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新冠病毒檢測更便捷,科學家們對智慧型手機攝像頭下手了……

2020-12-26 中國生物技術網

對抗COVID-19大流行的主要障礙之一是大規模快速檢測的可用性,了解誰被感染將為政府和市民提供有關病毒潛在傳播和威脅的寶貴數據。但是,目前的檢測等待時間通常要幾天,如果需要處理實驗室的積壓測試時,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而且,大多數感染者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但仍攜帶並傳播病毒,這一事實使情況更加惡化。

12月4日,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小組發表在《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中,概述了一項基於CRISPR的COVID-19測試技術,該技術使用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在30分鐘內就能提供準確的結果。更重要的是,這項新的測試技術不僅可以產生陽性或陰性結果,還可以測量給定樣品中的病毒載量(或SARS-CoV-2的濃度)。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12.001

目前檢測COVID-19使用的定量PCR方法是檢測的金標準。但是,使用此技術檢測SARS-CoV-2的問題之一是需要DNA。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這意味著要使用PCR方法,必須先將病毒RNA轉化為DNA。另外,該技術依賴於兩步化學反應,包括一個擴增步驟,以提供足夠的DNA供其檢測。因此,當前的測試通常需要訓練有素的操作人員、專業的試劑和笨重的實驗室設備,這嚴重限制了可以進行測試的位置並延遲了得到結果的時間。

作為PCR的替代方法,科學家正在開發基於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檢測策略,該技術擅長特異性鑑定遺傳物質。

迄今為止,所有CRISPR檢測都要求將病毒RNA轉化為DNA並進行擴增,然後才能對其進行檢測,這增加了檢測時間和複雜性。相比之下,這項最新研究中描述的新穎方法跳過了所有轉換和擴增步驟,使用CRISPR直接檢測病毒RNA

在新的檢測方法中,研究人員將Cas13蛋白與報告分子結合,該分子能在切割後發出螢光,然後與來自鼻拭子的患者樣品混合,將樣品放置在連接到智慧型手機的設備中。如果樣品中含有來自SARS-CoV-2的RNA,Cas13將被激活並切割報告分子,從而導致螢光信號的發射。然後,從本質上轉換為顯微鏡的智慧型手機相機可以檢測螢光並報告拭子測試呈陽性

將手機相機用作可攜式讀板器

此外,這種檢測方法可以適應於各種手機,從而使該技術易於使用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Ott博士說:「真正使這項技術與眾不同的是,它使用一步反應直接測試病毒RNA,而傳統的PCR測試則採用兩步反應。更簡單的化學反應與智慧型手機攝像頭搭配使用,可以縮短檢測時間,並且不需要複雜的實驗室設備。它還可以使測試產生定量的測量結果,而不僅僅是簡單的陽性或陰性結果。」

而選擇使用手機作為檢測設備的基礎,是因為它們具有直觀的用戶界面和可用於檢測螢光的高度敏感的攝像頭。同時,手機也已批量生產且具有成本效益。

隨後,研究人員使用患者樣品測試了他們的新方法。結果表明,對於具有臨床相關病毒載量的樣品,該設備可以提供非常快速的結果周轉時間。實際上,該設備可在5分鐘內準確檢測出一組陽性樣品。對於病毒載量低的樣品,最多需要30分鐘便能將其與陰性結果區分開

新的基於CRISPR的檢測不僅為快速測試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選擇,並且通過使用智慧型手機避免了笨重的實驗室設備,使這項技術變得更便攜,最終可能會用於即時醫療服務,甚至在家中使用。除了診斷SARS-CoV-2,它還可以擴展到其他的呼吸道病毒中。

此外,智慧型手機相機的高靈敏度以及連接性、GPS和數據處理功能,使其成為診斷資源匱乏地區疾病的誘人工具。

Ott博士說:「我們希望將這項測試開發到一種設備上,該設備可以將結果立即上傳到基於雲的系統中,同時保護患者的隱私,這對於聯繫追蹤和流行病學研究至關重要。這種基於智慧型手機的診斷測試可以在控制當前和未來的流行病中發揮關鍵作用。」

來源:生物探索

相關焦點

  • 用手機也能檢測到新冠病毒?這是如何做到的?
    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對檢測的需求給世界醫療界帶來了壓力。當科學家們努力簡化這一過程時,加利福尼亞的一個科研團隊想出了一種新方法,使用普通手機攝像頭來識別病毒。研究人員表示,使用一種與普通智慧型手機相連的特殊設備,就可以準確檢測鼻拭子上的SARS-CoV-2病毒,也就是新冠病毒。
  • 新的科學突破:智慧型手機攝像頭竟可以定量檢測新冠病毒RNA
    打開APP 新的科學突破:智慧型手機攝像頭竟可以定量檢測新冠病毒RNA MEMS 發表於 2020-12-23 13:59:54
  • 最牛逼的方法:通過手機來檢測新冠病毒
    該測定法在30分鐘的測量瞬間即可達到約100拷貝每微升的靈敏度,並能在5分鐘內準確地檢測出一對陽性臨床樣品中的預提取RNA。研究人員結合SARS-CoV-2 RNA的crRNA來提高敏感性和準確性,並使用酶動力學直接定量病毒載量。與基於手機的閱讀器設備集成後,該檢測方法有可能實現SARS -CoV-2的快速,規範,即時檢查。
  • 英國新冠病毒檢測實驗室被病毒「攻陷」!英民眾:簡直貽笑大方!
    眾所周知,本月英國宣布發現了超級新冠病毒,這讓很多國家非常擔心,紛紛關上了和英國往來的大門!其他國家的反應都這麼強烈了,更何況是處在「震中」的英國本身呢?據悉,在上報完超級新冠病毒之後,英國多個城市直接宣布封城,這讓英國本土民眾非常恐慌,於是開始爭先恐後的離開英國,但因為所有的交通都被切斷,用他們只能呆在國內!為了確保自己不被感染,英國眾多民眾開始主動去醫院做檢測!就在他們期待自己的檢測結果時,英國最大的新冠病毒檢測實驗室突然傳來噩耗,4個科學家試驗團隊中,有3個團隊的成員都已經被感染!
  • 新冠病毒空氣淨化器、智能隱形眼鏡、體檢馬桶,醫健黑科技一覽
    同時,由於美國較為嚴重的新冠疫情,專門應對新冠疫情的解決方案在CES 2021上獲得認可。幾個獲得CES創新獎的健康方案或多或少都與如何解決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相關。動脈網對CES 2021上的醫療健康方案進行了整理,並精選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醫療健康方案。更多穿戴方式獲突破,手機要革可穿戴的命?
  • 科學家稱新冠病毒可能入侵心臟,治癒後將存在長遠影響
    自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以來,幾乎每個人聽到「新冠病毒」四個字都會感到害怕和擔憂。為了早日攻克「新冠病毒」,科學家們對它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但同時,也發現了越來越多令人擔憂的事實。不久前,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博士就曾指出,已經發現新冠病毒產生變異的跡象,這種變異可能導致該病毒更容易傳播,但目前尚不清楚,感染這種新變異病原體的人,病情是否會更嚴重。日前,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報導說,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學院心臟和血管中心科學家證實,現在的新冠病毒可以侵入人體的心臟,並在那裡進行繁殖了。
  • 貓比狗更易感新冠病毒,寵物是否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近日,據媒體報導,來自比利時列日市的一隻貓在其主人確診新冠肺炎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是首例已知的貓感染病例。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一些人對它是否在寵物和人之間傳播感到擔憂。3月3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團隊發表在預印本平臺(未經同行評審)bioRxiv上的一項研究表示,新冠病毒在雪貂和貓中複製效率很高,而在狗、豬、雞和鴨中複製能力微弱,此外還發現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在貓之間傳播。
  • 憑咳嗽聲就可檢測出新冠患者?MIT研發可辨別新冠病毒AI模型
    普通的新冠病毒患者在得病之後會伴隨咳嗽、流鼻涕、發燒等症狀,他們往往較為容易追蹤和檢測;相反沒有明顯症狀的患者卻能夠隱藏在人群中很難被識別,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患病。然而 MIT 似乎找到了高效識別無症狀患者的方法。  MIT 提供的模型只需要一段簡單的咳嗽聲,就能檢測出受測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無需依靠之前明顯的特徵。
  • 北京大學教授黃巖誼:新冠病毒實驗室如何進行檢測研究?
    黃教授介紹了檢測新冠病毒的技術方法、原理、結果判斷及實際應用上的局限性。他表示:新冠病毒的檢測主要分為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這兩個檢測方法完全不一樣,目的不同,採樣不同,方法不同,結果解讀不一樣,適用範圍也不同。分子診斷對於疾病診斷來說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疾病的診斷是一個複雜問題,尤其是對新發傳染病來說,在已知病原體的情況下分子診斷成為極為重要的指標。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 南非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 傳播速度更快、傳播力更強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高俊雅):南非已經進入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高發期,南非衛生部長穆凱茲18日宣布,該國的第二波疫情是由一種新變種病毒株引發的,該病毒株傳播速度更快、傳播力更強。當地時間18號晚,南非衛生部長茲韋利·穆凱茲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國有關新冠病毒的最新科研成果。穆凱茲宣布,南非科學家發現了新冠病毒的一個新變種。穆凱茲說:「我們的基因組科學家們識別出了新冠病毒的一個新變種。我們目前掌握的證據表明,正在南非肆虐的第二波疫情是由該病毒變種驅動的。」
  • 歐洲科學家在實驗室重組出新冠病毒並激活
    來源:新京報論文作者表示,反向遺傳學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病毒發病機理和疫苗開發的理解。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一批歐洲科學家利用反向遺傳學技術在實驗室重組出新冠病毒。為了驗證合成基因組學平臺是否可以應用於其他冠狀病毒,論文作者先用了MERS病毒進行了實驗,證明合成基因組學平臺適合基因修飾冠狀病毒基因組,但合成的MERS病毒與細胞培養的相比,複製能力有所降低。
  • 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感染的5種皮膚表現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西班牙皮膚病學會的科學家們提出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5種皮膚表現分類。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皮膚病學期刊》中。研究人員在兩周內收集了375名新冠病毒患者的資料,他們經檢測確診或臨床確診,並且在患病期間出現皮疹,無其他皮膚表現原因。每個研究案例均以照片加以說明。
  • 新冠病毒啟示錄
    在這場仍籠罩著極端不確定性的疫情中,專家們確知的少數幾件事中的一件,是致病的病原體:一個名為SARS-CoV-2的病毒,它是之前SARS病毒的近親。二者同為冠狀病毒,與流感病毒屬於兩個不同的家族。科學家們對新冠病毒表面的突刺蛋白已經有了原子級別的了解。給我兩個小時,我就能抒情朗誦它的全基因組序列。
  • 網售"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真假調查:警惕"移花接木"
    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實習生 閆彩琪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構成全球性的「大流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新冠病毒的檢測是重要一環。近日,有人在個別電商平臺和微信朋友圈叫賣「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這類網售產品是否安全可靠,消費者能買嗎?
  • 科學家們的基因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而非實驗室
    也許在2個月以前誰也不會想到,新冠肺炎病毒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大爆發,並且引發如此大的傳染性和討論度。而關於他究竟是如何出現的,至今依舊是個謎。關於新冠肺炎的陰謀論也層出不窮,有人說新冠病毒來源於實驗室,也有人說是因為亂食用野生動物所致。但是,根據一些研究推測全球範圍內的冠狀病毒大流行是由天然病毒引起的,而不是實驗室製造的。
  • 網售「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真假調查:警惕移花接木!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實習生 閆彩琪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構成全球性的「大流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新冠病毒的檢測是重要一環。近日,有人在個別電商平臺和微信朋友圈叫賣「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這類網售產品是否安全可靠,消費者能買嗎?
  • 上海研發快速檢測設備 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檢測新冠病毒
    恆溫螢光檢測儀器 上理工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新冠病毒的多通道快速檢測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勝利的關鍵。記者12日從上海理工大學獲悉,該校與合作企業協同研發了新冠病毒核酸、抗體抗原多通道快速檢測設備關鍵部件及儀器,其中抗體抗原免疫螢光檢測儀器與相應的試紙條結合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快速檢測。
  • 川普已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揭秘川普的「病毒圈子」
    來源:金融界網站幾個小時前,在白宮舉行的關於疫情的新聞發布會上,川普證實自己已經接受了新冠病毒的檢測,但檢測結果需要1-2天才能得出。下面是英國《金融時報》整理的近日與川普有過接觸的與疫情有關的人。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科學家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 瑞士團隊...
    人類首次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瑞士團隊利用已知基因序列構建近日,瑞士一個科研團隊在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礎上,通過反向遺傳學手段在酵母菌中快速構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該技術能高效合成新冠病毒,尤其在新暴發病毒尚未被成功分離出之前,可以幫助科學家儘快向衛生部門和實驗室提供傳染性病毒毒株,且該替代方案更為高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