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創星發展,智慧光明!衛星物聯網產業專家齊聚光明

2020-12-28 瀟湘晨報

近日

以「創星發展,智慧光明」為主題的

第22屆高交會光明分論壇——

中國衛星物聯網與智能產業發展論壇

在光明區中集智園舉行

近200位商業航天及物聯網領域各界人士

現場共同探討

衛星和物聯網產業發展新趨勢

籤約儀式。

本次論壇聚焦衛星物聯網與智能產業的協同創新發展,探討行業趨勢,洞察市場機遇,分享實踐案例,促進產業交流合作。

作為中國首個衛星物聯網產業基地,中集智園不僅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重視,同樣備受衛星物聯網、智能產業及企業關注。

活動現場,中集智園分別與中移物聯網、深圳倚智智慧財產權務所、深圳市滿分壹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智稅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科創會MBA專委會、科發集團、航天華拓數位化農業與區塊鏈等企業項目進行戰略籤約儀式,進一步助力光明區產業發展升級。

論壇上來自國家科研機構、衛星與物聯網產業相關單位的專家、企業家們,圍繞「衛星物聯網助力智能產業創新發展」主題進行了圓桌會議探討。

隨著衛星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數字「新基建」的部署推進,中國經濟正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衛星物聯網在航天技術以及資本的推動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並成為數字經濟與智能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未來,衛星物聯網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相結合,在工業網際網路、民生科技、智慧城市等領域進行廣泛應用,將促進城市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優化升級,提高智能化服務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高新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

集中體現和重要標誌

未來中集智園將依託

中集集團的國際化平臺和產業資源優勢

更好地推動衛星物聯網與智能產業生態發展

為光明區打造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貢獻中集智慧

光明君了解到,中集智園位於光明門戶鳳凰城板塊,圍繞「衛星物聯網」產業定位,以「產、學、研、企」多管齊下,打造深圳市首個衛星物聯網產業孵化基地。

園區將依託中集集團在全球貨櫃運輸與應用載體領先的市場地位和龐大的客戶資源,以及由此帶來超過3000萬臺終端設備的數據應用、運能調配和信息服務等市場需求,全面啟動中集智慧物聯網的生態建設與布局,構築「學研產城」生態體系,助力衛星物聯網產業集群化發展。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體現了

中集智園在「衛星物聯網與智能產業」

發展中的促進作用

未來園區將與衛星物聯網

與智能產業相關企業共同攜手

助推光明區產業轉型升級

為大灣區打造世界級衛星物聯網產業集群

內容來源 |綠色光明網

編輯|麥樂瑤

校審 |賴飛揚 陳圓圓 洪俊佳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來源:深圳光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第四屆全球物聯網大會暨智慧海南新基建與人才培養高峰會
    聚焦全球物聯網技術前沿進展,智慧海南新基建和人才培養。海南省工信廳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並見證項目籤約,一大批智慧海南新基建、人才培養和文化交流項目落戶海南。本屆大會由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海南省教育廳、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海南省通信管理局等單位聯合支持,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與海南省物聯網產業協會主辦、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電子競技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特約協辦。
  • 專家、學者齊聚句容 為中國草莓產業發展注入「智慧力量」
    2020年12月23日,第19屆中國(句容)草莓文化旅遊節論壇啟動,27位專家、學者齊聚句容,為中國草莓產業發展注入「科技的力量、智慧的力量」。論壇特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趙春江院士,為莓農們做了《數位技術助力園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
  • 布局醫療信息化產業,湘醫投基金領投創星科技近億元融資
    網易湖南訊(財經主編 邱曉) 近日,湖南本土「科創明星企業」湖南創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創星科技,股票代碼:835331)獲得A+輪融資近億元。本輪由湘醫投基金領投、財信產業基金、中盈投資、大科城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深藍綠洲、深藍濟世、嘉信元德等機構跟投。
  • 研華智慧城市夥伴峰會火熱開場 聚焦零售/物流/醫療/建築行業
    12月17日,2020–全球工業物聯網廠商研華公司於12月17-18日舉辦研華物聯網系列夥伴峰會-Advantech Connect,聚焦智能服務與零售、智能物流、智慧醫療、智能建築等行業,探討如何以大數據、物聯網、雲端、AI、5G等趨勢技術,強化智慧城市互聯生態圈。
  • 道長專欄 |《龍門心法》第十七 智慧光明
    如夜光寶珠,無一絲迷暗,圓滾滾,光灼灼的,才講得個智慧光明呢。這智慧光明的真空妙相,原從戒定上來。自忍辱斷障,持戒精嚴中,法藥相助,方能至此。如有受戒不能守,行持欠精嚴,自欺自瞞,萬分不能也。何以故呢?大眾,行持不密,喚作有漏之因,難證無為之果矣。
  • 周日 阿骨先生 &「光明列車」
    你和我,都像一班獨行的列車,闖入無盡的曠野,向著光明前進。酒球會,12 月 04 日晚八點半,一起來搭乘阿骨的「光明列車」Mr.Bone 阿骨「光明列車」 全國巡演 · 杭州站時間:【12月04日】周日 20:30 - 22:30
  • 「聯 通萬物」聯智科技入選中國聯通物聯網產業聯盟
    3月13日,中國聯通物聯網產業聯盟官方發布消息,湖南聯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17家企業一道,正式通過審核加入聯盟。▼▼了解更多聯盟信息↓(上下滑動屏幕可看更多)中國聯通物聯網產業聯盟是聯通物聯網有限責任公司開展生態合作的重要平臺。
  • 大陸央級媒體,臺灣年代電視臺「創新秘籍」 等重點媒體大力報導「2015創星登峰遊學之旅」
    >
  • 亮相2020世界物聯網大會,東風輕型車助力中國智慧物流發展
    亮相2020世界物聯網大會,東風輕型車助力中國智慧物流發展 2020年12月23日 10: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世界物聯網大會是構建萬物互聯智慧世界的國際機構組織。
  • 光明日報|乘勢而上 努力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乘勢而上 努力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期間,來到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考察園區開展企業黨建和內容生產、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並作出重要指示。
  • 第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開幕式暨智慧農業產業發展...
    第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開幕式暨智慧農業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一、活動背景   自2016年起,中國(南京)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已舉辦四屆,已成為國內「智慧農業」領域專業性最高的展會之一。
  • 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丨匯聚精英智慧 打造海洋盛宴
    本屆海博會創新打造交易項目對接平臺,積極收集展商舉辦或參與配套活動的需求,策劃20餘場海洋經濟招商和項目推介、金融機構企業對接洽談、項目投融資路演、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海洋科研成果對接等海博會系列配套活動,包括海洋孵化器宣講活動、衛星物聯網與智慧海洋融合應用項目路演、海洋生物醫藥與功能製品產業發展投融資對接會等,推動海洋領域投資及技術應用的產業化。
  • 物聯網產業2020十大關鍵詞
    物聯網產業2020十大關鍵詞 OFweek物聯網 發表於 2020-12-18 10:29:27 2020即將接近尾聲,回首遠望,物聯網從最初的概念炒作逐漸冷卻,如今的物聯網產業不再是資本炒作的資本
  • 如何將物聯網的發展趨勢演變為商機
    ,關鍵就在能否打造出貼近需求的創新應用,日前在《數字時代》主辦的《2016物聯關鍵應用高峰論壇》上,邀請不同領域業界專家,從智能商務、關鍵應用、數據取勝、信息安全布局、及全新價值五大面向,探討如何化趨勢為商機,打造出以服務為核心的物聯應用。
  • 大灣區數字經濟產業沙龍在深圳舉行
    作為「千年商都」的廣州,在基礎研發、高端裝備和商貿物流等方面實力雄厚;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經濟特區、「創新之都」,在應用性技術創新、技術轉化、現代金融和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形成了顯著的優勢,在「雙區」聯動效應下,集合廣州和深圳的優勢,將形成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整體合力,產生「1+1>2」的效果。
  • 成就光明夢想——甘肅光明電力工程諮詢監理有限責任公司25年發展...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張春燕12月15日,甘肅光明電力工程諮詢監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25周年暨2020年工作總結表彰會議舉行。1995年,隨著電力行業發展和五制改革要求,甘肅省首家以電源和電網工程建設監理為核心業務的監理公司——甘肅光明監理公司應運而生。
  • 擁抱大健康藍海,錦旗生物集團董事長劉學聰聚焦益生菌產業發展
    如今,高品質的健康生活已成為社會的普遍追求,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健康中國」戰略的推動,有人預計到2025年,中國健康產業的規模有望突破10萬億,儼然一片藍海!在這片備受期待的「海域」,錦旗生物集團在董事長劉學聰的掌舵下,早已揚帆起航,聚焦益生菌產業發展,加速開闢著發展新篇章。
  • 走進鵬城智能體,華為在光明科學城舉辦園區智能體高峰論壇
    深圳以光明科學城為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核心引擎。深圳市光明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張玲在會中分享了光明科學城的未來發展規劃,她提到光明科學城將圍繞一心兩區,綠環縈繞的空間規劃建設,即一個光明中心區、一個裝置集聚區與一個產業轉化區。
  • 張凱鈞:專家盼兩岸協力發展通訊產業
    【大公報訊】記者蘇榕蓉報導:臺灣物聯網協會張凱鈞博士表示,當前物聯網通訊技術種類多而複雜,通訊標準制訂流程非常複雜,建議兩岸統一物聯網標準,協力發展通訊產業。  張凱鈞博士建議,如果兩岸的一些代表性的標準行業機構,能以協會對協會之間制訂,其實是非常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