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演員,我不由想起拍攝影片《奪冠》「一條過」的鞏俐。
三頁紙的臺詞一條過,鞏俐做到了。導演陳可辛表示,一輩子都沒拍過一條過的重戲,第一次在鞏俐這裡見識到了。
影片《奪冠》結束的時候,我也都有點恍惚,一時間想不起來郎平本尊的樣子,好像鞏俐就是郎平。我覺得說不出戲是在侮辱鞏皇,在電影裡她就是郎平,她的動作神態,她的那股子勁兒,那種精神都完美地契合於人物。
鞏俐能夠把演技做到了極致,真的不覺讓人驚嘆。鞏皇不愧是鞏皇,在自己領域發揮工匠精鑽的精神,這是值得每個領域學習的。
而這年頭,歌手全開麥和演員背臺詞都能上熱搜,難得這不是這倆行業的基操嗎?
人家做得到的是敬業,不是混子!
如今給一堆混子混進演員和歌手堆裡,反正好多觀眾就只看臉,什麼演技什麼歌好不好聽,根本不關注!
尤其是內娛的演員門檻已經低的令人髮指了,看過《演員請就位》都應有這樣的感嘆。毫無經驗、毫無培訓的愛豆,上節目就做主咖。這些人最讓我覺得可笑的就是那些號稱熱愛舞臺歌唱舞蹈的小偶像們,被粉絲送出道以後轉頭就去做演員。
對此,央視電影頻道《今日影評》官博就做了一個主題【需要找老師的小鮮肉和「一條過」的鞏俐】來探討。主題裡提到的「需要找老師的小鮮肉」,正是熱播的綜藝《演員請就位》裡的小鮮肉。
對於這些「小鮮肉」,《今日影評》非常認可導演爾冬陞在節目中對他們的表演點評:演戲沒有天分,需要找老師!
做客《今日影評》吳燕雨也認為他們作為愛豆聽不到一些關於演技正向的聲音,甚至沒有一個專業的標準來衡量。所以找專業老師來指導演戲對於想走演員路線的小鮮肉是非常有必要的。
講真,爾冬陞說陳宥維是真的不留情面,但並不是討厭他反而很喜歡他。爾冬陞的評價雖然犀利但切中事實,不是人身攻擊而是就事論事。
尤其對演戲和明星偶像之間的利弊分析,是真的喜歡這個小孩想和他多說幾句。很簡單的道理,你喜歡才會多說幾句,給他事業一些建議,不喜歡或者平淡路人根本說都懶得說,愛之深責之切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今日影評》拿「一條過」的鞏俐來跟這些連演員都稱不上的小鮮肉一起做探討,我覺得就是對鞏俐等這些老戲骨的「侮辱」。
吳燕雨也提到以前演員的門檻非常高,要經過專業院校的培訓,還提到能在陳可辛戲裡「一條過」的鞏俐,早年間也是歷經五次藝考及專業院校學習。
可見演員何為專業,前提還是得經過專業的培訓,並非有人氣有流量的小鮮肉上個舞臺,表演個戲就是演員了。
60、70年代那個時候的文藝界,工作就是工作,劇場演員就是認真表演,很純粹的藝術工作。對比如今的演藝圈卻充滿是斥著銅臭味,人們追求利益薰心的價值體系,人心被無限放大,金錢主義至上的思想取嚮往往使人把道德,文化,人情冷暖拋諸腦後,有錢大過天就是事實。
不再追求文藝作品的深度和廣度,無品無味的創作,終究是爛片大肆,郭敬明就是這個時代下的產物之一。他的「小時代」系列就是一個導致市場被大多只有流量沒有實力的小鮮肉給佔據的縮影,真正有實力的演員歌手卻無人問津。
而節目裡同樣是沒演過戲的小鮮肉,看看導演們對他們的點評就看出深淺。
陳凱歌對張大大的評論句句在理:你看過劇本原來那部戲了嗎?你完全有時間去揣摩角色怎麼不去做?
同樣是唱跳出身的陳宥維,爾冬陞評論一針見血:你不努力對待演戲,回去做idol,也紅不了多久。
怎麼到了何昶希就得一張S卡?郭敬明還大言不慚地說:我要鼓勵新人,他是適合我戲的人
你要拍戲選人,大可不必來《演員請就位》。這檔節目的初衷和目的是幹嘛的?郭導選人拍片,沒有什麼不對,但點評處於踩高走低,對於小鮮肉的演技指出不足,但又給出S卡的特權,這與節目的宗旨背道而馳了啊。
好的演員得不到該有的評級,而這些所謂流量,所謂小鮮肉,沒有任何演技,反而德不配位,我想不明白一個問題如郭敬明而言他希望這張s卡能讓演員有所進步,但是要記住這不是演員培訓班,這是一個比賽,不是讓你來學習的。
沒演技就是沒演技,不適合當演員就是不適合。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