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室奈美惠:不是每個人都出生在羅馬》
這是廢影舊聞的第41篇文章
(文:意安安)
去年9月20日,安室奈美惠在40周歲生日這天,宣布將在今年的9月引退,結束自己25年的歌手生涯,告別歌壇。
25年是什麼概念,假如一個人可以活到100歲,她用了一生四分之一的時間來經營自己的歌唱事業。更何況,我們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幸運地活到100歲。
霎時之間,一片譁然。就連圈子裡的藝人都大為震撼。SKE48成員井田玲音名更是公眾面前失控痛哭。作為安室的超級大粉絲,她至今還沒有如願去看安室奈美惠的演唱會,可是她居然就要隱退了,心痛惋惜不已。
曾經和她合作過歌曲《I'm Not Yours》的蔡依林對於偶像的隱退,也在深夜的臉書上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
「她,從女孩到女人,每次的漂亮轉身,都在激勵跌跌撞撞的我們。」
其實安室奈美惠大紅大紫的時候並不是我能理解的時代,但是她的名字我從來都不陌生。前陣子在微博上看見她最後一次在紅白歌會上演唱,唱腔完美,目光堅定又美好。現場大熒幕上回放著她出道25年的經典片段,而歌曲結束時,她目光如炬的狀態突然像雲朵一樣柔軟了下來,她笑得像當初那一個剛出道的十幾歲少女一樣純粹,帶著羞澀和感慨千萬,但是眼睛裡全是閃閃的星光。
我突然對她產生了好奇,老實說,這種好奇並不是一種崇高的學習態度,而是一種接近於本能的八卦之心在趨勢我去了解她。初心雖然比較猥瑣,但是了解了一通之後還是回歸了高尚——
安室奈美惠,一個40歲的日本女歌手。我想她值得被稱為所有女孩的超級偶像和永遠的少女英雄。因為從她身上,當真看到了一個女性,如何將自己妥帖安置,並堅韌地努力上進的所有姿態。她值得我們學習。「全然接受際遇冷暖」
●單親貧困家庭長大的混血小女孩
1977年9月20日,在一個位於衝繩島南部的西海岸,面對東海的城市——那霸市,安室奈美惠出生了。
媽媽平良惠美子是日本和義大利的混血兒,在安室奈美惠4歲的時候就離婚了,獨自帶著安室奈美惠長大。她既是是一間保育所的僱員,亦是酒吧領客員。母女倆就過著這樣清貧甚至有些艱難的生活,簇擁取暖,相依為命。
單親和清貧並沒有夭折了安室奈美惠對生活的希望。她曾經的夢想是當一名空姐。一直到12歲,安室因為朋友家做客時偶遇了衝繩演藝學校的校長。在校長的邀請下,12歲的安室被學校錄取後,媽媽平良惠美子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來供她上學。因為衝繩縣是日本43個縣中最窮的一個縣份,安室奈美惠當時的學費是一個月一萬多。對一般家庭來說也不是無足輕重的小數目,對安室的單親家庭就更難了。在第一次交完學費後,安室的媽媽轉頭就告訴女兒自己搭巴士回家,她還要趕回魚罐頭工廠上班。
安室的家到學校差不多有十幾公裡,你能相信嗎?除了考試那天外,安室從入學到畢業,為了省搭巴士的錢,每個上課的日子,她都走90分鐘來學校,再走90分鐘回家,便當裡的配菜幾乎都是媽媽廠子裡的魚罐頭。
她的媽媽沒有放棄對她的培育,她也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是母女倆對待命運和貧窮心沉如鐵的樣子,讓按時奈美惠有了後來的那些可能。
這就是她出道之前的際遇。
這當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就是曾經有媒體這樣敘述過她的那段少女時光。說後來面對種種境遇和困難的安室之所以可以用健康的身體和飽滿的精神狀態去面對,可能都還要歸功於當時天天可以吃魚的營養供給。
哎呀媽呀,雖然我不了解具體事態,但依然覺得這媒體也真的不知道哪來的樂天精神,莫名地就把人家當初天天吃魚罐頭的貧苦與艱辛在她成名之後美化成了一種奠基石,多少讓人覺得諷刺和唏噓。
後來在學校學習了2年之後,1992年,安室還沒滿15歲時,她跟著一個小組合出道了。一年多裡,組合裡面的人不斷變更,組合也一直沒有什麼名氣,安室奈美惠在不安和動蕩的環境裡看不到生活的起色。
●一夜爆紅的日本歌姬20歲決然結婚生子
幸而3年後遇見了歌手生涯裡最重要的伯樂——日本著名的音樂製作人小室哲哉,兩人合作之後連續發的三張單曲都取得了過百萬的冠軍銷量。1996年,19歲的安室已經拿到了300萬的唱片銷量。1997年時,她的唱片總銷量達到了2000萬張,一夜之間人氣暴漲,成為日本歌姬的代表。
可是就在安室奈美惠事業噴髮式發展的時候,1997年,她在20歲的時候,選擇了暫停事業,結婚生子。98年,孩子溫大出生,安室奈美惠一邊照顧孩子一邊上紅白歌會、準備新單曲。
●母親慘死,丈夫離去
可是命運的殘忍就在於,它給當事人當頭一棒的時候,根本不留一絲一毫喘息的機會。1999年3月17日,安室奈美惠發行了產後回歸的第一首單曲,也就在這同一天,安室的母親,被殺害了。因為經濟糾紛,她的母親平良惠美子和繼父被人開車撞倒,並來回碾壓致死。這位與她相依為命,並含辛茹苦地拼盡全力給她最好的教育的偉大母親的慘死,讓安室一夜之間變得枯槁,悽涼,脆弱不堪。
又因為和謀殺扯上關係,廣告商的代言紛紛撤銷。而2002年,安室和丈夫結束了5年的婚姻。安室奈美惠再一次重蹈母親的覆轍,成為一名單親媽媽。
在很久之後的一段採訪裡,安室奈美惠才終於回應了母親的話題。她說:「母親的離開好像一下子把我推向了地獄,我不知道該做什麼才好。但我也是別人的母親了,所以為了自己的孩子,我也必須努力。」
而關於和前夫舞者Sam失敗的婚姻,她選擇把兒子的英文拼音和母親的生日紋在身上,作為自己為人母親為人子女的精神意念。
處理完母親的後事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安室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進入了比生兒子前還要密集的發片狀態。
母親去世後的一年,她一口氣推出了兩張單曲、一張專輯,甚至舉行了全日本巡迴演唱會,完全不給自己喘息的空間。也許,只有這樣的密集的工作,才能了療愈心中的悲傷吧。
令人驚訝的是,從《Body Feels Exit》開始,安室奈美惠推出的每一張單曲唱片或專輯,銷量都在百萬以上!安室很快走出了悲痛的陰影,以一曲《respect the power oflove》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
「對未知充滿勇氣」
小室哲哉是日本90年代中期的流行樂教父,到如今,他製作過的唱片在日本的總銷量已經突破了1億7000萬!曾經就是他的出現,讓19歲的安室的唱片銷量達到300萬的。1997年時,她的唱片總銷量達到了2000萬張,成為真正的超級人氣偶像。
但她卻在2001年,她非官方地與小室哲哉脫離合作關係。在此前,她參與了Suite Chic,這令她由流行歌星轉變為R&B歌手。
正是這次轉型,讓安室成為日本唯一一位於十代、二十代與三十代都擁有百萬銷量專輯的藝人。只有對未知充滿勇氣的人,適時的變化和挑戰才有可能獲得年齡跨度那麼大的三個人群的喜愛。
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去佔領一篇疆土不難,難的是日後當我們擁有新的機會的時候,是不是敢放下手中的那一枚玉璽,離開自己熟知的小小疆土去一片黑漆漆的蒼茫宇宙中重新闖蕩。
「不忘初心,安頓好自己」
關於去年隱退的這個決定,安室奈美惠其實已經「密謀」已久。
「二十多歲時腦子裡就不時浮現想要隱退的文字,但是當時作為歌手的我還未被大家熟知,後來到了20周年的時候覺得是個隱退的好時機了。」當時,安室奈美惠問自己是否還要繼續20周年的活動,最終她還是沒有選擇退休,她還是繼續了她的循環演出,並定下了出道25周年時隱退的計劃。
這是因為,在出道的時候,她就許下心願:隱退的時候一定要在一個最大的舞臺上。最開始想要退休時,她告訴自己夢想還沒有實現,但是也正像哲學裡講的「出道了總會有隱退的那天正如有開始就一定會有結束」。隱退只是早晚的事情。隱退前的十個月裡,安室奈美惠為大家奉上了她最精彩的演唱會。「退出只是我人生經過的一個點,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我非常期待我以後能擁有幸福的生活」她笑著說道。
原來,在開始的時候,她就已經計劃好體面的結束。無論再多的牽絆和誘惑,她都會在最繁華的時刻選擇轉頭離開,去尋找她口中「幸福的生活」。因為無論外界如何,她始終會選擇過自己的生活。
她一直都沒有忘記一開始的時候,她要的是什麼。就像年輕的時候,她對她的孩子溫山的愛。孩子是她心裡最柔軟的地方,所以她至始至終,無論身邊還剩下誰,際遇如何。都在做孩子最好的媽媽。
孩子是在離婚3年之後才判給安室撫養的,在此之前,溫山的撫養權一直在前夫手中。她是真的很愛她的孩子,手臂上有兒子英文名字的紋身,還說過「如果沒有兒子,可能就沒有現在的安室奈美惠了」。
就在她竭盡全力為自己的音樂事業努力的同時,也給自己定下了這樣的規矩:每天晚上六點以後,周六周日絕對不接工作,每天早上六點要起床給兒子做便當,還規定自己要親自接送孩子。即使是一個單親媽媽,也要盡最大的努力給兒子溫山一個溫暖的家,而努力事業的姿態,也是作為一個媽媽給自己孩子最直觀的榜樣。無論事業如何,她一直都是她自己,而她自己,就包括孩子的媽媽。
無論身處何地,處於什麼境地,都不要忘記自己是誰,我們的初衷是什麼。周國平說,我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只是為了安頓自己。世界越大,身邊的聲音就愈加紛雜,有些迷茫和失措的時候,不妨就像問問自己——走哪一條路才是在安頓自己。
唯有安頓好自己,才能獲得內心世界的安寧,維持好自己心中小宇宙的那些秩序。
「做你自己,就是最特別的姿態」
安室奈美惠所造成的潮流現象「安室效應」更能說明一個獨特的發光個體是多麼被視如珍寶,而這種像神秘森林裡轉瞬即逝的梅花鹿一樣靈動的唯一,其實就是做你自己。有人總結過安室奈美惠被人爭相模仿的因素:充滿陽光色彩的健康膚色,服裝簡約充滿少女感。
而她這些被別人一再模仿的時尚因素。不過就是安室她用自己的光芒將這些特點帶起來變成潮流。安室奈美惠是海島姑娘,膚色原本就是小麥色的。而關於少女感呢,28歲的時候她還是這樣回應在《WoWa》的專輯造型——我手拿彩色絨球,穿著拉拉隊的服裝跑跑跳跳的,覺得特別開心,這樣打扮下的心情總會很好。哈哈,這就是屬於她內心的甜美和少女心,就是她自己啊。
無關人設,也不是討好,她只是在做她最好的自己。而恰好被世人所喜歡而已。
《蜘蛛俠》、《鋼鐵俠》、《雷神託爾》、《綠巨人》、《X戰警》的作者斯坦·李給有志於成為漫畫家的人提了一個建議:為自己而做。斯坦·李說他從來不會試著去寫一個別人喜歡的故事,因為他不知道別人喜歡什麼。相反,他會寫一個他自己喜歡的故事,因為他覺得世界上一定有很多和他品味相同的人。「所以作為作者,如果你忠於你自己,寫自己喜歡讀的故事,概率上來說會有很多和你一樣的人,但如果你試圖寫某個人喜歡的故事,你就不可能像了解自己一樣了解那個人。」
你需要成為像自己一樣的人,而不再是取悅世界。才有可能因為你是你自己,而在這個社會上獲得不可複製的獨特價值。
我為什麼費盡心思的寫這麼一篇安室奈美惠的文章來和打擊分享她的故事呢?並不是因為她是天王天后而格外顯得充滿光芒。事實上,正是因為她是一代天后,才讓我們可以那麼全面地了解到一個人大半生的悲痛歡喜,同時還有她身上所充斥的閃光點。
今晚看《十三邀》許知遠對話李誕那期,李誕說他聽見了王思聰在KTV唱《新鴛鴦蝴蝶夢》裡面的那句歌詞「可是誰又能擺脫人世間的悲哀」,感觸良多。大意就是說王思聰都這麼個水平了,終究還是有很多人世悲哀,很讓人震撼。
的確啊,排除偶然性即興點歌隨意就唱的可能,無論世俗成就如何,敢問蒼天饒過誰對吧。人的一生也許會有很多磨難,但是就想馬德在《允許自己虛度光陰》裡面說的——
我慢慢明白了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總在期待一個結果。
如果結果可能是好的,那麼結果就有可能是壞的。而假如在當下的那些艱難的瞬間看不到希望的好結果,我們是不是就要絕望放棄呢?
不,不能放棄。
安室奈美惠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即使生活有很多苦難,做好自己,安頓好自己,充滿勇氣的面對生活的種種就是我們最應該擁有的態度!無論她的出生如何,都經歷了些什麼。重要的是,故事的最後,她終於到達了羅馬,並將前往更美好的地方。
她就像一顆沙漠中的仙人掌,那樣姿態優雅,精神努力,狀態生猛的深深紮根乾澀的沙土,奮力向上,向上,再向上。背後也有枯槁和心酸,但是太陽之下,你能看見的,依然全是綠瑩瑩的生命力。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真相以後依然熱愛生活。
2018年2月9日
天氣:晴,陰
溫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