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想明白了一件事,聽自己內心的那種感受,
那種聲音吧,然後去做一件事。
採訪︱劉磊
編輯|張薇
插畫|晁春彬
《人物》:和我們分享一個2016年生活中與眾不同的瞬間。
範偉:現在最直接的就是得獎那一瞬間。
這次這個獎呢,跟以往得的獎還不太一樣。這次我們做了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編者註:指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
老舍先生這個小說就是被忽略的一個小說,大家一提起來好像都不知道,然後我們拍了這樣一個電影,我們也深知容易被忽略,可金馬的評審團,他們真是有耐心地發現了這樣一個電影背後的一點妙處。就是大家說在臺上聽你聲音很顫抖,我說既不是激動也不緊張,而是被發現了的那種幸福。
《人物》:遇到知音的這種幸福感對你來說還是挺重要的。
範偉:特別重要,特別重要,就是我說的有方向了,知道去處了。過去還猶豫嘛,對這種冒險,因為冒險你要付出嘛,那現在就是說,就覺著真是應該還奔正確的方向走吧。
《人物》:這次演《不成問題的問題》有沒有一些跟以往不太一樣的體驗?
範偉:不一樣的體驗就是我們這次做了一個特別大的冒險,原來小說是很尖銳的,很諷刺的,那麼我們這次弱化了這種諷刺,我們退後了一步。其實這樣的處理,包括對人物的刻畫什麼的都挺冒險的,就容易被忽略嘛,容易淡。但是呢,這次可能就因為我們這個淡,這種退後一步去詮釋了這樣一個人物,這樣一個故事,反而得到了這樣的一個獎賞。
可能對我,還別說2016年,這一生來說都是特別好的一個方向,就知道我們的去處了。過去說,哎喲,還在猶豫。可能以後碰到這種東西,我們就不假思索、不猶豫地,奔我們追求的美去了。我覺得想明白了一件事,聽自己內心的那種感受,那種聲音吧,然後去做一件事。
《人物》:從你的內心來講,就是覺得還是跟文藝片更貼是吧?
範偉:對,個人喜歡這個調調兒,但是我一直說,我說演員應該是叫服務行業,你不光要自己自娛,你還要娛人,你要時不時地給觀眾帶來更多的不一樣的形象、人物吧。
《人物》:所以說你在接戲的時候,就是文藝片和商業片都會接。
範偉:下意識地會喜歡文藝片。文藝片比較純粹在哪兒呢,你就是研究這個人物就行了,把這個人物掰開了、揉碎了、想透了你就行了。商業電影有時候你還要往裡加元素,就是說搞笑成分,情感的成分,包括打戲,2016年拍了幾個商業電影,還有讓我打的、翻牆越脊的那種東西。
可能文藝片更累腦子,商業電影更費體力。就是偷懶吧,現在願意用腦子,體力有時候力不從心。
《人物》:也就是文藝片它其實在表演藝術上更純粹。
範偉:更純粹。你完全按這個人物來就行了,你比如說《不成問題的問題》,就是我們想有自己的美學追求,希望把它拍得留白多一點,含蓄一點,那你就奔這個路子來吧,你不用考慮市場的因素。
如果要是商業片的話,你就會考慮很多市場的保證,你可能會在自己的藝術追求上要打折扣。
《人物》:拍戲時有一些印象深刻的瞬間嗎?
範偉:這個丁務源(編者註:範偉在《不成問題的問題》中飾演的角色,民國時期的一個農場主任)從江裡出來之後,跟秦妙齋那場戲,我覺得特別好,因為我特意設計了一下,讓這個人的聲音比較嘶啞,造型比較落魄,然後呢,很誠懇地跟他撒了一個謊,不露蛛絲馬跡的那種,假的跟真的一樣。
我就是看那條戲特別好,而且,我們對了好多遍,然後一條就過了,哎喲,特別美。
《人物》:你接過的片子,就是從影片本身的角度,質量其實有的很高,有的可能也比較一般,選擇劇本的標準是怎樣的?
範偉:有時候我都是太注重這個角色,我都是演員思維,尤其是過去,就是有點忽略劇本它真正的好與壞或者價值,就是說哎喲,這個人物讓我演著過癮,這個人太值得演了。可能在這上會,有時候深一腳淺一腳。
《人物》:網上不少人說你是「被低估的實力派」,包括以前採訪過你的記者,在微信公號裡說,「新聞裡說範偉爆冷拿影帝,看得人生氣」,意思就是你得獎其實特別實至名歸。從你本人的角度來講,你會覺得委屈嗎?
範偉:我這次剛聽到這種說法,被低估什麼的,過去沒以為被低估……因為大家一直也在找我拍戲,我選擇也挺多的,一個電影(角色),這種五十來歲的人,有點幽默元素的基本上都會找我,有的我喜歡就演了,不太喜歡的我就沒演,我就沒感受到這種被低估。
可能被低估就是說大家說你過去說過相聲,演過小品……我倒有過什麼呢,別人給我帶來的消息,有非常好的導演,曾經在某一部電影當中想過我,想讓我過去演這個電影,然後想來想去後來決定沒選我。可能他是有點擔心。畢竟他過去演小品,演電視劇,他有沒有痕跡啊,這是一個擔心;另外說他還不算是一個,純純粹粹的電影人,然後在市場上會不會受一些影響。我覺得這種事讓我挺遺憾的。
這些朋友們或者是喜歡我的觀眾一直在呼籲我被低估,可能也對大家有個提醒,說別低估他了(笑),他還可以,能勝任。我就特別希望這樣的機會對我來說越來越多,就大家別有成見,別有擔心,我肯定是一個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個人物的人,而且呢,即便我在片場犯了有這樣的問題,大家一調整也能調整過來,可造,不是那種「朽木不可雕也」的一個人。
《人物》:演戲現在在你生活當中的位置是怎麼樣的?
範偉:幾乎是全部。跟媳婦兒一聊天,媳婦兒老抱怨,說你跟我聊沒別的,就是你們那點戲,而且甚至在生活當中老去觀察那種細節,回頭就把它記下來或者怎麼怎麼樣,這是挺不好的。我可能在以後的日子裡得儘量要控制吧。我媳婦兒經常跟我說一句話,她說你早晚要退了,那到時候你的生活支點在哪兒啊,你得尋找點其他別的愛好,你老沉浸在這裡頭是個問題啊。
《人物》:你跟媳婦兒會怎麼聊戲?
範偉:我跟媳婦兒吃飯,旁邊有一個人,比如說有一個人好像特別有錢的那麼一個人,前呼後擁好幾個人,他吃完飯之後他就聊天剔牙,回過頭剔牙之後翻過來掏耳朵,我就說像這種人,將來我演人物就能用得上,這一定是個,不管他多大款,他都是個白手起家的大款,他就知道怎麼去省這個牙籤。你看這本來生活當中你觀察的,馬上你就把它弄到戲裡頭去了,我媳婦兒說你離不開這個。
《人物》:平時會看哪些書和電影?
範偉:我是愛看文學類的書籍,你們剛採完劉震雲老師,你比如說《一句頂一萬句》。尤其是前半部分,哎呀,眾生相,人物一個是一個,那麼多人物,性格各異,那絕對是,作為演員來說是一種營養啊。
你在(演戲時)想一個人物的時候,你就自然而然就想到(書裡的)某一個人物,然後這個人物帶來的一些提示什麼的,我覺得像這種東西對自己來說都是營養。我個人喜歡的電影,比如說《美麗人生》我覺得特別好,他用那種方式講一個特別殘酷的故事,我覺得特別好。
《人物》:2016年中你最常對別人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範偉:2016年是我接電影最密集的一年,因為電影市場好了,然後呢,就是機會多了。接好多電影呢,有的可能就是挺好,結果不錯,有的就覺著在拍著拍著很有遺憾。別人也說,哎呀,不應該去做這樣的一個電影啊,然後我就會說,嗨,人這一輩子就深一腳淺一腳吧。可能經常會寬慰自己,也跟別人說這樣的話。這是可能無意當中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人物》:2017年最想擁有哪種超能力?
範偉:做到榮辱不驚,特別榮辱不驚。其實我生活當中就是一個榮辱皆驚的一個人,因為演員,包括性格,各個方面都是屬於那種,就是真是挺看重這榮辱的。我如果要做一個超能力的人,我特別希望做一個榮辱不驚,心裡極其安靜的一個人。
《人物》:到現在為止,你最大的人生經驗是什麼?如果總結一下的話。
範偉:這些說起來都挺……但是它真是那麼回事,就是天道酬勤。真是這樣。你只要能付出比別人更多的這種勤奮,就會得到好的結果。基本技能掌握了之後,這個人不傻不蔫,基本技能有了,比如像我演戲,基本會演戲,表現力沒什麼問題,剩下的事就看你自己,你準備得多了,成績就好,準備得少了,成績就一般,這就是最實實在在的人生經驗。
《人物》: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在2017年的第一天跟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共進晚餐,你會選擇誰,去哪裡?
範偉:我特別想跟我媽,去世的媽媽在一起吃個飯。因為我媽去世特別早,太早了……我特別像我媽媽,好多的基因,就是我一直過去不相信什麼物質不變定律,現在明白了,所以我媽的那種基因一直在我身上延續。我特別希望跟我媽媽坐在一起,就我們娘兒倆聊一聊,聊聊她去世之後沒看到的我的21年,我的成長,包括我的變化,包括我各個方面,我的家庭,我的孩子,一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