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江蘇省體育局獲悉,近年來,江蘇省按照《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和《江蘇省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意見》等相關要求,遵循青少年人才培養和足球運動發展規律,在青少年競賽體系方面日漸完善,目前基本形成了各領域、各年齡、各群體全覆蓋,貫穿全年,層級分明,賽會制和周末主客場制相結合的競賽體系。
眾所周知,青少年是足球發展的根基,比賽則是青少年球員成長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競賽體系更是青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省足協秘書長林峰介紹,江蘇以體教融合的方式,解決了全國普遍存在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足球競賽體系相互制約、賽事時間衝突、賽事鍛鍊價值不高等問題。
林峰說:「每年都會召開體教融合的專題會議,共同商量青少年足球賽事的標準以及賽事的開展。全省的青少年足球競賽體系基本上做到了參賽人群的全覆蓋、參賽資格的打通、辦賽標準的統一。」
目前江蘇可供青少年參與足球培訓的渠道分為三種:傳統體校訓練、校園足球、職業或青訓社會俱樂部力量。這三類青訓渠道均有相應賽事與之一一對應並相互結合,一是面向地市專業體校參賽的省運會和省錦標賽,該項賽事基本涵蓋了全省青少年精英水平足球運動員,目的在於提高精英競技水平,培養精英後備力量;二是面向校園足球,建立起「校長杯」「縣長杯」「市長杯」「省長杯」四級校園足球聯賽制度,重在普及足球知識和運動技能,豐富校園足球文化;三是面向社會培訓機構舉辦的社會青訓俱樂部聯賽,旨在促進社會青訓俱樂部之間的交流,挖掘青少年足球人才,為有潛力的足球少年愛好者開闢更多的上升通道;四是精英聯賽,該比賽打破了體校球隊、校園球隊、職業俱樂部梯隊與社會青訓俱樂部的界限,錦標賽、「省長杯」、社會青訓俱樂部聯賽的優勝球隊同場競技,在全國率先採用青少年周末主客制賽制,有效增加競賽場次,提升競賽質量,讓更多的青少年精英球員參與其中。
在實現了賽事的時間與規程、辦賽的標準、裁判員和競賽官員的選派等方面的統一和有機的融合之後,江蘇青少年足球四大競賽體系從今年開始,達到了更加有機融合、更加統一規範的高度。
採取新賽制後,2019年江蘇省共舉辦青少年足球賽事5839場,參賽隊數2323支,參賽人數35415人,全年比賽時間均不互相衝突,球隊可以有效平衡學習和訓練競賽的關係。青少年球員能夠體會到類似職業足球的氛圍,感受到與以往不同的比賽壓力,對提高青少年精英球員水平有很大幫助。
據了解,這兩年江蘇青訓體系出來的本土高水平球員是越來越多,在97、98和99、00兩個年齡梯隊中出了國青、國少的十幾人次入選。包括黃紫昌、李昂、張曉彬等現在中超主力的球員,都是江蘇本土的青訓體系走出來的。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王文歡 編輯/趙夢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