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那麼久的仙俠劇《琉璃》迎來了大結局,最後幾集劇情緊湊,全程高能,不負眾望是一個圓滿的結局,不負這個夏天一片深情。《琉璃》是繼《香蜜沉沉燼如霜》之後最好看的一部仙俠劇了,演員們顏值、演技在線,最主要是劇情給力,難得可貴的是大結局也沒有爛尾。
最後幾集有喜有悲,有笑有淚,更多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動。嘗盡世間悲歡離合,依然與你深情不移。
結局從烏童開始吧,畢竟也嗑了那麼久的「烏龍茶CP」,烏童死前終於懂愛,放手了玲瓏,也放過了自己,成全六師兄鍾敏言與玲瓏這對「青梅竹馬CP」,與小說結局不同的是,烏童並沒有成為玲瓏一輩子的陰暗面,這也間接減輕了一些烏童的罪孽。
對司鳳一心一意的小銀花死了,如果小銀花不是那麼傻,中了元朗的詭計,放棄對司鳳的執念,和若玉在一起不好嗎?紫狐為無支祁擋雷劫而死,幸運的是就在紫狐在忘川河邊要喝下孟婆湯的時候,無支祁趕到了,他終於找回了他的小狐狸,留給觀眾的是無限想像。柳意歡也和他的女兒玉兒父女團聚。
羅喉計都殺上天界,只是為了向柏麟帝君討一個公道而已。千年前一杯毒酒,抽筋拔骨的痛苦,後來被重塑成戰神,只是柏麟的一個提線傀儡,利用他殺盡修羅一族,羅喉計都才會有那麼強烈的怨恨和解不開的心結。就算羅喉計都要毀天滅地,都沒有怪罪他的權利。
口口聲聲說要守護三界的柏麟帝君,到了最後是司鳳承擔起了這個責任,他用一人之力扛起了鴻蒙熔爐,但是被陰損小人元朗刺中心臟,而璇璣也脫離了羅喉計都,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
柏麟帝君,萬年的神,總是把「三界」當做口頭禪,他的所有惡毒都有了冠冕堂皇的藉口,稱所做的一切都是別無他法,都是為了保全三界,維護蒼生。謊話說多了,連自己都被矇騙了。到了最後才發現他才是三界的罪人,而且是罪無可恕的那一種。
柏麟帝君不算是大反派,他只是太過於在乎三界安危了,以至於生了心魔,鑄下大錯,如今悔之晚矣。如果沒有千年前的那杯毒酒,也不會有之後的那些滅頂之災。一切罪惡的根源在於柏麟帝君。
最後柏麟帝君意識到自己大錯特錯,自願削去神格,白髮散落,墮為沒有法力的散仙,也是他罪有應得。這裡插一句話,劉學義飾演的「神仙」最像神仙,就是神仙本尊了,沒有之一,是獨一。
羅喉計都終於還是與柏麟帝君和解,一杯酒作為終結。柏麟進入渡厄道重新修煉,重悟大道。羅喉計都也隨之消失了,這裡看得模稜兩可的,羅喉計都消失去哪裡了?是跟柏麟帝君一起下凡歷劫了,還是消失於天地之間了,總之去向成謎。
還有為羅喉計都鳴不平的是,柏麟消失的時候,眾仙涕淚橫流,一口一個「帝君」依依不捨,尤其是司命和騰蛇哭得最傷心,可是到了羅喉計都消失的時候,什麼都沒有,連一句問候都沒有,是真真正正的「工具人」,最後連一個歸宿都不配擁有嗎?
羅喉計都與柏麟帝君之間的糾纏相比於小說是明顯弱化了,電視劇只呈現出了知己之情,其實我更喜歡小說設定的那種「心中慕君願作女兒身」的設定,並且相信羅喉計都對柏麟的那段情。
除了羅喉計都的歸宿不明,若玉的去向也不清不楚,結局並沒有交代,我們只知道若玉刺了元朗一劍,然後被元朗打進了鴻蒙熔爐裡面,就沒有了然後。若玉其實挺可憐的,他的一生都被元朗毀了,「你把我一切都毀了,囚我至親,殺我摯愛,逼我兄弟相殘。」若玉才是真正的迫不得已。
而若玉因為是掉進鴻蒙熔爐裡面,是去輪迴了,還是灰飛煙滅?不得而知。其實我是欣賞飾演若玉的演員周竣緯,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的存在,但又讓全世界都找不到關於她的任何,把小說裡的愛情帶進了現實。
羅喉計都用自己的心救活了司鳳,司鳳昏迷多日醒來,與璇璣拜堂成親,九生九世,第十世終得圓滿。三年後,連孩子都安排上了。可是璇璣還是那個璇璣,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司鳳成了帶娃的那個,追在璇璣後面,熬到成親以後,司鳳還是那個最難的人。
註:文章原創,抄襲必究,若你喜歡,歡迎關注陪你一起暢聊影視,若不喜歡,也謝謝你曾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