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有網友在某社交平臺上上傳了一段德雲社的演出片段引發了網友熱議。
演出中,演員爆料德雲社停工9個月照發工資,演員400多人,加上工作人員將近一千多人,每個人工資2000元,而且五險一金全額繳納,總額預估超出2千萬,開支也不小。
演出後面,該演員還特地感謝郭麒麟老師,惹得全場大笑。
聽聞這個消息後,有網友調侃道,郭麒麟真是"支撐疫情期間德雲社收入的男人"。
當然,這其實只是一個段子而已,不過不難看出郭麒麟最近確實很忙碌。
從3月開始,郭麒麟便在多檔綜藝中頻繁現身,比如在《漫遊記》中,郭麒麟就是該節目的常駐嘉賓。
5月的時候,郭麒麟又官宣了3檔綜藝,包含《奔跑吧4》、《最強大腦7》和《密室大逃脫》。有粉絲表示郭麒麟的綜藝多到快看不過來了。
此外,郭麒麟還作為飛行嘉賓加盟了不少綜藝,比如《嚮往的生活》中也有郭麒麟的身影。包括德雲社自家的綜藝《德雲鬥笑社》也參與了錄製,據說為了配合郭麒麟行程,錄製特地定在橫店。
郭麒麟的綜藝多到連張若昀都忍不住調侃哪個節目都能碰到他。
除了綜藝外,郭麒麟參演的新劇《贅婿》也剛剛殺青不久。劇中郭麒麟飾演男主,因此需要常駐橫店拍戲。
忙碌的工作也影響了郭麒麟的身體狀態。前幾天有網友拍到郭麒麟的身影,然而從照片看,郭麒麟狀態似乎比較憔悴,臉色蠟黃,黑眼圈也有些明顯,整個人看起來疲憊不堪,而且對比之前臉似乎也瘦了一圈。
不過,郭麒麟的努力也有了不錯的回報,他憑藉自己的努力,讓眾多網友記住了他,也期待郭麒麟可以給觀眾帶來更多好的作品。
相關推薦:
郭德綱辛酸史:被「包養」6年,關進櫥窗圍觀,窮到找徒弟借錢
2003年的一個夜晚,郭德綱突然暴跳如雷。
他用力著砸東西,摔枕頭。
嘴裡罵罵咧咧。
「這不是人幹的活。」
「今天到這了,不拍了。」
「我受不了了。」
那時已凌晨12點,他正參加《明星傳奇》節目錄製。
他被要求關在櫥窗裡,任路人觀賞、拍照。
活脫脫像一隻被圍觀的猴子。
當不滿湧上心頭,他決定臨陣脫逃。
提著箱子準備離開,他拒絕節目組的拍攝。
看上去決心已定。
導演怒罵著,說了句:
「你要覺得不合適,你現在趕快毀籤了,你就可以走了。」
10分鐘後,他提著箱子,灰溜溜地回到了透明的櫥窗內。
他選擇繼續面對圍觀和嘲笑。
有人不解,一屆德雲班主,為何要忍受這種非人的待遇?
大家別忘了,那是2003年。
他籍籍無名。
沒錢,沒權,沒勢。
他唯獨有的,是一腔熱血的貧窮。
以及,那個陪在他身邊的,叫「王惠」的傻女人。
提起王惠,人們說:
她是郭德綱的夫人。
德雲社的董事。
郭麒麟的後媽。
然而早年間,王惠比現在更有名。
她是天津一代名角。
9歲學藝,12歲登臺,14歲開專場。
那時,她紅遍了整個天津城。
舞臺上的她,韻味十足。
唱戲時,嫵媚多姿,吐字講究。
直到遇見郭德綱,她便從臺前走到了幕後。
2000年,王惠在北京演出。
郭德綱在臺下看著。
他對身邊的人說:「她唱得真好。」
通過打聽,郭德綱才知道王惠比自己小。
郭德綱對王惠早有耳聞。
下臺後,郭德綱主動上前搭話。
「你好,我們可以留個電話嗎,以後有演出可以都叫著。」
王惠應了句:「好。」
急衝衝地就回了後臺。
「感覺挺衝,說話也痛快。」
這是郭德綱對王惠的第一印象。
或許是緣分。
後來的幾次演出,郭德綱和王惠都碰到一起了。
郭德綱看王惠行李重,就過去幫她提著。
漸漸地,兩人就熟絡了。
當時,王惠是名角。
郭德綱只是個普通說相聲的。
但王惠從不把這些放在心上。
反而,看著郭德綱的表演,她心裡覺著這人挺有才。
王惠一有演出機會,也默默為郭德綱爭取來名額。
他們坐在一起聊鼓曲、聊相聲,笑聲片片。
那時郭德綱離了婚,鬱郁不得志。
王惠開朗熱情,事業有成,令他羨慕。
郭德綱把王惠放在了「朋友」的位置,不敢有絲毫跨越。
面對王惠,郭德綱是自卑的。
直到有一次,郭德綱給王惠打電話。
他一聽王惠聲音不對勁,便問:「你怎麼了?」
王惠虛弱地說:「我在鄭州演出,病了。」
郭德綱一聽,立馬緊張了起來。
「那你趕緊別演了,身體要緊,你等著,我馬上去看你。」
天津到鄭州,800公裡。
郭德綱買了火車票連夜趕到了王惠身邊。
凌晨5點,看到郭德綱的王惠,瞬間哭倒在他懷裡。
王惠臉色蒼白,郭德綱心疼極了。
他在醫院照顧王惠,寸步不離。
就在這時,郭德綱突然明白眼前這個女人對自己有多重要。
他大著膽子向她表了心意。
沒有鮮花,沒有浪漫的告白。
只有簡單粗暴的一句:「我們處個對象嗎?」
王惠想也沒想,再次應聲答了句:「好。」
兩人戀愛時,如膠似漆。
去外面演出,沒帶上彼此,就一定會煲電話粥。
王惠去臺灣演出,郭德綱的電話就沒斷過。
友人都說,每次看到王惠,她都是在打電話。
唱完戲打,在路上也打,無時無刻。
郭德綱回憶起那段短暫的離別,也坦言:
「去臺灣這段時間,真的特別想她。」
郭德綱沒有花花腸子。
同時,他也算不上浪漫。
當旁人知道王惠和郭德綱戀愛,眼裡只有質疑。
一個事業正盛,有著大好年華。
一個離了婚,帶著孩子,前途渺茫。
怎麼看,這兩人都走不到一起。
王惠的父母更是沒辦法理解女兒的選擇。
中秋節,郭德綱去拜訪王惠父母,卻被拒之門外。
他手裡提著月餅和水果,不知何去何從。
王惠的朋友也都看不上郭德綱。
反對聲一片又一片。
連郭德綱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到底能給這個女人什麼。
唯獨王惠,毅然決然。
「你們都不要管了,我就認頭了這件事。」
之後,她還放棄了自己在天津的事業,跟著郭德綱去了北京。
那時,沒有人不罵王惠傻。
或是年少輕狂,不知現實有多殘酷。
也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總之,王惠跟了窮小子郭德綱。
去到北京後,迎接她的卻是現實的當頭一棒。
沒錢。是兩人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交不起房租,房東經常把門砸得哐哐響。
在北京演出,天特冷。
王惠和郭德綱坐最晚班的公車回家。
下了車,兩人還要走上好長一段路才能到住的地方。
王惠凍僵了。
郭德綱見了於心不忍,說:「咱們打個三輪車吧。」
郭德綱講了半天價,最後講到三塊錢才捨得上車。
北京零下幾十度的天氣,沒有暖氣,王惠回到家根本動不了。
在這樣一個什麼都瞧不見的男人身上,王惠卻願意賭上自己的一生。
沒人知道她到底看中了郭德綱什麼。
後來,現實又給了王惠殘忍的第二棒。
他們不僅沒錢。還賠錢。
北京人才濟濟,郭德綱演相聲,根本沒人看。
最慘的時候,臺下只有一個觀眾。
郭德綱在臺上說著。
臺下沒人笑,也沒人搭理。
舞臺,寂靜得可怕。
那時演出,一個月可以賠一萬多。
沒錢吃飯。沒錢交房租。
用窮困潦倒來形容郭德綱,一點都不為過。
實在沒辦法了,王惠賣掉了父親送給她的夏利。
換了點錢,撐了一段日子。
沒多久,王惠又賣掉了自己的首飾。
那年北京城裡,總看見一個女人跑到當鋪,那便是王惠了。
在王惠那裡,只有甘之如飴的愛。
她從不抱怨,也沒想過離開。
朋友都說她著了魔。
只有她一如既往相信郭德綱會出人頭地。
那些年,她心裡一直記著郭德綱說的那句:
「別著急,有一天我把所有東西都給你買回來。」
郭德綱的朋友都說他對王惠是連哄帶騙。
他笑而不語。
多年後,在節目中提到王惠,主持人問:
「這姑娘這麼沒心眼,你有沒有騙過她。」
郭德綱淡淡地說:
「正是因為她沒心眼,所以才不忍心騙她。」
從2000年相識,直到今天,他們走過整整20年。
眾人皆知,郭德綱的確沒騙王惠。
如果你有查過德雲社,你會發現,最大的股東就是王惠。
她的持股比例達到99%,剩下的百分之一也在王惠弟弟的手裡。
郭德綱常年調侃自己只是德雲社一個打工的。
妻子王惠才是真正的董事。
說出來沒人信,但財政大權還真不在郭德綱手裡。
他的身上,從不帶錢。
偶爾讓人買瓶水,還得問徒弟借兩塊錢。
于謙笑話郭德綱妻管嚴。
他滿臉寵溺,道了句:「家裡有多少錢,我都願意給她。」
王惠把德雲社也打理得如日中天。
她對外稱自己只是個大管家,管大夥的吃喝拉撒。
做十幾個人一桌的飯菜,把德雲社的徒弟們養得白白胖胖。
沒錢了,給徒弟們塞錢花。
哪個徒弟生病受傷,最著急的就是王惠。
當年孔雲龍被煙花炸傷,王惠在急救室急得掉眼淚。
醫生說:「他眼睛很可能會瞎。」
退居舞臺多年的王惠便決定為孔雲龍重出江湖。
當著他的面說了句:
「沒事,大不了師娘再把大鼓拾起來,你就給師娘彈弦,師娘養你一輩子。」
於是,就有了德雲社弟子們口中的那句:
「我師娘啊,我師娘是個大善人。」
如此有情有義。無半點虛假。
郭德綱對王惠的善,早就瞭然於心。
有時開玩笑,他會說:「你要讓她害個人,那要了親命了。」
因此,他全權把德雲社交給自己的妻子。
財務上的事情,從不過問。
「愛咋花咋花唄。」
這是郭德綱對王惠唯一的要求。
風風雨雨二十年。
郭德綱47歲。王惠44歲。
他們不再是二十來歲時煲電話粥的小年輕。
他們見過許多人,也見過許多鬼。
德雲社也不再只有當初那塊落魄的招牌。
如今德雲社一開場,便是萬人空巷。
相聲藝術沒死,活得還越來越好。
郭德綱和妻子王惠,也算苦盡甘來。
最艱難時,沒分開。
如今飛黃騰達,依然相濡以沫。
當年的激情已然褪去了。
在郭德綱和王惠身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俗世的幸福。
記者問郭德綱,給妻子買過花嗎?
老郭一臉正經。
「買999朵玫瑰花,還不如買二斤螃蟹。」
王惠聽了,只是一個勁兒地傻笑。
「平平淡淡挺好。」
「我愛吃的東西,他都是先記著我。」
這讓我想起郭德綱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我終究沒能飆得過那輛寶馬,只能眼看著它在夕陽中絕塵而去,不是我的引擎不好,而是我車鏈子掉了!」
「窮屌絲」如何才能逆襲成為高富帥呢?
我想,正是因為他的身邊有位陪他一起推車的女人吧。
不論他身無分文。
不論他被唾棄怒罵。
不論他被千夫所指。
她依然幾十年,如一日。
不離不棄,不怨不恨。
延伸閱讀:
郭德綱為什麼這麼遭同行恨?深扒中國相聲界的恩怨情仇
來源:精典悅讀周刊
1
在這裡,我不想詆毀什麼人,我會做到盡力的客觀!
至於是非,大家評述。
相聲界之所以矛盾重重,究其原因,並非只有利益之爭,還包括地域之爭、師徒之爭!
互相詆毀、謾罵,甚至是暗自下黑手、奪妻、奪友、爭奪陣營利益,這些亂七八糟的內訌之事在相聲界頻出。
後又出現反三俗等,說到這,大家千萬別以為反三俗針對的僅僅是郭德綱。
郭德綱只是複雜的相聲界中矛盾的一個集中點罷了!郭德綱只是派系陣營爭奪戰的一個焦點,而其身後的關係又極為複雜!
先說說陣營吧!
相聲界之所以亂,原因就是派系!
主要的派系有,北京相聲界,天津相聲界。舞臺相聲界,民間相聲界。
侯派,馬(馬三立)派,常派等等!
這麼多派系,盤根錯節,矛盾就開始了。
2
相聲確實起源於北京,可是相聲卻龍興在天津,天津當時相聲大師輩出,我們所熟悉的,侯 馬 常 劉,除了劉寶瑞生於北京,其餘全是天津人,而且劉寶瑞也是在天津才揚名的。
這些人都是傳統相聲的繼承者,可是恰逢時代變革。
進入到了新中國時期,於是這些人被迫放棄了部分傳統相聲,正如侯寶林所說的當時大部分傳統相聲演員,在演出時碰到了檢查,馬上改口說所謂的「現代相聲」,否則後果很嚴重,為了能讓傳統相聲不被消滅,侯寶林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左右逢源,在政策和現實中進行迂迴。
首先,他認為傳統的東西不是全錯的,至少不應該一棒子打死,新相聲應該發展,但畢竟要借鑑傳統相聲。
不能孤立存在,於是,對於相聲的管制進行了放鬆,不過如此,評書等曲藝類節目也有所回歸於傳統。
這時,一個叫馬季的人出現了。這個人應該算為今天相聲界的混亂負第一責任。
3
馬季屬於第一代歌頌相聲開拓者,馬季之所以歌頌,只是因為他成長的年代,他受過的教育,這就死死的植根於其內心。
當時的說唱團看到了馬季的潛力,指派他去做侯寶林的徒弟,大家在這看清楚了,說是徒弟完全
是官方套話,侯寶林對其僅為指導,而馬季僅以學生自居,而非徒弟!
也就是說,他們並非是師徒關係。
隨後,馬季開始創造新的段子,應該說這是沒有錯的,相聲要發展,新的東西必須出來,這是值得讚揚的。
可問題是,馬季以及之後許多相聲「表演藝術家」們,都嚴重缺乏基本功的訓練。他們開始要拋棄傳統,把相聲做成今天所謂的「脫口秀」。
他把一些笑話弄到相聲裡,這本是沒錯的,可是好玩的笑話畢竟有限,當笑話被說盡了,那就只能開始去尋找傳統段子裡的精華。
4
不久,66年的事開始了。
所有民間相聲,說白了就是天津相聲開始被極力打壓,常家,侯家,以及多位天津相聲泰鬥被批鬥,馬季確實也遭遇了一些問題,
但是馬季只受到了一點點的傷害之後便直接把矛頭指向他的老師,侯寶林!
馬季開始把侯寶林定罪於四舊之類。
甚至有傳言說他用鞋子抽侯寶林的臉,當然,抽不抽臉無從調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那個年代,為了解脫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打擊直系親屬,或者是親密的朋友,老師甚至是學生。
還好一切都有盡頭,那場風暴結束後,中國相聲界能安身的僅剩馬季一人,雖然說侯寶林在風暴結束後依然活躍到80年代,可是問題是主流相聲界的主導已經是馬季了,而侯寶林只能算是配角了。
5
馬季雖然得力於這場風暴,他也在風暴後成為了當時主流相聲界的一哥。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侯家在天津,以及天津相聲界的影響是不能比擬的。
侯家以及天津其他相聲大家們馬上又開始重回相聲表演界。
說白了,馬季想用自己的新相聲擊敗傳統,開創自己的時代,用歌頌來給自己添加更大的支持,他需要幫手,於是姜昆就順利成章的出現了,實際上就算沒有姜昆,也會有海坤,胡坤!
恰逢姜昆就是那種沒有相聲基本功,但具有舞臺表演實力的人,而且重要的是,姜昆也善於歌頌!
姜昆確實是一個得力的幫手,同時,姜昆也受到了馬季強力支持。於是,這對新的師徒開始在正規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6
我們實事求是的說,姜昆確實又很有才華,姜昆曾經的表演確實得到了萬人讚揚。
與此同時,馬季同官方的合作越來越多,受到官方的支持越來越多,隨後,趙炎、馮鞏、劉偉,這些能說的上名字的人開始走進馬季的視野,並頻頻將這些人推廣到了舞臺!
在那個文化匱乏的年代,這些人的話語及能力確實足夠滿足當代人的心!
而此時的侯家呢?
侯寶林在風暴結束後,立即被平反,同時他也開始積極參與官方的合作。因為侯寶林知道,得不到官方的支持,得不到官方的允許,自己這顆樹再大,也得被伐倒。
於是他聯繫了當時許多天津傳統相聲界名人,叫他們耐心創作,自己則進入了官方機構,為這些人能回歸舞臺去鋪平道路。
這時中國第一對相聲矛盾開始了!
7
也就是所說的北京舞臺系,以及天津的傳統系!
這時的相聲界可謂是明爭暗鬥,馬季開始廣納年輕人,給自己的相聲力量增加砝碼。而此時的侯寶林也開始開門收徒。他的兒子侯耀文。也開始活躍在了相聲界的舞臺。
侯耀文、師勝傑,這是作為侯派相聲的兩個力量,由他們發展人員對抗馬季的新相聲!
同時他又聯絡到了常家,就是常寶華、常貴田弟兄,以及馬三立家,馬三立的兒子馬志明,馬志明成為侯寶林代拉師弟,名義是學藝,實質是發出聲音,天津相聲界依舊在,天津相聲界依舊可以團結!
同時,馬季在北京的勢力也越來越壯大,他開始策劃春晚,甚至是挑選能上春晚的相聲演員,你們可以看看,自從83年春晚之後,馬季的嫡系一直站在春晚的主流舞臺,應該說,他已經完全進入了自己新相聲泰鬥的身份。
不但如此,馬季開始天津之行,準備在天津內部挑選相聲演員。
這話說明了,就是告訴你,天津想要學相聲的跟著我,馬上叫你登春晚,這就好像是李菁何雲偉,脫離郭德綱後馬上可以被姜昆推上春晚,於是馮鞏出現了。
8
應該說馮鞏的出現,以及馮鞏本人證明了所謂的相聲派別,並非是無堅不摧的。
起初馮鞏與劉偉搭檔,劉偉也是馬季的愛徒,可是後來馮鞏厭倦了這種派系之爭,想要自己出頭,如果一直呆在馬季的門下,那麼只可能是一個平凡的笑星,恰巧這個時候牛群又出現了!
牛群的師傅是常寶華,應該說,牛群是正宗的天津相聲界的人物,兩個人借著拍戲的機會,得到了接觸,於是馮鞏藉機脫離馬系,與牛群合作。
要知道,在相聲界換搭檔是極為冒險的,更何況,牛群是天津相聲界的人,兩個人搭檔後,對中國相聲界都極為震動。尤其是作為大師哥的姜昆,對馮鞏也是恨之入骨,借著自己和馬季的實力,給馮鞏等人以及大限度的打壓。
天津相聲界也不甘示弱,借著當時的相聲大賽,為自己派系廣納門徒。而那時馮鞏也頻繁在公開表示,我是純正的天津人,這話說白了就是告訴你,我是天津人,我的後面就是天津相聲界!
9
於是,雙方又進入互挖牆角,互挖人才的第二階段。
當時能去春晚的,相聲演員大多都是有北京或者天津背景的人去的。而且當時,出道的相聲演員基本上不是拜了馬氏門下,就是拜了侯氏門下!
大家還記得當時郭德綱相聲中,曾經說過,相聲大賽的間隙中,聽到了評委們的互相指責及謾罵,後來還大打出手。
雖然明顯是誇張,但是也說明了當時的一個情況,相聲大賽中各派人物都希望自己的門徒能夠登頂,明爭暗鬥也是非常普遍的。
後來的CCTV相聲大賽亦是如此,臺下的評委基本分兩派,馬季姜昆、侯耀文!
而得獎的人也是暗藏玄機,我們最熟悉的第二、三次相聲大賽,常佩業,賈承博,這對馬姜門下的。陳寒柏便是侯氏門下,當時送選相聲的基本都是什麼文工團之類的,這些無依無靠的全被PASS。
比如楊儀父子,給他們獎很明顯,請選擇今後發展的路線,要麼馬姜,要麼侯氏天津!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CCTV電視大賽的獲獎名單,以及獲獎後這些人的從師方向!
10
小小的一個相聲大賽竟然如此深奧,確實令人汗顏!
中國人的交往藝術在這裡便是發揮到了極致!雖然表面各評委互相謙讓,非常禮貌,實際確實各懷心事。
舉個例子,戴志誠撬了侯耀文的妻子,姜昆是戴志誠的最好的朋友,如果按照常理來說,你戴志誠撬的不僅僅是別人的老婆,更是所謂圈內好友的妻子,那麼姜昆等人應該勸阻,可是,他們不但沒有勸阻,反而後將此事公開,自由戀愛麼!
侯耀文對此事表示沉默,因為,一旦把這事說開了,問題就都來了!
簡簡單單的婚姻卻並非這麼簡單,這實際上也是就是明告訴侯派,矛盾就是這樣,公開了也罷,無所謂。至此,兩派相聲進入了新的階段,明著幹!
11
隨後,04年郭德綱拜師侯耀文,然後姜昆等人就開始反三俗,有人說郭德綱在利益上侵犯了姜昆他們。
但是想想,郭德綱說的是劇場相聲,而姜昆等人就是舞臺相聲,你能礙著人家什麼事?
姜昆的門徒們去什麼外地演一兩個相聲,就能賺到一把鈔票,回過頭來,該上春晚上春晚,該拿錢拿錢。
他們不可能因為你一兩個相聲就混沒了飯碗。
正如郭德綱說的,他們會一段相聲就夠了,全國這麼大,一個相聲騙一年不是足夠了麼?
郭德綱的相聲又不是普及9年義務教育,又不是所有人只聽他的不聽別人的,全國聽不到郭的相聲大有人在!
他們依然不耽誤賺錢,郭德綱怎麼就惹上他們了?
12
很明顯這就是對侯氏相聲的新勢力攻擊!對天津老相聲界的攻擊。
大家還記得,侯耀文死後誰哭的最傷心?
是常寶華。他們兩家有著深厚的友誼,並且有著共同利益,隨後侯耀華因為遺產案臭名昭著。
但這不妨礙他隨後拜師常寶華,這說白了就是,我跟郭德綱怎麼吵是我們的事,但是我們侯家仍然是天津相聲派系的!
就說這麼多了,我說的東西你們信也好,不信也罷,你們可以按照這個思路觀看今後春晚的相聲演員的出處,你也可以看看今後姜昆等人的動態。
李菁何雲偉曾經同與郭德綱站在風口浪尖被指責為三俗,為何脫離之後一步登天馬上上春晚?
郭德綱這麼遭恨麼?
郭德綱不光是代表自己的集體,也是代表著天津相聲集團,至於評說,後人各自罷了!
13
再說個小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
馬志明欠人拖拉機!馬志明讓人告到法院啦!
這是怎麼回事兒啊?
天津拖拉機製造廠,僱請律師,一紙訴狀將馬志明訴至法院,稱天津拖拉機製造廠近日拖拉機銷售量銳減,原因是馬志明創作表演的相聲《糾紛》造成的。
由於被告人在這段相聲中塑造了一個「『天拖保全』丁文元」的形象,給天津拖拉機廠的聲譽帶來了影響,看更多加微信 使拖拉機銷售量大幅減少,故申請法院判令被告馬志明賠償減售拖拉機的損失,停止表演相聲《糾紛》,並賠禮道歉。法院竟然受理了。
立刻,所有的電視臺、電臺都不約而同地停播了這段頗受觀眾歡迎的相聲《糾紛》;在劇場演出中,無論臺下的觀眾如何要求聽《糾紛》,馬志明也不敢演了。
演員的創作應是職務行為,每一位演員所創作的作品,都要經過層層審查,通過之後才能上臺表演,可這時,賠人家拖拉機的責任卻全落在了馬志明身上。
有人算了一筆帳,當時,馬志明的每月工資不足百元,還甭說賠償「天拖」減少的天文數字的拖拉機銷售金額,就是賠償幾十輛的錢,也足夠馬志明的子子孫孫近乎都得為拖拉機去奮鬥了。
14
而更為嚴重的是給馬志明帶來的心理傷害,他怎麼能再受傷害啊?!
馬志明是膽小的人,當「被告」都害怕,何況還要面對賠償人家無數拖拉機的壓力呢?
怎麼辦呢?
再大的壓力也得面對啊,找詞兒!
對啦!「我們說的『天拖』,不是指的你『天津拖拉機廠』,也不是只有你『天津拖拉機廠』才能簡稱『天拖』。因為『天拖』也可以是『天津拖車廠』、『天津拖鞋廠』、『天水拖拉機廠』……」
可是,對方的律師窮追不捨:「不對,你們在大連有一次演出,給你『捧哏』的在你說完『我天拖保全』之後,說了一句『嗯!天津拖拉機廠』,所以,你這是狡辯。」
完了,讓人抓著把柄啦!
因為馬志明剛恢復演員職業時,很長時間還沒有固定「捧哏」的,那次在大連演出,是臨時由山東快書演員李鳳翔「捧哏」。
也不知怎麼回事兒,就他加了這麼一句多餘的話,讓人家給抓住了,甚至到底說沒說這句話,他們誰都記不清了。
這可難住馬志明啦!對方洋洋得意,認為勝券在握,並在諸多媒體上製造輿論,攻擊《糾紛》。
就在這時,馬三立在一個場合找到了時任天津市委副書記的張丁華,張丁華一聽還有這事兒,立即給受理此案的法院打電話,要求撤案。並表態:「我認為《糾紛》這段相聲挺好,沒問題,還要繼續演。」
就這樣才了結了這段官司。
今日熱點推薦,必看!
勸告大家:一旦確診「高血壓」,不想」腦出血「,高血壓要遠離這三種食物,再饞也要忍住
告誡家人!天然「降糖藥」被發現了,每天飯前吃一點,血糖「一落千丈」
勸告大家!專家發現,寧可肉不吃,也要吃此菜,對肝臟特別好,排出毒素,護肝又補血
原形畢露!特大新聞;陳坤承認孩子的母親是周迅
娛圈揭秘:她因春晚一夜成名,為渣男產子後被拋棄,如今和兒子相依為命!
娛圈揭秘:天降噩耗!劉歡病情加重,妻子依舊不離不棄,僅9天就完成相知相愛相守一生
原形畢露!姚笛生了孩子回來,馬伊琍沒有騙人
娛圈揭秘:馬蓉靚麗現身,身旁女兒牙齒都是王寶強模樣,富養程度堪比王詩齡_王子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