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中,最核心心的關係是夫妻關係。夫妻關係處理得好不好,會直接影響
到家庭的幸福指數。
夫妻也是朋友,溝通是不必不可少的一種感情融洽方式,女人就是溝通效果的關鍵讓人物。
把老婆放在第一位置不丟人,夫妻關係是一個家庭最重要。
人到中年,我們常常覺得很累。這累,來自於上有老、下有小,更來自於他總覺得老婆師洋不理解自己,很多事兒都不和他站在同一戰線上。
比如我的母親長期和我們住一起。老人和年輕人有很多生活方式不一樣,每晚老太太雷打不動地喜歡聽京劇催眠,因為耳背,把收音機的音量開得很高。我母親的房間和我的房間相鄰,老婆為此經常不堪其擾,不止一次計我去勸婆婆把音量調低一點。可是我對母親說了幾次都不見效,就對我老婆說:「老太太說了,耳背,音調低了聽不見,就起不到催眠的效果。"我老婆聽了更生氣:「她想睡覺?那我們這上了一天班的人還想睡覺呢!音昂調低一點怎麼了她作為長輩就不能體諒小輩一點兒?
我勸她:「行了行了,老太太這麼點兒愛好,你就不能忍耐點?"不勸還好,這一勸師洋立馬炸了:「忍耐?我在自己家裡還忍耐?這忍耐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
再比如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我的意思是什麼都先緊著孩子,大人受一點委屈沒啥,孩子是一家人的希望和未來啊!
這樣的事情多了,我老婆覺得自己在我的心裡一點丿L 地位都沒有,有時候難免自憐起來:我在這個家裡,就是保姆廚師兼保潔,還沒「牛牛"活得舒坦呢!「牛牛"
他們家的寵物狗。
我老婆覺得的不滿,我看在眼裡,但她總覺得是我太不懂事了
我說:你和老人孩子計較什麼就在咱們這個家裡,就咱倆是都快中年人,尊老愛幼不是應當的嗎?老婆不待見,老媽不敢得罪,女兒更是不能委屈,我成了受氣包。
老婆一不高興就愛回娘家,且一回去就不想回來。她說:「我們家氣氛好,住著舒心。"我暗想:你們家不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和我們家差不多嗎?趁著休年假,我將老媽和女兒送去了郊區親戚家,自己去接老婆回來。倒想看看,究竟是什麼魔力讓她家都不想回了。
去的那天正好是她哥哥的生日,一家人正商議著去哪個餐廳吃飯,商議半天,哥哥發話了:「還是壽星定吧,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想吃什麼,我們都陪你!"結果她哥哥選了自己愛吃的西餐。在西餐廳裡,她哥哥悄悄和我嘀咕:「這要在咱們家,肯定是你媽或者女兒來定,他們想吃啥我們就得跟著吃啥。"我想:這不是應該的嗎!這頓西餐大家吃得都很開心,尤其是她哥哥,滿臉幸福洋溢,舉起酒杯,先謝謝婆婆,再謝謝老婆和兒子,一家人其樂融融。我仔細觀察嶽母,雖然吃不慣西餐,但是老太太看起來也挺高興的。
我原本想把老婆接回家就行了,但現在起了好奇心,決定在嶽母家多住幾天。這一住就發現,師洋家對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都和自己家不同。
比如老婆的侄子周末要去上鋼琴課,去老師家得轉好幾趟車,我心想這麼遠,到底還是個孩子,家長怎麼也得負責接送吧?可是沒有。她的哥哥說:「周末是屬於我和老婆的時間,我們有我們的活動,他從來都是自己去自己回。
又比如吃完晚飯,她的哥哥嫂子就手拉手出門散步去了,將老媽和兒子都丟在了家裡。我想:這上了一天班,還不得陪老媽聊聊天?陪兒子談談心,了解一下一天的學習情況啊?可是看看老太太,一個人怡然自得地看著電視。再看看那兒子,自己乖乖做作業。
我心想:好傢夥,這不顧老不管小,就顧著自己兩口子恩愛,我可做不來。但他又覺得不解:這家人,不但是這兩口子恩愛,老的小的,也都生活得很開心,並沒覺得自己受了什麼委屈啊!
看著我一頭霧水的樣子,她的哥哥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是不是覺得我們特別自私啊?其實不然,只有這家裡最主要的兩口子開心了,愛的需求得到滿足了,才會有心情去滿足家中其他人愛的需求啊,這樣大家才能都感受到幸福,不信你試試。"我想看來真得試試了,一直以來我在家裡尊老愛幼,委曲求全,這倒也罷了,問題是家中的其他人也沒覺得怎麼幸福。
我對老婆說:「和我回家吧,我錯了,我要改變觀念,向你哥哥嫂子學習,計咱們家也像你娘家氣氛這麼好,讓你在家裡過得心裡舒坦,再也不用惦記著回娘家了!'
核心的關係,只有把夫妻關係捋順了,其他關係才能捋順,家庭才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