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太原城內高聳的計時臺
太原的一處兩層樓建築,下面是圓門通道,上面是人物塑像。
太原街頭的小姑娘,穿著素雅的白布衣裙。一輛汽車從疾馳而來,車後揚起一陣煙塵
新民公園(文瀛公園)內的當地百姓。這座公園已有600年歷史,位於太原市中心區的海子邊,歷經明、清、民國三個朝代。辛亥革命後正式稱為「文瀛公園」,1928年改為「中山公園」,1937年更名為「新民公園」
街頭的洋車。很多洋車夫坐在車上等待生意上門
結婚的隊伍。從花轎前吹奏響器的都是一些破衣爛衫的窮苦人來看,這是貧窮人家的婚嫁活動
山西交易所內的一群侍童,用劣質的布料做成西式的上衣
太原北關的一群男孩子,腦袋上的帽子五花八門
大南關的街市,城門樓前的街道是高低不平的土路,兩旁是低矮的民居
太原南關的一群孩子,身上破爛的棉衣因太久沒有拆洗而泛著油光
一對雙胞胎,哥哥抱著一個,父親抱著一個
一名靦腆的太原兒童,穿著破爛的棉褲
坐在門檻上的三個孩子。小女孩很矜持,小男孩笑得很開心,中間的小不點有點搞笑
太原當地一戶李姓人家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