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谷會議後,一支由人類、精靈、矮人、巫師和霍比特人組成的魔戒遠徵隊為了挽救中土人民,啟程前往末日火山銷毀魔戒。這是託爾金《魔戒》裡的故事。2000年,大導演彼得·傑克遜將原著小說改編成電影搬上熒幕。姑且不論其他,單是熒幕呈現的廣闊壯麗的風景真的讓所有魔戒迷第一次從視覺上見識到那個無數次夢回縈繞的中土世界。
歪頭尖,毫不誇張的說,初印象就讓我立馬想到《魔戒》裡的中土世界。
星期天早上八點,霧蒙蒙的空氣尚有許些晨間露水的涼意。淨美隊員們集合鄭岙村天河水電站,行前合影留念後開始攀登大名鼎鼎的千步梯。當初原是為了鋪建天河水庫到水電站通水管道而修建的上山石階路。隨著近些年戶外登山活動的興起而在溫州戶外界聲名鵲起。站在山腳下,據說登山石階有1764步,所以稱之「千步梯」。仰望石梯,就如陡直的梯子縱貫絕壁山崖,令人望而生畏。有雲翻雨覆的天氣,山頭霧鎖煙迷,這千步梯猶如登雲梯,徑通煙雲,只讓人虛妄此乃登天修仙的捷徑。
千步梯不好爬,幾乎垂直的石階似要手腳並用才好攀爬。幾個體力好的隊員捷足先登,讓那些氣喘籲籲的落後者只能望其項背。登梯將歇之際,回首俯望,整個城市籠罩著一層灰霾。只有登高才能呼吸到蔚藍天空下的清新空氣!再看上來的石梯,一些微有恐高的隊員只覺的一陣暈眩的失重感。
雖然艱辛,隊員們還是陸續登頂石梯上的水壩。繞過幾個下遊的水庫,一行人到了天河水庫旁的百崗亭。這裡憑欄遠眺,天河水庫浩浩湯湯,波光粼粼。在百崗亭稍作休整,隊伍開始向歪頭尖進發。
穿過一小段密林,爬上幾個山坡就能走上歪頭尖的半山山脊線。漫山的荒草早已在凜冽的秋風下漶染成黃土的顏色。山風不歇,讓人仿佛置身於黃昏暮光下的流光海洋。我逆著光,眯縫的眼睛橫掃過歪頭尖雄渾昏黑的堅毅輪廓。耳畔的風隱約帶著一種號角聲。我知道,那是羅汗國的遊騎兵即將發動衝鋒的軍號(《魔戒》裡的故事)。那個我夢裡的中土世界,竟以這樣一種方式展現我眼前。我逆著光,激動得快熱淚盈眶。仿佛自己腳下踩過的碎石,也混淆著那些英烈的荒骨。我懷著一種難以想像的悲壯情懷,隨著隊伍向歪頭尖山頭前行。此刻這隊淨美探路者,在我眼裡仿佛便是當年去往末日火山的魔戒遠徵隊。
在歪頭尖山頭,大風呼嘯不止。往前看,視線越過幾個山頭的電塔,可以看見鯧魚尖籠罩著一層晦澀又神秘的朦朧白紗。往回看,天河水庫眼下只是群山間的一汪碧綠幽潭。一番合影耍酷後,隊伍又開始向鯧魚尖進發。而此行最艱難的下山坡道就在眼前。隊員們在亂石嶙峋的陡峭山頭緩緩下爬。大家互幫互助,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更充分發揚了戶外的集體協作精神。
從歪頭尖下來的亂石路,像極了弗羅多和山姆在末日火山的冒險(《魔戒》裡的故事),只是少了滿天的戒靈和那隻索倫的魔眼。踩著鬆軟的落葉,穿過茂密的樹林。我們來到一片林間空地。在這裡,我們圍爐起灶,開始了午飯。大家圍坐一圈,其樂融融;開懷暢飲,一掃疲憊。
前路漫漫,冬日天色暗得早,所以不容我們耽擱時間。炊食整理完畢,一隊人再度踏上行程。沿著山腰繞過幾座山坳,爬過幾個山頭的電塔,帶頭的淼淼大喊「看,這就是鯧魚尖」抬頭仰望,原本蒙著白紗的山尖此刻瞧得真切,豐富又富有層次的冬日色彩仿佛一筆一抹的風景油畫。最後的衝鋒,鯧魚尖很快就被我們踩在腳下。回看過來的路,幾座逶迤連綿的山頭也已籠罩在向晚的朦朧暮光之下。一位隊員感慨「今天走過的路真不容易。回頭看看,真不敢想像。」
從鯧魚尖東眺,大海,就這麼靜悄悄進入眼帘。有人說,這是大羅山離大海最近的地方。近年來圍海造田,海岸線已經撤得很遠。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大海會消失在更遠的地平線。合影后,大家陸陸續續往山下走,沿著新建的登山健步道。山腳下便是龍灣大名鼎鼎的大禪寺。我們幾個隊員在大禪寺旁的公交總站乘車回城。窗外天色漸暗,我倚靠著車窗,腦子裡一直在迴響著指環王悲壯激昂的背景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