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右上方藍字「星標」晏凌羊
與我一起做一個愛學習、願成長的人
閱讀全文約需8分鐘
為什麼有些人的出軌對象比原配差勁那麼多?
文/晏凌羊
為什麼有的男人找的情人比原配差勁那麼多?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網絡上,甚至還為這種現象發明了一個新詞:盲式出軌。
盲式出軌的人,娛樂圈其實挺多的。
陳思誠的妻子佟麗婭長這樣:
他的出軌對象之一長這樣:
林丹的妻子謝杏芳是世界冠軍。
而他的出軌對象是趙雅淇,據說長這樣:
▲據說趙雅淇曾經買過熱搜,炒作自己是李澤楷的小三,搞得李澤楷當時不得不高調澄清。
最典型的例子是施瓦辛格的出軌。
她的妻子是大美女瑪麗,而他的出軌對象之一是家裡的女傭。
施瓦辛格的妻子瑪麗才貌雙全,還是名門閨秀,當年他追了人家多年,人家才答應嫁給他的。而施瓦辛格的出軌對象,長這樣:
▲施瓦辛格也真是個影帝,私生子的事兒隱瞞了妻子十年。
帥得不可方物的英國影星休格蘭特,找的女友是伊莉莎白赫利,美得傾國傾城,見下圖:
但是,他還是去嫖妓了,對方長這樣:
就拿近期頻頻上熱搜的張丹峰來說,他找的情人也讓人一言難盡。
▲洪欣即使年紀稍大,但長相端莊大氣,而畢瀅長得有點像老鼠。
這些都只是外貌上的對比,關鍵是:上述案例中的男人找的出軌對象,在實力、見識、智商等等方面,跟男人的固定伴侶完全沒法比。她們甚至沒法為出軌男人提供任何事業上的助力,能不拖他們後腿就挺好的了。
就拿張丹峰的經紀人畢瀅來說,她連最起碼的職業水準和職業道德都沒有。
網友第一次質疑張丹峰跟畢瀅似乎關係曖昧,對於明星來說,也是一場小型輿論危機,但事後卻是洪欣帶著張丹峰一起出來「澄清」、滅火。
說得難聽點,明星出了醜聞,經紀人是負責給明星擦屁股的,可現在倒好,明星反而要出面給經紀人擦屁股。
再之後,張丹峰出於避嫌,暫時更換了身邊的助理,但他所在的公司、工作室的法人代表依然是畢瀅。
我們有理由懷疑,這期間他的經紀事務依然由畢瀅負責。
兩人在酒店房間裡獨處一小時的視頻被曝光後,張丹峰方面絲毫沒動靜。接著,網絡上再曝光了第二彈、第三彈……在輿論方面,張丹峰幾乎是被一邊倒地吊打,越來越被動。
狗仔隊曝光一個明星的醜聞,卻不一下子放出猛料和實錘,可能是在等你去講和,順便索要點辛苦費。
稱職的經紀人,比如說楊天真,此時可能已經在做一些力挽狂瀾的動作了(道德和職業道德是兩回事哈),而畢瀅遇到這種陣仗,可能自己就先崩潰了。
經紀人可不是保姆、性伴侶,不是給明星倒倒垃圾、做做飯、暖暖床就能拿錢的。這也要靠業務能力吃飯的啊,同志們。
網上有人猜測,那些爆料都是畢瀅捅出去的。個人覺得這種自殺式打法,不大可信。一個人再眼皮子淺,也不至於要親手毀掉賺錢機器吧。
更崩潰的是張丹峰。
也不知道張丹峰會如何解決跟畢瀅之間的關係,個人覺得這倆也要走到盡頭了。面臨妻離子散、身敗名裂危機的男人,豈是你那點「為主流輿論所不容」的小情小愛能撫慰得了的?
肥皂泡一破滅,每個人都得要收拾那一地狼藉,都要面臨那種虛空和幻滅。這種時候,更見彼此的本心、本性。幾乎每一個出軌男和小三,都會在這種時候迎來一場群眾喜聞樂見的終極撕逼。
為什麼有的出軌男人找的情人,比原配差了好幾個檔次?
有網友說,家裡的美食吃多了,總想去外面嘗嘗屎的味道。
還有網友說,家裡的法拉利開膩了,總想要去開開拖拉機。
我一個遠方表哥,和在大學校園裡認識的表嫂結婚。
表嫂長相端莊,知書達理,在事業單位工作,收入不低,家裡家外都是一把好手。表哥一開始從事的是公務員工作,後來辭職創業。這期間,表嫂給了他很多助力,甚至動用自己的關係為他介紹了很多資源。
表哥創業第三年,兩人生下一個兒子,一家人過得還算幸福。豈料,孩子長到三歲的時候,表哥出軌了,對象是一家足療館的女技師。
女方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了,也沒讀過多少書,連瀋陽在中國哪個省都不知道。她的長相和氣質,用現在的話來說,便是「土騷土騷的」。但是,她勝在嘴夠甜,成天「哥啊哥啊」地稱呼我這位大表哥。
表哥創業第三年,為了慶祝兒子出身,換了一輛奔馳。當他把奔馳開回家時,表嫂正在忙著給孩子餵奶、換尿不溼。
孩子白天睡、晚上鬧,表嫂被搞得精疲力盡,險些產後抑鬱。表哥讓表嫂下樓去看看奔馳車,表嫂太累了,沒去。次日表哥說要帶著表嫂出去兜風,表嫂說她前一天晚上又一夜沒睡,沒精神。表哥就覺得很失落。
站在表哥的角度,自己創業成功,換了輛奔馳回家,肯定是希望能在家裡「威」一把的,接受表嫂「你好棒棒哦,老公」之類的誇獎,沒料到表嫂對此反應冷淡。
站在表嫂的角度,表哥買的不過就是一輛奔馳車而已,又不是坦克、飛機、大炮,沒啥好嘚瑟的。表嫂圈子裡的人,層次都不低,又不是只有他們家才買得起奔馳。她的同事中間,開法拉利的人都有了,因此,她見怪不怪。
孩子晝夜顛倒的作息,搞得表嫂連續一兩個月沒法睡一個整覺。比起看一輛奔馳車、坐上奔馳車兜風,她更希望丈夫能帶一天孩子,讓她補一個好睡眠。
奔馳車進家門,本是值得開心的事,但表哥這麼一搞,他自己失落,表嫂更是對他感到很失望。
表哥後來再請客戶去足療時,認識了那個足療小妹。某天他們去得很晚了,足療小妹服務完他以後,也要回家。表哥一問小妹的住址,好像挺順路,就提出來送她回去。
小妹一坐上車,就各種驚嘆,說表哥有本事。接著她還說起了自己的身世。說自己家裡窮,很小就輟學了,為了能讓弟弟上學,她自己早早就出來打工……表哥頓時同情心爆棚。
這樣一來二去,表哥就和足療小妹熟絡了起來。再之後,兩人就滾了床單,足療小妹也發展成為了表哥的地下情人。
表哥每個月給足療小妹五六千塊錢,後來足療小妹也不去上班了,當起了職業小三。相比給人做足療,當小三一點都不累,每天睡到太陽照屁股,時不時就等著情人來臨幸。每次表哥去,她都變著法給他做好吃的……總之,使出渾身解術哄表哥開心。
表哥在妻子和情人之間周旋,暫時沒出什麼破綻。
後來東窗事發,是因為足療小妹懷孕了。
怎麼辦?到底要不要負責?表哥慌了。
他並不想失去目前擁有的一切,只想維持原狀,但這個孩子的到來,破壞了他的美夢。
足療小妹不想打掉孩子,表哥也不想離婚,雙方就這麼僵持著。後來,足療小妹沉不住氣了,上門找到了表嫂……
表嫂對表哥的出軌,一直早有預感,她只是完全沒想到:表哥的出軌對象怎麼是那樣一個人。論樣貌、論氣質、論能力、論學識、論談吐,那人比自己低了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她找表哥談離婚,第一句便是:「即便你要出軌,你找個比我強的行不行?」
表嫂後來還是離了婚,表哥沒法忍受家裡沒女人照顧自己生活起居的日子,娶了小三進門。這個故事,就這樣告了一個段落。
表哥和小三後來過得怎樣,我也不知道了。我只是聽跟表哥一起喝過酒的親戚說,表哥有一回在飯桌上喝醉了,說他在婚姻上犯過錯,說自己「逼走一個孫悟空,迎來了一個猴」。
一個人出軌,有時候跟固定伴侶是否夠漂亮、知性、賢惠等等毫無關係。只要他們覺得自己「缺點什麼」,而這點「什麼」,如果另外一個人可以補足,那就出軌沒商量。
本質上,這是一群沒法忍受「生命中必有缺憾」的人,認為自己在婚姻中缺失某樣東西,那一定是固定伴侶給得不夠,那自己就可以理直氣壯出去尋找。
他們很少考慮這樣一個問題:生而為人,從生到死,有數不盡的缺憾相伴,那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僅僅是自己,伴侶也會有這樣的缺失感。
「我」缺啥,那我就要去補啥,而不管這種「補足」是不是會傷害到別人……本質上,這類人都有點「巨嬰心態」。
他們總是把生活的無趣歸結於固定伴侶無趣,把人生必有的缺憾歸結於是伴侶沒法給自己補足人生缺憾。他們本身就是一個無法承受缺憾的人,所以必須要向嬰兒一樣向外界索取。
那麼你自己呢?你看到伴侶的不易了麼?看到TA們身上承擔的生活重量了嗎?
你嫌棄人家不懂風情,人家說不定也嫌棄你不夠體貼、賺不來錢。你嫌棄自己老婆是個黃臉婆,人家說不定也覺得你身材、顏值不過關。區別只在於人家心量夠大,能包容你,不忍心傷害你。
對這類腳踏兩船的出軌者而言,「我」的需求、「我」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別人(包括伴侶)必須要圍繞著我的需求轉。你在某些方面滿足不了我,那我就找別人,讓你們倆一起為我「服務」。
腳踏兩船的出軌者的可鄙,就在於這裡。
倘若一個已婚人士在婚後愛上了另外一個人,想要追隨真愛而去並且付出了行動,那麼,這樣的出軌者比起腳踏兩船的出軌者來說,反倒顯得挺有擔當了。
仔細想來,新鮮感誰不需要呢?每天都吃米飯,有時候我們也想吃吃饅頭,這是人性。
但是,每個人追求新鮮感的方式不大一樣。
比如在性方面、情感方面,有的人追求新鮮感的方式,是和同一個人去不同的地方、換不同的姿勢啪啪。有的人則是要換不同的人,去同一個地方、用同一個姿勢啪啪。
所謂「三觀一致」,說的就是大家安放無聊、追求新鮮感的方式是不是趨同罷了。
好了,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些出軌男找的情人比原配差勁那麼多?
說到底是因為情人某方面的特質,或者說與情人的這段關係,剛好滿足了他的某些需求。而他們之所以不敢下定決心拋棄原配娶情人,是因為他們也特別精明,知道誰更適合放在家裡做妻子。
他們除了自己誰也不愛,女人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種滿足自己不同需求的「客體」:誰適合做老婆,誰適合做情人。
他可以把你當老婆用、當情人用,就是沒辦法把你當「人」來愛。
他看到的,是女人對他的功用,而不是女人本身。
好多人之所以想去開拖拉機,是因為家裡已經有了法拉利。他是先有了正餐吃,才會想著要去嘗嘗點心。如果他的法拉利被沒收了,今後他只有拖拉機可以開,他還有心情再開拖拉機麼?一想到是自己的貪慾和拖拉機的誘惑,讓他失去了已到手的法拉利,他也只想把拖拉機砸個稀巴爛吧?
對腳踏兩船的出軌者而言,女人就是車,而不是和自己一樣的人。女人要是真把他也當車用,那第一個崩潰的就是他們了。
沒辦法,自私的人永遠這麼「雙標」。
要我說啊,好多人一陷入所謂的愛情,就只看得到愛情的肥皂泡,卻看不到製造肥皂泡的,是泡泡液、泡泡機……肥皂泡產生的原理都沒搞清楚,就開始作天作地瞎蹦躂。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偏偏每個人都以為自己一定會是不落俗套的那一個。
嗚呼哀哉。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一點碎碎念:
為避免被槓,本文運用了大量「有的人」「有些」「有時候」等表達不確定的詞彙,請知照。本文中出軌的意思,不包括開放式關係,也請了解。還有,每次一聊這些話題,總有一些出軌者或小三跳出來罵我,還扯出什麼馬克思、恩格斯、薩特、波伏娃、弗洛伊德說過的理論,試圖說服我同意他們的觀點。
在這裡,我統一回應下吧。你們說的這些,我早年上大學時就研讀過,但是,那是研究整個人類群體的,不是研究個體,更不是研究你的。別動不動就扯婚姻制度、人類社會,你先管好自己行不啦?
出軌者之所以看到我寫的這些東西會覺得刺耳,是因為這些話戳中了你的痛處,逼得你承認自己其實是一個自私的人,所以,你要把這種不適感反彈出來,反彈到我身上。事實上,如果你當真覺得自己問心無愧,又何必在意別人說什麼呢?
之前,一個朋友推送過一個自媒體作者的文章給我看,那位作者寫了無數文章為出軌者和小三正名,吸引了無數出軌者和小三的關注。這些文章的出現,讓出軌者和小三認為自己是情有可原的、值得同情的,他們在文章中找到了共鳴、降低了羞愧感,所以把作者捧上了天,而這位作者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可是,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是:如果不心虛,找這理論、那主義來解釋自己的言行幹嘛呢?你若真相信1+1=2,那就根本不需要去列複雜的公式去證明這個結論。只有你認為1+1=3,你才需要運用各種理論、公式來推導這個結果。我是1+1=2的支持者,那您幹嗎非要我承認1+1=3呢?您去找同類就好了嘛。
去年洪欣和張丹峰一起出面澄清不實傳聞的視頻,有八卦心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自始至終,張丹峰避免和洪欣正面對視,將眼光投向別處。倒是洪欣多次望向他,坦坦蕩蕩。再會演的人,心虛的時候還是藏不住的。
道德和是非這玩意兒,拿來說教可能會讓人反感,但它其實深植於每個人的內心。有時候,它近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不信你去觀察小孩,在他們還沒能理解什麼是道德和是非的年紀,他們處事的很多本能反應接近於古人說的「道」。覺得自己做錯了,就心虛,這也近乎於本能。
有些人不是心中無德,而是「因為恐懼,所以破壞」。就像周芷若想要刺死殷離一樣,就像小孩發現一張白紙有了汙點就乾脆把整張紙撕碎一樣,就像我們都覺得亂丟垃圾在大路上沒素質所以乾脆把垃圾偷偷丟到更難打掃的犄角旮旯一樣,就像你一聽到我說這些,就跳出來想打倒我一樣。
勇於正視和接納自己的心魔和弱點,比打倒這個、推翻那個要敞亮不是麼?我尊重、理解甚至同情出軌者和小三的選擇,畢竟你出軌、當小三又不是給我戴綠帽子、也沒花我的錢,橫豎不關我的事,但一定要我寫文章認同你、支持你,不認同、不支持就來罵我,這就有點流氓啦。
昨天的文章也是,明明論述的是「為什麼婚外性會讓人覺得特別刺激」,偏偏有人反駁「婚外性的形成婚姻不僅僅是當事人追求刺激」。反駁之前先找準論點,ok不啦?消消氣,麼麼噠。
ps:謝謝你的時間,我們相約明天見!
(點擊上方小程序可購買新書)
關注「晏凌羊」
在後臺回復關鍵字「8」
可查看更多有料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點擊標題可查看):
我的故事 | 少年出走半生,歸來已是中年
我的故事 |我的奮鬥
金庸人物 | 遊坦之對阿紫不是痴情,而是病態
金庸人物 | 中年黃蓉面目可憎、令人生厭?
情感婚戀 | 在呼嘯而過的青春裡,你為愛傻過嗎?
情感婚戀 | 生活是戰事,每個人都是不被理解的比利林恩
情感婚戀 | 為什麼偷情會讓人覺得格外刺激?
娛樂觀感 | 洪欣刪光秀恩愛微博,這屆原配不需要同情
煙火人生 | 人這一輩子,誰還沒絕交過幾個「朋友」……
老家故事 | 那個被罵作「不會下蛋的母雞」的女人,後來怎樣了?
名人故事 | 別讓鄧稼先式的歷史英雄,只被教科書記得
名人故事 | 丁玲的私生活很亂?不,她只是生命力太強!
關注二維碼關注我哦
寫得好的話可以請我喝杯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