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河南獄警和犯人合作,要寫出監獄裡不能說的秘密

2021-02-13 天才捕手計劃

大家好,我是陳拙。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類似的感覺,長期從事一個職業久了,人無形中會被職業改變。

比如我每周二、四、六更新,一到晚上22:04手邊就一定要開著一臺電腦,連休假也不例外。

我曾經有個朋友參加聚會,散場時被一個陌生人直接點出了身份,「哥們,獄警?」

 

他以為撞見自己手底下的犯人了。對方卻說,看到他下意識地往別人身後挪,必須讓所有人都在自己視線範圍內,「一看就像常年帶犯人放風落下的毛病。」

可最近我遇到倆人,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他們身處最容易被異化的監獄裡,卻絲毫沒有被改變。

 

一位叫白參,正兒八經的獄警,我問他平時上班都怎麼開展工作?他跟我說,他最愛的事情是值夜班。

 

每到夜晚,犯人們都睡了,他獨自監室裡值班,在一堆手銬、警棍中間,打開一本《人類群星閃耀時》,仔細閱讀。

 

我自己想想那個場景,覺得怎麼也不該發生在監獄。

白參的朋友圈都是這樣式的

直到後來有一次,我問他什麼時候給我交稿,他回我一句:「約莫是黃昏時候。」

 

我看了看時間表,一時摸不清他是真文藝還是想拖稿。

他的第一篇故事發來,第一句話就是一句充滿詩意的「他用了十九年,才從村邊的那片小樹林,來到了這西湖邊。」

 

等我看完故事,下決心一定要讓他繼續寫。

 

 

白參從不高聲說話,朋友圈只偶爾曬曬家人合影,十分溫馨,我和他聊天時忍不住懟他:你這麼溫柔的人,是怎麼當上獄警的?

白參回我:你這是職業歧視。

說完,白參嘆了口氣,說自己剛當上獄警時也不是這樣的。

 

他報導沒多久,就被來了個「下馬威」。老獄警告訴了他一個真實發生的事,一個犯人因為不滿獄警的管教,有一天偷偷溜到管教辦公室,把管教的心肝挖了出來。

 

這件事讓白參不得不學會如何在犯人面前樹立威嚴,比如大聲吼罵,一定要讓別人懼怕。

 

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從一個在餐廳吃到蟲會默默挑出來繼續吃的人,回家後會不自覺地對孩子、老婆大聲斥責。

 

他無法分清監獄和真實生活的界限了。

 

白參決定改變。

 

他給自己設定一個規矩,以後都不會再對犯人動怒,他要變成獄警裡最溫柔的那一位。

 

之後但凡有人挑釁、不服從規矩,白參都會冷靜地告訴對方,剛才的舉動觸犯了規定的第xx條,可能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大多數犯人被這樣另類的獄警平和對待,反而慢慢放下了戒備。

 

白參講起這個改變,形容為「自己保住了人的溫度。」

 

從此,他成為獄警中的「局外人」。

上班路上的白參警官

 

聽到這兒,我說我認識一個哥們兒和你挺像,他也是一位監獄裡的「非典型」。

 

 

那個人叫何俊義,原本是個經商的文化人,因為經手了朋友的贓款,被送了進去。

 

文文弱弱的他成了監室裡的隱形老大。

聽他說,他那間監室格外危險,裡面很多死刑犯,排隊上廁所都要按大哥定好的順序,不然就會被揍。

 

但在那裡,所有的大佬們都要在何俊義面前恭恭敬敬地排隊,一手揣著雞蛋,一手拿著牛奶,等待著交到他的手裡。

 

就因為書是監獄裡的稀缺物資,只有監室老大才有資格擁有,而何俊義是監室裡少有的高學歷人才,專門負責替老大管理這些書。

 

何俊義每次上架了當月最火的玄幻小說,通常要好幾個雞蛋加牛奶才能換到。

 

靠著自己的會寫字、懂文化,何俊義開始幫助獄友給家人寫信、聽他們傾訴心事,時不時還幫獄警觀察周圍人的心理狀態。

 

他把自己活成了高牆裡的心理醫生。

 

何俊義也喜歡看書,他愛看《佛經》和《21世紀資本論》。監獄裡每月都會訂閱報刊雜誌,但最火的不是體育類、娛樂類,而是《商界》。

 

外面的人以為罪犯聚在監獄裡會商量如何出去再幹一票,但實際上他們討論的更多的是創業點子,比如開個火鍋店。

 

愛看《21世紀資本論》的何俊義一下子有了話語權,漸漸地,他靠學識取得了監室大多數人的信任,每逢有人找他傾訴自己的故事,他總是用不同的角度開解到他們。

何俊義的書櫃,我原本以為他在吹牛,沒想到是真的!

 

他也因此知道了很多人的經歷,甚至記錄下了很多發生在監室之中的故事。

 

比如有一位毒梟老大在獄中自學法律,威脅何俊義為自己幫忙,最後反而因為舉報拉著自己小弟落馬,給警方更多的證據,被多判了20年。

 

在何俊義的視角裡,你能看到人的欲望如何從無到有、逐漸變得失控,直到被關進高牆。

 

你也能看到這些人入獄後,如何面對自己的罪行、如何作出選擇。

 

對人生來說,任何時候都是進行時,監獄生活遠不是終點。

 

 

很多人沒有想過犯罪,只是突然有一天欲望失了控,翻了車,回過神來已經身處高牆之內。

 

何俊義告訴我,蹲監獄的那種感覺就是,「你跑步的時候必須低著頭,雙臂緊貼身體兩側不得擺動的扭曲感。」

在這種環境下,罪犯會被異化,獄警也會被異化。而何俊義和白參活得太像個正常人,反而成了監獄裡的兩個異類。

何俊義看著身處囚牢的自己,和其他人的故事,開始反思自己之前的生活。

 

他試圖把自己置身局外,思考監獄究竟會給人帶來什麼變化。

出獄後,何俊義總在朋友圈發這個微笑的表情

 

白參也與我探討過這個問題。

 

白參說,有一次,他在清監查號時,看到了一張親手書寫的鋼筆行書,上面寫著「三尺青鋒鞘中鳴,半生愧對少年英」。

 

這位在牢獄生活裡還堅持寫詩的囚犯引起了他的興趣,聊過之後,他挖出了一段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縣城變遷往事。

 

白參很好奇,他如何做到在監獄裡依然保持這樣的習慣。

白參開始更多關注在監獄看似格格不入的人。他陸續又找到了在無盡的家暴中還堅持追尋自由的姐妹,自願成立隊伍保護學生的黑道老大。

 

他們都有個共性:還有善的可能性時,抓住了向善的那一面,沒有繼續被環境帶跑偏。

提到這些人,白參的態度依舊文藝:「人世間在發生無數的人間慘劇,個人的喜怒哀樂甚至算不上一粒灰塵。」

我讓他說人話,他說,我們不在高牆內,卻還是有著自己的囚牢,那叫生活。

 

生活就是平凡人面對不斷的順境、逆境,依舊能夠保持一種局外人的態度,保持自我,分清界限。

 

白參和何俊義,一個文藝獄警,一個囚犯軍師,他們和大多數人印象中的身份都不同,無疑是兩個「非典型」。

 

我將這兩個作者放在一起,出了一個系列,就叫作「監獄局外人」

 

在這個系列裡,你能看到最瘋狂的毒梟如何暴富後失去控制,也能看到19歲的強姦犯如何犯下罪行,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心愛的女孩」。

 

我想用他們身處監獄又超脫其外的視角,來審視這個小社會裡各種階層、年齡、身份的人犯罪的動機,與正在進行的監獄生活。

裡面的人或多或少在被改變,但何俊義和白參始終保持清醒的距離。

 

何俊義說,剛進去時,監事長給他上了一趟課,說,「監獄是這樣一個地方,哪怕你的稜角再尖銳,最終也會被它磨平,你只要埋頭苦幹。」

 

這是監獄的現實,也是我們所處生活的現實。

 

就是這兩個在監獄裡的「異類」告訴我,他們現在挺感謝在監獄裡的這段經歷,因為這些人提醒他們,要給自己的心塗上一層「保護塗料」,在任何環境裡都做到不被影響、不被傷害。

 

現在,他們想要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呈現給「天才捕手計劃」的每一位讀者。

 

這一周,白參和何俊義的故事將會一起和你們見面。

明晚22:04,咱們準時見!

 

 

相關焦點

  • 為啥監獄裡沒有獄警,犯人卻都不敢逃跑呢?犯人:你跑給我看
    說到監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所熟知的監獄,通常日子過得都是十分苦的,通過一些做「苦力」的方式,讓這些曾經犯下過罪行的人改過自新。不過在世界上,有許多非常奇葩的監獄,讓許多看到甚至聽聞這些監獄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 《監獄風雲》:犯人壞,獄警更壞,黑白顛倒的世界
    當時的電影市場已經白熱化,為了爭奪市場和觀眾,電影人絞盡腦汁,挖苦心思。也正是這種壓迫感,壓力感,才讓林嶺東想要靠拍攝另類的《監獄風雲》出奇制勝。劇本是林嶺東的哥哥南燕在泰國完成的,交給麥嘉後,三人一拍即合,全新的領域,新鮮的題材,神秘的監獄,罪犯的生活,獄卒的黑暗,讓《監獄風雲》深深吸引了觀眾,票房高也在意料之中。
  • 監獄犯人為什麼找獄警匯報問題時要蹲下?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犯人蹲是全國都在執行的。因為監獄必須保證幹警的高地位和罪犯的低地位。因為一旦被判刑,就意味著你是個罪犯,而監獄就是給你刑罰的地方,你就已經是被管理者了。一、心理壓制很多暴力犯其實並不是影視劇裡那種忍無可忍出手反擊的被逼急的老實人,他們平時就桀驁不馴,喜歡爭勇鬥狠,很多人父母都管不了,就更放縱不羈。
  • 我做獄警這些年:有人進監獄「鍍金」,最恨「二進宮」和「獄霸」
    相對於人們平日裡經常打交道的治安民警和交警,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不會與監獄警察有所交集,只是在影視、文學作品中,有過一些簡單的了解。以下是他們的真實故事:我在監獄系統裡待了16年,到現在都沒升職,還在基層一線「混」著。做獄警,出頭的機會比較少,有關係門路的人,幹幾年會想辦法調去公安系統,哪怕是做個派出所片警也比獄警強。我這個人追求安逸,就更圖個安穩。
  • 世界上最「自由」的監獄,整座監獄沒有一個獄警,犯人從不逃跑?
    因此,社會中出現了一種懲罰違法人員的場所「監獄」。監獄給人的感覺是,黝黑昏暗的場所,高大的牢籠,無數個陌生的人穿著同樣的衣服。這裡的人沒有名字只有編號,把人的尊嚴更是視之為草芥。監獄還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環境,這裡的人都會因為心理不平衡所犯下不可原諒的錯誤,才會聚集在一起。
  • 為什麼監獄裡的犯人需要理光頭呢?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導語:為什麼監獄裡的犯人需要理光頭呢?有什麼特殊含義嗎?對於在平時的看電視劇或者是一些電影當中多少是會看到監獄裡的犯人的,在現實當中想要看到的機會確實也是不多的。那麼在電視劇或者是電影當中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這些犯人的一些共同特徵是什麼?
  • 「高智商」犯人越獄:用肥皂造假人頭騙過獄警,至今仍蹤跡不明
    由於惡魔島監獄地理位置特殊,位於一個四面環海的中心小島,所以想要逃出去幾乎不可能。更何況監獄戒備森嚴,更不會給他們以可乘之機。自建造以來到現在,有三個高智商的囚犯成功越獄,他們造了一個假人頭。主要工具是肥皂,並靠此騙過了獄警。出逃之後,警方盡力搜尋,但最終依舊下落不明。
  • 監獄突發暴動獄警不幸被滯留,如何一步步淪為囚犯?
    重情義的惡母要求讓胡安和他的妻子通話。談判專家答應把胡安帶出獄外。當專家和胡安正要跨出監獄門的時候,監獄裡又發生了動亂。惡母直接挾持了談判專家,並命令胡安去查看情況。就這樣胡安錯過了逃出去的機會。 不僅如此,因為官方的沉默和推諉,事件愈演愈烈,動亂不斷發酵升級,媒體和民眾的加入讓政府不得不有所行動。鎮壓就意味著流血,胡安的妻子在混亂中不幸被一名獄警打死。
  • 美國黑幫老大監獄稱王:13位獄警被收買,4位女獄警為他生娃
    導語:美國黑幫老大監獄稱王:13位獄警被收買,4位女獄警為他生娃監獄是用來關押犯人的地方,裡面的人不是觸犯了法律在接受審判的人,就是已經被判了刑在服刑的罪犯。不過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即使是監獄,也能成為一些犯人們的王國。美國有一個黑幫老大,直接在監獄裡稱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黑幫老大是叫塔文·懷特,是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眾多黑幫中的一個黑幫老大。
  • 移民後,我在男子監獄當了13年女獄警,一年200多天假期
    也就是說,獄警進監區巡邏的時候,和犯人之間沒有任何阻隔,相當於面對面交鋒。犯人有任何要求來找,獄警要負責解決或者駁回。監區裡面發打架、突發疾病、自殺等事件,獄警都要去處理,還要及時寫報告記錄當天情況。每天早上開會的時候聽到分配計劃,我才能知道自己當天的工作地點在哪。
  • 監獄裡發現的生存武器,牙刷做成弩刺殺獄警
    強烈的暴力傾向和嗜血本能使犯人們彼此之間也充滿兇殺和鬥毆,監獄管理部門高度緊張。   這裡犯人們幫派林立,一些黑幫頭子在獄中仍可以遙控手下的犯罪活動。有時候這裡更像一所暴徒最高學府,犯人在這裡服刑的經歷更像是鍍金,變成一種身份的標誌:不是人人都有資格進來的。 鵜鶘灣監獄(PBSP)位於加州新月市,建於1989年,專門收押重刑犯。
  • 《機智的監獄生活》獄警盤點之誰好誰壞?
    《機智的監獄生活》背景介紹在這裡就不重複寫了,我們直接來說這篇文章的主題《機智的監獄生活》裡的獄警盤點。李俊浩的好人身份從一開始就無限高,他陪著金濟赫一起訓練,在關鍵時刻還成為金濟赫「籤約」棒球俱樂部的一大助力,在監獄裡還給著金濟赫他一切能給的私有權限,在他陪著金濟赫的同時也看到了很多獄中的溫暖一面,這讓他也找到了「獄警」這一職業的「真正」含義。
  • 眾目睽睽之下,他從戒備森嚴的監獄,當著獄警的面從監獄的大門從容...
    一座被死亡之網所籠罩的監獄,每天有上百號人輪班,卻依舊有一名囚犯不費吹灰之力,當著獄警的面從監獄的大門走出去,而這一切的源頭只因為愛情。 然而預警數了又數找了又找還是少了一個謀殺犯,特裡班克斯不見了,這一下子整個監獄炸鍋了,立即進了警戒狀態,迅速展開調查和追捕。 調查中警衛說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在當天下午03:53時,有一個人沒有刷卡就出去了。 這名男子因為沒有刷卡,當時還被警衛給攔了下來。
  • 獄警和他的「流氓」兄弟
    46歲的張君是天津市李港監獄的一名普通獄警,同時也是「沁香一瓣」公益團隊的發起人和志願者。「黑社會老大範兒」的小夥子叫小亮(化名),曾在李港監獄服刑,張君是他的管教。在「沁香一瓣」公益團隊裡,有好幾名刑滿釋放人員。但是張君從不說他們是犯人,稱他們為「學員」。 募來的臘八米,要趕在臘八節前送給社區的孤寡老人。
  • 待遇最好的囚犯,偌大的監獄只關押他一人,解悶需要找獄警
    導語:待遇最好的囚犯,偌大的監獄只關押他一人,解悶需要找獄警監獄是關押犯人的敵人,通常犯人分為重刑犯人還有輕刑犯人,監獄裡會分類隔離起來,這麼做也是為了杜絕沒必要的事情發生。通常情況下,監獄裡都會關押很多的犯人,有高達上萬人,小一點的也有幾千人,因為資源有限的緣故,一個房間會住幾個人,能夠有獨立單間的都是有實力的人。
  • 世上最孤獨囚犯,整座監獄只關他一人,為打發時間只能找獄警聊天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聽說過法國神秘的「鐵面人」,這個鐵面人身份不明,被秘密囚禁關押了34年,在1711年的時候,路易十四的弟媳伊莉莎白在一封寫給家人的信中說:「這個鐵面人除了被一重重的監牢關押之外,在他的身邊還有火槍手監視,一直要他稍有動作,就會被射殺,甚至連飯都是由監獄長親自來送。
  • 美國黑幫老大在監獄稱王:籠絡13名獄警,四名女獄警為其生娃
    除了那些窮兇極惡的罪犯,大多數人都會被送到監獄去服刑,希望他們能夠改過自新。在很多人的認知裡,監獄都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地方,獄警也會嚴格管教犯人,畢竟裡面關的都是犯罪分子,不小心應對的話萬一出問題就不好處理了。但是美國卻有一位黑幫老大做到了在監獄裡稱王:籠絡收買了13名獄警,甚至有4名女獄警主動為其生孩子。
  • 為什麼香港「監獄題材」的電影,犯人的夥食裡每頓都有一個橙子?
    那時候「監獄題材」的電影也是炙手可熱,一大批優秀的影視作品也不斷問世。《無間道》《監獄風雲》等作品開創了香港「監獄題材」電影的先河。但是很多人在觀看後就會發現,並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監獄裡的犯人每頓都有橙子呢?在《監獄風雲》這部經典的監獄題材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基本上獄警和犯人對峙時的畫面裡,都能看見桌子上橙子的身影。可見在他們的生活用餐裡橙子是其中的一樣食物。
  • 黑龍江監獄「獄中騙色」犯王東:三進宮的85後 獄警幫其編簡訊
    在「獄中騙色」的過程中,常有多名犯人湊在身邊出謀劃策,甚至,一條發給受害者的簡訊竟是一名獄警幫忙編寫。 王東「獄中騙色」的新聞被媒體曝光後,其所在的訥河監獄也受到了關注。據澎湃新聞了解,從2008年到2014年6年時間裡,訥河監獄至少有5名服刑人員先後自殺身亡,另有3起自殺未遂事件,還有一名獄警在被傳訊後自殺。
  • 全球最孤獨的囚犯,整個監獄只剩一人,解悶還得找獄警
    導語:全球最孤獨的囚犯,整個監獄只剩一人,解悶還得找獄警在大夥的印象裡,監獄雖然是個封閉的地方但是尚且還有很多所謂的「獄友」陪著,有著一定的生氣,至此就算在裡頭人也不會感到孤獨,但如果整座監獄就只剩下一個人的時候,這樣的日子就比較難熬了。