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子宮,卻患上了宮頸癌?醫生:這個女子的病不是個例…

2021-01-15 壹品健康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可直接通過皮膚接觸傳播,有十幾年的潛伏期,故初期沒有任何症狀,很多人一發現就是晚期,而且宮頸癌晚期被治癒的希望很渺茫,而人乳頭瘤病毒(HPV)吸附疫苗的上市為宮頸癌的預防提供了有效手段。女性潔身自好是對自身健康的保護,過早性生活會影響宮頸健康,會增加宮頸癌的發病率。


女性潔身自好是對自身健康的保護,過早性生活會影響宮頸健康,會增加宮頸癌的發病率。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女孩會患上宮頸癌,宮頸癌呈現年輕化,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及過早性行為或多次流產會傷害子宮等因素所致。那麼對於沒有子宮的人來說,就減少了一份患宮頸癌的擔憂嗎?這種看似矛盾的病例,卻真實地發生了...



12年前手術切除子宮,如今卻被查出宮頸癌

近日,看到一則關於「她沒有子宮,卻患上了宮頸癌」的事件,據杭州市婦產科醫院院長助理、婦科主任醫師林開清表示,她是一位特殊的病人,她沒有子宮,卻患上了宮頸癌 。據悉,病人韓女士今年57歲,前不久到醫院來就診,神情慌張的她說,「林醫生,救救我,我被查出宮頸癌了 !」醫生安撫她坐下再說,韓女士這才道出原因,半個月前,她在家鄉做例行「兩癌篩查」時,被醫院告知進一步複查。隨後的活檢結果給了韓女士當頭一棒——宮頸癌!



韓女士表示,12年前因為子宮肌瘤,做了子宮次切手術,切除了子宮體,僅保留2.8釐米長的子宮頸。術後,她身體並沒有不適,沒想到如今宮頸竟然癌變了。隨後,醫生再次細緻為她做了一系列相關檢查,結果明確是早期宮頸鱗癌。這是宮頸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約佔75%至80%。早期宮頸癌首先考慮手術,根據情況決定後續是否進行放化療。


但是問題來了,韓女士除2008年做過子宮次切手術,2018年還因胰腺腫瘤,做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因為手術史過多,創面較大,盆腔內存在多臟器粘連。再加上韓女士年齡增大,子宮頸已經萎縮,使得原本就複雜困難的宮頸癌手術難上加難。


這樣情況並非個例,醫生:篩查依然要做

醫生為韓女士制定了腹腔鏡手術計劃,將宮頸殘端、雙側卵巢、盆腔淋巴結一併清掃。手術結束第二天,韓女士就能下床活動了,根據醫生評估,術後她也無需進一步化療。雖然手術成功了,但需要終生隨訪,每3個月隨訪1次,2年後,每6個月隨訪1次,直至第5年隨訪時結果正常,後每年隨訪1次。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韓女士這樣的患者,都覺得很不可思議。而林醫生認為,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提醒每一位女性朋友,即便像韓女士這樣做了子宮次切術,宮頸癌的篩查也還是要按照要求做,千萬不能因為沒有症狀而忽視健康體檢。


宮頸癌早期極易被忽視

醫生提醒:宮頸癌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女性忽略,一旦出現接觸性出血,經期延長,有血性分泌物等,一定要引起重視,這可能是婦科病變的信號。


一般宮頸癌患者多伴有宮頸糜爛,重度宮頸糜爛是發生癌變的主要原因。年輕女性宮頸糜爛經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後仍有宮頸糜爛,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2、接觸性出血是宮頸癌最突出的症狀

宮頸癌患者約70%~80%有陰道出血現象。多表現為性交後或行婦科檢查,或用力大便時,陰道分泌物混有鮮血。老年女性若遇到性交後出血,不要總認為是由於性交用力不當而引起的,忽略宮頸癌存在的可能性。


3、絕經後陰道不規則出血

絕經後的女性,突然無任何原因又「來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症狀,極易被忽視。其實,這種陰道不規則出血常是宮頸癌的早期徵兆,許多絕經後的患者就是以此症狀而來就診,得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因此,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4、下腹或腰骶出現疼痛,甚至痛連上腹部、大腿部及髖關節

每到月經期、排便或性生活時加重,尤其當炎症向後沿子宮骶韌帶擴展或沿闊韌帶底部蔓延,形成慢性子宮旁結締組織炎,子宮頸主韌帶增粗時,疼痛更甚。每觸及子宮頸時,立即引起髂窩、腰骶部疼,有的患者甚至出現噁心等症狀,影響性生活。


5、陰道分泌物增多,粘性大,時有帶血絲

臨床上大約75%~85%的宮頸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現為白帶增多,後來多伴有氣味和顏色的變化。宮頸癌患者由於癌灶的刺激,子宮頸腺體的分泌功能亢進,產生黏液樣白帶,故生育年齡患者不再有白帶性狀與量的周期性變化。


宮頸癌雖然危險,但是也有它自己的「軟肋」,最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早期的炎症發展到惡性的癌變需要6到8年的時間,如果好好把握住這段時間,現 代醫學手段是完全可以把癌變檢查出來,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女性重新過上健康生活的。根據研究顯示,宮頸癌最開始的一期狀態,治癒率可以達到80%到 90%,二期時是60%到70%,進入三期還能有40%到50%,但發展到四期只有10%了,所以,定期檢查,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女性總覺得「我吃得多,睡得香,能有什麼大毛病。」其實不然,宮頸癌在早期幾乎沒有身體上不適的感覺,但到有不規則出血的情況出現時一般已到宮頸癌的二期了,危險性增大了很多。所以,女性朋友需要每年做一次婦科體檢,儘早發現癌變的產生,為治療爭取時間。

有性生活的婦女,每年應到婦產科醫療院所,做抹片檢查,及早發現前期病變,及早治療。抹片檢查的方法比較簡便,只要從子宮頸輕取少量細胞組織,就能得出檢查結果。



遠離宮頸癌的危險因素,開展潔身自愛教育

子宮頸癌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二位。目前此病在發展中國家發病率高於發達國家,原因就在於前者婦女的保健意識較差,往往等到 發病了才去檢查,而這時腫瘤往往已經到了晚期。子宮頸癌多發於35歲以後的婦女,高峰期則為45~59歲,但目前發病年齡已經大大提前,很多得病的女孩只 有20幾歲。


研究發現,不少性傳播疾病都會引起子宮頸癌,尤其是尖銳溼疣,更是與此病有密切聯繫,因此多性伴的女性是子宮頸癌的高危人群。此外,性生活過 早、營養不良、長期口服避孕藥、家族遺傳、婦科檢查器械造成的傷害也會增加子宮頸癌發病的風險。有過以上經歷的女性應特別重視子宮頸癌的篩查工作。


懷孕對宮頸癌來說是最危險的

對宮頸癌來說最危險的是懷孕,因為宮頸癌早期不會影響懷孕,如果在懷孕之前沒有檢查出來媽媽已經有宮頸癌,那麼隨著懷孕,子宮大量充血,媽媽輸送來 的營養不僅養了寶寶,同時會使癌變部位以極其迅速的速度增長。再加上身體因懷孕分泌的一些激素對癌症有促進作用,懷孕時身體免疫力下降,對抗癌細胞的作用 起不到,而宮頸癌的一些徵兆如出血等又會被認為是先兆流產的現象而被忽略,等到生完寶寶再發現時就晚了,預後的效果很不好。所以孕婦在懷孕前,一定要做好 各種檢查,尤其是塗片,否則,經過孕期的時間,有些疾病會被漏掉,引起嚴重的後果。


更嚴重的是有的媽媽在分娩之後仍然沒有檢查出自己已經患宮頸癌,相反把出血當成了正常的產後出血,還給孩子餵奶,癌變就更沒法抑制,只能發展到醫生束手無策的地步。


提倡計劃生育和晚婚晚育。


普及衛生知識,加強婦女衛生保健。


重視宮頸慢性病的防治,積極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如宮頸糜爛、宮頸溼疣、宮頸不典型增生等疾病。


健康是一種儲蓄,只有年輕的時候多積累,保持有規律的生活,上了年紀以後才能從中受益。不管是什麼身體上的疾病都是一樣的道理。有婦科病就要及時檢查治療,才能早擺脫痛苦。專家們發現,卵巢和子宮的惡性腫瘤發病年齡正在不斷年輕化,所以,婦科體檢對 各年齡階段的女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健康護身符。除此之外合理膳食、堅持運動、勞逸結合,不吸菸不飲酒等,提高免疫力...女性朋友們,宮頸癌有明確預防方法,別再讓它傷害到自己!


戳「好看」提醒更多的人!


(註:文中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及360百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傳播而發,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第一時間刪除,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 THE END —


往期精彩回顧:


可樂當水喝!24歲小夥一天喝3瓶患尿毒症晚期,已透析近10年...


男子患罕見「煙霧病」,菸酒不沾!醫生:一種可怕的腦血管病 極易誤診


網上搜索到的性知識,有多令人窒息???


為考研男生竟揮刀自宮!網友:是個狠人!切掉它真的能消性慾嗎?


令人髮指!鉗子拔牙熱水澆頭,6歲女童遭親媽及其男友虐待險喪命


為什麼中國男性不願意戴套?女教授深入講解...


介紹:提供女性保健常識、女性飲食、女性疾病、女性心理、女性情感、女性用品、女性美容等女性健康知識,由壹品健康專業團隊更新維護,為您的個人健康、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宮頸癌會傳染嗎?女性患上宮頸癌有3個原因,其中一個與男人有關
    「有時候又會感覺到下面溼溼的,但又沒有異物排出,也不是來月經。」王女士按著自己的腹部,對著醫生比劃著自己的腹部哪裡痛,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有個同事最近確認得了宮頸癌,我聽別人說,宮頸癌也是會傳染的,我很擔心我是不是被傳染上了宮頸癌。」王女士憂心忡忡地說。
  • 21歲女子查出宮頸癌,婦科醫生:2個習慣做太多,太傷人
    ,醫生表示,只能進行切除全部子宮的手術才能解決。但是家人認為小倩的年齡還太小,就選擇了保守調養,在調養的期間也還出現了一些症狀,就比如說非月經期間的出血、膿性的白帶、並且伴隨著非常明顯的異味等,這一系列的症狀都與宮頸炎的症狀相似,然而小倩在生活上依舊我行我隨,沒有在意,導致最後被查出宮頸癌的一幕。
  • 25歲女子宮頸癌離世,醫生:1種零食是禍根,難怪HPV控制不住
    隨著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是身體狀態就會越來越差,對於女性來說,宮頸病變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導致威脅自己的身體健康,宮頸問題是現代女性面臨的常見婦科病,主要是由於HPV感染引發的,但是目前來說這種病毒感染是沒有特效藥的,因此不能指望吃藥治病。
  • 因皮膚長痘就醫,26歲女子查出宮頸癌,醫生:切勿把小病拖成癌
    過了一段時間,情況不僅沒有緩解,脖子上也長了些凹凸不平的疙瘩,這可嚇壞了夢晨,急忙去醫院進行檢查,本以為是什麼皮膚問題,結果被告知罹患宮頸癌。因皮膚長痘就醫,27歲女子查出宮頸癌,醫生:切勿把小病拖成癌其實,夢晨長得並不是普通的疙瘩,而是宮頸遭受HPV侵襲所引發的疣體,但夢晨缺少相關方面的了解,一直拖到了宮頸癌變。
  • 宮頸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很多人誤認為小病,最好檢查一下HPV
    宮頸癌是女性疾病中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大部分是不注意生活習慣和病毒感染引起的,患了宮頸癌不僅對女性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到後期還會危害生命健康。早期時宮頸癌一般沒有特別明顯的現象,很多人會誤以為是小病,不去理會。
  • 20歲年輕女子上廁所竟發生這件事,醫生:是宮頸癌「按耐不住」了
    據統計,每年我國每年宮頸癌病例達10萬,死亡病例近4 萬,研究數據顯示,患者的高峰年齡是 20~24 歲,就全球而言,年輕化成為宮頸癌的一個趨勢,這與現代的開放的生活密不可分。醫生提醒,99% 的宮頸癌與hpv 病毒直接相關,是由於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 hpv 持續感染引起的,傳染途徑就是同房生活。
  • 45歲男子3任妻子連患宮頸癌,醫生:4類高危「枕邊人」,早遠離
    醫生回答:真有可能是你的原因。醫生提醒:4類高危"枕邊人",早遠離1.私生活混亂的男性據數據顯示,99%的宮頸癌是HPV引起的,hpv主要通過性生活傳播。有些人hpv感染後沒有明顯症狀,女性要更加注意。2. 急於進行同房的男性有些男性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在伴侶經期、產後不久的時候就開始要求同房。經期處於女性子宮內膜脫落的狀態,身體免疫力降低,同房很容易被病毒和細菌感染。而女性經歷了生育後,子宮和宮頸都受到了很大損傷,需要一定時間來修復。
  • 35歲查出宮頸癌,已到晚期,醫生:初期身體3症狀已反覆暗示
    近來有件事一直困擾著她,下腹一直有疼痛感,她以為是經期快來了所以一直疼,可是過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有好轉。她想著過幾天去醫院好好檢查一下,但是沒想到這天她下腹突然劇烈疼痛,同事看她臉色蒼白,趕緊把她送到醫院。經過檢查,沈女士患上了宮頸癌,已經是晚期了。她不敢相信,怎麼就患上癌症了呢?
  • 『名醫訪談』宮頸癌常見問題|子宮切除術|宮頸癌|陰道鏡|篩查|病灶...
    HPV感染後,有一些因素可能會增加宮頸癌患病風險,如長期生殖道有其他感染導致陰道菌群失調、吸菸、以及多孕多產。3、宮頸癌會出現哪些症狀?早期宮頸癌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隨病變發展,可出現以下表現:(1)陰道流血:通常為接觸性出血,即在性生活後陰道流血或出現血性白帶。
  • 非經期總是出血,23歲患宮頸癌,她卻說慶幸
    原創 劉宇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前幾天,我在網絡上看到一篇關於宮頸癌的帖子,覺得是很有意義的分享。文字太多就不一一截圖,後來的結果是女主確診了宮頸癌。作為一名長期在婦產科一線工作的醫生,我為女主的樂觀感到欣慰。好在,她能夠客觀地去看待宮頸癌。
  • 26歲女子腹痛入院,宮頸癌離世,醫生嘆息:別拿同房當「兒戲」
    貴陽一位26歲的女子,小茜,在一次劇烈腹痛後就醫檢查,卻被診斷為宮頸癌的表現。儘管患者的求生意願很強,院方也積極進行治療,奈何癌症至今仍然是全世界醫學所很難徹底攻堅的難題,治療數月之後依然不幸離世。可是為何這麼年輕的女子卻會罹患宮頸癌這樣的嚴重病症呢?經過院方醫師調查了解才發現,原來禍因就出在小茜和她男朋友的身上。
  • 宮頸癌是拖出來的?醫生:身上若接連出現3個異常,別以為是小事
    相關數據統計表明,近幾年女性患宮頸癌人數明顯增加,其中不乏二十幾歲的年輕女性,讓人措手不及。宮頸癌的危害非常大,會導致女性不孕,還會危害生命健康,臨床上有很多發現晚,治療不及時,不到6個月就去世的例子,希望女性朋友能敲響警鐘,如果在身上發現3個異常,務必做檢查。
  • 57歲女子,不碰菸酒,宮頸癌離世,醫生:上了歲數,這件事少做
    在一次劇烈腹痛和私處大量出血之後,章阿姨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因為罹患了宮頸癌的緣故。受制於目前醫學水平的瓶頸局限,因此導致章阿姨在治療數月之後,依然不幸離世。57歲女子,不碰菸酒,宮頸癌離世,醫生:上了歲數,這件事少做至於章阿姨離世的原因,主治醫師表示,禍因完全出在平時一種行為習慣的不節制上。
  • 沒有性生活,就不會患婦科腫瘤?醫生說:是時候講一講了!
    在熱映的電影《送我上青雲》中,姚晨扮演的角色盛男被查出患有卵巢癌。她很不解,為什麼自己好幾年沒有性生活,還會得卵巢癌? 這句臺詞,戳中了不少人的想法,「我沒有過/近一段時間沒有過性生活,肯定不會得婦科腫瘤的。」其實,這是個誤區,是時候講一講了。
  • 宮頸癌真是「作」出來的,3個壞毛病不改,離宮頸「崩潰」又近了
    近幾年,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13萬的女性患上宮頸癌,這種重大疾病,已經接近全球總數的1/3了,看到這個數字,這讓很多女性坐不住『每年死亡人數也達到了5.4萬人,這讓很多女性朋友感到恐慌。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宮頸癌,並不是說來就來的病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每個人的發病機率都是一樣的,如果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關的預防和治療的工作,就可以遠離患上宮頸癌的風險。
  • 50歲大叔兩任妻子連患宮頸癌,醫生提醒這三類「伴侶」,趁早遠離
    他第一任妻子在他36歲的時候因為宮頸癌離開了他,多年以後,認識了現在的妻子,並且結了婚,誰能想到?第二任妻子居然又一次患上了宮頸癌。難道自己天生克妻嗎?然而事後醫生道出了真相:確實是你的原因!3、患有淋病,尖銳溼疣,生殖器皰疹的男人淋病,尖銳溼疣和生殖器皰疹,這類病傳播方式都是性傳播,如果男性患有這種病,和妻子進行夫妻同房生活時,幾乎百分百會傳染給妻子。導致導致妻子患上宮頸病變和HPV感染。
  • 「宮頸癌」不是「啞巴」,身體3個「報警信號」,不能當作沒看見
    宮頸癌的「名號」很多人都聽過,這是一種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給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帶來非常大的傷害。大家都知道,宮頸癌早期是沒有明顯的表現的,導致很多人一檢查就是中晚期,錯失最佳的治療機會。一、「宮頸癌」不是「啞巴」,身體3個「報警信號」,不能當作沒看見1、接觸性出血據案例顯示,有很多人在宮頸癌進入早期時出現接觸性出血的現象。有些人在性生活後和婦科檢查後會有出血的現象,這個症狀比較明顯;還有一部分人會有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加的現象。
  • 男子兩任妻子,均患上宮頸癌,女人擇偶要當心,遠離「高危丈夫」
    結果顯示,小妮的HPV病毒呈陽性,並且最後被確診為了宮頸癌晚期。 聽到這這個結果,小妮不敢相信,因為自己丈夫前任妻子便是因為宮頸癌離世的,怎麼自己也會患上這種疾病呢?
  • 400多顆腫瘤讓她差點失去子宮,每40秒就有1人患乳腺癌...醫生:疾病...
    一定要持續關注局長哦~  在女性的一生中,或多或少會被這樣那樣的婦科問題找上門,每年因為婦科問題送上熱搜的也不在少數:  今年8月,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的醫生,為一位90後女子摘除了71個子宮肌瘤。
  • 醫生忠告:過不了多久,這5類女性多半會得宮頸癌!不是在說笑
    醫生忠告:過不了多久,這5類女性多半會得宮頸癌! 2、同居生活過早過頻 不良的同居生活也是導致宮頸癌的常見的原因之一,一般來說,女性同居生活越早、越頻繁,患上宮頸癌的可能會大大的增加。因此建議女性20歲以前最好不要結婚、與男性同居,避免過早的進行同居生活,這樣可以明顯的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