰都是一樣。

除了各種教具、玩具,戲劇也是不錯的寓教於樂的方式,小朋友一般對表演特別感興趣。

希望今天的文,能夠給各位爸媽帶來些「希望」,學前只要照這個方向雞下去,可以省掉不少降血壓的食材。

最後有兩件事情和大家匯報一下:

最近天氣回暖,但疫情反撲很兇,北方的爸媽們多加小心,祝我們都過個順遂的新一年。

「在看」,雞娃不費勁

相關焦點

  • 姐弟戀真的不靠譜嗎?
    而小三林有有則毫髮無損,一分錢不出,在上海白吃白喝白住白玩了一個月,連機票都不用自己買,拍拍屁股就走了,真是能把人氣死。而鍾曉芹早已過了朝氣蓬勃的年紀,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都無法跟上弟弟的節奏。但這就是姐弟戀不靠譜的理由嗎?並不是,還是因為不夠愛。其實,弟弟已經為鍾曉芹改變了很多。假如給弟弟更多的時間,他可能也會成為一個不錯的另一半。
  • 《奏鳴曲》玩真的嗎?
    當槍從子彈裡射出的時候,持槍人是想來點真的。只是我好像被什麼東西困住了,不敢玩真的。為什麼不敢玩真的啊,因為害怕,害怕的人才會早早拿槍指向自己。膽小的人,早就把自己槍斃了。他只是活著。 為什麼北野武不救被強暴的女人,因為他不想玩真的,不想玩真的。他已經玩過真的了,只是並沒有什麼意思。當他不想玩真的的時候,那個男人逼他玩真的,他再一次獲得了趣味。
  • 「夜觀天象」靠譜嗎?真的能看出吉兇嗎?
    在古代「夜觀天象」是個非常流行的技能,基本上在每個方士、術士身上都是必備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諸葛亮和劉伯溫了,這兩個是「老手」了,有事沒事總是去夜觀天象,每當讀古書看到這裡的時候,我都會抬頭看看天上,難道真的能看出什麼嗎?
  • 姐弟戀,真的靠譜嗎?
    其實,我沒興趣探究是不是真的,反正洪欣默默地刪了微博,只留下那張有爭議的合照。 洪欣大張丹峰九歲,十年前兩人結婚。現在張丹峰三十八歲,正值男人一枝花的年齡。洪欣近五十歲,早已到了女人四十豆腐渣的時候。儘管洪欣有大把的錢來保養,顏值甩過同齡女人十幾條街,終究還是敗給畢瀅這樣素顏都嫩出水的年齡女子。
  • 各種賺錢app真的靠譜嗎?
    現在各種賺錢app那叫一個多,走路賺錢,看小說賺錢,睡覺賺錢,看諮詢賺錢……隨便一個app宣傳都能小賺一頓飯錢,告別月底吃土,這錢真的跟白給一樣嗎。分析幾款自己體驗的app,看看是否靠譜?就是以後都不能1元提現,只能15元,30元提現,提現一半3-5天到帳,如遇提現高峰到帳時間會延遲,如果30天未登陸,所有帳戶紅包金額全部清零。本人自下載app就提現了第一次的1元,之後怎麼個情況不知道?畢竟每天任務坐下來才幾毛錢,籌齊15元再說。
  • 郴州靠譜的民辦寄宿中學學費多少_明星學校
    郴州靠譜的民辦寄宿中學學費多少,明星學校,  快樂啟智的小學部。郴州靠譜的民辦寄宿中學學費多少, 還有時代中學,2001年後,成為一所全區招生全寄宿的公辦初中,近年來中考成績也是不錯。靜安區現在有5大民辦,儘管名頭不如「張寶華」之列,但其實力也都不錯。黃浦本就不是升學壓力特別大的區,相對來說,公辦民辦也算是比較均衡的。
  • 派派心連薪安全嗎靠譜不 派派心連薪玩一天能賺多少錢
    派派心連薪是小編為大家帶來最新賺錢軟體,可以輕鬆的轉發朋友圈就可以賺錢了,那麼到底派派心連薪是不是真的?靠譜嗎?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派派心連薪安全嗎  派派心連薪是一個自媒體廣告分享平臺,大家都知道廣告是現如今網際網路流量變現最快最直接的方法,百度的競價就是一種精準流量變現的方法,但那是大公司才能玩的動,那麼我們普通人沒辦法參與啊!
  • 全民轉轉賺能賺錢是真的嗎怎麼賺錢 全民轉轉賺怎麼樣靠譜不
    全民轉轉賺簡單好玩,而且還能輕鬆賺裕收益,大家都可以來玩一玩,還可以邀請好友一起加入。而全民轉轉賺賺錢是真的怎麼賺錢?全民轉轉賺怎麼樣靠譜不?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一起來看看吧。  全民轉轉賺能賺錢是真的嗎怎麼賺錢  籤到、看廣告都可以賺取收益。
  • 網戀真的靠譜嗎?你們第一次的網戀經歷都是怎樣的?
    近幾年的網絡交友軟體層出不窮,可是平臺或者說網戀這種方法真的靠譜嗎?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網絡交友的世界裡,分析網絡交友的利弊①利——可以獲得更多資源,社恐或者職業較為特殊人群有利。圖片來源於網絡大家為什麼會網戀?還不就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嗎?所以啊,網絡這個大環境下,多數單身青年少女聚集一方,互相聊天,偶爾確實可以解除自己的寂寞或者孤獨。
  • 「大家都說我姐長的像男人,真的像嗎?」哈哈哈哈哈
    「大家都說我姐長的像男人,真的像嗎?」哈哈哈哈哈2.看到這張圖不知道多少人會感到心酸,感覺忽然明白了努力奮鬥的意義了!3.哈哈哈哈如果媽媽生日收到這個蛋糕估計會被氣死吧,怎麼會生出這麼個缺心眼的孩子?9.妹子長得漂亮,走起路來都帶風10.一隻很會挑事的貓呀,配上表情包之後好魔性11.鐵們,今天我見識了真正的噴子!
  • 先性後愛,真的靠譜嗎?
    先性後愛,兩個人真的能長久的在一起嗎,在結婚之後真的能建立起對彼此嗎?圖片來自網絡我一個朋友是家裡讓相親認識了這個男孩,男方家的條件特別好,我朋友家過得也算可以,不過男孩長的特別醜,我想說是不是有錢人都醜啊,不過男孩一眼就看上的我得朋友芳芳,芳芳是不願意和他結婚了,但是父母覺得男方家有錢不說還是獨生子還有生意做,必須同意結婚,就在父母的強迫之下一個月後芳芳結婚了。
  • 邊充電邊玩手機,真的會爆炸?是時候讓大家知道真相了
    絕對不能一邊充電一邊玩手機,因為可能會引起爆炸!這應該是不少人認為的事實。不管是長輩還是朋友,都在勸你不要充電玩手機。更可怕的是,手機爆炸的新聞也不絕於耳,一度引起了大家的恐慌。於是,不少人越來越不敢睡覺充電和邊充邊玩,就怕哪一天手機炸給自己看。但一邊充電一邊玩手機,真的會引起爆炸嗎?
  • 流利說少兒英語怎麼樣 流利說少兒英語有用嗎 少兒流利說靠譜嗎
    流利說少兒英語怎麼樣?省心、省力、省錢,它是真的香!流利說少兒英語有用嗎?這篇經驗分享你一定要看 流利說少兒英語這個課程很適合給孩子英語啟蒙,它的頁面設計很靈動,還有一個叫做Leo的卡通人物陪伴,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每天學習就像看動畫片一樣,孩子很放鬆,學習效率也很高,有時候還會跟著Leo說英語,不管說的好不好,我覺得敢於開口說就挺好的。
  • 假期網絡兼職真的靠譜嗎?做兼職應該注意什麼?
    暑假又到了,很多小夥伴在家裡感到非常的無聊,就萌生了做兼職賺錢的想法,那麼,網絡兼職真的靠譜嗎?今天,小編就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到底哪種兼職適合我們做。1. QQ,微信賺錢群類兼職。綜上,這類兼職根本不靠譜,只是以收份子錢的方式賺錢,性質上接近傳銷,希望大家選擇時可以避開這類兼職群。2.利用賺錢軟體賺錢。
  • 抖音點讚賺錢是真的嗎 抖音點讚賺錢靠譜嗎怎麼做
    抖音點讚賺錢是真的嗎?抖音點讚賺錢靠譜嗎怎麼做?負責任的告訴你,這是不靠譜的,不推薦大家做。下面一起來看看在抖音怎麼靠譜賺錢吧。
  • 心理學:「一萬小時理論」真的靠譜嗎?天才更容易成功嗎?
    可是這真的靠譜嗎?我們不妨細細思考一下:一個保安看了一輩子大門,少說也有一萬小時了吧,可是他成為專家了嗎?一名教師講了一輩子課,他就一定是個教授嗎?一個園丁種了一輩子花,他就一定是個園藝師嗎?顯而易見,這套所謂的理論站不住腳。再者,我們考慮一下,成為大師或達人真的要經過一萬小時嗎?或許並非如此。
  • 憑什麼說中國最靠譜的男人都在跑男
    如果你這樣想,我只能說你對娛樂圈的了解太simple了!你以為鄧超真的怕老婆還數學極差?李晨只是「有胸無腦」?當然,陳赤赤可能就是你看到的那樣。 逗比靠譜男標誌:顏值不夠財商來救 毒舌瘋評:靠譜不在身高,找個財商極高的逗比,人生有錢又有趣,何樂而不為? 看完跑男,很多人都被鄭愷迷住了,會照顧女生,體力又好,分分鐘想被他撲倒有木有!
  • 好省app靠譜嗎?真的可以賺錢嗎?
    對於經常在淘寶、京東以及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購物的消費者來說,想必對好省app靠譜嗎這個問題都比較關注。現在越來越多人在購物時,都願意在好省APP領優惠券然後獲得返利,還有很多人依託於這個平臺來賺錢,堅持下來確實賺了不少錢,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這個軟體是否靠譜。1、正規的綜合性導購返傭app好省app是目前非常受歡迎的正規綜合性的購物平臺,你在淘寶或者拼多多以及唯品會等各大電商平臺購物,都可通過好省app來領取優惠券。
  • 學生時代的愛情靠譜嗎?如果這都不算愛,那我真的無話可說
    發現現在很多人都在抨擊「學生時代」的愛情,他們認為在這個階段談戀愛是不靠譜的,註定是一場沒有結果的結局。當我們尚處學生時代,置身事內,霧裡看花的時候,我們無法客觀對待。只有經歷些許人事之後,你就會明白:戀愛這件小事靠不靠譜,跟學生時代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也許不靠譜,也許靠譜,但這些並不重要。
  • 大師,大家都說我醜,我真的很醜嗎?
    01那年,鄰居阿姨推著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到處跟人說是他兒子拿幾塊錢零花錢去刮獎中的,搞得街坊鄰裡好生羨慕。過了一會,就傳來鄰居阿姨歇斯底裡的吼聲,和他兒子辯解的聲音。「我問你家裡摩託你丟哪去了呢?」「刮獎時被偷了!」「不是說搏一搏單車變摩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