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文化在全球傳播,中國元素越來越多的出現在美國動畫片中。不久前剛與觀眾見面的皮克斯動畫片《包》,就是一部充滿了中國元素的溫馨短片。那麼,美國動畫片吸納中國元素的背後都有哪些故事呢?
今年翠貝卡電影節上首映的皮克斯動畫短片《包》,將在今夏和電影《超人特攻隊2》同時上映。這部8分鐘的短片圍繞一顆包子的成長,講述了一個在多倫多的中國空巢媽媽的故事,充滿了中國元素,溫馨可愛。為了讓包子的形象更真實準確,導演還請來自己有祖傳配方的媽媽,多次到現場向主創團隊展示包子的製作過程。而皮克斯的這部首個由女性導演的短片,《包》的導演,石之予,出生在中國,2歲移民加拿大,她從自己的經歷中獲得《包》的創作靈感,她很高興可以把中國文化糅在自己的作品中,分享給世界。隨著國際市場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近兩年,美國的動畫片中出現了很多多元文化為題材的影片,包括2016年的《酷寶:魔弦傳說》,以及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的《尋夢環遊記》,都是選擇了不同的國家和文化背景來講故事,市場反應也都非常正面。而好萊塢不光在動畫中加入更多多元文化元素,也從製作上想辦法,來迎合國際市場的需求。
美國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電影教授 大衛·歐文:
電影生意是非常國際化的。所以你會發現很多電影通過強調動畫人物動作和表情來講故事,而不需要太多依賴對話或者字幕。
《包》已經不是第一個表現中國文化的好萊塢動畫片,在此之前,《木蘭》,和《功夫熊貓》都有非常成功的市場表現。石之予表示,雖然她的《包》充滿了中國的文化元素,但她希望不同背景的人,也能在其中看到自己和自己媽媽的影子。
編輯:王楠(實)、王學彤(實)、季子薇(實)、溫錫華(實)
昨夜,川普的這個決定「引爆」市場!黃金強勢衝破1300美元
進口汽車關稅:中國開放 美國倒退
朝鮮開放廢棄核試驗場,受邀記者經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