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一名抗疫人員早晚背影「同框」的照片在網上熱傳,感動了無數人。這張照片拍攝的地點是大連金普新區先進街道金潤小區B區26號樓前,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令人淚目的「日月輪轉」照片背後的故事。
兩張照片分別是白天和黑夜,不同的色調裡,是同一個背影,她身穿防護服,坐在居民樓前,身邊的地面上還有不少殘雪。拍攝這兩張照片的是金潤小區B區21號樓居民王先生和他的妻子。受疫情影響,金潤小區從12月19號開始進行封閉管理,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同時開展各項居民服務工作,王先生的妻子每天都能看到對面26號樓下的這個忙碌的身影,就用手機拍了照片。
大連金潤小區B區居民 王先生
感覺這志願者確實為我們服務,確實不容易,大清早就來了,天還那麼冷,我對象基本每個白天都拍一張照片,晚上發朋友圈為她點讚,22號那天晚上,我無意當中一看燈下怎麼還有個人,當時就感覺太不容易了。
隨後,王先生拍下了那張夜景照片,與妻子白天拍的圖片比對,他們發現,畫面中的是同一個人,於是,他們將這組「日月輪轉、晝夜堅守」的照片一起發到了網上。
大連金潤小區B區居民 王先生
看到電視上的報導,志願者怎麼回事,報導的和親身經歷了確實不一樣,這個是感同身受體會到了這個志願者真是無私奉獻。
記者了解到,照片中的抗疫人員名叫劉瑩輝,是大連金普新區站前街道環保社區的工作人員。記者聯繫到劉瑩輝時,她正在和其他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忙著轉運送到金潤小區的食品。
大連金普新區站前街道環保社區工作人員 劉瑩輝
卸貨的過來卸貨吧,卸貨了,快來卸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豎趟一趟十二個。
劉瑩輝告訴記者,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金潤小區的居民要居家隔離,她和多位同事一起進駐小區,分片負責居民生活服務、安排核酸檢測,居家隔離監督等工作,她負責的就是26號樓。劉瑩輝說,社區為防疫工作人員安排了休息室,但為了方便工作,她主動選擇在26號樓前就近值守。
大連金普新區站前街道環保社區工作人員 劉瑩輝
第一天就是20號剛來那天,什麼都沒有,因為這比較冷,地上又不能坐,全是積雪,下了很多天了,它這還陰涼,我就倚在附近的樹上,實在站一天累的腰酸背疼的,再就是前一天(19號)在我們所在社區做核酸檢測,睡眠也不足,過來也是有點累,就倚在樹上,第二天(21號)我就在外面撿到一個墊子,消好毒以後就坐在墊子上辦公,因為還要用手機分發些信息,安撫居民信息,或者其它的需要訂菜的信息,都需要統計一下,所有的工作還要上報。
劉瑩輝說,她每天早上6點到崗,要一直忙到深夜。雖然天氣寒冷,任務繁重,但轄區居民卻讓她感受到了溫暖,有人說要合力給她搭建臨時的棚子,還有人要下樓給她送帳篷、遮陽傘,甚至爬爬墊,劉瑩輝趕緊在微信群裡婉拒大家的好意,告訴大家:謝謝大伙兒的好意,別下樓,就是最大的幫忙。
大連金普新區站前街道環保社區工作人員 劉瑩輝
非常感謝我們這邊的居民,他們時刻關注我,問我冷不冷,我給你點地瓜,弄點熱水,我有熱水你過來喝吧,有的人還告訴我哪哪沒人住,你去怎麼樣,但是我還是拒絕了,因為我們做這個職業不能這麼做,如果我要有什麼問題了,別給大家都帶來危險。
兩張「日月輪轉」同框照讓眾多網友淚目,也被新華社等多家媒體轉發、點讚。網友留言說:因為你們的存在,讓我們相信,即使再難,依然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即使再黑暗,也終將會迎來光明。劉瑩輝說,疫情之下,在大連,還有很多很多跟她一樣的人,奮戰在抗疫一線,日夜堅守、默默付出,他們會守護大家,直到戰勝疫情。
大連金普新區站前街道環保社區工作人員 劉瑩輝
我也是有幸被他們拍了,所以大家才知道我,其實我們這個團隊的人都很不錯的,全都是非常認真負責的,最大的願望就是疫情早點結束,讓大家都恢復正常生活。
「站」在一起,勇往直前,
站前加油,金潤加油!
來源: 北鬥融媒客戶端
原標題:《大連戰「疫」最前線|日月輪轉,這個背影讓全網淚目!》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