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談談歐氏幾何是如何發展成非歐幾何的

2020-12-27 啊重要的是開始之後

在閱讀正文之前:

為了避免日常理解中「直」的含義的幹擾,日常理解中的「直」和「曲」只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直」和「曲」;為了便於理解,在閱讀空間、表面等方面時,可以想像自己是空間或表面上的一隻小螞蟻,這樣你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深呼吸三遍,開始閱讀

歐氏幾何

歐幾裡得幾何「歐氏幾何」的縮寫是幾何的一個分支。在數學上,歐幾裡得幾何是平面和三維空間中常見的幾何,他基於五個一般公理和五個幾何公理。

有五條公理

五個幾何公理:

一條直線可以從任何一點畫到另一點(也稱為直線公理);一條有限線可以延伸;圓可以以任意點為中心,在任何距離(半徑)處畫圓(圓公理);所有直角彼此相等(垂直公理);在外點只有一個平行線(平行公理)線路。

歐幾裡得用五個基本公理和五個幾何公理定義了一些基本的幾何概念,如點、線、角等,在此基礎上,他把當時所有的幾何學知識放入一個非常嚴格的知識體系中,從而構建了我們所知的歐幾裡得幾何。

眾所周知,公理是推導其他命題的起點。公理和定理是不同的,一個公理(除非有冗餘)不能從其他公理中派生出來,否則他本身就不是出發點,所以公理是不言而喻或無法證明的。

數學家對幾何學的前四條公理沒有異議,但反對第五條平行公理,也就是說

在數學史上,兩個人改變了幾何學中的第五公理,然後根據邏輯創造了一套自洽的新幾何系統。

第一個改變第五個公理的人是做羅巴切fsky,他假設他可以通過傳遞線外的一個點來生成任意數量的平行線;

第二個改變第五公理的人是著名數學家黎曼(即提出黎曼)猜想的人,他假設通過線外的任何一點,都不能生成平行線。

由於羅巴切forsky和黎曼修改了幾何中的第五公理,形成了一個邏輯自洽的知識體系,由於得到的許多結論不符合歐氏幾何,因此他們統稱為非歐幾何。

非歐幾何體羅氏幾何體

假設任何數量的平行線都可以通過與線外的一個點相交來實現。如果我們接受他的假設並應用其中的所有結論,那麼空間將從方方正正變成馬鞍形,也就是雙曲面。

在這樣的空間裡,三角形的三個角加起來小於180度。此外,歐幾裡得幾何的許多結論在這個新系統中需要修改,但需要指出的是,新幾何系統本身是自洽的。他以發明家羅巴切forsky命名,當然,為了簡單起見,我們稱之為羅氏幾何。

非歐幾何體黎曼幾何體

假設穿過線外的任何一點,平行線無法繪製(例如,在地球上無法繪製平行於東經180度的平行線,所有直線在兩極相交),以這種方式構造的幾何體稱為黎曼幾何體。

在黎曼幾何中,空間扭曲成橢球體的形狀。這個空間的每一部分都是一個橢圓,所以他也被稱為橢球空間。如果你在上面畫一個三角形,他的三個角加起來超過180度。

這個結論很容易被在地球上證實:如果你從北極到正南,然後到正西,最後到正北),你就回到了起點,也就是北極。你走過的三角形,三個角的和是270度。

這樣,我們就可以簡單而生動地理解上述三個幾何系統

如果你拿一張紙平放在桌面上的桌子上(即曲率為0),那麼在這張紙上建立的幾何知識體系就是歐氏幾何;如果你把紙包在一個球上(即曲率為正且收斂),那麼在這個球面上建立的幾何知識體系就是黎曼幾何;至於羅氏幾何學,我沒有想到一個合適的簡單方法,讓你明白在你家以北10000米有一個火車站,在你家以東10000米處有一個火車站B,一條軌道的最短路徑連接A,B火車站,那麼,鐵軌將離你家不到1米遠,有沒有「看似天涯,實則咫尺」的感覺。

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

只要前提堅實可靠,邏輯推導過程嚴謹,不管結果是不可思議,你都應該接受他,我們介紹的三個幾何系的公理有90%是相同的,並且出現了一個看似最無關緊要的公理,然而在這之後,所開發的知識系統就完全不同了。我們經常覺得好像從別人的經驗中吸取了教訓,但是東西是不同的。大多數時候,差異來自細節,可能是10%。然而我們通常對90%的一致性感到滿意,而忽略了這種差異,這導致了完全不同的結果。應該有理性的眼光,在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之前,人們的識別就會產生誤解。例如,我們常說深色,我們不認為這個概念不清楚,但不同的人對深色的理解可能不同。

相關焦點

  • 談一下歐氏幾何到非歐幾何是如何發展的,我們從中有哪些收穫?
    歐氏幾何歐幾裡得幾何簡稱「歐氏幾何」,是幾何學的一門分科。數學上,歐幾裡得幾何是平面和三維空間中常見的幾何,它就是建立在五條一般性的公理和五條幾何學公理之上的。羅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由於對幾何學中的第五公理進行了修改,各自推導形成邏輯自洽的知識體系,由於得出的很多結論都不符合歐氏幾何,因此它們被統稱為非歐幾何。非歐幾何·羅氏幾何假定過直線外一個點,能夠做該直線的任意多個平行線。
  • 19世紀幾何學的革命,非歐幾何如何塑造了哲學、科學、文化和藝術
    哲學家伊曼紐爾·康德(Immanuel Kant)說,空間的概念先驗存在於思想之中:當我們進行幾何構建時,重要的不是我們畫在紙上的形狀,而是我們在心理空間中看待它們的方式。我們在我們的心理空間中命令我們的感知,並且其屬性對於所有人類都是相同的。康德的空間觀是歐幾裡得式的。常人很難想像非歐幾何空間的觀念,或許這也就是非歐幾何空間可能看起來不像歐式幾何空間那樣「真」的原因。
  • 愛因斯坦的四維非歐幾何空間
    要知道,儘管幾個數學家已逐漸接近非歐幾何工作的尾聲,廣泛的知識界依然為歐式幾何是唯一可能的幾何學這個信念所主導。我們所知道的關於高斯在非歐幾何學中的工作是從他給朋友的信中,《格廷根學報》的短評,以及他過世後留下的文檔中發現的1831年筆記。
  • 什麼是黎曼幾何?
    但是假如我們生活的空間是一個 雙曲面,(不是雙曲線),這個雙曲面,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口平滑的鍋或太陽罩,我們就在這個雙曲面裡畫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三邊的任何點都絕對不能離開雙曲面,我們將發現這個三角形的三邊無論怎麼畫都不會是直線,那麼這樣的三角形就是羅氏三角形,經過論證發現,任何羅氏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永遠小於180度,無論怎麼畫都不能超出180度,但是當把這個雙曲面漸漸展開時,一直舒展成絕對平的面,
  • 廣義相對論與黎曼幾何系列之七:黎曼幾何
    時間的巧合,給人一種神話式的聯想:上帝是否就在那時候將非歐幾何——黎曼幾何的思想種子,植根到了那片被高斯丈量的土地上。遺憾的是,黎曼只活了39 歲,不過,在短暫的一生中,他對數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黎曼小時候家境貧困,但其父是教堂的牧師,很重視兒子的教育,也注意到黎曼在數學上的過人之處。
  • 傳奇教材《幾何原本》誕生真相大揭秘!致那些年白學的幾何……
    >本集漫畫由數學好物贊助繪製數學是知識的工具,而我讓工具更美編者按為了紀念「幾何學之父」歐幾裡得在數學上的巨大貢獻,許多學術名詞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例如歐幾裡得幾何、歐幾裡得空間……《幾何原本》也是西方除《聖經》外翻版和研究最廣的著作,自印刷術發明以來,已經出現1000多個版本。
  • 清華筆記:計算共形幾何講義 (20)離散曲面曲率流 (Discrete Surface Ricci Flow)II
    上配備黎曼度量的平直度量變換成一個雙曲度量。首先,我們將每一個歐氏三角形變換成一個雙曲理想三角形。其次,對於任意一對相鄰的三角形,決定對應的shear coordinates。假設相鄰三角形的一個歐氏度量轉換成了一個decorated 雙曲度量。
  • 「黎曼幾何之父」——黎曼
    黎曼之墓 二、黎曼幾何黎曼幾何,亦稱「橢圓幾何」,是非歐幾何的一種(另一種是羅巴切夫斯基幾何,也叫雙曲幾何或想像幾何)。關於非歐幾何的更多介紹,詳見這裡。在物理學中的這種解釋,恰恰是和黎曼幾何的觀念是相似的。此外,黎曼幾何在數學中也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它不僅是微分幾何的基礎,也應用在微分方程、變分法和複變函數論等方面。
  • 黎曼幾何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廣義相對論會選擇它
    三天後,格羅斯曼建議愛因斯坦看一下黎曼幾何和張量分析。愛因斯坦希望他的理論的所有量都是張量,這樣的話在進行坐標變換時只需進行張量關係的變換就可以保持方程形式的不變,這非常適合廣義相對性原理。由於張量不是今天的主題,我們就此打住。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有很多公理,其中有一條就是「過直線外的一點可以引一條直線與原直線平行,並且只能引一條」。
  • 非歐幾何對康德先驗哲學的超越丨及對康德先驗綜合判斷的再批判
    近現代數學的發展打破了歐幾裡得的時空觀,對於其中公理的不證自明的絕對真理性受到了嚴重動搖,人們發現公理不再是絕對正確的真理,公理竟然也存在經驗性質,這是一個石破天驚的發現,它顛覆了人們幾千年以來的信仰,直接導致了對於公理合法性的思考,應該如何為公理正名呢,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尤其是對於康德的先驗綜合判斷的再思考
  • 射影幾何 Projective geometry
    像仿射幾何和歐幾裡德幾何一樣,射影幾何也可以由Felix Klein的Erlangen程序發展而來;射影幾何的特徵是射影群變換下的不變量。另一方面,公理研究揭示了非desarguesian平面的存在,並舉例說明了關聯公理可以(僅在二維中)由無法通過齊次坐標系進行推理的結構來建模。
  • 從數學角度來理解《盜夢空間》
    二、三個重要的數學思想與《盜夢空間》的關係  在數學上有著三個重要的思想:  1)非歐幾何和分形幾何  2)公理體系  3)不可知論  我們可以以此來對《盜夢空間》進行一個數學角度的考察。  什麼是非歐式空間?  如果我們為每一個空間都設置坐標系的話,歐氏空間的坐標系是直線,而非歐空間的坐標系會彎曲成一個圓圈。在一維上,歐式空間是直線,非歐空間可以是圓圈。在二維度上,歐式空間是平面,非歐式空間則可以有多種。  Cobb所展示的盒子世界,其實就是球形的非歐空間。
  • 非歐幾何學是怎麼從歐式幾何學的夾縫中誕生的?
    2000多年前的歐幾裡得大師,憑藉五條最最基礎的公理,經過一系列嚴謹的邏輯推演證明,最終得出了博大精深的幾何世界。歐幾裡得第一次用幾何的語言來描述我們的世界,也讓人第一次見識到了邏輯證明的魅力。於是人們開始領悟到,也許這第5公理,只是在歐式幾何世界裡的一個特性,並不是幾何學的全貌。如果我們創建一個別的第5公理,也許就可以推演出一門全新的幾何學,也就是非歐幾何學。
  • 用好數學工具——幾何畫板,輕鬆作出複雜幾何圖形
    幾何畫板是一個很神奇的繪圖工具,所有數學教材中的圖形都能運用幾何畫板輕而易舉的畫出來,還可以複製到文檔編輯軟體(比如Word、WPS)中,幾何畫板提供了一個十分理想的「做數學」的環境,完全可以利用它來進行數學實驗。
  • 2021年中考數學幾何知識點:幾何圖形如何分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幾何知識點:幾何圖形如何分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幾何圖形如何分類   a.圓形   b.多邊形:三角形(分為一般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四邊形(分為不規則四邊形,體形,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又分:矩形,菱形,正方形)、五邊形、六……   註:正方形既是矩形也是菱形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驟: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 吳國平:解析幾何的出現,不僅改變數學,也改變人類的發展
    解析幾何的出現,可以說是直接改變數學的發展,使數學各個分支從一盤散沙成為一門更加系統化的學科。如在解析幾何出現之前,幾何與代數是彼此獨立的兩個分支,各自為政,這種各管各的狀況嚴重的抑制了數學的發展。因此,解析幾何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各自為政的局面,使代數與幾何的能夠架起橋梁,促進數學的發展。
  • 2021年中考數學幾何知識點:幾何圖形初步概念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幾何知識點:幾何圖形初步概念,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知識點、概念總結   1.幾何圖形:點、線、面、體這些可幫助人們有效的刻畫錯綜複雜的世界,它們都稱為幾何圖形。從實物中抽象出的各種圖形統稱為幾何圖形。有些幾何圖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內,叫做立體圖形。
  • 神聖幾何與生命之花 下篇
    再來,我們在每個圓上繪製相等的間隔點,代表每個軌道所需的運動的天數。(地球軌道共365點,金星軌道共225點),接著讓我們在這兩個行星軌道位置的所有線條連起來,然後在兩個行星彼此間最相近的一天定為起點,重複這8個軌道運行的步驟後,就會形成一幅令人驚豔和美麗的金星玫瑰圖騰。
  • 翻譯《幾何原本》的徐光啟、利瑪竇,為什么半途而廢
    也正因此,他成了利瑪竇眼裡勤勉的學生:「他把從我們這裡所聽見的好事和有益的事,或是關於聖教道理,或是關於西方科學,凡可以加重我們聲譽的,他都筆錄下來,預備編輯成書……」在利瑪竇帶來的眾多書籍中,徐光啟選中了《幾何原本》。這是古代西方數學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