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生命紮根的力量

2020-11-18 中國教育新聞網

寄讀學校學生都是來自各中學心理行為偏常、學習困難、無法適應普通學校學習生活的青少年,經常被比喻為「蒙塵的花朵」。重新找回生命內在的力量,讓蒙塵花朵的根扎深、扎穩,汲取營養重新綻放,這是寄讀學校(專門教育)的基礎和邏輯起點。2004年,北京市海澱寄讀學校建立了學生心理健康三級關懷系統,實現了心理關懷普及到每一個學生。

生命紮根,始於身心安頓。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學生自我個性、情緒情感、人格發展、人際交往給予最直接的關懷,成為學生安頓身心的一個重要場域。

寄讀學校心理中心創設環境時將傳統文化有機融入。書法、音樂、閱讀、茶藝、棋藝、戲劇,一物一品,帶學生走進知行合一的身心整合空間之中。「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文化的精神力量就在於溫潤包容、不急不躁,如同大地的承載,讓漂泊的心、封閉的心、動蕩的心安穩下來,給了生命機會,成長才會發生。

生命紮根,創造廣闊流動的生命空間。儒家認為,道德性是人本身具足的。每個人心底都有一顆善的種子,生命教育就是要激活和喚醒人心底的善性,使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因此,我們開發了心育課程,從個體、團體、班級、家庭、學校、社會多維度激發孩子與生俱來的生命能量,創造出廣闊流動的生命空間,讓曾經「受限」的生命舒展開來、茁壯起來。

為了喚醒孩子內心的生命力量,我們設計了豐富的「明覺課程」系列,包含每日心情播報課程、冥想靜心課程、寬恕教育課程、親子幸福研習社課程、愛在說課程,每類課程中都會融入傳統文化元素,音樂、棋藝、書法等,在身體、感官、情緒、情感、認知等不同維度上,帶給學生、家長、教師豐富的生命體驗。

從傳統文化中挖掘內涵尋找落腳點,帶給課程更加飽滿的生命哲學,帶給學生更加寬闊的視野。對世界、對人生、對自我有了更豐厚的理解,看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他們的人生選擇才能更多。

生命紮根,成就獨一無二的生命精彩。幫助學生更清晰認識自己、找到自信,這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在環境創設、課程創設的基礎上,我們還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心理關懷與輔導,為每一名入校學生建立動態的心理檔案,為重點學生組建成長支持小組,幫助他們獲得更深的自我探索,從而實現自我生命的最大價值。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不論是順利成長還是歷經坎坷,生命的光彩與生俱來,我們可做的就是陪伴、找回生命紮根的力量。

(作者系北京市海澱寄讀學校心理中心負責人)

《中國教師報》2020年10月28日第13版 

相關焦點

  • Radio | 向下紮根 向上生長
    / 這些天似乎裡裡外外都處在被恢復的狀態裡,睡眠、飲食、身體狀態、力量、靈性等,似乎都在被一股力量推動著往好的方向恢復。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了,隱隱覺得似乎我正處在聖靈工作的風暴中心。生命有的只是肆虐的風暴,太多的不堪重負,讓我每走一步都那麼吃力。仿佛周遭的人都在大步向前,唯有我始終停留在原地,陷在進退兩難的沼澤。  有一年,在一次聚會中牧師講道說,要向下紮根,向上生長。可那時候的我,能夠看見的,只有貧瘠和讓人沮喪痛苦環境。
  • 首都機場飛行區管理部:凝聚青春力量 紮根機場一線
    飛行區團總支持續深化團組織品牌建設,落實「師徒結對」「青年員工進班組」培養方案,積極響應號召,引導青年員工立足平凡崗位創造自身價值,兩年來,始終將「青年先鋒行」主題實踐活動作為青年員工增長才幹、樹立團員身份意識的主要平臺,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帶動青年積極融入中心工作;號召青年成立專項攻關研究小組,紮根一線,鑽研技術、發揮特長,開展重、難點業務聯合攻關、安全隱患專項整治等工作。
  • 《中國音樂地圖》用音樂找回民族的記憶,從母語中尋找生命的緣起
    我想,從我做起,以一個普通音樂人的力量,以每個人的力量,將會匯集成河流,流入大海,讓這些古老的語言和歌謠得以傳承,直到生生不息!瑞鳴音樂音樂製作人葉雲川2020年8月16日用音樂找回民族的記憶,從母語中找尋生命的源起——《中國音樂地圖》。
  • 《綻放吧,百合》湖北開播 姚芊羽綻放生命力量
    勵志向上的情感內核,綻放出堅如磐石的生命力量。點滴奉獻推動社會進步 奮鬥創造美好生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運動,影響了一代人的命運。電視劇《綻放吧,百合》即以此為時代背景,來自北京的女知青百合(姚芊羽飾)下鄉插隊董家莊,卻遭遇愛人背叛,絕望之時被憨厚樸實的啞巴大山(朱曉漁飾)所救,從此紮根農村。
  • 朱德庸:找回童年的力量,其實並不難!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來自一席演講的朱德庸先生,結合親身經歷來探討童年的力量。我們想讓我們的孩子成功,但是卻要他們繳出武器,繳出他們的童年力量。我活到這個年齡的時候,常常覺得其實生命是會發問的,它至少會在你的人生中提問兩次。 一次會在你某個年齡的時候提出來,它會問你,這是你要的人生嗎?有人被生命提問了之後會去反思,反思後有人就毅然決然地拋下現在的事業,然後去做一個別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決定。有的人會忽略這個提問,因為拋不下既得的一切。
  • 泰迦奧特曼劇場版延期,新生代奧特曼找回力量需要時間
    愛動漫,聊動漫,歡迎大家觀看SJ依塵說動漫大家是不是很疑惑明明昨天就要上映的《泰迦奧特曼劇場版新生代之巔》遲遲沒有和大家見面,由於疫情的影響,官方宣布泰迦劇場版延期播放,目前上映時間還沒有確定,畢竟冷冷清清的票房說都不想見到,就讓我們多給新生代一點找回力量的時間
  • 靈魂擺渡師:生死不再迷茫 幫助迷失的靈魂找回自己
    他是一個生活中在曼哈頓街頭,快樂工作的廣告牌展示員月之風,當他全情投入工作進入忘我狀態時,他的靈魂可以前往靈界,化身成靈魂擺渡師——風月船長,將地球上迷失的靈魂解救出來,帶他們重新找回自我,重獲新生。這部電影中蘊含了大量的哲學和神秘學等元素,深入淺出,引用了很多修行方法和經歷。
  • 生命的重建│遇見生命的美好
    讓你有力量堅持做喜歡的事,獲得成功,看到自己生命的奇蹟。在這裡,有這樣一些的人,他們在人生遭遇挫折的那一年把自己變得美好而遼闊,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我想說的是:你一樣可以。媽媽在我不到1歲的時候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爸爸在我5歲的時候再婚,然後在我8歲的時候有了弟弟。
  • 從心而行,綻放生命!
    於是,我選擇某天的午休時間讓自己去補充能量;在一個陽光甚好,氣溫適宜的日子,選擇去了我的「秘密花園」,帶著朋友送的書《找回你的內在力量》與大自然與陽光共處,以釋放與調節自己。我也感受到與此書的共時性:作者講到要盡情享受當下與自己安靜相處的片刻,放鬆,全然地做自己。
  •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在節氣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二十四節氣不僅蘊藏著自然流變的節奏,也提醒著我們在時序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立春聆聽春天的聲音,驚蟄使孤獨者從夢裡醒來,清明安靜等待自己花季的時刻,在芒種相遇和告別,立秋專心凝視一朵花,小雪儲存隱忍……資料圖 宋佳音 攝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
  • 李玟深夜發文感謝關心:「疼愛你的人會幫你找回力量」
    就像李玟說的,疼愛你的人會幫你找回力量去度過難關。所以,希望我們都可以互相關愛身邊的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溫暖、美好。
  • 災難背後,生命的力量正悄然「生長」……
    這股生命的力量,源自於有「自我修復能力」的大自然,它們,暗自象徵著春天的到來。輪迴反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在生態重建的過程中展露無疑。
  •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在迷失的歸途,重新找回自己
    我想,這大概是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就是最初的自己,那個從呱呱落地,最真實的自己。耶穌說:「一個人賺得了整個世界,卻喪失了自我,又有何益?」有兩部熱播電視劇,一部叫《二十不惑》,另一部叫《三十而已》,記得看到一個網友評論: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夾在中間,迷茫不已。你是不是也是這樣迷茫呢?
  • 匯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磅礡力量
    匯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磅礡力量■黨曉軍「生命重於泰山6月2日,習近平主席在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時再次強調「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築牢築實隔離牆,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此時此刻,復盤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其中的艱辛歷程、大國擔當、上下同心、人類大愛,一切的一切,都展示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磅礡力量。
  • 生命的力量《不死法醫》
    當生命有限的時候,許多人會狠狠把握在世的時間,計劃好自己的一生,創造價值,組織家庭,孕育兒女。而當生命無限的時候,人們不免開始迷茫,我有很多很多的時間,永遠用不完的時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對我再沒有教導意義,那麼我該做些什麼?一旦迷茫產生了,人就沒有動力了。因為時間永遠都有很多事我可以慢慢做。但永生何嘗不痛苦呢?
  • 每日警星 | 羅柏根:紮根社區的「戰疫」警長
    每日警星 | 羅柏根:紮根社區的「戰疫」警長 2020-09-16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禪 是自我生命的享受
    鬱郁黃花是禪,凜冽的清風也是禪,禪無所不在(圖片來源:資料圖)禪在今天有巨大的生機,有它巨大的力量,而它的生命力紮根於(借用陽山德韶的一句話)「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通玄峰頂——最高頂上,禪從它的立意似乎這樣高高在上
  • 新東方俞敏洪:生命中有三種力量幫助我成長
    題記:承受的力量,奮鬥和努力的力量,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力量,這三種力量在我生命的成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參考資料】科學家證實:信念的力量是生命的秘密
    「假如能變成任何人,那你最想變成誰?」過去,我經常長時間思考這個問題。遠離象牙塔、與世隔絕的我,經歷了一次科學頓悟,它將我從前對生命本質的信念打了個粉碎。         那改變生命的瞬間,發生在我對細胞生理與行為控制機制的研究進行回顧之時。電光火石之間,我悟到,細胞的生命是由其物質環境和能量環境所控制的,而不是其基因。基因只不過是用於細胞、組織和器官構造的分子藍圖。
  • SKB文明鋼筆,找回書寫的力量
    也不過四、五十年前,臺灣還人手一支鋼筆,如今越來越少人願意寫字了;但文具老牌SKB卻在此時選擇重啟鋼筆生產線,想找回「文明鋼筆」的初心。走在前線的老品牌1951年戰後,在駕訓班工作的盧榮火,頂下日人荒川五郎位於鹽埕區的「綠屋文具店」,後更名為「文明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