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木頭,用釘子釘在一起,它們只是兩塊木頭。但是,當木匠把多餘的部分鑿去,一凸一凹,木頭便有了陰陽,有了思想,有了情愫。它們也有了新的名字——榫(sǔn)卯(mǎo)。
榫卯結構 | 中國傳統木作工藝的精髓,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這是中國古代建築、家具及其它木製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被譽為中國傳統古典家具的靈魂。常見的有格角榫、託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夾頭榫、抱肩榫、龍風榫、楔釘榫、插肩榫、圍欄榫、套榫、掛榫、半榫與札榫等。北歐E家將這種結構也常用於家具的製造,今天小編就簡單給大家介紹幾種。
1.榫卯結構之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抹頭
榫卯,被稱為「巧奪天工」的中國古典智慧,是中國傳統木藝的靈魂,誕生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是比漢字更早的民族記憶。在中國古代,曾出現過很多採用榫卯結構建造而歷經千年不倒的建築傳奇。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工藝創造,榫卯結構也蘊含了古人的哲學智慧。
產品展示:
2.榫卯結構之掛肩四面平榫
掛肩四面平榫(牙條和腿足相結合,受重壓後與腿足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常用於無束腰的古典家具,如無束腰家具的腿足與束腰、牙條相結合。)
產品展示:
3.榫卯結構之圓柱二維直角交叉榫
凸出的榫頭和凹進去的卯眼通過凹凸扣合,便緊緊咬合在一起。為了保證接口不會再木頭長期熱脹冷縮的過程中鬆動,工匠們會從不同的角度、方位讓一根木頭和其他木頭通過榫卯結構相連接,這樣接口處木頭漲縮的作用力就會相互抵消。此外,一些家具的外部造型設計還會進一步保證它在使用中的力學合理性。
產品展示:
4.榫卯結構之夾頭榫
夾頭榫的案形結構,四隻足腿在頂端出榫,與案面底的卯眼相對攏。腿足的上端開口,嵌夾牙條及牙頭,使外觀腿足高出牙條及牙頭之上。因牙頭上無修飾,因此又常稱」素牙頭。且因牙造型似刀片,民間也稱其為」刀牙。
夾頭榫的這種結構能使四隻足腿將牙條夾住,並連結成方框,能使案面和足腿的角度不易改變,使四足均勻地分擔案面重量,同時這種結構的桌案非常牢固耐用。
產品展示:
5.榫卯結構之抄手榫
抄手榫又名對插榫、面框榫應用於各種實木家具的面框、門板、椅子的凳面、茶几沙發麵、各種45度或者任意角度的拼接。
產品展示:
6.榫卯結構之粽角榫
粽角榫是由三根方材結合在一起的榫卯結構,從外形看有六個45度格角,酷似粽子角而得名,又有人叫「綜角榫」或「三角齊尖」。常用於框形的連接,如桌子、柜子、寫字檯、書架等家具中。是—個結構非常嚴謹,外形美觀大方的榫卯結構。
產品展示:
7.榫卯結構之方材角結合床圍子攢接萬字
通過攢接工藝構成的幾何裝飾,有的用單純的圖形反覆構成裝飾紋樣,有的以單獨紋樣組成二方連續、四方連續等形式。常見的有萬字紋、十字紋、田字格、曲尺式、回紋式、上下凸連式、直連式、斜連式等。這些由傳統欞格式窗景產生的式樣,形式簡潔明快,格調疏密有致、清雅醒目,運用細木作的「攢接」工藝形成了特色的裝飾語言。
此榫的優點是經過榫卯的攢合拼接構成各式各樣的幾何紋樣。常用於床圍子攢接萬字。
產品展示:
8.榫卯結構之挖菸袋鍋榫
古典家具製作中的一個榫卯銜接手法。搭腦凡靠背椅和木梳背椅的搭腦(靠背頂端的橫料)中部,有一斷高起的,要比用直搭腦的晚;靠背椅的搭腦和後腿上端格角相交,是一統碑椅的特點,為廣式家具的傳統造法。蘇州地區造的明式椅子(燈掛椅),此處多用挖菸袋菸袋鍋榫卯,時代較早。
產品展示:
9.榫卯結構之圓面攢邊打槽
攢邊打槽裝板,如系圓形的邊框,即圓桌、圓凳、香幾面等,用弧形彎材打槽嵌夾板心的邊簧。彎材般為四段,攢邊的方法除用楔釘樺外,常用逐段銜夾的造法,即每段一端開口,一端出榫,逐一嵌夾,形成圓框。其打槽、裝板、鑿眼、安帶等與方形邊框基本相同。
產品展示:
10.榫卯結構之圓柱丁字結合平榫
此榫結構多用作椅子扶手與座面或與後腿的接連處。常用於如椅凳或桌案矮老與直棖接合、床圍子攢接品字欄杆或井字欄杆。
產品展示:
11.榫卯結構之攢邊打槽裝板
此榫的優點是實現了薄板當厚板使用,解決了木材漲縮帶來的影響。常用於如桌面案、櫃門、櫃幫、櫃背等。
產品展示:
12.榫卯結構之方材丁字結合
方材丁字形結合(榫頭大進小出),此榫的優點是攛頭穿透榫眼。常用於櫃架類家具的隔板邊抹與腿足的結合,座椅類家具拐腳棖與前後腿的結合。
產品展示:
北歐E家簡—舍東方系列,甄選非洲進口名貴硬木愛裡古夷蘇木(俗稱黑檀),全無輔材,並採用全榫工藝,將現代時尚和中國元素相融合,創造出驚豔世界的東方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