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家Marc Laidlaw於1997年加入尚處於萌芽期的Valve,通過最擅長的筆桿子,他在這位產業巨頭的成長過程中親手譜寫了兩段傳奇:《半條命》(Half-Life)系列與Dota 2。
他見證了Valve從默默無聞到飛黃騰達的整個過程,同時也目睹了這個曾經銳意進取、新作不斷的團隊變得腦滿腸肥、「數不到三」。原計劃為《半條命2》落下帷幕的《第三章》(Half-Life 2: Episode Three)已經在這個擁有充足資源和實力的團隊裡擱淺了十年,本應為系列——乃至整個FPS類型開創新紀元的《半條命3》早已淪為都市傳說和網絡笑談……Valve曾擁有遊戲界最精銳的寫手隊伍之一:Marc Laidlaw,Erik Wolpaw和Chet Faliszek為《傳送門》(Portal)系列聯合創作的文本是那個年代難以想像的奢侈品,但隨著Steam與Dota 2的發展壯大,這家企業的生存與成長越來越遠離昔日的根基,寫手隊伍的存在感也愈加淡薄,三人分別在2016年與2017年間離開了Valve,與他們共同離去的還包括了《半條命》系列續作僅存的可能性。
昨日,Marc Laidlaw在私人博客上以一篇「同人小說」(Fan Fiction)透露了理應屬於《半條命2:第三章》的劇情——這大概不是隨機選擇的時機,因為今年的8月24日是Valve的21歲生日。
Marc Laidlaw
這篇題為「信件3」(Epistle 3,連名字都那麼像Episode 3……)的博客文章故意扭曲了《半條命》中的一切關鍵詞,例如主角戈登·弗裡曼(Gordon Freeman)的名字被替換成了Gertie Fremont。通過「致玩家的一封信」的形式,遊戲中一貫沉默不語的弗裡曼博士空前健談地講述了他在《第二章》之後的傳奇經歷——唯獨最後一段更像是作者在自述《半條命2:第三章》開發團隊的後期經歷,為民間的「有志之士」指路。
下文根據關鍵詞替換之後的文本翻譯而成:
親愛的玩家:
展信安好。我仿佛已經聽到了你的抱怨:「戈登·弗裡曼,我們已經太久沒聽到過你的消息了!」好吧,如果你願意聽我解釋的話,我有很多理由,其中最有說服力的是我穿越到了另一個維度之類的地方,並無法通過常規手段和你們取得聯絡。事情大概就是這樣,直到十八個月前(註:Marc Laidlaw於2016年1月辭職),我的處境發生了關鍵性的變化,並且被沉積到了這片海岸上(註:可能是指項目的最終擱淺)。在那之後,我偶爾會考慮怎麼才算得上是敘述這些年來沉默經歷的最佳方式。我先要為讓您久等而致歉——致歉結束。接下來我得儘快解釋(雖然可能短暫、倉促且欠缺細節)在之前那封信之後發生的事。
首先,你可能還記得之前那封長信的結尾,伊萊·凡斯(Eli Vance,愛麗克斯·凡斯的父親)博士的離去震懾了每一個人。抵抗組織嚴重受創,無法確認我們的計劃可能遭到了何種程度的洩露,甚至無法確定計劃能否像原本設想的那樣繼續執行。但是在伊萊的葬禮之後,我們再次找回了重整旗鼓的勇氣和力量。是他的女兒,英勇的愛麗克斯·凡斯(Alyx Vance)堅定的信念指引我們繼承父親的遺志。伊萊的助手,朱迪斯·莫斯曼(Judith Mossman)博士傳輸的信號讓我們獲得了一組指向南極的坐標,我們認為這些標記著失蹤的豪華郵輪北極光號(Borealis)的所在地。伊萊曾主張北極光號應當被摧毀,以免落到聯合軍(Combine,簡稱CMB)手中。但抵抗組織的其他成員並不同意,有人認為北極光號可能埋藏著能足以引導革命成功的秘密。無論如何,在我們找到這艘船之前,這些爭論是毫無意義的。因此,在埋葬凡斯博士之後,我與愛麗克斯共同乘上了一架水上飛機駛向南極,一支規模更大的支援小組——主要由民兵組成,通過其他運輸工具緊隨而來。
多年前第三方網站ValveTime(www.valvetime.net)上的匿名遊客從未知來源獲得並「洩露」的那一組EP3原畫場景與此次Marc Laidlaw描述的內容相符
我至今仍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打下了我們那架小型飛機。在墜毀之後的數小時內,我們在暴風雪中穿越了一片嚴寒荒原,整個過程混亂不堪,模糊不清,難以名狀。接下來我能清晰回憶起的就是終於到達了莫斯曼博士提供的坐標位置,在本以為能夠找到北極光號的地方,我們發現的卻是邪惡的聯合軍科技留下的印記:一座結構複雜的防禦設施,聳立於大片光禿禿的冰原中間。但到處都沒有北極光號的存在痕跡……或至少從表面上找不到。在潛入聯合軍設施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了一段反覆出現,異常合乎邏輯的極光效果——就如同大規模的全息影像在視野中時隱時現。起初,我們以為是一組規模巨大的聯合軍透鏡系統引發了這些奇妙的現象,但我和愛麗克斯很快就意識到自己是親眼見到了真正的豪華郵輪北極光號,這艘船正在聯合軍設備的聚焦下不斷躍遷。外星人圍繞著它建起了這座設施,趁北極光號物質化的時候進行奪取和研究。莫斯曼博士提供的坐標並不是它所在的位置,而是預測它即將到達的位置。這艘郵輪在我們所處的現實之中不斷振蕩,其脈衝正在逐漸穩定,但沒人能保證它會長時間固定在某處——或能否被固定住。我們得在它完全現身的瞬間登上這艘船。
當時我們已經遭到了扣押——不是被我們起初擔心的聯合軍,而是被我們之前的死對頭,詭計多端,奸詐狡猾的華萊士·布林(Wallace Breen)的嘍囉扣押。布林博士與我們上次見到他時不太一樣——我的意思是,他沒死。聯合軍曾在某一時刻保存過他之前的意識,在他身亡之後,它們把這個備份人格灌入了一個空白的生物體上——其造型類似於一隻巨大的蛆蟲。儘管這隻布林蛆蟲在聯合軍的等級結構中擁有顯赫的地位,它在面對我時卻顯得緊張和害怕不已。此時此刻的華萊士並不知道自己曾經的化身,原本的布林博士是怎麼死的,它只知道那是我造成的。因此,它對我們小心翼翼。即便如此,它還是很快就對我們坦白(一直都不肯長時間閉嘴)自己無非是聯合軍的囚徒,而且對於自己當前醜陋的姿態感到痛苦不堪,為此,它懇求我們終結它的生命。愛麗克斯認為華萊士·布林的所作所為配不上痛快的死亡,但我卻對它多少有些憐憫和同情,在動身之前,我趁愛麗克斯沒注意的時候,可能做了一些能夠加速其死亡的事。
Wallace 「Sir This Way」 Breen
離被布林博士扣押的地方沒多遠,我們發現朱迪斯·莫斯曼也被監禁在一間聯合軍審訊室裡。不難想像,愛麗克斯與朱迪斯之間爆發了衝突。愛麗克斯指責朱迪斯害死了自己的父親……但朱迪斯卻為剛聽到這一噩耗深受打擊。朱迪斯試圖讓愛麗克斯相信自己一直是為抵抗組織效力的雙重間諜,她的所作所為都只服從於伊萊的指示,而伊萊一直冒著被全體成員視為叛徒的風險。我願意相信朱迪斯,而愛麗克斯不肯。但是從務實的角度來看,我們還是要依賴於莫斯曼博士,畢竟除了北極光號的坐標之外,她還擁有一組共振密匙,我們需要藉助這些才能把北極光號完全拖入這個位面之中。
朱迪斯·莫斯曼與伊萊·凡斯
我們在一個聯合軍研究站中擊敗一群聯合軍士兵之後,莫斯曼博士精確調整了北極光號的頻率,使得這艘船能夠暫時現身於此。我們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爬了上去,但一片數量未知的聯合軍部隊緊隨而至。北極光號在短暫的現身之後又恢復了之前的振蕩。前來支援我們的隊伍沒能趕上,與在場的聯合軍部隊陷入激戰,只有我們乘上了一艘再度起錨的郵輪,航向了另一個宇宙。
接下來發生的事更難以解釋。我,愛麗克斯 凡斯和莫斯曼博士在北極光號上尋找操縱這艘船的方法——途徑動力裝置、控制室、導航中心,這艘郵輪的歷史以非線性的方式展現在了我們面前(註:原文此處用了雙關語:The liner’s history proved nonlinear)。多年前,當聯合軍入侵之時,這艘船曾停泊在休倫湖畔的旱塢——就位於光圈科技(Aperture Science)發展中心,一支多人組成的科研團隊在船體中裝配了一個「自舉裝置」(Bootstrap Device),如果這一裝置能按預想方式運作的話,就可以釋放一個足以籠罩全船的場(Field)。這一場能夠瞬間轉移到任何地點,而無需介入兩點之間的任何空間,亦無需作為入口或出口的傳送門或其他任何設備;該設備能夠實現完全自給。不幸的是,發明者沒得到測試這一設備的機會。在聯合軍僅耗時7小時就擊敗地球之後,外星人控制了最重要的研究設施。北極光號上的研究團隊只想讓這艘船逃離聯合軍的魔爪,並為此鋌而走險,將郵輪拋向了他們所能對準的最遙遠的地方:南極。當時他們沒意識到自舉裝置不僅是在空間中移動,同時還在時間中移動,它也不會僅在同一時間存在於同一地點。北極光號在啟動的一刻就跨越了空間與時間,存在於七小時戰爭期間的密西根湖與此時此刻的南極洲之間;它的存在被像橡皮圈一樣拉緊,振蕩不止,但會在特定的時刻暴露出靜止點(Still Points),就如同在振動中的吉他弦上存在的泛音點(Harmonic Spots)。我們就是趁著一次泛音乘上了這艘船,但這根弦仍在時間與空間中不停振動,我們也只能隨波逐流,漂往每一個方向。
貫穿《半條命》與《傳送門》兩大系列的北極光號
時間變得愈加令人困惑。站在艦橋上,我們就能夠看到光圈科技的旱塢,在發動傳送的一刻,聯合軍的海陸空三軍正在向北極光號逼近,與此同時,我們還能看到戰友們正在南極的荒原上浴血奮戰,向變幻無常的北極光號靠近;除此之外,就連其他的世界、過去與未來都會在這一宇宙中閃現。在我們看到的諸多景象中,愛麗克斯逐漸確信其中存在著一個聯合軍向其他世界(包括地球在內)發動入侵的核心集結區。在發現這些的同時,我們還要在整艘船上與窮追不捨的聯合軍軍隊進行遊擊戰,我們盡力想要理解自己的處境,並確定未來的作戰方案。我們能否變更北極光號的航向?我們該不該讓它在南極擱淺,讓戰友們有機會進行研究?我們要不要毀掉這艘船上的一切,包括我們自己在內?令人困惑、自相矛盾的時間循環在整艘船上不斷上演,親身經歷這一切的我們就連保持連貫的思考都做不到。在一半是幽靈船,一半是惡夢遊樂園的北極光號上,我們不斷遭遇到無數個不同版本的自己,所有人都以為自己快瘋了。
我們的思緒最終匯集為一個選擇,朱迪斯 莫斯曼據理力爭,主張我們應當留下北極光號,交給抵抗組織,這樣的話我們的智囊就有可能研究並馴服這種力量。但愛麗克斯提醒我她發過誓要完成父親的遺願,摧毀這艘船。她計劃為北極光號啟動自毀,駛向聯合軍入侵樞紐的核心。朱迪斯與愛麗克斯為此大打出手,朱迪斯先是佔了上風,就在她準備關閉自舉裝置,將北極光號停泊在冰面上時,我聽到了一聲槍響,看到朱迪斯倒在地上。最終是愛麗克斯——或者是她的武器,替我們做出了決定。在莫斯曼死後,我們只能選擇自殺性撞擊。我和愛麗克斯神情嚴峻地武裝了北極光號,把它變成了穿越時光的飛彈,並駕駛著它衝向聯合軍的指揮中心。
此時此刻,你得知這一消息絕不會感到驚訝:那個不祥的傢伙以熟悉的面貌出現了——G-Man。但這一次,他不是為我而現身,而是為了愛麗克斯 凡斯。愛麗克斯自童年之後就再沒見過這位神秘莫測的女教師(註:原文中對G-Man的稱呼是性轉版的Mrs. X,所以這裡用了schoolmarm),但她立刻就認出了他。「與我同行,我們尚有未竟之業。」G-Man如是說。愛麗克斯就這樣隨他去了,二人共同離開了北極光號所存在的世界。但沒有如此便利的大門對我敞開,留給我只有那傢伙的竊笑與蔑視。我被孤身一人留在這艘全副武裝的豪華郵輪上,駛向聯合軍世界的中心。在一片耀眼的光芒閃過之後,我從宇宙中眺望到了一顆輝煌燦爛的戴森球。聯合軍的實力一望無際,深不可測,我們徒勞的抗爭不過是滄海一粟。我看透了一切。而當前最主要的是——北極光號,人類威力最大的武器,它的自爆所能造成的損傷無異於一根即將熄滅的火柴,而我也即將毫無意義地灰飛煙滅。
G-Man與愛麗克斯的緣分不淺
就在最危急的時刻,就像你肯定已經預料到的那樣,弗地岡人(Vortigaunt)掀開了他們的現實之幕,一如既往地登場,並把我從船上救了出去,扔到一邊。我幾乎沒看到這朵煙花綻放的瞬間。
神通廣大,深藏不露,經常被用來打雜的弗地岡人
之後我就寫了這封信。我對你談起自己回到這片海岸的經歷。回歸這片熟悉土地的路徑迂迴曲折,目睹滄海桑田更是令我驚訝不已。時光飛逝,如今已沒有多少人還記得我,也沒多少人記得我上次說過什麼,人們已經無法準確回憶起我們希望完成的事業。此時此刻,抵抗組織的失敗或成功都已經與我無關。老朋友們早已被滅口(註:原文為雙關「Be Silenced」),或是半途而廢。儘管我相信反叛的精神尚存,但我並不了解,也無法認出研發團隊中的絕大多數成員。我希望你比我更明白怎樣的做法才算恰當,接下來就交給你了。關於這些事情,請不要指望我還會繼續寫信,這就是我的最後一章。
身處無盡終結之中的
戈登·弗裡曼博士
結尾強勢廣告插入:觸樂的新App魚丸店,已經上架了Android測試版,歡迎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下載嘗鮮。
觸樂招聘:我們需要運營實習生、文字編輯/實習編輯
編輯丨甄能達
業外
丨發送關鍵詞查看精選文章丨
評測丨記錄丨盲人丨街機丨神遊丨紀實丨三和丨小學生丨人物丨幕後丨懷舊丨獨立遊戲丨黃油丨非洲人丨或者隨便一個詞碰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